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来自:论文大全网 · 作者:周龙弟 · 日期:03-04-2006

1995年

  本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原苏东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或长或短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艰辛探索之后,都先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彻底的决裂,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国家为何都将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这一选择的必然性是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市场经济的实践有何差异,为什么会出现差异。本文试 图对这些问题作初略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性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只能是计划经济,因此,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国 家,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无一例外地走上了计划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的问题,都是 由中央计划直接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不同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具体形态,如:战时统制经济、集中的计划经济、改良的计划经济等。典型的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决 策权高度集中,几乎所有的经济决策都集中于中央一级,经济运行过程是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推动,信息的流动主要是纵向的集中于上下级之间, 信息的内容是实物指标,经济决策的协调是事前由中央计划机关完成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中央计划机关直接调节的。

  这种计 划经济体制的产生既有理论背景又有现实基础。从理论上看,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市场经济被长期作 为社会主义异己而被排挤。从现实和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些国家建立的,为了在较短时期内缩短与资本主义的差距,摆脱国 内外面临的种种困境,必须加速资金积累过程,集中国内有限的资源,加快工业化进程。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是这种粗放型发展阶段特殊的产物。由于当时的经济 结构比较简单、经济目标比较单纯、经济政治化倾向比较强烈,因而,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利于从国家的长期 利益出发,集中利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税同时也有利于国内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国家政权稳定。所谓的苏联 “ 斯大林模式 ” 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和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应该承认,在 20 世纪 30 、 40 、 50 年代,新生的社会主义是向上蓬勃发展的。但是,随着经济从粗放向集约化阶段的过渡,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由于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决定了社会的 主要任务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经济利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而,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推动经济发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必然导致经济 运行缺乏动力。

  其次,是由于随着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要求经济发展从外延式为主转变为内涵式为主,而计划经济体制无法解决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 的效率这一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且效率低下。

  最后,由于社会经济的一定程度发展,使经济活动由简单趋向复杂,使得 供求的变化日益复杂多变,这就使得计划经济体制的信息结构、决策结构和动力结构的不适应性得以逐渐显现。动力结构的单一性,信息的纵向收集和传递日益困 难,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充分反映供求变化,决策失误、计划失灵等原因,最终造成了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和僵化,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了活力。在这种情况 下,就使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走上了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其经济政策的最大失误在于排斥市场,否认价值规律的 调节作用。那种认为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无需市场、无需市场机制来调节生产,可以由一个中心来规划社会生产的想法,是一种误解。由于这种误解,造成了整 个时代的错误。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事实充分说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在于,否认商品经济, 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无不围绕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利用市场,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进行。而沿着这一方向所进行的改 革,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扩大,必然或迟或早地走上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及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的大转折, 可以说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充分证明了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国家在沉重的阻碍其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病的困扰下,最终不得不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中,从建立 新的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体制中寻找出路。这一历史性的体制转变过程,表明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性,更向全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条件
  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发 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逐步摆脱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实现经济体制转变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就不会有对传 统理论的反思,而没有这种理性的思索和探讨,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与实践,是围绕着什么是社 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的。它经历了一个曲折艰辛的探索过程。这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的不断修正和 创新,从而推动实践发展的曲折艰辛过程。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条件的形成过程,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实践 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根本前提,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的转变。首先是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一些结论的教条式理解,彻底摆脱僵化的形而上学脱离现实的思维方式。其次,是正确认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突破市场经济等于 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能够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前苏联、东欧社会 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探讨是从本世纪 50 年代开始蓬勃兴起的。在斯大林逝世后,特别是苏共 20 大后,苏东各国政治空气相对自由,经济学家们对传统的 计划经济体制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肯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南斯拉夫首先抛弃了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突破了斯大林的价值规律对社会 主义生产不起调节作用的理论,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的作用和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在实践中探讨对传统体制的改革,建立了南斯拉夫式市场社会主义模 式。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也就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他们认识到,过去把计划和竞赛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市场和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这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应该是统一的,市场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由此,提出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体制转变理论尽管流派众多并有所创新,但存在明显的不成熟、不 系统。没有科学地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理论问题,特别是作为执政的共产党没有形成一整套能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指导全 国改革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由于对旧体制的主要矛盾缺乏深刻认识,改革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改革指导方针的失误,最终因党的变质失去了领导改革的能 力,致使国家解体,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正确理论的指导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极端重要性。由于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条件和 实践条件,使这些国家由害怕和排斥市场开始,最终走上了盲目崇拜市场的力量,是以失去党的领导,改变社会主义方向为代价,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它是 在政治体制突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制被强制转变,因而只能采取 “ 激进式 ” 转轨方式的。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条件与实践条件都不同于苏 东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条件和实践条件始于 50 年代末期。毛泽东 56 年发表的《论十大关 系》,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总结近二十年中国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总结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总结国际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路线,确定了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 ” 的正确路线,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市场经济这条强国富民之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这一历史性选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诞生。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基石。这一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的问题;正确地指出市场经济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计划 与市场都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明确地指出 “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在于:它彻底更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更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 理论基础。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顺 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的实践条件,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这一实践探索过程最集中地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市场取向、引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主要内容,以 “ 渐进式 ” 为主 要特征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民终于开始彻底告别贫穷,走上了一条强国富民 之路。它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新模式的兴起。

  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条件可以看出,由于理论和实践条件不同,使原社会主义 国家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其中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由理论条件的差异而产生的转变的性质和方向性的差异。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于在理 论上正确地把握了生产关系的三个层次,即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弄清了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因此,明确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制转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转变过程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原苏东国家,由于理 论上不能正确认识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混淆了两者的区别,从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仅是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也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必然表现为政治制度的突变,导致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社会主义方向的改变。所以,这 些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既标志着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超越现实的社会主义旧模式的失败,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它从反面告诫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定 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排除各种干扰,战胜前进中的重重困难,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