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原油管道投运,终于不再只依赖马六甲
信息来自:侨报网综合 · 作者: · 日期:15-04-2017

2017-04-10

【侨报网综合讯】4月10日,在中缅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与此同时,远在4000千米外的孟加拉湾畔,一艘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联合动力号”油轮成功靠泊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缅甸皎漂的马德岛港,并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拉开投运大幕。

从此,中国可摆脱能源进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有了选择的机会。
 
中缅原油管道线路图(大公网)

中缅原油管道全长771公里,由中国石油和缅甸油气公司合资建设。它穿越8条海沟,翻山过海,沿途设站场5座,设计年输量2200万吨。管道投产后,每年可为缅甸下载200万吨原油。中缅原油管道与中缅天然气管道共同组成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中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的马德岛,终点为昆明,在长期规划中还将向北延伸至重庆。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终点为广西南宁。

2013年10月,中缅油气管道的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天然气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120亿立方米,从此结束了中国云贵高原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

中缅原油管道可使一部分中东原油绕开马六甲海峡,从缅甸经陆路直接输送到中国。

目前,中国约有80%的进口原油必须途经马六甲海峡。

根据参考消息上个月的报道,中缅原油管道的日均输油能力为40万桶,这相当于中国日均原油进口总量的5%。
 
位于缅甸皎漂马德岛的中缅石油管道专用码头(网络图)

上海华尔街见闻报道,中国政府一直担心进口能源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除了当地猖獗的海盗行动之外,中国政府还担心,一旦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海军可以关闭马六甲海峡通道,轻而易举地掐断中国的能源供应。

有分析指出,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投运后,中国开辟印度洋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的构想,已经变为现实。这使得中国的油气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实际上,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对双方都有益。

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姜昌亮表示,“对中国来说,能有效缓解西南地区油品紧张局面,推进西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对缅甸来说,能带来包括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等在内的可观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带动缅甸石化产业发展,增加出口创汇,直接带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中央执委昂莫纽亦认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两国能源经贸合作的代表项目,对两国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此前,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的原油管道工程被搁置了两年时间。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和中国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开工建设。

华尔街见闻称,随着2010年11月缅甸举行多党制大选,军政府将权力移交给文职政府,缅甸迅速开启了民主化进程。该国政局大变使得中缅关系快速降温,一些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多个投资项目也被中断。

中缅原油管道项目于2015年1月“试投产”后一直闲置,因多种原因,最后的2.5公里一直没有打通。

近几年,随着缅甸新政府成立,中缅关系逐渐回暖。最终原油管道项目亦得以运行。

北京《环球时报》称,总的来看,中缅原油管道投入使用,标志着中缅合作的整体格局恢复了一大半,继续保持这一恢复态势是目前中缅双方的共同愿望,也被广泛看好。

《环球时报》称,中缅经济合作的确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休克”,但随着缅甸国家利益意识和全面发展经济愿望的重新觉醒,它从新角度看到的中国仍是对缅甸走向繁荣至关重要的国家。民盟从反对派变为执政者,承担起发展国家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新政府的对华政策非常务实、友好,中缅关系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有大量措施跟进、而非仅仅口头的延续。

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晤缅甸总统吴廷觉。据中国外交部消息,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方针,推动中缅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编辑:张晓)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