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成 创新 就是解决问题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报道:甘盈孜 摄影:陈凯强 · 日期:03-04-2012

上星期<开心职场>噗浪网共同创办人云惟彬告诉我们:“创新,可以学习。”今日,潘健成对于创新看法,则是:“生活上有许多创新机会,我们也经常在创新,因为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当你想办法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创新。”

潘健成是台湾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总执行长,10年内,这家公司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快闪记忆体应用产品公司,并登上美国商业周刊“世界科技100强”的第65名。

他与团队共同研制出全球第一颗USB插槽快闪记忆体的系统控制晶片,创新,这词对他而言,却有另一番不同的见解。从他爽快利落的答案中,领悟出另一层次的创新。

什么是创新?

很多书都在谈创新,坦白说,我也看不懂。

个人对创新的自定义是:你遇到一个问题、一个难题时,会想要去找方法解决。而你找到一个以前可能有人用过,也可能没人用过的方法,解决掉问题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创新。

只不过,创新不会看到一个根本的情况。我常做很多事情,都是一些看起来不伟大的事,可是,往往就是一个创新。譬如我今天遇到一个难题,解决不了,去讨论、去问人,找个办法把它解决掉,这就是我的创新。

创新关键词1:不要把创新想得太伟大。它不是一个很具体、很伟大的事,一旦想得太伟大,压力就很大。

在你眼中,什么是创新的产品?

iPhone,有人说它不是创新,因为本来就有智慧手机的存在,只是把它做了一个改变。对我而言,只要符合大家的要求,也是创新。

创新关键词2:创新不一定是结果,也可以是过程、方法。

现实的考量,若没有金钱的吸引力,创新还会有动力吗?

不见得。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团体举办很多活动,都没有利益,但都具备创新的元素。例如净选盟2.0、绿色集会,并没有利益,也是创新啊!还有,我们平常遇到问题,要找方法解决,也不见得有利益。

创新关键词3:创新,未必需要金钱、利益的推动力。

创新要怎么学习?

大家都在讲创新,单凭嘴巴讲创新,把创新口号喊出来,太简单了,却不见得能做出来。谁真正有能力实施,他才是赢家。

创新,是从错误中学出来、累积出来的。我以前也不懂,也是从很多错误中,不断学习、修正,那个经验就变成是你的。10年前,你问我,有没有可能创造出随身碟?我会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5年前,我也不相信我做得到。

当时,整个团队都有很多好的想法,碰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掉。直到没有问题,自然就赚钱。这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

个人认为,多想、多看、多讨论、多尝试和失败,不断尝试、经历失败,就可以学习到创新。很多时候,不是说,学了就一定会。当你要用到的时候,不会,去找去问去看去学,那才是你的。

创新的书看得那么多有什么用?等到要用到的时候,发现不对了,才去看、才去找书,才学到、看到你真正要用。

创新关键词4:学习创新,就是不断try and error。从错误中学习,累积出来的经验,就是创新的筹码。

在你眼中,哪个人是创新王?是你欣赏的?

我不会永远崇拜、欣赏一个人因为他有多厉害。苹果、Acer也从不好做到好,人不会一辈子永远都成功,他成功,也因为曾经失败过;他现在再厉害,也总有一天摔下去。能够摔下去又能重新站起来,我才尊敬他。

没人能够预计未来,今天成功,搞不好明天会失败。

像我,摔过,也起来过,我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又摔下去?世事变幻无常,虽然我避免摔倒,但还是可能摔倒。重点在于,我摔倒后,有机会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创新关键词5:过程难免失败,失败了能够让自己重新站起来,才会有下一个成功的创新。

采访手记

争分夺秒

访问潘健成前夕,完全处于分秒必争的紧张氛围,行程和时间极度紧凑的他已坦言相告,只有讲座后有一点点的时间空档。

从台下走到宴会厅出口,再前往采访地点的那段路,夸张点形容,犹如电影《十月围城》里护送孙中山的过程。当然,无需杀出一条血路,但必须争分夺秒,排除万难,“挤”出人群。

从他走下台那一刻开始计时,跟着他又快又急的步伐,慢郎中也会不自觉地调快步调,亦步亦随,不敢稍有松懈。

一路上,有人把名片递过来,希望谈上几句。由于约了记者在先,他笑笑接过名片,继续疾步前行。

然而,走没几步,就已感觉后面涌来一股“人气”,回头一看,一群观众追星似地,拿着他的著作《为自己争气》要求签名。如此场面,艺人歌手司空见惯,出现在创业家身上,罕见。

他终于停下脚步,带着歉意说:“给我20分钟。”再望一望那条长龙,20分钟似乎不太够。结果,整整耗去35分钟。

心想:“终于轮到我了......”

哀怨——访问时间仅剩不到15分钟,他必须赶往另一个场合。

如斯紧迫,只能速战速决。

作风干脆利落

素闻他“干脆利落”的作风,果然是句句重点,一语中的,精简有力,直接了当,绝非游花园、耍太极的“滔滔不绝型”。

后续的补充访问,即使是“不适合谈”的课题,他依然约好越洋电访时间,亲口明确地告诉记者:“我对此研究不深,不适合谈。”

借用《为自己争气》作者所形容:“这种性格,和一般讲求圆融、人和的企业家很不相同。不过,也因为这样的行事风格,偶尔难免有人觉得他过于狂妄。但我认为,他只是展露了太多的真性情,勇敢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是好是坏,见仁见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抢着居功的人。这5个人(群联电子的创办人)都不是。”

报道:甘盈孜 摄影:陈凯强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