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
信息来自:论文网 · 作者:刘迎秋 · 日期:03-04-2006

1995 年

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153144331/

作者 刘迎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16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 “ 现代标准工业化 ” 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已经提到日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 “ 九五 ”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此已作了精辟的阐述。现在需要进一步弄清的问题是,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还缺少哪些条件,如何创造条件积极推进这种转变。

一、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首要前提

回顾改革开放的16年,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9.82%。16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两种力量推动的:一是资本的高投入。例如,1985 — 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NP的比重平均高达31.5%。此间,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平均为3.61,这意味着每增加1个单位的 GNP,就需要增加将近4个单位的固定资源投资。可见,如果没有固定资产的持续高投入,是很难取得国民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的。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观察历年国有经济增长实绩可以发现,国有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在1985年之前长期在3%至9%之间徘徊,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改革全面推开,才有了从1985 — 1988年平均高达10.76%的增长率。而如果对比一下不同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我们还可发现,从1985 — 1993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7.6%,其中,国有工业年均增长8.5%,集体工业年均增长23.9%,城乡个体工业年均增长161.3%,外商独资、合资等经济类型工业年均增长53.9%;1994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其中,国有工业增长5.5%,集体工业增长 21.4%,乡办工业增长27.3%,外商合资、独资工业增长28%。这就表明,在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比其他时期少的情况下,工业经济能够实现持续高增长,其首要动力是改革。没有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就不会有1985年后国有工业的持续增长;没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与平等竞争,也不可能形成全国工业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分析表明,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依靠非公有成分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体制效率已经下降。今后,非公有经济虽然还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势头,但随着公有经济部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一定的抑制。因为,在所有制结构上,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后的公有成分与非公有成分间的平等竞争关系将逐渐形成,由公有经济负担改革成本、支持非公有经济成长的格局将不复存在。公有经济既面临着本经济成分内部各类企业间竞争的压力,也面临着非公 有经济的竞争压力。同样,非公有经济也是既面临着本经济成分内部各类企业间竞争的压力,也面临着公有经济竞争的压力。这种在不同经济成分内部和来自不同经 济成分之间的竞争,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新历史时期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在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同时,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以提高国 有经济质量为重点,把改制、改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的改革,将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的重要条件和首要前提。

二、 完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应当肯定,落后地区的存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来说,具有 一定的牵制作用。地区经济差异往往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劣势,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方式,这种劣势也就成了相对的优势。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要素投入成本大都高于落后地区。因此,这类地区往往倾向于更多地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实行集约化经营。然而,如果先进生产技术替代原有 生产技术的成本过高,如果实行集约化经营后富袷劳动力无处分流,那么,即使发达地区的企业有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的愿望,这种愿望也无法成为 现实。与发达地区的情况正好相反,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便宜,资源也比较容易取得,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迫切需要以较低的成本引入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落后地 区的这种要求,恰好能够满足发达地区转移相对落后技术的需要。这就为发达地区向外转移和扩散、分流与替代其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和余地。落后地区充当发达地区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的扩散受体,在接受发达地区转移和扩散的生产技术与劳动技能的同时支付一定的引进费用。这就降低了发达地区经济技术与劳动技 能的转移成本和替代成本,使发达地区较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成为可能。落后地区接受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 以后,也将使其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过度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变,从而有可能导致这类地区经济的进一步高涨。这个过程,就是地区经济差异劣势转化为国民经济增长优势的过程,也是发达地区先行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后形成推动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合力的过程。

地区经济差异 仅仅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许多条件与之配合。其关键在于打破地区经济封锁,形成各种经济资源和自然资 源在地区间有效转移和优化配置的机制。具体分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鼓励发达地区将其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劳动技能转移和扩散到落后地区;另一方 面,要允许落后地区自主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无论是发达地区向外扩散技术和劳动,还是落后地区接受外来技术和劳动,都要实行政府穿线、引路、搭桥,企业按市场原则进行自主选择的技术扩散与替代。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扩散与替代获得最大收益,从而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

三、 进行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经过1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运 行的微观基础和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那种单纯依赖于政府的微观主体行为已经转到了主要依赖于市场。这种微观主体根据来自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信号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不仅力图从市场竞争中获取市场经营效益,而且还力图通过与政府谈判获取更多的非市场性收益。假冒伪劣、投机、贿赂、乱集资、欠债不 还和三角债等,已成为当前中国微观经济运行的一种不良倾向。如果没有一个对上述损害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的宏观管理机制,那么,人们勤劳致 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然会受到打击,不仅外延扩大再生产会受到损害,而且内容扩大再生产也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这就是说,进行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体制和 机制创新,将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保证。

四、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是顺利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必须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渐到位。在具体操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过 程中,要站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高度,正确把握主客观条件,既要尊重实践,切实按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又要不失时机,尽一切可能,积极推进经济 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促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但必须注意条件和时机,不具备条件,或者已经具备了某些条件,但 时机把握得不好,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损害中国经济成长的应有进程和效率。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实现经济增长方 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是以不否定一定范围内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粗放式经营为出发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做到因地制宜,既 做到科学安排、分步实施;又能够正确把握全局,不夫时机地实现整体推进,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全面转变。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