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遭遇区域一体化
信息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佟家栋 · 日期:01-10-2016

发达国家试图继续主导世界经济

2015-08-23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全球商品流动、资本流动、劳务与人员流动、金融以及其他服务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在于各国之间的生产分工逐步被跨国公司生产的全球化所替代,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形成、延伸和分工细化。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3年中间产品贸易已占全部国际贸易的38%以上。生产的全球化带来了各国贸易相互依赖的加强,需要稳定的全球贸易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就是对这种内在呼声的回应。目前,生产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资金自由流动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和推动因素,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贸易、投资和融资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自由化的过程。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曲折、时快时慢的。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经济全球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抉择。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非常脆弱的恢复过程。由此,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难以顺利推进。多边贸易组织倡导的、以有形产品贸易自由化为主的国际贸易秩序建设被搁置,并越来越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取代。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发达国家为保证本国经济尽快复苏,试图将自己的市场保护起来,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这样,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维护贸易秩序的努力受到多方面掣肘,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取代。2013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12个亚太国家积极推动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这一谈判不仅要在成员国之间建立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还要在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标准、劳工标准、国有企业公平竞争问题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的一体化。在美欧之间,美国提出并着手展开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如果这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它们将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标准的、具有区域主义特点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从美国的追求看,就是要通过区域经济高水平一体化,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积极推动高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因为伴随经济全球化,它们已经从出口制成品转向主要出口高技术产品、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因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成为这些国家保护本国市场、维护自己新的比较优势、弥补已经失去的制成品比较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当今的世界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发达国家试图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并维护其经济利益的问题,是由谁来决定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规则和路径的问题。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首要问题是恢复经济增长。恢复经济增长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经济全球化以全球共同的经济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而保证所有国家都能享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因此,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要有保障,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和传统贸易的利益也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总额和出口额第一大国,参与全球经济规则制定成为中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中国正在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净输出国。因此,从自身利益考虑,中国也特别需要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环境。为此,中国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应对措施:第一,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促使国际贸易环境继续朝更加公平、自由的方向发展。第二,从区域角度看,应推动更大范围、顾及所有参加国贸易利益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抵消少数国家推动的所谓高标准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三,推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保证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的巩固和发展。第四,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全球化。第五,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带来的机遇,同时推动建立能够保障所有国家共建共享的世界经济稳定机制,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和可持续增长,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