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议题上电台 : 扬威海外,人才回流?
信息来自:东方日报 · 作者: · 日期:10-10-2009

 2009/10/8
大马面对人才不足的同时,大量专家级人才流失国外,成为大马永远的痛。虽然如此,也有不少扬威世界的大马华人,国际成就提升了大马的声誉。

国家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若外流人才汲取国外精华后回国服务,必带来巨大贡献。要吸引人才回流,国内就必须废除许多不公平政策,并以个人能力为标准,而非个人身份。

这一期的“爱谈天下事.开讲东方议题”邀请了隆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主席陈松林,与本报专题记者、爱 FM 主持人一起探讨如何留住大马人才。节目更通过电话连线现任马大医学院副教授的回流专才李永业医生,畅谈心得。本报同时电访曾担任新加坡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员的行动党秘书长经济顾问潘俭伟,探讨问题症结。

“据报导,人力资源部在去年指出,大约 80 万名专家级大马人在外国工作。”爱 FM 主持人兼节目经理丁秀兰,在节目开始时就提出这令人诧异的数目字。

谈及大马人才外流情况,隆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主席陈松林指责,许多由我国政府派出去的奖学金得主,在国外升学后就在当地创业、定居,很少回来。

“国家提供了奖学金让他们求学,希望他们回国后分享经验,但他们却反而一去不回头了。”

陈松林说,即使不是国家提供奖学金,但至少他们的启蒙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都是政府提供的。出国升学后就不回来了,政府付出的努力都白费。教育他们后,他们就去到别的国家,为其它国家服务了。

然而,为何这批人才选择留在国外发展?陈松林解释,现在民众对生活素质和品质要求高,于是就到国外寻找更优质的生活,因为国外的硬体和软体方面的条件都较好。

“硬体方面是社会治安、空气等的条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文化。软体条件指的是国外的生活文化、风俗习惯、学术氛围、崇尚基本民主人权等,都是吸引大马人外流的条件。”

他补充说,我国一些专才属于特定行业,国家没有必要强留他们。这样做反而会限制他们的发挥。

无奈面对外流

虽然如此,我国在面对大批人才外流的同时,显得十分无力。政府是否能制定一些方案,留住人才?

陈松林建议我国借用外国成功的经验,如台湾前总统蒋经国设立了新竹科学园区,把外国一些专才引回台湾,然后提供他们许多福利,包括洋房及提供资金开发企业等,这是值得考虑的做法。

爱 FM 主持人何佳文补充,这就说明人才需赋予尊重,让他们觉得被赏识,从而产生留守我国的意念。

回流专才、马大医学院副教授李永业医生则建议我国打“亲情牌”。“金钱不是一切,为国家服务以及和家人在一起的满足感,比金钱更重要。我认为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回来。”

此外,一些人才回国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手续。因此,他建议政府不要设下那么多障碍,以吸引更多人才回归。

既然是人才,就应该有所发挥,但国内诸多不平等制度成了大马人才的绊脚石。因此,听众小杨就在短讯中强调:“公平和透明化的制度很重要。谁会在‘立下汗马功劳后,升级的人不是你’的一间公司上班呢?”

另一位听众蔡汇源发送短讯说:“最重要不要以土著与非土著之分,或固打制来遴选进入大学学额。只要申请者符合要求就必须给予考虑,如果政府还是继续这样遴选成绩的话,许多拥有佳绩的学生都无法进入本地大学,导致他们逼不得已而到其它国家深造。”

主讲嘉宾:

陈松林(隆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主席)

李馨蕾(东方日报专题记者)

连线嘉宾:

李永业医生(马来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电话访问:潘俭伟(民主行动党秘书长经济顾问)

电台主持人:

丁秀兰、何佳文

相关新闻 ::

月缺风寒,专才回国团圆

我国有许多人才外流,亦有专才回流。马大医学院副教授李永业医生就是其中一位。节目中特别连线他,询问其观点。

也是泌尿科专业医生的李永业曾在爱尔兰、英国、美国居留了长达 21 年。在国外生活条件优渥、专业备受认可,他最终却选择回国。爱 FM 主持人丁秀兰就问:“为什么选择回来呢?”

他坦言,虽然在国外发展不错,各方面条件也很好,但他仍觉得缺少亲情。亲情可谓他回国的最主要原因。

他认为,自己多年来忽略家人,也背叛了华人的根,甚至一些东西已消失都来不及抓住。回国后,让李永业不必和家人分开两地了。

他续称,回国也是为了寻求探险性。 “我在外国的职业已很稳定,知道自己在 20 年后会怎样。不过我在这里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未来,而我觉得这样比较多姿多彩、较有挑战。”

对于人才归国贡献的现象,李永业认为,国外早已人才济济,多年在外国所学如果没有用于祖国,可说是非常浪费。

他阐述自己归国后的感触时说:“前几天的中秋节,我想起小时中秋望着明月时在想,西方的月亮一定比较圆,所以一直冀望到国外发展。但上星期我到伦敦再看月亮时,才发现外国的月亮并没有这么圆,天气反而有一点冷。”

他解释,在国外,由于他是接受中文教育,比英文教育的人低一等。因此,他一直想要争取学位和文凭,但由于缺乏亲情,也让他感到很空虚。

综上所述,可知亲情是李永业选择回流大马的重要考量。当丁秀兰问他回国后有什么后悔之处时,他立即回答:“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早点回来!”

相关新闻 ::

空间狭窄,政策困住人才

大马人才外流情况严重与否,嘉宾各有所见。记者在节目之余再采访民主行动党八打灵再也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他曾在新加坡求学 6 年,其电子商务公司也在新加坡上市。

他认为,大马人才外流的情况特别严重。尤其身边许多朋友都已在狮城工作多年,有些甚至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日前,槟城首长林冠英批评大马“留木材,失人才”时,也特别强调新加坡政府医院内的专才就有 40% 是大马人。

“新加坡最主要是看人才,不分种族和其他因素。而且,狮城招纳的不单大马人才,也欢迎全球人才。”潘俭伟举例,新加坡发展银行曾邀请一位美国人担任首席执行员。他反讽,我国连非土著都不曾担任马来亚银行首席执行员,更何况聘请外国人?

他还说,新加坡航空公司首 30 年聘请了前马大教授担任主席,将新航领导成为全球盈利最高航空公司。

相较狮城,我国取纳人才的方式明显存在缺陷。潘俭伟强调,我们不能阻止人才往国外发展,因为国外薪金和福利确实较优厚;撇开薪金,还有更多因素造成大马人才外流。

他称,大马政府不懂得珍惜人才及国内诸多不公平现象,是造成人才外流最主要问题。他将矛头指向新经济政策,说:“当非土著在此政策下得不到平等待遇时,就出现大批人才外流。”

他举例,一些承包商和高官有密切往来,就轻易得到合约;一些公司 100% 采用土著员工。种种例子说明,人才在大马拥有过于狭窄的发展空间。

如何留住大马人才?他回答:“国家一定要有公平的教育和工作政策。政府要证明给人民看,我国没有边缘化任何人,而是公平、平等对待所有国民。”

他也认为,大马必须转变在贪污和执政问题上的负面形象,并鼓励外国人进来。

相关新闻 ::

国力逊色,人民竞争力强

人才外流非新鲜课题,但此问题至今仍无法圆满解决。听众张先生来电发表见解。

他将人才外流的原因归纳为 3 点。首先是薪金问题,意指外国能提供更高的薪水。

其次是人才不能在我国有所发挥。 “既然是人才,就一定想学有所用。我国是否有这样的环境,使到这些人才有所发挥呢?”

虽然如此,他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我国存有太多不公平的现象,而且国家过去不重视绩效。

“在大马,身份比能力更重要。”他说,大马人往往觉得知识并非那么重要,而心灰意冷。

对于张先生的说法,隆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主席陈松林补充:“我国竞争力确实输于邻国,但这是可以改善的。若以个人的竞争能力而言,大马人的竞争能力则非常强。”

他解释,大马是多元种族社会,人民拥有较大的世界观。反之,一些单元种族国家如韩日的民众较局限于自己的传统文化。

“如果你把大马人放到印度、中国,甚至非洲去,他们都很容易融入别人的文化。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下长大。”

言下之意即指大马人竞争力强。这固然是件好事,惟国家是否珍惜这批优质的大马人,善用他们的才智?如果有,人才流失就不会被喻为大马永远的痛。

听众刘美财也传送短讯到节目中感叹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出爬!除非不得已,不然有谁愿意离乡背井去做二等公民?有能力的人去哪都不是问题,但月亮还是故乡的圆啊!”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