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国的TPP还走得下去吗
信息来自:澳洲新快网 · 作者:徐立凡 · 日期:31-01-2017

2016-11-21

在特朗普成为美国当选总统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遭受重大挫折。美国白宫13日宣布,奥巴马政府已清楚认识到政局的变化,TPP前景将由下届美总统和国会决定。这意味着,奥巴马在其任期内推动国会投票批准TPP的计划已经落空。由于当选总统特朗普曾在多次表示不支持TPP,并表示要在上任第一天就宣布撤出TPP,即使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相对乐观的说法,TPP也已进入“炼狱”。没有美国的TPP,还能走得下去吗?答案要看曾经积极投入其中的各方,想从中寻找些什么,以及能否找得到。

先看美国主导下的TPP本质是什么。根据TPP12个谈判国此前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基本协议,各方同意在自由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劳工待遇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TPP不是一个类似北美贸易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区域经济架构的复制版,而是志在修改现有全球自由贸易规则。比如,根据TPP规则,成员国在劳工待遇、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需要实施与美国相近的发达国家标准;要实施严格的“原产地规则”。也就是说,能够在未来享受零关税的产品,必须从原材料到加工等各个环节都使用加入TPP的成员国的资源;TPP还第一次对国有企业设定了全面详细的规则。是否获得政府补贴、资金来源是否是通过正常市场渠道,企业行为是否完全市场化,是其主要标准。不符合其设定的标准,就可能面临市场限入和制裁。

显然,TPP植入了美国制订的价值观体系,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知识产权是多年来美国与中国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触发点;“原产地规则”对于已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来说,显然会是一道厚重的贸易保护墙;至于对国有企业设定的规则,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TPP各谈判国都有一些国有属性的企业,越南的国企比重也相当高,但显然,对于国企业比重较大的中国相当不利。在美国重返东亚、实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背景下,TPP谈判绕开了中国,且规则制定似有所指,这不能不让人怀疑,TPP是如同美国航空母舰和萨德系统一样,在遏制中国的战略中,充当着经济版武器的角色。

不过,TPP显然不是一个单向攻击性武器,而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低端制造业多年流失的美国来说,即使封住中国,向越南等多数TPP谈判国放开市场,也难以承受制造业被冲垮的风险,更何况,除非TPP形成一个独立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闭环,否则不可能封住中国。在政客们或战略制定者们的抱怨声中,美国在感恩-圣诞季一年又一年享受着大量中国商品已是很难改变的市场供应链条。而最新的证明是,在特朗普与希拉里的惨烈拼杀时,双方支持者举着的旗帜,穿戴的衣帽,大多就来自义乌的批发市场。以TPP拒绝中国制造,救不了美国的产业工人,同时还将让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代价。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选战之时,特朗普和希拉里同声宣布不支持TPP。对于特朗普来说,他要的是现金和制造业,而不是什么大战略。这就决定了,即使一些美国的战略家们仍然对TPP心怀不舍,藕断丝连,但美国和TPP,确实将相互失去。

不过,美国察觉通过TPP得不到什么,不代表别人这么想。日前,日本宣布,愿意接过美国的接力棒,继续推动TPP的发育。日本能从TPP中得到什么?一方面,是面子。在不久前,日本众议院刚刚通过了加入TPP的决议,坚持维护TPP,可以对冲因美国退出折射出来的战略失误。另一方面,是也想找些战略甜头。除美国和日本之外,TPP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越南等成员。在安全战略上,日本需要固化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将澳大利亚拉作围堵中国的一环,在南海问题上,也需要越南。更密实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日本实现战略目标。同时,日本是美国之外最能适应TPP规则的,这有助于其在未来TPP的市场圈中占据优势。

不过,日本的目的很难实现。如同美国已经做出的评估,日本迟早会发现,TPP是一个难以闭合的构想,更不可能封堵中国。事实上,TPP谈判国也未必愿意选边站,非要站到日本一方。事实上,已有TPP成员透露,在美国退出后邀约中国加入,是一个选项。对于中国来说,此前TPP出现时,经历了一个从担忧到逐渐淡定应对的过程。从一带一路到与各国积极开展投资谈判等等,不能说没有TPP压力倒逼的影响。在美国退出后,TPP的战略压力无疑将大为减轻。不过,随他人战略舞蹈而舞蹈,从来就不是一种积极选择。从这个角度讲,无论TPP今后是否还能走得下去,中国都应采取主动应对策略。

实际上,最重要的应对不是基于TPP是在人间还是炼狱,而是应针对反全球化浪潮的涌现。一定程度上,美国退出TPP也是反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在性质上如同英国脱欧一样。特朗普或许能够终结TPP,但他不会终结反全球化。相反,新的反全球化尝试,还可能出现。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理当努力保持全球化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防止外部环境骤然恶化,影响中国出口贸易。这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目前,中国已经与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FTA),TPP的12个成员国中,8个与中国签署了FTA。在这个基础上,还应加快相关进程。与东盟国家的RCEP谈判,将是支撑经济一体化的又一个重要支点。此外,加快与美欧等主要市场的投资协定谈判(BIT),在货物贸易已达到峰值的情况下,通过BIT可以有效创造金融等服务贸易新的市场空间。

如果说优化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稳定中国出口市场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一翼的话,优化内部经济环境,形成内生型经济增长圈则是更重要的一翼。一个内部统一、环境公平透明的大市场,足以消化中国庞大产能的大部分,并产生让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驱动力。与改善外部环境相比,改善内部环境成本更容易控制、可预期效益也更明确。这也就意味着,持续不懈地深化改革是最好应对方式--无论TPP将由谁主导,还能否走得下去。理顺内部环境,才是最好的应对,同时才有助于消除外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消除不确定性,在一种更稳定的预期下拓展相互合作,这应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现有TPP成员乐见的前景。
 
 

责任编辑:柯梅品

作者:徐立凡,著名资深评论员,前华夏时报总编助理,专注国际问题与宏观经济。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