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三场发布会 传递全球治理的中国声音
信息来自:第一财经 · 作者:陈益刊 · 日期:10-09-2016

2016-09-03

9月4日,G20杭州峰会将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在此之前的9月1日- 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分别举办了三场新闻发布会,从金融、财政、经贸三个大视角,发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声音。

游戏规则制定要开放、透明、公平

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是此次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

9月1日,G20峰会中国代表团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就这些议题发表了中国的看法。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快八年,但全球经济还没有出现强劲恢复态势,而表现为一种预期自致的“低增长陷阱”,投资、消费减少,进而导致经济低迷。同时,推动增长的动力依旧较弱,投资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贸易和生产力增长都处于低迷状态。一些国际组织也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对此,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已经给出“药方”,即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实现我们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的目标。

易纲认为,从短期看,全球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那么针对这种有效需求不足,从短期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非常重要,因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解决短期问题上,特别是在提升需求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而从中期和长期看,其实我们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所以从中长期看,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就更加重要。

他表示,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中,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结合起来,使得我们进行改革的时候减少阵痛,并且为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我们的改革可以成功地得以执行。

更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是本次G20峰会的重要议题。

易纲表示,中国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更广泛地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更平衡地考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平衡的、互利共赢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更加开放、透明、公平和有竞争力的游戏规则。

基于这一思路,易纲介绍了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做了五方面的工作,这包括研究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完善主权债务的重组机制;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的改革,提高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份额占比等。

此次G20峰会前夕,外汇市场波动引起各方关注,而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也重申,各方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易纲表示,中国央行始终坚持市场化取向,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从今年春节以来,我们逐步形成了收盘汇率加上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这个机制的好处是它增强了规则性,增强了透明度,使得市场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今年又有英国公投脱欧这样一些事件的冲击,总体上看大家可以看到,人民币相对于其他的储备货币、可兑换货币是比较稳定的,人民币的波动率是比较小的,人民币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的稳定性就更强,所以在这一段时间,过去三年、五年,今年大家看得时间比较长的话都会看出人民币是一个双向波动,但是它的总体波动率是小于绝大多数储备货币,也大大地小于新兴市场的货币。”易纲称。

全球经济治理力推结构性改革

为重振全球经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不可缺位,而结构性改革则更为关键。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公报称,我们正在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并实施更为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包括优先支持高质量投资,同时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占GDP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续水平。

9月2日,中国代表团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就G20与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这一主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朱光耀认为,全球经济目前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这些不确定性包括英国“脱欧”,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日趋明显,如美国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道路,欧洲、日本央行则加大量化宽松政策力度。

对此,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成为G20共识。

朱光耀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发达经济体的冲击最大,而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手段已经穷尽,以美国为例,它的财政赤字率高达10%。在没有财政手段的情况下,只能够使用货币政策,常规货币政策已经完全失效。

“我们客观评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最高峰是发挥了作用,把西方国家从崩溃中挽救回来,但是这一种政策是无法持续的。所以就出现了货币政策效益递减,也出现了即使你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降为负数,仍然不起作用。”朱光耀称。

因此,朱光耀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综合的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的政策。这一个已经达成共识,我们期待着领导人的批准,这将是G20杭州峰会公报的重要亮点。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国也正在力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如继续简政放权,放松行政管制,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等,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力市场等中长期改革。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谈G20杭州峰会财金渠道成果时称,在中方大力推动下,G20在加强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9大优先领域和48项指导原则,并制定了一套衡量结构性改革进展和成效的指标体系。这在G20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标本兼治促增长的理念。

作为今年的G20主席国,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

“中国将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朱光耀说,中国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本身就是为世界经济做贡献。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继续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全球经济中除了金融和财政政策两大支柱外,贸易与投资则是第三大支柱,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此次G20则加强第三支柱的作用。

9月3日下午5点,中国代表团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将就G20杭州峰会经贸成果展望,举行新闻发布会。尽管截稿时,这场新闻发布会还未举行,但根据7月10日召开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发布的首份贸易部长声明,可以一窥G20杭州峰会经贸成果展望。

在这份G20贸易部长声明中,批准了“三份文件”,达成了“两项共识”。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上述会议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决定将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的措施延长至2018年;同意加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确保其与多边规则的一致性;承诺今年底前G20成员全部批准《贸易便利化协定》;同意继续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开启讨论潜在的、符合各方利益的新议题;G20成员中的EGA谈判参加方还就EGA谈判的进程达成共识,为早日结束谈判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王受文在G20贸易部长会议中国代表团成果解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人们对全球贸易看法不太一样,在某些国家,有些人认为贸易带来了失业和问题,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更符合某些行业民众的利益。有一些国家的部分民众存在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情绪。

王受文表示,这次贸易部长会议发表了共同声明,表明世界上最主要的20个经济体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有共同的坚定立场。大家对于推动全球贸易复苏、全球贸易增长是非常团结的。所以第一个含金量是G20贸易部长们一致团结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定地推动全球贸易的复苏与发展。

据介绍,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实现G20贸易投资政策合作机制化;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批准了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做出历史性贡献。

另外,会议就加强多边贸易体制达成了重要共识;还就综合施策、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达成共识。
 
 

编辑:李秀中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