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衔接系统让人“到得了”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冷眼 · 日期:07-08-2012

2012-8-5

每次出国旅游,一定会观察当地的交通建设,因为我认为,交通规划的好与坏,常常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包括经济丶旅游,以及城市形象。

许多国家都在推行“绿色城市”,相信一座城市要达到绿色减碳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城市车辆顺畅程度与排放污染管制。坦白说,巴生谷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国家转型计划”(GTP)所提及的几个项目,都是对症下药,展现积极解决的企图心。

事实上,这项计画大都环绕在“提昇公共交通工具效率”上面,无论是成立SPAD(内陆公共交通委员会),还是添购电动火车丶增设巴士特别车道,目的都在思考如何提高民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行驾驶。一可减少拥挤堵塞,二则减少污染排放,可谓一举两得。

公交必须快捷且舒适

当我们在外国自助旅游时,最直接的观感常常来自“交通是不是很方便?”如果很多地方是看得到,却“到不了”,很容易让人沮丧,尤其是一些指标性的景点如博物馆丶科学馆,要是百转千折才到得了,必会降低景点的参观人潮。

交通部日前提及,政府致力於确保公共交通拥有完善的“交通衔接系统”,很务实地点出了这项计划的成败关键,“从家裡出发到工作地点或目的地,必须有良好的连接系统,让乘客感觉公共交通是舒适丶快捷和准时的交通工具”。

伦敦以轨道为交通的主轴,再用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加上车站大楼设计便利化,因而形成了非常有效的转乘系统。当公共交通准备妥当,民众在城市内最多一个钟头就可达到目的地,那麼市府就有权力限制自用车辆进入城市,甚至於推行“共乘”自用车制度,民众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港台日本是参考模式

日本的新干线,运用几个重点车站作为转乘中心,地铁车站出口明确导向另一个“旅程”,快速又方便。另外如香港的八达通丶台湾的棋盘式巴士路线,也是很好的参考模式。

台北市某些捷运站出站之后甚至有免费脚踏车供应,看似遥不可及的贴心设计,但人家做到了。

许多城市也推行了“地下街”的概念,在地铁站通往下一个目标或下一个交通工具之间,沿路设置了商店丶餐厅丶画廊,让民众步行的那一段路,趣味盎然,不会叫累。

欣慰我国见政府推动交通转型时,并非只是把重点放在硬体的建设,也顾全了软体设计,交通部长提出建设完善“交通衔接系统”概念,正是人民的心声。

网上地图没解决问题

这几年,谷歌地图(Googlemap)为许多驾车族带来了交通便利,只要谷歌(google)一下,就不会走太多冤枉路。大部份观光景点、政府机关、公司、餐厅都把地图放上网,拍拍双手,就认为把来访者交通问题搞定了,看起来,可喜,也可悲。

喜的是,地点方位一目了然,驾车的人有福了。

悲的是,对想使用公共交通的民众,并没有解决到问题。

观光景点如文章前段所讲的博物馆丶科学馆丶动物园,不应该只是在网路放上地图了事,那只方便了自用车和的士,反之,要告诉有意前往参观的民众“如何抵达”,访客才会源源不绝,而如何抵达的关键,就在於“公共交通衔接系统”是否完善了。

文:冷眼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