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贫衡量成功指标
信息来自:南洋网 · 作者:依德利斯贾拉 · 日期:18-05-2015

2015-05-18

《2014年经济转型年度报告》于不久前出炉,也招致抨击。有些指责冲我而来,就因报告指大马去年的贫穷率已降至1%。

其实,成功除贫是我国的光荣。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表示,大马已几乎消除贫穷。目前,生活在贫穷线(2012年每日收入8.50美元)下的家庭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超过50%降至低于1%。

亚洲发展银行也指出,大马收入低于贫穷线的人口比率已下降55.3%,降幅达东盟之冠。大马统计局去年对8万1634户人家展开调查,“证实”2014年只有1%的家庭生活在贫穷线下。

数据会发说话,但人们也有自身感觉,这一点我能理解。有人想看负面情景,一看到不景气就兴奋不已;我们以数据证明“实况不悲观,前景还明亮”时,有人就深感不满,还说三道四。

这种问题不只大马面对,许多政府也在思考如何让人们信服数据。我希望本文能收窄民众想法和数据之间的差异。

我先说明大马如何统计贫穷率,再向大马人保证,政府关心民瘼,也努力地在政府转型计划下扶贫和改善国人的生活。

帮助正确的对象

2009年,政府转型计划(一)的路线图清楚列明贫穷线的收入水平。

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我们要确保政府帮助正确的对象。

我国采纳的贫穷定义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一样,而衡量收入的方法则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一致。

按定义,以下组别均属“贫穷”:1.赤贫:赤贫家庭的收入无法满足衣、食、住的基本需求,平均月入分别低于460令吉(大马半岛)、630令吉(沙巴)和590令吉(砂拉越)。

2.穷困:穷困家庭无法负担一些基本开销如保健费和教育费。只要收入少过760令吉(大马半岛)、1050令吉(沙巴)和910令吉(砂拉越)便算穷困。

我们大力扶贫,也重视提升40%低收入群的生活。根据经济转型路线图,我们要把平均收入从2009年的1440令吉提高至2015年的2300令吉,这个目标也列入第十大马计划。

财政部的资料显示,我们提早在2014年实现此目标,当时的平均收入是2312令吉。

各单位援助有需要者

大马统计局、妇女、家庭和社会发展部、首相署经济策划组、州政府、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各大企业等,都积极对需要帮助的人士伸出援手。

政府的e-Kasih存有需要帮助者的名字,一共计有16万8483人。

该资料库不断更新,让政府将鉴定需要帮助的人,并让他们参加1AZAM计划武装自己,帮助他们脱离贫穷。

多个部门、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联手推出的1AZAM计划能为人民提供创造收入的机会。

要改变穷人思维观念2014年,2万4646人在短短3个月内便增加300令吉收入。

从2013年至今,就已有6万4689人受惠于理财培训,提高理财能力。

扶贫路上还有很多工作,因为1%相等于30万人,而除贫战役最艰巨之处,是改变穷人的思维观念。

四大工作方向除贫

我们未来抓紧四大工作方向:

1. 提高穷人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帮助贫穷孩子找到好工作或从商。

2. 加强社会保障网,增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及企业的合作,同时开办培训班。

3. 重新分配收入,并通过一马援金,提高40%低收入群的生活素质。

4.制定相应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不管男女老幼,每个大马人都必须从国家转型中受惠。然而,单靠政府并不足够,我们需要大家携手合作。

除贫,也是衡量我国是不是成功国家的指标。
 
 

●拿督斯里依德利斯贾拉为首相署部长兼表现管理和履行单位总执行长。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