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的三大特征
信息来自:国际金融报 · 作者:李扬 · 日期:30-06-2016

 

如今的跨国金融活动,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过程,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它政治安定、管制较松、赋税较轻、风景优美、生活舒适,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合格金融从业人员,都可望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如果说在过去,跨越国境的金融活动通常与各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相对割裂开来,采取一种相对独立于各国金融体系的形式来进行,并同时受到本国管理法规和国 际惯例两套并不完全一致的规则制约的话,那么,如今的跨国金融活动,则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 过程。“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界限日益模糊的结果,金融便全球化了。

迄今为止,金融全球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下3个主要特征。

“无国籍”资本由兴而衰

欧洲美元的产生,使得资金的跨国流动真正全球化了。它从根本上破除了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依附经济贸易中心和取资于国内资本供应的传统范式,从而引发了国 际金融中心的分散化进程,并导致“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它政治安定、管制较松、赋税较轻、风景优美、生活舒适,并拥有一定数 量的合格金融从业人员,都可望成为离岸金融中心。据估计,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货币存量的50%通过离岸市场周转,世界私人财富约有1/5集中于离岸 市场,1/5多的银行资产投资于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是资本追求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因此,它以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实施严格金融管制为前提。当各个国家纷纷放弃国内金融管 制,从而使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法则和经营条件逐渐接近或趋于一致时,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就会逐渐消失或者大大降低,离岸和在岸的区别也逐渐 拉平,离岸业务也就有可能回归为在岸业务。最重要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对于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普遍大大降低,从而使得刺激离岸金融 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消失。与此同时,主要工业化国家通过财政改革大大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率,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50%左右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 30%左右。其他如管理制度、优惠政策和法律环境等等原先导致资本向离岸中心流动的经济制度因素,也因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深入而逐渐消失。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市场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使得那些拥有高度流动性、高效率的清算系统及大批熟练的金融从业人员的大的金融中心等产生了新的规模经济效益。这种规模经济的“重新发现”,大大降低了各国金融机构从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向离岸金融中心转移的可能性。

由于上述原因,在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离岸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其业务增长率也呈递减趋势。

离岸金融由盛而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之前,由于各国尚未解除对本国金融业的控制,金 融全球化的发展仍然需要借助于有别于各国金融体系的独立形式。离岸金融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并获得高速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之后,由于各国金融自 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金融全球化的过程更进一步深入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一体化阶段。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崛起

70年代固定汇率制的崩溃,是刺激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直接动因。金融衍生产品的相继开发和推广,在金融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截止2001年底,世界上 已经有60多个交易所可以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基本的衍生品已达2万多个。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衍生品。1996-1997年,仅有组织市场中 的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余额就增长了1.5万亿美元,其交易额则增长了25万亿美元,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向全世界蔓延,其他金融业务都相对萎缩的1998年第一 季度,金融衍生品的余额还增长了近1万亿美元,交易额则有82万亿美元。到了1998年第一季度,全部金融衍生品的余额(8642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同 期的国际融资总额(2449亿美元)。至于其交易额,更是其他任何金融产品都不可望其项背的。

私人资本占统治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又一新特征,就是私人资本取代官方资本,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主体。

1994年,政府的官方发展援助总额尚有730亿美元,1995年为770亿美元,1996年为777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竟下降为752亿 美元,1998年进一步降为745亿美元。作为广义官方资本的一种,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也很有限,1996年全球最大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贷款规模也仅 220亿

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和银行贷款为主要内容的私人资本流动却有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仅七国集团的对外直 接投资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国际债券的净发行规模已达5959亿美元。1995-1997年,全球跨国股票发行的规模已经达到1175亿美元。 1992-1997年,国际银行贷款净额从1650亿美元增长到5000亿美元。

可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私人资本已经在全球的资本流动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也是这样。据IMF的最新统计,在 1990年,全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中,从官方来源的净借入尚占42%,到了1997年,私人资本便已经占到90%左右了。

在全球资本流动私人化的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机构投资者地位的急剧上升。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一些近乎传奇性的故事的广泛流传,更为这个新兴产业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机构投资者,又称为“资产管理者”,即从事大规模证券交易的机构。

机构投资者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可以从其管理的资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明显看出来。在工业化国家中,由这些机构持有和管理的资产总量已经超过了 GDP的规模。1995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机构投资者所管理的资产总额即分别达到105010亿美元、30350亿美元、11130亿美 元、11590亿美元和17900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在各国国内大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其业务向全球金融市场延伸。传统上,诸如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几乎全部投资于国内市场,有些国家甚至 还有法律限制,近年来,这种情况大大改变了。1996年美国养老基金、保险公司、集体投资机构持有资产中外国股票和债券的比重分别为11%、7%和7%, 英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8%、18%和15%。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积极参加者,在有些国家,外国资产在机构投资者总资产中的比 重,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外,从具体市场来看,机构投资者也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例如,1996年,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 占其资本化价值的27%,在拉丁美洲国家,则要占66%以上。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