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 快乐城市
信息来自:红番茄 · 作者:路人 · 日期:30-08-2012

2012-8-6

贵报日前的 ‘ 塞车 不是 繁荣的象征 ’一文, 读到 国家关键成效领域中提升公共交通 的 行动及措施 ,对 政府终于正视城市交通问题感到欣慰。

犹记得多年前,我国曾经有个交通部长说, 塞车是繁荣的象征 !此外, 中国北大经济学家刘伟 也说过 ,交通是发展的象征,塞车是繁荣的象征。“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塞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是凋零衰败。”

想象一下,在繁忙的都市,每到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车子在不付费大道上塞成长龙,在付费大道上也是缓慢行驶。当车上的人看着路人轻松超越车旁时,这不是对 “经济繁荣”的一大讽刺吗 ?

曾经,有位来自国外驻马的外交官聊起马来西亚的交通时,幽默地表示,全世界各大都市在上下班尖峰时段都会交通堵塞,“只有你们的吉隆坡太了不起,一天只塞一次”。正当众人不知如何谦逊回应时,他又抛出了下一句:“因为从早塞到晚啊”。

这玩笑当然好气也好笑,毕竟写实地反映了咱们都会的交通问题,“到处都是自用车”丶“看到目的地却久久到不了”丶“进城就要有耗一整天的心理准备”,都是事实,都无法令人向外国朋友骄傲吹捧。吉隆坡虽获列亚洲十大最理想居住城市之一,但单这些交通上的评语,就事论事,虽不怎麽光彩,我们必须照单全收。

不过,说句公道话,相信这也不是大马或吉隆坡特有的专属问题,放眼全球,许多大都市同样“遇雨就堵”丶“莫名其妙也塞”,只是堵塞次数丶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不同的是,很多国际大城市已经历过为改善交通而进行建设的“交通阵痛期”或“交通黑暗期”,市民共同去孕育,然後迎接更优质的新都市到来。

在我国“政府转型计划”的交通绩效领域中,我们看到了政府对於交通改革的努力,尤其是针对巴生谷下的“猛药”,包括轻快铁丶单轨火车丶巴士丶电动火车丶综合车站等方案,展现了势在必得的决心。

交通政策,需由专家评估与执行,我们深信,政府这一帖药一定经过慎密的思考与判断,基本上应无太大的漏失,唯仍需一段时间,方可真正「验收」到较明显的效益。

不过,庞大的工程丶大量的购车之外,小市民的感受,还是要倾听,毕竟靠交通代步的他们,发出的声音才最真确, 譬如长期受到抱怨的“轻快铁各自为政”,这段接不到那段,巴士与轻快铁连结不够明快等老问题,能否在这次的转型计划中得到改善?还有“停车位不够,开罚单是唯一解决途径?”丶“搭巴士的妇女安全能否加强?”,甚至有人直言“不能一味只说 KL Sentral 的好,而不提其他车站的脏乱啊”。

看到巴生谷的购物中心一间一间的开,路上车子也一天一天的多,在两者之间,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平衡措施?“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原本就是不二法门,但若能事先妥善规划或及时检讨调整路线,相信会有愈来愈多的人乐意选择“不要一天塞一次”的痛苦。

打造绿色都市,是每一座国际大都会的理想,吉隆坡的现代化与绿化相互辉映,绝佳的条件必能抢得先机,脱颖而出,但若一整天满城尽是车烟尘,灰头土脸之中,要“绿”也难。
因此,政府大展魄力进行交通改革,此其时也,为长远之计,市民应予配合,忍住阵痛,准备迎接一个脱胎换骨新生都市的诞生。

此外,“交通”本是很“硬体”的名词,但,转个角度,也可以很人性化的。有些国家常在佳节时刻,大方地实施“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以疏解归心似箭的返乡车潮,这类德政,有时比运动得金牌举国放假一天来得更受欢迎,这一类的“转型”创意,是我国的交通施政之中,不多见的,当局不妨在这方面多予思考,回馈人民的容忍。

政府大力推行的交通转型计画已经上路,但愿私人界丶企业界,以及公共团体组织加入支援,让转型计画 持续下去 !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