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大王钟廷森成功翻身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15-02-2012

前言

科学研究发现,成功人士都有某种程度的赌性,主要是创业和管理企业所需承受的心理能力远比我们所知为高,毕竟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总有无数的障碍等待他们跨越,若顺利跳过则功成名就,反之则只好凤凰涅槃。

其实,失败与成功的临界点,往往取决於你是否愿意放手赌一次,再给自己一次努力的机会,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內基就是凭藉“再试一次”的座右铭,从一文不名的移民变成世界首富,创造了“美国梦”奇跡。

“再试一次”不只造就了安德鲁卡內基,也造就了大马钢铁大王――金狮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员丹斯里钟廷森,他在集团背负沉重债务时,给自己和股东“再试一次”的机会,並以其独特的经营之道带领濒临破產的金狮集团浴火重生,创造大马企业界的一大神话。

作风低调
难窥企业王国点滴

要瞭解一个人的成功之道,我们得从其身份背景的根源开始探索。钟廷森固然是大马知名的大企业家,但行事作风非常低调,让外界难以一窥这庞大企业王国背后的点点滴滴,更为他增添一丝神秘感。

钟廷森祖籍广东潮阳,1943年生於新加坡,幼年在新加坡华文小学唸书,后转入吉隆坡英文中学求学,但他做生意的经营之道,却不是从学堂教育学来的,而是师承自父亲--钟水发。

难怪谈到事业的成功,钟廷森总是归功於父亲的教诲。他说,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勤奋、建立信心、说话一诺千金、对朋友应有诚意”等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让他在大胆开拓业务时,也不忘谨慎细心和踏实勤奋,才能成为大马乃至全球的大企业家。

10岁起跟父亲学做生意

其实,钟水发在1940年代在新加坡开设德昌製造厂,製造和出口狮標铁质傢俱、钢柜等產品,並在1956年把业务扩展至大马,因此钟廷森大约10岁就跟著父亲开始学习做生意,过著白天上学,下午在父亲公司学习的日子。

到了1958年,父亲的事业越做越大,需要更多人帮手经营,因此不到15岁的钟廷森就加入父亲的大马公司工作,也从此在大马生根发展,业务从钢铁业、轮胎,慢慢遍及汽车、百货等行业。

“我那时觉得大马比新加坡大,更有发展空间,所以很愿意留在大马。”

1971年是钟廷森商界生涯的重要开始,年届28岁的他去印尼考察,发现当地人口多,又比较落后,很多行业尚处於空白,拥有许多的商机可寻,因此经过考察,他决定在当地开一家生產铁质傢俱和办公用具的工厂,希望家族能投资50%的资金。

不过,家族成员却认为在印尼做生意有风险,不愿意投资,但钟廷森认定机会难得,坚持自己的决定,即使家族无人支援也要做,最后他成功说服哥哥一起合作,共同出资60万令吉,开始在印尼大展拳脚。

创业之路並非一帆风顺,钟廷森先后遇到印尼金融政策变化等重重困难,但这些困难都没有令他打退堂鼓,反而更努力工作,从设厂、融资到拓展分销网,无一不身体力行,终於带领业务逐渐走上正轨,並於第二年开始取得盈利,第三年就赚了100万令吉。

“我的性格是要创新,一个人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朝目標努力。”

虽然在家排行老二,但钟廷森很想做家族老大,行业老大,他说:“在家族中每做一件事都要得到每个人的同意才能实施,感觉太浪费时间,我自己做事,虽然费力,而且要自己找钱,但我可以自己做主,而且决策很快。”

跑遍全球知名钢铁厂
开拓商机

因此,在1976年钟廷森决定把印尼赚到的钱带回大马投资钢铁厂,单为了选购设备就几乎跑遍了全世界知名钢铁设备厂,最终他发现,日本、美国、德国设备好,但价格非常昂贵,相反意大利有家钢铁设备厂还未在远东销售產品,有意打开远东市场,因此钟廷森抓住机会与他们进行谈判,並成功说服他们以较低的价格將设备卖给他。

在买回设备后,钟廷森又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以便可以同时生產两种產品。最终,在1978年,钟廷森投资1千200万令吉的大马首家规模较大的钢铁厂――金狮合营制钢厂终於开始运作生產,第一年產量就达到10万吨,开业一年半后即贡献1千700万令吉盈利。

接著,钟廷森不断地进行投资,钢铁厂逐渐壮大,並成为国內钢铁行业翘楚,他也因此被称为“钢铁大王”。

不久后,钟廷森在父亲去世后接管了大马业务,而大哥钟廷基则继承了新加坡业务,他隨后將父亲创办的德兴製造公司、德昌製造公司及金狮金属製造公司合併,改名为金狮(私人)有限公司,並在1981年在马股上市。

隨著在钢铁行业打下坚实基础后,钟廷森开始出击其他行业。从1981年始,他进入產业、种植、百货、汽车和摩哆、轮胎和集装箱、纸浆等行业。依靠自己的努力,他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构建了自己的事业版图。

在1980年代,金狮集团走向全盛时期,每年营业额平均增长率达到34%,到1996年集团总资產、营业额均超过100亿令吉,员工超过4万人,拥有上百家企业,除新加坡、大马企业外,其余分散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和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错估风险
一夜扛债100亿

隨著事业越做越大,企业家面对的风险自然也跟著增加,金狮集团自然也逃不过宿命,一场亚洲金融风暴几乎將钟廷森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令国內许多企业受到重击,当时在大马拥有6家上市公司的金狮集团也因错估风暴的严重性而遭受重创,一夜间背负超过100亿的债务,成为继玲瓏后,国內第二大负债集团。

回忆当年,钟廷森曾说过,大马经歷了10年好景,隨时得准备面对另一个风暴,但却没有想到亚洲金融风暴会来得这么凶。

“我们都有预算,每个经理都说销售额会降大概10到20%,所以我们都小心,不要进太多的货。可是没想到,一下子外匯就亏损12亿,银行又抽掉18亿,货物又堆积起来,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不过,钟廷森没有选择宣佈破產,而是选择了在近四年半的时间里,与超过100名的债权人进行了似无止境的磋商,以取得符合双方能接受包括脱售近半非核心业务资產的策略,来完成一宗堪称大马涉及金额最高、企业牵涉最广的重组计划。

大规模瘦身
脱售资產套现还债

钟廷森认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你就肩负了社会责任,逃避债务不是负责的行为,因此人总要面对现实,只得用时间慢慢把它清掉。

“你可以选择破產,来避免你的损失。可是这是你的社会责任,银行的钱也是人民的钱,所以我们还是选择採取负责的態度。应该好好的跟银行界谈,他们也瞭解我们不是不负责任的企业家,所幸很多银行都瞭解我们並宽限,让我们可以继续做下去。”

他补充,管理层也要负起责任,因此家族也拿出5亿多的投资金,让社会和银行界都有信心。

“当你负起责任,就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同,那你做事就更方便。”

与此同时,债台高筑的金狮集团也被迫大瘦身进行重组,將部份非核心子公司及產业脱售,套现还债,且在短短数年间,重新上路的金狮,旗下公司已纷纷取得盈利,尤其钢铁和纸浆需求的上升,更让其盈利前景看涨。

不过,经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洗涤后,金狮集团每每提起脚步向前走无不更加深思熟虑,谨慎心態显然增加许多。

钟廷森说:“经过这一次教训后,我们在开拓业务时变得更加小心。不过,我们的投资策略不会过於保守,应该进行的投资,我们还是尽力投入资金,绝对不会手软。”

精確判断
中国拓事业第二春

虽然大马金狮集团曾在大马遭受重挫,却凭藉精准的眼光积极拓展在中国的业务佈局,凭藉中国再作狮吼,开闢事业的第二春。

从1992年在中国投资以来,金狮集团业绩扩展迅速,而且向多元化发展,迄今已投资8亿美元,主要在製造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摩哆车配件等,已涉足在中国的企业有长铃摩托、金城摩托、钱江摩托、江淮汽车、天津大发汽车、未来软体等。

一步一脚印
进军中国百货业

当中,谈及金狮在中国的庞大事业版图,我们不得不提在中国享富盛名的百盛。百盛是金狮集团於1987年创立的,至今已开设了30余间购物中心以及精品专卖连锁店,是全马最大、最成功的零售连锁集团之一。

谈起百盛的中国之路,金狮集团可说是一步一个脚印,钟廷森在进军中国百货市场前,特別派了一个开发小组到中国做市场调查,並考察城市规划,交通状况,消费者的购买力等因素。

最终,百盛决定以北京作为突破口,並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进行合作,在中国开设第一家百货,但却定位在中高档,以引领时尚潮流、服务尽如人意为重,与当时的国营百货风格迥然不同。

钟廷森说,当时中国百货业以国营居多,服务態度欠佳,为防止丟货都把货品锁在柜中,但百盛深知顾客满意才会成功的经营之道,因此自始至终本著“尽如您意”的服务宗旨,注重顾客所需,为充份適应顾客群的购物行为与喜好,以期为顾客提供最舒適、最满意的服务。

“此外,我们採用开放式的购物环境,鼓励售货员卖货,业绩和奖金直接掛鉤,这样百盛的营业额是国营商场的5倍。更重要的是,要有竞爭力,就要具备规模,要引进精品,这样才能在竞爭中取胜。”

百盛百货
扩张迅速

因此,百盛集团在充足资金支援下,开始迅速在国內“复製”成功的样板,在隨后的几年內,广州、瀋阳、青岛、济南、南京、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先后投资建起百盛百货店。

在中国经营百货多年,钟廷森认为,在中国做百货,要充份考虑各地的差异,比如北京和上海不一样,广州亦有自己的特点,东北、成都又是另外情形。

“不过,我感觉北方生意比南方好做,一是南方人(特別是广东一带)多把钱消费在饮食,二是北方季节分明,在服装的人均消费量上相对也多一些。”

经过多年的南征北伐,百盛成功累积足够实力,在2005年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进一步巩固它作为中国最大百货业者之一的地位。

业內人士认为,百盛在中国的业绩正处於上升阶段,选择上市不仅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也能降低风险,而上市之后得到的充足资金,很可能使百盛中国开始新一轮的快速扩张。

全情投入
领导须以身作则

带领金狮走出低谷,並在异地发光发热,除了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外,当然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理念,才能成功把所有政策一一落实。

谈起经营理念,钟廷森认为“投入”重要,毕竟只要你全情投入,就不会把事业当成工作,而是一项责任,一项兴趣,那工作態度就不一样。

“我是觉得一个人的投入最重要,当然你可能很幸运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经营队伍,可是你要带领他们,你还是需要以身作则。”

他补充,在东南亚乃至中国,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全情投入工作,好比郭鹤年虽已七十多岁,但每天还是忙碌工作,这就是对企业有一种领导的作用。

看书吸收新东西

“此外,身为企业家背负著某种程度的社会责任。当你决定每个行业时,就一定要发挥其潜能,所进行的投资必须要儘量的发挥它的各种潜能,反之要退出一些行业时,就必须要有一个妥当的处理。”

因此,钟廷森的时间多花在工作上,看工厂,跟员工交流等等,有时间还要看书,吸收新的东西,毕竟做生意亦是“功夫在诗外”。

“要瞭解很多生意以外的东西,比如去一个国家进行投资,就要瞭解国家政策、当地的规划等。”

同时,他认为,在人事方面,企业需要找到一班適当的人才,把团队搞好,让他们能够尽心尽力为公司发挥各自的潜能。

“再来就是顾客的满意度,尤其在服务行业,所以百盛这么成功就是因为我们都要求各店的经理亲自和顾客交谈,还有就是注重和供应商的关係及观点。”

生活回归简朴

不过,从繁重的办公时段,回归到家庭时光,钟廷森追求的却是极为简单的生活模式,因为生活太豪华了就老想花钱,比如买车、买飞机、买游艇,有了游艇就会想著去玩,有些人在游艇上一呆就是十几天。

“我自己有座27洞的高尔夫球场,但都是供別人玩,我几乎不打。”

他说,自己现在个人生活比30年前还落后,因为30年前有跑车、別墅,过得比较奢华,现在房子越来越少,別墅卖掉了,与太太住在办公楼的楼上,这样可以节省每星期在路上奔波的8个小时时间。

总结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把不少企业捲入漩涡之中,一时间倒债、接管消息不绝於耳,部份企业確实竭尽所能与债权人磋商,但多以失败告终,最后落得陷入PN17公司或除牌下市的窘境。

这些企业顶多负债数亿令吉就无力回天,成为金融危机下的牺牲品,可想而知当时金狮集团的处境有多危险,因此钟廷森背负100亿令吉债务,仍能带领金狮从谷底反弹的能力確实令人佩服,纵然无缘亲身体验过程的惊心动魄,但单是整理箇中事实真相就已令人振奋和受益良多。(星洲日报/投资致富 焦点策划)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