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易发难收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陈艳芳 · 日期:19-12-2012

美国为了拯救疲软的经济,再次祭出扩大量化宽松(QE)规模,不过市场反应并没有如预期欢腾,庆祝行情不但没有一天,亚洲还为不断涌入的热钱而烦,看来QE从QE1令人惊喜、QE2让市场欢欣鼓舞,可惜到QE3已经效果不彰,短短两个月再推出的QE3.5,效果已经成疑,联储局也已经黔驴技穷。
不过,现在市场除了对QE麻木,还必须担心,美国、欧洲、英国和日本之前拚命推QE刺激经济成长,接下来要如何退场,才能避免对全球金融市场再抛震撼弹。
量化宽松(QE)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简化地形容为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中行开设的结算户头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在失业率高企和面对通缩的经济,有一定的刺激成效。
美国在2009年3月第一次推出QE1,全球主要中行,包括欧洲和英国跟随其脚步,亚洲经济步入正轨;不过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因此时隔一年多,在2010年11月联储局再推出QE2,并看到制造业、就业和屋市有起色,但是欧债风暴令美国今年9月再推QE3,可是市场反应冷淡,并且已经期待QE4!联储局12月12日如所愿扩大宽松规模,每月持续以4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待扭转操作在今(2012)年底到期后,将再以每月45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国库券,美国股市以下跌回应,显示投资者对QE已经麻木,反之,QE造就大批的热钱涌入香港、中国、韩国、和亚洲新兴市场,亚币飙高,出口受冲击,经济受影响,让当地中行为“打"热钱而疲于奔命。
QE有助促进国内消费,美国、欧洲(包括英国)和日本等先进经济,都靠消费力道支撑经济成长,所以,美国在雷曼后的两次QE有其必要性,不过,接下来的加码,似乎是因为骑虎难下,而不得不推行。
宽松政策也不是万灵丹,日本从90年代开始步入通缩,极度的量宽政策并没有让经济有起色,反之步入数十年的萧条,迄今未有起色,主要是市场信心不足,释放的资金并没有用在消费和投资活动,内需提不起来;部份经济学家担心美国会步入日本后尘。
而且,宽松低利环境并不能持续太久,美国因为美元是国际储备金,可以大量印钞票,所以可以维持比较长期的低利宽松,但是,欧美日过度的宽松一发不可收拾,若控制不当,也会引发全球动荡,包括通膨高企、热钱乱窜和汇率失序;市场过多浮滥的资金,也可能带来严重的泡沫化情况。
联储局这次加码宽松,也有说是吸取教训,认为1930年代的美国和1990年代的日本都因货币刺激太少,才扛下巨大的经济成本,所以下了大赌注,让利率前景和失业与通膨挂钩,冒通膨可能短暂大起的风险,拯救失业率。
伯南克曾发表“日本货币政策:自我瘫痪的案例?",显示他研究过日本宽松失败的原因,因此这次为了不重蹈覆辙,才冒险出新招。
不过,由于市场对QE的麻木,QE3.5后,市场可能再期待QE4、QE5——但宽松货币政策不会是一场永无止休的游戏,市场在习惯于低息环境后,已经有经济学家担心欧美日如何抽身,而且,抽身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不然低息宽松的音乐突然停止,全球的资金大逆流,也是全球金融市场难以抵挡的海啸灾难。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