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模式:建立的私人产权制度
信息来自:新浪财经 · 作者: · 日期:06-10-2016

2013-10-30 

  欲谈区域经济,先驱者莫不由特区谈起。而谈特区,则更应该由更早的蛇口谈起。

  蛇口,这个总面积11.6平方公里的半岛,位于深圳西部的南头,是珠江入海口的交汇处,与香港隔海相望。借助中国1978年肇始的改革开放,从1979年蛇口最初的2.14平方公里“试管”开始,香港招商局第29代“掌门”和他的同事们,为整个中国的改革提供了第一个可供复制的改革样本。

  “蛇口模式”

  1979年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首次出现了电视商业广告。《跟我学》(FOLLOW ME)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学外语的高潮;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亲率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打开了一扇开放的窗,历史将中华民族推向了又一个十字路口,一个沉重而伟大的使命再次降临到百年企业招商局的肩上。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这一年,肩负改革先锋重任的招商局自筹资金、成片开发、独立经营的“蛇口工业区”获准成立。它比深圳经济特区还要早成立8个月,被认为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的发源地。

  1992年,邓小平在著名的南巡讲话中指出,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久后,他又说:“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深圳蛇口工业区更快。”

  1984年,蛇口组建了一级地方行政组织——蛇口区管理局,虽隶属深圳,但主要政府领导由工业区产生,并得到了一些市级政府拥有的权力,有相当独立的自治权。1988年8月14日和16日,国务院主要领导视察蛇口工业区,同意把蛇口经验称为“蛇口模式”。

  经济特区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以特殊方式开辟的“政策试验田”。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中,可以想象,遇到多少的反对和阻力。回顾30年的开放历程,不可否认,经济特区与蛇口探索,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替代的示范效应。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经济特区都成功,但经济特区告诉人们,中国的经济还有另外一些搞法;在市场中,中国人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1980年代,袁庚就坚持蛇口工业区必须要以抓工业为主,同时产业的引进选择上也要优化,要有前瞻性。他也在各个不同场合提到,蛇口不能像香港那样,集中搞房地产业务,丢掉工业这个根本。

  其中最能表明他态度的,莫过于1985年7月30日,身为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兼任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的袁庚在培训中心全体师生会议上的讲话。他说倒卖洋货和出口商品、倒卖进口汽车,好像很好赚钱,真像变戏法一样。然而真正的经济学家一看就明白了,这不过是在掏国库的钱罢了。他讲到蛇口两个曾经很有名气的商店,当时的营业额最高时一天有120万元。而一旦“黄金时代”过去了,每天只有二三万元的营业额。

  他还提到了蛇口的梦想:无论怎样穷,我也要把幼儿园、学校、医院办成第一流的。希望三五年之后蛇口成为一个玫瑰城市,到处花香鸟语。要把这个城市打扮得漂漂亮亮,不仅创造出人民币,而且创造出外汇,创造出物质和精神文明,呈现繁花似锦、兴旺发达的景象。这种观念,比起20多年后一些大拆大建的书记市长都要领先。

  蛇口的改革动作很多,力度很大。这些在改革历史资料之中能看到许多。举至今也算是超前的一例设想就可见一斑——当年蛇口工业区一度酝酿由区内的全体居民与职工直接选举工业区的领导班子。当然后来搁置下来了。

  私人产权

  历来讲蛇口改革,值得着墨之处甚多,不过较为容易忽略的是蛇口建立的私人产权制度。而对私人产权尊重的直接体现,就是蛇口在全国首先大规模实现了私人产权的商品房制度。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私人产权住房制度首先从蛇口工业区开始实践,这项制度的改革涉及“切断员工与所服务企业的人身依附关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银行按揭”等多方面改革配套;同时还涉及新城镇建设产业和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商业及公共设施配套、市政绿化建设、环境改造以及市区重建等。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住房制度改革紧密相连。

  袁庚对于住房改革的意识一向非常超前,他对海外经验非常有体会,所以早在工业区草创的时候,他一直希望蛇口工业区的劳动者们能够居者有其屋。这在当时国家统筹统包的住房体制之下,无疑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事实上到今天,私人住宅也几乎是中国大多数家庭最有价值的私人财产。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在1980年代初就明文规定,在住房面前人人平等,职务级别同住房面积脱钩,要住房面积多就得多掏钱。招商局尝试采用经济手段来调节住房分配,基本上消除了在住房问题上的分配不公和以权谋私现象,同时也促进了住宅建设的良性循环。在房租调高之下,职工逐渐觉得租房不如买房,住宅商品化的概念渐渐渗入蛇口人的头脑,并且慢慢影响到全国。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是最好的例证。

  不一味靠争取政策

  曾几何时,关于深圳特区的未来争论很多。而在2004年5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称,广东省政府撤销397个开发园区,其中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华侨城等全部榜上有名。这些开发区不仅要取消名称,同时撤销管理机构,收回开发区各项管理权限。这标志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将作为一个企业而存在,不再具有与企业自身性质不相称的社会职能。

  此举一度引起一些媒体的感慨,认为蛇口随着存在25年的工业区撤销而难免沉沦。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切合蛇口21世纪的实际。

  2004年10月1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招商局集团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全面合作备忘录》是在实施《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之后、推动深港经济一体化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签订的一份重要文件。其内容包括:双方决定在综合物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航道、多式联运、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物流培训和咨询服务、物流技术转让和设备供应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一个计划单列市与一家企业集团如此紧密的合作,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并不多见。

  区区20平方公里的蛇口半岛成为中国培养世界级、国家级大型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华为、中集、平安保险、招商银行、招商地产和招商局物流的诞生与壮大,都和这个神奇的半岛有着或多或少的因缘。因此蛇口精神对于人的影响与价值正逐步得到更深的认识。

  历史来到2013年,今天的蛇口半岛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正在成为一个崭新充满活力的居住社区和服务中心。

  前海地区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伶仃洋东侧,珠江口东岸,包括南头半岛西部、宝安中心区。与蛇口紧邻的前海,被寄望为“特区中的特区”,当地有识之士对于当年蛇口精神的呼唤比起任何时候都要热切。

  10月15日正值习仲勋100周年诞辰,深圳各大媒体长篇幅报道习老为深圳特区所作出的极大贡献。习老主政广东期间,被视为深圳特区发展的主心骨。

  深圳有什么特色?市场化的氛围比上海好。深圳有自己的民营企业和移民文化,这种包容性、开放性的文化只需要适当转化就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事实上,上海现在打金融牌,深圳也打金融牌,最后谁能修成正果,就看谁的环境最好、成本最低。过去30多年,国内的对外合作以及竞争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开放型经济下不同试验区要实现理性发展和良性竞争,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当年的蛇口,就是不一味靠争取政策,而是靠更能够脚踏实地,在深化改革上做了动静。现在的前海试点,也应该贯彻这样的务实传统与行之有效的经验。
 
 

  (作者为财经作家)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