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名 前线战地外科医生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 · 日期:29-03-2012

2012-03-27       报道:游燕燕/摄影:受访者提供

“在一次乘搭班机而几乎发生坠机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在刹那间醒悟过来,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我宁愿拥有短暂的生命,也不愿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流逝,生存得毫无意义。” 萧源盛——马来西亚首名前线战地外科医生。
 
人生无常 及时行医
 
萧源盛医生(26岁)认为,医生和一般的工作不同,医生可以拯救有生命危险的病人。
 
“当初是因为母亲离世而启发我立志当一位医生。那年我念高一,母亲因患病必须住院留医,为她看诊的是一位实习医生,他没有清楚说明也没人告诉我们母亲的病况如何……”

“那时候,我心里暗下决定:‘我要对这种情况做出改变!如果我是医生,我不会随便离开我的病人。’再加上,父亲是一位中医师,我从小就被灌输‘仁心仁术’的道理,我希望可以利用我的医术帮助到其他人。”

他在马六甲培风中学高中毕业后到中国学医,再到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进修,如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完成了5年的医学课程后,因一次飞行旅程惊险遭遇,对生命无常有所顿悟,决定加入国际救援中心,为伤患服务,成为战地的前线外科医生。

“在许多发展国家,其医疗设备已经非常充足;然而,那些落后国家的人民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治疗,不管他们是富人或平民……因此,我在2010年加入国际救援中心,以帮助那些更加需要我的人。”
 
有救无类
 
加入国际救援中心至今已有两年,回想起第一次到海地参与救援工作,他仍然历历在目。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到海地。那时的海地处在内战状况,又经历一次大地震,我驻扎在一家政府医院,看到大门口聚集很多人,他们都在等待接受治疗。除了被挑选出来的紧急病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去急诊室。”

“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想过当地人是生活得如此穷困和脆弱。在急诊室,我看到地上躺着30多个病人,而急诊室连一张床都没有,就连药物也所剩无几。那时我才发现,原来还有国家如此的穷困,人民的生命也无时无刻受到威胁。”
 
钱买不到医疗服务
 
他说,在当地,钱买不到任何东西,更别说是医疗服务。他们得选择较高几率存活的病人给予治疗;由此可见,病人连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利都没有。

萧医生曾到印度、阿富汗、尼加拉瓜、肯尼亚、利比亚、索马里、海地和塞内加尔参与救援工作。每次在一个国家的救援工作都会维持3个月左右。有时必须视乎药物份量,如果药物不足够,他就必须提早离开以购买药物。

“我的工作范围是处在一个紧急情况中,负责创伤,包括失血、中枪等等。战区创伤外科医生的工作性质是在战区里,在极度压力和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给严重受伤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基于物资及药物的不充足之下,战地医生都会先考虑抢救兵士,之后便是难民。

“但是,我们并没有区分好人或坏人来治疗他们,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条人命,并且我相信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只要给予良好的教育,他们会逐渐改变为善良的人。”
 
生命威胁
 
他描述战地的情况时说,战地的天气非常热,但他们还是必须穿几层衣服,包括卫生衣、医生袍及防弹衣。

他们住的地方是流动性的帐篷,每3天搬一次家,以避免恐怖份子的追踪。每次搬家,他们都得背上80公斤的背包,手提着25公斤重的行李,走上大约两公里的路程。

至于他们的粮食,三餐都是小米配羊奶,或者是一年不发霉、像石头般硬的面包。有时候,他也会配上一些辣椒酱,让面包变得更有味道。

“救援工作真的很有挑战性,因为你不晓得下一位病人是谁,而且得思考该用哪些药物来治疗病人。他们的生命都掌握在我手中,我必须在每一分每一秒打起十二分精神。”

在战区工作,生命受威胁的感觉更加强烈。当萧医生在为病人治疗时,他会一心一意投入在他们身上,并不会担心生命受威胁的问题。不过,当他在吃饭或睡觉时,就会担心这个问题了……

做好情绪管理
 
“害怕是必然的,但身为基督徒,我知道自己死了以后将会到哪里,想到这,我便不再害怕,一心一意只想帮助更多的人。”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病人等他等了20多个小时。其实,那位病人并不是在他的治疗范围内,因为他是患有慢性肿瘤。

“他在等我的时候并没有吃任何食物,只是喝了几口水。当时的我非常累,正准备回家休息,但他对生命的坚持令我很感动,于是我召集了其它组员一起进行手术,一做就耗了30多个小时。”

“那位病人康复后,第一句话就是对我说:‘原来躺着睡觉是这么的舒服!’只因他的肿瘤让他已经20多年没有真正躺着睡觉。我听了之后觉得非常惭愧,我不应该挑选病人。从这件事情中,也让我学习培养耐心,并看到他们对生命的热忱。”

战地医生也需拥有很强的自我情绪管理。他们时常都会看到许多人死亡,以及恐怖份子射杀无辜的人,但他仍然得保持稳定的情绪,就算要哭,也要躲在帐篷里偷偷地哭,以免影响其他病人和组员的情绪与士气。
 
感恩的心
 
从救援工作中,他学会以感恩的心来面对每一天,因为生命中的每一天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每一天睁开眼睛,他都会心存感激,并庆幸自己依然活着。

“作为一位战地医生,我所得到最大的回报不是钱财,而是病人脸上的笑容和每个生命的重生,因着我的付出而改变未来的命运。”
 
萧医生即将在4月初到索马里参与救援工作。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