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信息来自:中国网 · 作者: · 日期:16-04-2015

2005年10月21日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很强操作性的工具,其在生产领 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单位产品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岗位或劳动时间,使有些工作岗位不断的消失。与此同时,又有一批借助信息 通信技术(软件、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等服务行业)发展起来的岗位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同时,还带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及用品相关制造业就 业岗位的增加。据统计,2002年10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为620万人,而1997年仅为150万人,在短短的5年里增加了479万人;我国从事 IT行业及其IT相关行业吸收的社会劳动力达1600万人,占城镇就业劳动力的6.7%。 

2004年上海推出65个新职业标准主 要分布在高科技、服务、管理、创意设计等领域,但是新职业增加最多的是IT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软件项目经理、信息安全员、网络课件制作师等新职 业。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动脑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专业知识和操作知识相辅相成的所谓“灰领”职业备受推崇。这些新职业直接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IT业 外,其它也都间接的依赖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这些新职业的产生说明我国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即从传统的第二产业生产制造业为主,逐渐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 务经济转换。 

岗位的增减受影响最大的依赖该岗位生存 的从业人员,尤其是有些不能适应技术结构调整的低技能人员,如何使这样的员工能够跟上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必须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这 也是信息化与就业相关联的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因此,可以说,随着信息化发展和劳动就业领域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1 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信息化的起步阶段 

我国的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 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198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计算机与 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新的“工业革命”表明,西方国家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这对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 是一个挑战。强调要发展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1984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 导小组。1988年5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并承担起振兴电子产业的任务。 

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阶段

进入90年代,信息产业开始发展,起 步。1995年党的14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伟大号召。1997年4月18—21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 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宣布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的国家信息化的定义。1998年以后,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进一步改革,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负责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办公室)。1999年12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 组的批示,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担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 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 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全世界带来的巨变。信息化从一场技术革命转化为一场产 业革命,并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2 信息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分析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广泛 应用,对从来就业以及就业结构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些新的生产部门开始出现的同时,里一些旧的生产部门正在走向衰退,新岗位被创造出来,一些旧岗位在 不断消失。所以,广泛被应用的信息通信技术对就业数量、质量、场所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影响就业数量

信息通信技术广泛的应用引起了就业岗位 增减的变化。作为一项技术进步的成果,信息通信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 长短。假如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结构性失业必然发生;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或接 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就业。因此,信息化是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是减少了就业岗位,还得要看在信息化战略和就业战略上 如何做好协调发展统筹兼顾。 

信息化也可能引起了就业岗位的减少的例子,如美国的计算机和办公设备行业,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所有民用研发密集型行业规模最大的就业净滑坡,减少了8万个就业岗位。 

但是,也必须看到在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而使一些传统产业部门就业数量减少的同时,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又创造出大量的新岗位。 

我国信息服务业也有长足的发展。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从业人员为408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23.5万人,增长了11%。 

影响就业方式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这直接影响到工作方式和工作场所的选择。有研究发现,以家为基地的工作在迅速增长。在2000年春天,英国150万人每周至少在家工作一天,这些人占整个劳动力的5.5%。 

另外,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细化工作, 并在不同位置完成工作。可以通过把工作重新分配置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地区(甚至国家),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这些一方面有助于雇主获得背景多样化的员工,另 一方面可以满足包括残疾人、年老员工、正在带小孩的妇女等多个群体的对灵活就业需求。客观上有力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影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划分 

信息化引发劳动的性质与劳动者群体发生 分化。在信息技术进步的背景下,与传统工业社会相对应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划分,越来越难以反映当代劳动者在质上的差异。脑力劳动者的边界愈加 模糊,许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从事操作性劳动的脑力劳动者,例如多数企业中从事技术性管理、操作与维护的人员等。实际上,现代企业中最稀缺的劳动资源是具有 创新特征的劳动者,其主体是企业的研发人员。因此,在一些高科技行业和领域,传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类逐渐被创新劳动与一般操作性劳动范畴所取代。 劳动者群体的这种新的分化与组合将对今后劳动者个人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 

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是人力资 本投资价值凸显。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劳动者与机器要素相结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 力就可以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速度大大加快,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结构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 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劳动者个体的消费与投资不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附属,而是象物质资本一样具有通过投资实现收益的能力。 

与此同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也发 生变化。在工业化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用于不变资本投资的部分越来越高,而投资于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相对降低,所以工业 化阶段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信息化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例如,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部门,由于创新劳动的作用逐渐强 化,企业投资于劳动要素部分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将使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需求 类型发生相应改变。 

使劳动力的部门转移有了新特点 

工业经济时代,各国劳动力转移普遍存在 着这样一种现象,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克 拉克命题”。然而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移与流动面临技术“门槛”或壁垒。一些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部门诸如信息技术、计算 机、高新技术行业等,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有一部分由第二产业转移而来,但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早期工业 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由前一级基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提供。 

工业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比如软件业高中低档人才,低档人才短缺,技术工人短缺,技校生抢手都显示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 

3 信息化对就业服务工作影响的分析 

加快了就业信息传递的速度 

信息化可以提高个人获得和使用就业信息 的速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中决策的权利与风险的承担已由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劳动力市场供求现象多变复杂,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整, 需要依据充分的市场信息。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最直接益处就是在更广泛意义上实现了就业信息资源的快速流通和共享范围的扩 大,使得人们能够更快获取和使用就业信息。 

相反,在在职下的求职可能会损害劳动生 产率。从劳动力的买方观点来看,提高招聘效率可能导致雇主解雇那些生产效率低的工人,这些工人之所以被留下来,是因为过去从传统渠道找到替代工人的时间和 费用,即寻找成本太高。现在许多事情都变得可能了。然而,所有这一切变化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而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正式通过信息通信 技术实现的,并且正在改变着许多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 

提高劳动力市场求职的透明度,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通过网上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空岗和求职数 据库信息,求职者更易从网络上获取职业信息,减少求职环节,降低求职成本。求职效果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不但能改变求职的方式,还可以增大劳动力市场的 中介的透明度。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求职经济行为通常是作为一个封闭体系进行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中介的透明度,使得更加准确的信息查询和信 息数据的采集变得更加快捷。比如,利用网络求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网上招聘会也不是新鲜事。求职者可以将自己的简历挂到网上供雇主筛选,雇主可以直接和求 职者联系,就业领域信息实现了自动化。所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考虑扩大岗位信息的提供,建好职业信息库。 

传统就业服务组织结构等受冲击

对传统的就业服务管理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产生冲击,促进了组织的改革和重组。它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进传统部门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减少信息失真的机会,进而使办事流程和程序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 政策建议 

制定“十一五”就业规划时,明确有关信息化和就业关系的内容,有目标地培育一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劳动者

发展信息化离不开适合信息化的劳动力, 没有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劳动力,信息化的发展也很难实现。众所周知,我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但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 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基础教育薄弱,是中国的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平台就很低。技能培 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缺失,合格的技术工人十分匮乏。所以,一方面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 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积极落实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企业要树立继续培训员工的意识,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全面提 升工业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 

因此必须抓紧研究信息化社会人才标准, 加大有关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合格的劳动力,以实现发展信息化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目前,由于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达 国家的很多专业信息服务产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果没有能够适应信息化的劳动力,是很难拿到转移中出现的市场份额的。因此,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 育一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制定一个培训信息化人才的一揽子计划。 

国家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促进就业,培植一批能够扩大就业的信息产业及行业 

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符合我国国情,为解决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服务。就业问题事关我国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国家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促进就业,有效 地利用国家可能用于信息化的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批能够扩大就业的信息产业及行业,防止盲目地、无选择地推进信息化。比如,在北京大街上经常看到,几乎被 废弃的法律信息查阅台,这种查阅台从设置那天起,就没见有人用过,时间一久,就成为一道“超前信息化的垃圾”。 

和工业社会一样,信息化社会也存在劳动 分工,一方面要发展高新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发展信息社会的劳动密集行业。比如,信息时代的内容产业和知识产业就是来由信息社会特征的劳动密集行业。 可以吸收大量的低、中、高级知识工人和知识工程师。要发现这些行业,培育这些行业,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 

在就业服务系统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就业服务系统建设得到大 力发展,尤其是就业服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100个大中城市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就业服务信息化的任务还很艰巨,有待进一步加强并坚持下去。为 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培养一批既熟悉劳动就业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扩大网络覆盖面,使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的网络对接起来,解决 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纵强横弱”,即部门的系统比较强,而横向共享程度底,存在局部“信息孤岛”等问题。三是制定就业服务信息化相关制度,建立一 套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的具体规定。 

用劳动力市场信息促进农村劳动力跨省、 区流动。据统计,2003年我国有近1.1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跨省、区流动。如何为这些人提供就业服务是非常迫切、现实的问题。信息 技术的发展已为做好这件事提供了可能,尤其我国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区有岗位,缺劳动力,有的地区有劳动力,缺岗位。信息技术恰好能为各地域“取长补短” 提供支持,保证。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降低流动成本,促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加快建立 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步伐。 

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把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信息化工作方 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发达国家的劳工部都建有比较完备的劳动就业统计,及时反映就业和失业的变化,以作为调整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决定因 素。比如,美国在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在全国设8个分局,以此建立一套完备的有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统计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可以得到有关就业人口的职 业、行业、工人阶层、工作小时、全职或兼职、兼职工作的原因等特征;同样可以关注失业人口的职业、行业、最近一份工作的工人阶层、失业的区间、失业的原 因、寻找工作的方法等特征,以及工龄、职业流动、教育获得、入学率、辍学状况、领取最低工资的工人、家庭状况、其他家庭成员的就业状况的收入等情况。 

信息化发展和影响将产生很多新职业,要加强研究并尽快颁布有关这些新职业的界定和资格标准,以此推动这些新职业的发展和开展有针对性培训 

信息技术的应用,“摧毁”了很多旧职 业,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新职业。比如,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员、计算机系统分析家、数据录入员、计算机操作员等新职业。这些新职业大多没被列入职业分 类范畴,有待于界定和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因此,要组织力量对消失的和新产生的职业进行研究,及时公布消失的职业,尽快建立新产生职业的界定标准和职业资 格。建立定期有关信息技术领域新职业发布制度。 

用劳动力市场信息支持政府科学决策,有针对性地解决由于不适合信息化而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一 方面要重视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自发调节能力的同时,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政策、经济、信息等手段,加强宏观引导,以克服市场自发调节的事后 性、局限性。公共就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要努力为政府制定劳动力开发计划、进行劳动力结构调整、制定发展职业教育规划等提供支持。政府方面利用好这方面的信 息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造 成一些人不适应这种变化,离开原有工作岗位而失业的人员。这些人如何实现再就业,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人群的特点,建立分流这类失业人 员的系统,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解决。对那些文化素质较高,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回到信息化岗位,从事数字内容产业等;对那些经过培训 也回不到信息化岗位的劳动者,则可以经过培训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对那些在劳动力市场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则要通过公益性就业岗位予以安排就业。 

(本文摘自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一书)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