张汉林:中国有望成为世贸组织领导力量
信息来自:http://ciwto.uibe.edu.cn/ · 作者:姜 媛 · 日期:12-12-2016

2015-11-12

  “如果满分100分的话,我给中国入世十年的成就打90分。”谈及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入世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获益,成绩斐然。建立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开放体制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明显加快;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影响力全面提升。“当然,其中也必然存在摩擦和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引起了人们对完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深刻思考。”

  入世利益仍未充分实现

  记者:您并没有给中国入世十年打满分,是不是中国在十年发展中还存在不足?如果有的话,这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张汉林:中国入世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总体是很值得欣慰的,但也有不足。三个凸现出来的问题是没能得到满分100分的主要差距所在。

  首先是,服务业对外对内开放显得不足,尤其是对内开放存在严重不足。服务业垄断目前还比较严重,服务业发展也比预想差,其占GDP比重和就业比重还有很好的上升空间。其次,知识产权的执法存在一定差距。当然欧美发达国家期待比较高,我国虽然立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与WTO要求比较接近,但是执法方面还有不足。

  再者,就是入世的利益没有充分实现。我国目前农业存在与制造业、服务业脱节的问题。加入WTO后我国纺织业、服装业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受益的行业,那么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就应该带动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实际上棉花产量上升很有限。我国目前棉花进口的规模达到20多亿美元,这一点来看难以让人想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目前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再譬如,中国加入WTO,人均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对食品消费急剧上升,对食用油需求大量上升,但我国无论大豆还是其他油料作物的生产,相对增长还是不能满足需求。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第一的油料进口大国,我国现在进口大豆达到5000多万美元,实际上也没有有效拉动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这一点也比较让人遗憾。

  双向良性互动尚需时日

  记者:入世十年了,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您认为中国与世贸组织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改变?未来中国在WTO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张汉林:前十年我们始终把自己定位于WTO新加入者和WTO的学习者,很显然新一轮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对全球金融、贸易的贡献和影响。现在中国成为出口第一、进口第二的大国,而且是全球第二大国内消费市场,我们判断2015年前中国必然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内销市场,“十三五”中国更是会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体、第一大内销市场和第二大经济体,相信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第一的大国。

  复关前,客观地说,应该是中国更需要WTO,而未来“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国与WTO的关系才算得上真正的双向良性互动,也就是说中国需要WTO,WTO需要中国。未来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WTO实际上很难更有效更积极地发挥作用。

  中国的角色很特殊,中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这是对中国一个客观的定位,第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第二,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大,第三,中国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发展迅速。这样的定位本身对中国在WTO中的特殊的地位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协调者。

  中国本身的贸易规模、制造业规模很大,这也决定了WTO对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中国要想实现贸易安全,实现出口市场的安全,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依靠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经济,我相信WTO的作用必将更加凸显,未来中国也将更多地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者,成为维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健康发展的基本角色。

  展望未来,中国应该更积极地在WTO中发挥作用,希望中国成为WTO中一支很重要的领导力量。中国的经济贸易规模已经世界第二,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共同的利益需要,中国必须更多更好地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在建设WTO的同时,慢慢成为重要的领导者。

  我们过去常说美、欧、日、加是WTO的领导者,现在形势实际上已经逐渐演变,美、欧依然是领导者,但日本、加拿大的作用已经逐渐衰退,中国、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力量在未来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巴西、俄罗斯可能很难具备领导力量,他们总体的贸易规模比较小,所以今后不可回避的,中国要更多地成为WTO多边贸易体制的领导力量。5年内中国的积累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做得好,5到10年以后,中国成为WTO领导力量是很有可能的。

  贸易自由需平衡、补偿

  记者:入世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责任和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挑战中国应怎样积极面对?应做何种改变呢?

  张汉林:加入WTO以来,中国有很多产业成为重要受益者,但也有些产业受到竞争压力,遭到较大冲击。中国必须要有效地建立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平衡机制。所谓平衡机制,就是有的地区有的行业可能从WTO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与此同时,有的地区有的行业在其中就会扮演利益受损的角色。这种状况下,就需要有平衡机制进一步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同时又尽可能使贸易投资中一些受损的行业和受损的地区有相应的补偿机制。

  目前,日本、韩国、欧盟都有一些平衡机制和补偿机制。给予利益受损地区或民众或利益集团或产业更积极的扶持和保护,让他们不至于对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有抵触,甚至是反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补偿机制的有效建立,一方面可以积极促进中国贸易投资最大的利益,又不会因为一些行业、地区可能会受到损害而影响、阻碍中国贸易投资自由化最大利益的实现。

  中国经济出口世界第一,并且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帽子一戴,国际社会施加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就会接踵而至,有预测表示,未来5到10年中国将迎来贸易摩擦高峰期。未来面临的压力的确将越来越大,如何保持世界出口第一以及制造业第一的地位,挑战也越来越多。未来我国贸易将呈现相对中低速发展,尤其是最近两年。

  入世十年,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同时也产生了若干问题。未来十年内,新的开放战略要努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所为”,指的是要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有所不为”,指的是在绝大多数产业行业深化开放和市场自由的情况下,实行战略资源性行业的国有化战略,逐步降低其开放程度和出口量。从而可实现为我国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战略储备资源。

  张汉林“复关前,客观地说,应该是中国更需要WTO,而未来‘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国与WTO的关系才算得上真正的双向良性互动,也就是说中国需要WTO,WTO需要中国。”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姜 媛

  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