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凸显国有经济四大亮点
信息来自:人民网 · 作者:张春晓 · 日期:21-11-2013

 2013-11-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关于国企改革和引入民资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各界的舆论热点。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此次公报体现了哪些新的思路和亮点?人民网记者就此连线国务院国资委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进行解读。

  张春晓: 三中全会公报在涉及公有制和国有经济方面凸显出四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更加强化了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公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2003年到今年这十年时间内,中国国有经济的改革一直在积极探索市场化条件下如何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在国有经济监管和营运上已基本探索出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也更能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

  第二个亮点是强化了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报告肯定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两个坚实的基础,既把发展公有制的面拉开,又把坚持公有制的点做实,也进一步通过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而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自然而然的出现。

  第三个亮点是强调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突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希望国有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为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搭建平台。一直以来,许多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的问题,还有人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子就是国企全部私有、土地全部私有、金融全面放开,等等。但我们必须承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存在主观意志的进和退,“国”和“民”的进退只是经济现实客观需要的具体体现。如果市场发展中有需要由国有经济推进和控制的行业或领域,我们就要毫不动摇的去推进;如果市场发展中有需要国有经济退出的行业或领域,而在这些行业或领域非公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国有经济就要毫不动摇的逐步退出。中国选择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照搬的模板。只有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四个亮点是“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同原来提出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全不同,因为现在中央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客观要求微观主体内部的管理要变得更强,否则,企业就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而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后,国有资产的监管部门才可以大胆地把国有资产运营的职能交给微观主体,同时就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在市场为决定作用下更好地监管国有资产的运营,去探索与市场相配套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当我们市场化运作国有资产的能力变得越强,才能进一步实现有限政府的有效治理。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