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人才外流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古纳西卡兰 星报新闻总监 · 日期:04-05-2011

2011/05/03

也许,这是我们第一次取得有关马来西亚人才外流的重大事实与数据——世界银行刚刚公布了有关我国人外流的报告《马来西亚经济检视:人才外流》(MALAYSIA ECONOMIC MONITOR:Brain Drain)。

世界银行很简单地将人才枯竭,定义为人才流向海外。它的说法很有启发性。

世界银行在这份报告中说:“马来西亚如果要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目标,它必须开发、吸引,以及留住人才。人才外流的状况并不符合这个目标:马来西亚需要人才,可是人才似乎正在外流。”

数据恶化

让我们看一看显示状况已有多严重的数字吧。

在2010年时,大马人才外流保守估计有100万人,比起过去30年剧增4倍。

单单新加坡,就占了这些外流人数的57%,其他的主要迁入澳洲、汶莱、英国,以及美国。

至于流入新加坡的人士,华族就占了将近90%。

迁入其他先进国的情况也相似。

还有一个更令人吃惊的统计:“在2000年,每10名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大马人当中,就有1人移民到经合组织国家(OECD,即全球富裕国家的俱乐部,但不包括新加坡),该数据是全球平均数的两倍,如果包括新加坡,就会变成每10人,就有2人外流。”

20%外流

换句话说,在我国毕业的杰出生,最终可能有20%外流。

至于流到海外的原因,也一样很有启发性:66%为了职业前途、60%认为社会不公,54%为了报酬。

这种情况已经很严重,而大马应对这种局面的惯常做法,就是推出特殊措施:例如为回流的人才与企业,提供税务优惠,以便吸引人才回来。

然而,当教育水平不断下滑,社会重建政策错误推行,报酬系统差劲,不愿意放弃低劳力成本跨入高增值的生产与服务,只会逐渐蚕食我们。

改变结构问题

目前,最需要改变的就是深层的结构。

第一,竭尽所能地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1970年,韩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如今,已经是我国的三倍。

如果没有超强的教育系统,这种改变不可能出现。

社会再造

全方位地开发人才,就必须从教育开始,我们必须把顶尖的人才、设备,以及其他资源,注入教育系统。

目前,只有具备献身精神或别无选择者,才会愿意执教,因为这个领域既没有报酬制度,也不被视为专业人士。

第二,我们需要社会再造,在晋升方面给予公平的机会,而不是将财富拥有权或就业创造过早地划分。

必须开放

否则,最终的结果将会是造成一群平庸之辈,并创造出一小撮少做事甚至没做事就可霸占财富的特权阶级。

再不然,人才就会因为报酬太低甚至没有报酬而绝望地到其他地方寻找出路。

接着,我们也需要不受约束的机会、创业精神,以及让人才挥洒的诱因和公平的报酬。

我们的竞争力不能够继续依赖低薪酬和低成本。

对此,疲弱的货币伴随而来的低购买力,肯定的将会把人才“驱逐”出国。

上述问题,也显示了我们其实是可以吸引且留住人才的,我们了解到必须开放且自由地引进全球最好的,包括人才、货品、服务,以最好的价格。

要实践这个目标且持续下去,我们需要坦诚的政策,在执行上没有被贪污玷污,好让我们所付出的资源,能够带来最大的效益,而不会因为系统上的漏洞而被浪费掉。

贪污问题最少的国家,通常都是先进国,也是高收入国,这绝对不是偶然的。

如果世界银行的报告能够带来教训,这个教训就是我们必须回到基点,并从这里开始努力。

这里没有捷径,不过,一旦达到临界的数量,就会带来跳跃式的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