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合作面临难得历史机遇
信息来自:股城网 · 作者: · 日期:17-04-2013

2013-3-4

在当前欧债危机蔓延深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研讨中欧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欧经济有高度的互补性,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欧盟连续8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重要的资金、技术来源地,欧元是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重要依托。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欧盟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欧投资,2011年对欧盟直接投资42.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欧盟、欧洲央行和IMF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持续投资欧元区国家债券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债券,为欧洲国家抵御危机提供帮助。这些都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欧加强务实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是携手应对危机、实现共同发展的迫切要求。特别是中欧都处在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都在致力经济转型调整,利益交汇点不断扩大,深化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欧盟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竞争力的政策措施,“欧洲2020战略”提出要建设成为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更为环保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中欧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扩大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欧经贸深化合作的重点领域

结合当前及未来较长一个时期中欧经济发展特征,双方可重点在以下领域深化合作。一是城镇化。中国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球前列的最大经济体。中国城镇化创造的需求和蕴含的商机,将为欧洲经济复苏提供机遇。中欧已经建立了城镇化伙伴关系,可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垃圾处理、城市管理、文物保护等方面开展更为积极的合作。二是基础设施。欧洲为缓解政府投资压力,正在全球范围寻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有拓展欧洲市场的强烈意愿。双方可在交通、电力、通讯等领域加深合作,着力完善覆盖欧亚大陆的物流和交通网络,更好地服务中欧经贸往来。三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中国有13亿人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巨大,需要始终重视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欧洲注重能源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欧可以在这一领域扩大交流合作,把欧洲的技术优势和中国的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共赢。四是人民币国际化。欧洲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伦敦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集中了全球26%的人民币外汇交易,是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中法贸易的10%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在欧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持续推动。

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和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一直致力并将继续推进中欧经贸合作。早在1998年开行就参与发起设立中国-瑞士产业合作基金。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在政府合作框架下,开行积极推进50亿美元“中国-希腊船舶发展专项资金安排”、50亿欧元“中国-德国船舶发展专项资金安排”、20亿欧元“中德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10亿欧元“中瑞企业创新专项贷款”、10亿欧元“中匈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安排”及“中东欧100亿美元专项贷款”等项目,以金融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金融的良好形象。

中国和欧洲都是世界重要经济体,在全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开行愿与各方携起手来,共同为中欧战略合作关系推向深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