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大企业撤离中国 日本中小企深耕东南亚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 · 日期:27-03-2013

日本企业此前大举向海外转移,离开充满封闭感的国内以求开辟新出路。支撑日本金字塔型产业结构的中小企业也仿佛追随大企业的脚步般迈向新天地。

据《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报道,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始逐步分散在亚洲的生产基地。由于中国的人工成本上升,这些企业开始跟随大型企业的脚步,转向缅甸、柬埔寨等国寻找投资机会。

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外,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出于防止技术外流的考虑也不得不谋求更多的生产基地。

对于自身实力薄弱的日本中小企业来说,选定“未来”的进军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深耕东南亚市场,成为日本企业的显学。

日本大型浴衣制造商东京印已经在缅甸建立了缝纫工厂,今年秋天就将开始生产。同时该公司还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郊外的工业区内取得了地皮,设立了运营公司,投资额总计129万美元(约399万令吉),目前已雇用了150名当地工人。

中国工资不再低廉

2007年时东京印的几乎全部产品还都在中国大连的合资工厂内生产,但是低廉的工资对年轻人难以形成吸引力,很难留住人才。

于是东京印在2009年、2012年分别在印尼和越南找到了合作工厂进行生产,从此开始了寻找人工成本低廉国家的征途。

东京印计划将海外产能的八成集中在缅甸,年产浴衣数量在30万件,而且还考虑将目前仍然留在中国的一成产能继续削减。

大型帐篷制造企业太阳工业将在柬埔寨生产物流包装材料,目前已经在金边郊外的工业区内开始兴建工厂,计划于11月开始生产。

而其在中国的委托加工将逐步减少,直至全部转移至柬埔寨。

此外太阳工业还将投资3亿日元用于成立新工厂的运营公司。主要生产食品、化学企业用来运送原料的大型包装袋。计划雇用100名工人从事缝纫作业。

工资租金涨消费却走低 关店止损最直接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2年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四川省等25个地方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为20.2%。

2011年24个省、直辖市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22%,而2010年,30个省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22.8%,尽管经济放缓,但人工费却在持续上涨。

日本内衣制造商白鹭针织工业公司继中国之后,自2011年起开始在孟加拉国进行针织男女内衣的委托生产。

该公司将生产委托给了孟加拉首都达卡郊外的当地纺织公司。通过技术指导,将来还计划生产护理产品和具备抗菌防臭功能的高附加值商品。此外还在讨论进驻缅甸。

该公司三木正义社长解释说,“为了保持生产的稳定,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以外”。

中国时富金融分析师廉波表示:“由于人工、租金上涨,消费走低等导致零售业整体都在过冬,对于无法盈利的商家必须调整,关店止损是最直接方法。”

日资“抱团”进军东南亚

曾孕育本田、野马哈、铃木等众多大企业的制造业基地静冈县滨松市面临着严峻挑战。

随着大企业纷纷将工厂迁至海外,当地中小企业收到的订单急剧减少。

“单价也一路下滑,再这样就做不下去了。”

深感危机的10家中小企业去年秋天成立业务协会,抱团向东南亚进发。

该协会承担运输、建设和人才派遣等各种业务。理事长增田弘宪表示:“大家乘上协会这条船,相互扶持向海外进发。”

此前担心产业空心化的行政方面也改变了态度,不再对企业的海外转移保持警惕。

滨松市政府转为支持称:“希望企业在海外取得成功,并通过投资和提供工作岗位形式回报滨松。”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助企业聘外派专才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月28日宣布,将为近千家中小企业进军新兴市场国家提供支援。

JETRO将公开招聘曾在企业就职有着丰富海外业务经验的人士派往上述企业。

首批招聘活动从3月1日起开始,将录用约30人。

JETRO计划最终招募100人以上,每人负责多家企业。

3月下旬起还将开始征集支援对象企业。

瑞穗设基金助投资

由于日本国内市场增长潜力有限,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走向海外,但海外经营风险大,但其中不少都遭遇了人才瓶颈,JETRO此举旨在为这样的企业提供帮助。

在日本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很大,一直在98%以上。

在去年尾,日本瑞穗银行和国际协力银行合作,联合设立一个基金,以便支援日本中小企业投资东南亚地区。

瑞穗银行透露,这一个基金将设在新加坡,瑞穗银行将出资1亿2500万美元,占六成的股权。

国际协力银行也出资数十亿日元。其他的不足部分,呼吁日本的一些地方银行一起出资参与。

瑞穗银行称,不少的日本企业担忧投资中国的政治风险过高,出现了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动向。

为了支援这些中小企业投资东南亚,决定设立这一个基金。

每一家日资企业的融资额为5至15亿日元,基金只做少数股东,不会实施控股经营行为。

注重品质 透过台港资进军中国

过去10多年,日本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必然迫使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就连那些偏保守的出口型企业,也因日元大幅升值而被迫考虑到海外发展。

与此同时,日元升值也降低了到海外投资成本。因此,这些年后很多日本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其中又以制造业为主。

但更重要的转变或许是,日本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倾向于在中国建立业务。

日本人不爱冒险

对很多企业来说,这仍是很难迈出的一步。日本中小企业对自己高超的“物造”能力几乎有着一种精神上的自豪感,这种能力是以对企业忠心耿耿的工人数十年磨练出来的技能为基础。日本中小企业担忧的是,如果依赖状态可能不太稳定的中国工人,可能会危及它们的质量信誉和精心培育出的技术。

一位日本公司高级经理表示,在他们的一个大客户将生产迁到中国之后,他和同事们就“一直在考虑”在海外建立业务。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是决定开始派代表参加海外贸易展。他说:“我们确实不是爱冒险的人。”

不过,基于中国的吸引力过于强大,日本中小企业还是难以避免必须跟随大潮流,前进中国。

在华投资分三类型

但是,日本的中小企业投资和大型的著名跨国公司的独资、合并投资形式有所不同,中小企业在华投资主要形态为委托生产、合资和独资三种类型。

委托生产是按照日方的要求,中国企业进行生产加工,成品基本由日方企业购买或日方负责销售的形式。也有日本企业提供设计、生产、管理等信息,或者提供原辅材料、元部件、元器件以及包装物料等等。

其中有一种形式值得关注,那就是日本企业并不直接委托中国企业生产,而是通过香港或台湾在中国的投资厂家进行委托生产加工。从控制生产成本和风险的角度来说,日本企业也希望能直接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加工,但是由于多数产品属于“持归母国型”,销售到日本国内的消费市场,因此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较高。

看好东南亚深厚消费市场

在印尼西爪哇工业园区,负责代销工业用地的住友商事海外工业区部的饭岛淳兴奋地说道:“3年前这里还是空落落的,瞬间就被填满了。”据称,设厂相关咨询急剧增加使工业用地供不应求。

住友商事一手包办了劳务对策建议、翻译以及与当地政府沟通等业务,饭岛称“这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生产”,因此备受欢迎。

据悉,泰国和越南的工业园区也面临同样情况,尤其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租赁工厂几乎一完工就入驻了企业。

日企突然纷纷涌向东南亚是由于这些企业正避免将工厂过度集中于中国。

反日示威影响大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近年来租金高涨,去年9月还爆发了大规模反日示威。日本企业开始对中国敬而远之,秉承“中国+1”

宗旨把视线转向东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中产阶级日渐增多,汽车、摩托车等销量飞涨,作为消费市场的魅力指数正在上升。

日企不满政府

在日企一举涌入海外的背后,可以看出日企对政府应对日元走高、贸易自由化迟滞等课题的不满。

此外,东南亚地区借助国际关系形势,向日本等外资企业抛出橄榄枝也推动了部分企业的产业转移。

据了解,在去年钓鱼岛问题突出时期,包括菲律宾、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便向很多早已进入中国的日企示好,称将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投资环境以及优秀的人才。

不过相比上述因素来看,真正导致外资在东南亚地区投资的原因恐怕还是看中了未来的当地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高管表示,企业的投资关键不是在于成本上,而是在于回报。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