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信息来自:猫扑 · 作者: · 日期:28-01-2016

2007-7-2 12:47:00

http://www.cf001.com/licai%5Czhengfu/zhengfulicaianli/2007/7-2/124728883.shtml

(1):曾荫权:酣战之中多次夜半饮泣

199885日至7日,国际货币炒家发动了继97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度大规模冲击。

短短三日抛出近460亿港元(60亿美元)沽盘,港元受到自建立联系汇率以来最大规模的狙击,来势比9710月更凶更狠。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沉着应战,不以挟息回击,而灵活使用外汇储备,抛出美元,大量买进港元,迫使国际货币炒家受损而退。

西方舆论:香港成了国际投机家的自动提款机

金融大鳄:索罗斯

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实施至今已有15年之久,它以1美元兑7.75港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19971023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首次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狙击。他们大量直接抛售港币以兑换美元。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度飚升到300%,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1000多点。此一役,炒家们共抛售了400多亿港币,在证券市场获利数十亿港元。

尝到了甜头的投资者继续玩弄同样的手段。19981月、5月,相同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上映。西方舆论戏称,香港成了国际投机者的自动提款 机,他们一旦缺钱花了,只需在这个提款机上按几个钮。尽管香港凭借充裕的外汇储备保住了联系汇率,但在高利率的影响之下,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利率居高不下,股市下跌了50%以上,楼市下跌了50%以上,经济元气大伤,至今未愈。当年首季香港经济负增长2.8%

进入夏季,国际炒家热炒人民币贬值的谣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香港乃沛公也。人民币贬值势必沉重地打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这一信息更加刺激了香港的股市和汇市。

加之纽约股市回软,日跌幅一度达299点,并将继续下滑;日本新go-vern-ment回天无力;香港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中期业绩,不利消息接踵而至,国泰公司50多年来首次亏损,太古、汇丰利润大幅下跌;香港市场上谣言四起,风声鹤唳,令投资者惶恐不安。这些无疑成了国际金融炒家们进攻香港的信号。

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联手大举进攻

9885日起,数家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同时向香港汇市、股市和恒指期货市场大举进攻,在香港疯狂抛售港元和恒指期货。精锐部队就是华 尔街大炒家乔治·索罗斯麾下的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5日,香港市场上抛售的港币达200多亿;6日,又是一个200多亿。

按照索罗斯等人的计划,先在汇市上抛空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并借此打压股市。利率抬高,股市势必下跌。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贷,汇市股市双双获利。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

董建华:如果有人觉得我们会有所动摇,他们是错的!

8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记者发表谈话,他说:维持联系汇率是特go-vern-ment最坚定不移的政策。如果有人觉得我们会有所动 摇,他们是错的!我们绝对有能力与决心维持联系汇率,我们一定会做得到。维持联系汇率将能确保香港的长远经济活力与利益,短期的痛苦可以接受。董建华颇 有悲壮之色。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被舆论界戏称任一招,意思是说,每每金融炒家杀将过来的时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以抗拒炒家的狙击,维持联系汇率。

而此法的副作用日益昭彰,它对股市楼市的杀伤力太大。恒生指数下跌至6500点将是银行体系所能承受的最低限。专家分析,如果股市和楼市进一步大幅 下跌,银行在无可选择下势必大量抛售有关抵押资产,从而掀起股票市场和地产市场的恶性抛售潮,一些中小型银行,甚至有可能因为呆坏账过多而面临倒闭的命 运。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有银行开始倒闭,香港银行体系势必遭受致命的连锁打击。

如果听任索罗斯这些国际炒家,一次又一次地赢去香港人的血汗钱,香港经济实力再强也总有一天会被淘空。香港go-vern-ment终于忍无可忍,下决心向炒家开战

互相试探:港府吃进500亿便宜港元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

金管局首先在外汇市场上公开与国际金融大炒家叫板,炒家每卖出一盘港元,金管局便吃下一盘,而且吃下的是便宜的港元。金管局主动以go-vern- ment财政储备承接了炒家的近500亿港元沽盘,再把买回来的港元重新存入银行。以此来压低拆借利率的升势,减少对经济的伤害。

外汇市场以美元购回港元,必须以固定汇率1美元兑7.8港元的价格购买。而这次却以炒家的卖价7.75港元悉数买进,引至炒家们大喊不公。任志刚说,这次 购买港元,并非为金融管理局本身购买,而是替香港go-vern-ment即国库购买,因此并没有违反货币局的严格规定。

香港go-vern-ment为了应付经济衰退,采取了扩张财政政策,加大预算赤字。每年夏季国库库存港元枯竭,go-vern-ment开支必须到货币市场以美元换取港元。恰在此时,金融炒家大笔卖出港元,金管局便顺理成章地为go-vern-ment大笔买入便宜的港元。

如同武林高手过招,一方低估了另一方的内功,招致自身的内功被对方绵绵不绝地吸走了化解了。到19987月末,香港外汇储备为96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内地,约为1400亿美元。

第一回合到7日星期五下午四点半,以香港金管局小胜暂告一段落,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7.75港元左右的水平上。因为股市受挫的程度并不大,期指下滑也不大,炒家无功而返。但他们并未罢手。下一个目标就是证券市场。

别无选择:世纪豪赌开战

98814日,香港go-vern-ment正式动手干预股票市场,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纪豪赌。赌客就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家,港人称金融大鳄

814日(星期五)香港go-vern-ment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

817日,全球股市暴跌,恰好星期一为抗日战争胜利日,香港休市,避过了冲击波;

818日,美国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也开始回稳,亚洲各地股市全面反弹。这一天是公众假期后首个交易日,港府保留实力,恒生指数窄幅波动,大市终盘微跌14点,以7210点报收;

819日,港府外汇基金继续入市,大挟淡仓,指数攀升412点,以7622报收;

820日,大市于高位7900点遇到初步阻力,而港府买盘亦稍为收敛,指数于7742报收,升120点;

821日,外汇基金入市未见积极,八大外资亦于尾市联手,使期指尾市狂泻200点,指数当日回软,以7527报收,跌215点;

824日,港府重组实力,为入市干预以来最大规模,最后大市急升318点以7845报收。

814日到828日,香港媒介以战场报道的语言形容说:“go-vern-ment军采取大进小退、稳打稳扎和步步为营的策略,对炒家进行全方位的围追堵截。

8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期还有两天。虽经8天鏖战,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刻还未到来。此时,港府需要进一步探明敌方火力,知己知彼,以更好地布阵迎敌。

港府首先必须知道,如果没有港府不入市,股票市场究竟有多大力量与炒家交锋。

261508分,一直扮演买家角色的港府一改面孔,突然收起所有股票现货和期指买盘,并主动沽空恒指期货,引发炒家急忙跟风追沽。短短两分钟, 恒生指数急挫160点,恒指期货下跌近300点。这时,港府突然反过头来,再度入市收复失地,大量买进股票和期货合约,将股指和期指顶回原来的水平。

此番试探,香港go-vern-ment暗吸一口冷气,炒家实力不可小觑,恶战在即,一触即发。

827日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

绝不亚于一场激烈的战斗——在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 10亿港元;在第三个15分钟内,又是10.9亿港元的股票成交。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单香港电讯股票一 项,go-vern-ment推出的1亿港元的买盘,不到9分钟即告全部成交。状态之惨烈,令场上红马夹目瞪口呆。

这一天,香港go-vern-ment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金融大鳄几番突围,未能如愿。最终,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全天成交额230亿港币。这是自97114日以来的最高额。

27日的晚上,大战的前夜,亦成了香港的不眠之夜。凌晨,香港天文台发出雷暴警报。

828日:胜败在此一举

28日是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胜败在此一举!

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要达此目的,go-vern-ment军非得竭尽全力,死保死守。

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上午10时,决战打响。港府与金融大鳄立刻在汇丰控股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go-vern-ment军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与此同时,港府同时在33只恒指成分股上设下买盘防线,全线防守。

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并有大量欧洲基金入市。滔滔股海,港府一木擎天。午 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特区go-vern-ment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 票易手。

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

这是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

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

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go-vern-ment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港府在期指市场获利约20亿港元,投机者的损失估计为12亿港元。

85日起,香港特区go-vern-ment在汇市、股市和期货市场向金融大鳄发起全面反攻,终于初战告捷。

幕后密辛

曾荫权多次夜半饮泣

1998年金融风暴中特区go-vern-ment动用外汇储备入市,成功击退国际金融炒家,却引来社会上一片批评之声,学者、商界纷纷指责特区go-vern-ment破坏了香港一贯自由市场运作体系,曾荫权更是众矢之的。

这段经历,无疑是曾荫权最难忘的。原来,他在决定入市打大鳄之前,堂堂一个男子汉曾夜晚静静地哭过两、三次。他说,当时他连续多个晚上失 眠,睡着了也会作恶梦,有时坐在床边,想着想着就流下眼泪。因为这一决定不仅与他不干预市场的理念不符,他也十分担心一不小心输掉香港人的钱,就算自己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香港可能在5天内断气

曾荫权回忆说,1998年金融风暴横扫亚洲,他离港到土耳其避风头。谁知他回来后,情况更差,外汇储备已损失了80亿美元。根据香港金融局官员 的分析,大势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恒生指数很快直线暴跌到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居于历史最高位,香港很可能在5天之内断气

当时放在他面前的选择不多,一是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宣布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脱钩。但是,他认为,这两个方法都不可取,如果宣布港元与美元脱钩,更犹如少女失身,绝对不行。他于是决定起来和他们(金融大鳄)斗一场!

董建华半个小时拍板

他与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研究过,都认为香港的根基很好,没理由回归才一年便玩完,随即向特首董建华提出入市决定。

曾荫权透露,董建华只花了半个钟头就拍板。当时老板(指董建华)问我,这一决定是否在我权力之内?我回答道:是,我来承担!’”曾荫权还说,他明白如果入市失败,他、任志刚和财经事务局前局长许仕仁都会卸官,来承担责任。

也怪不得曾荫权心情复杂。入市之后,他常受外界责骂,但后来到了美国,却被传媒冠以民族英雄的美誉。曾荫权感叹地说:这真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上阵先锋原来是女将

不说不知道,当时负责指挥与金融炒家对垒的竟是一位女将——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叶约德。

叶约德先后在多家国际大投资银行接受过磨炼。1996年,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发现她是个难得之才,于是挖墙角把她请入金管局。从此,叶约德开始替香港市民管理超过1万亿港元的外汇基金。

1998的那场大战中,传媒知道只是特区go-vern-ment“财经三剑侠”——曾荫权、任志刚和原财经事务局局长许仕仁。其实,还有两个少为人知的重要人物,一个是金管局副总裁陈德霖,他是参谋长、军师;另一个就是叶约德,她是披甲上阵的急先锋。

当时,要准确地判断局势已经很难,更何况手中掌握的还是香港市民的血汗钱,曾荫权当时彻夜难眠,堂堂男子汉几度静夜落泪,叶约德承受压力之大可以想见。叶约德如何减压,如何保持镇定、清醒和旺盛的战斗状态,外人不得而知。但是,据参与入市行动的人回忆,叶约德非常沉着冷静,她坐镇金管局指挥中心,不断关注大市变化,迅速制定应变措施,甚至亲自操盘。事实证明,她的果断行动稳稳顶住了金融大鳄的疯狂攻击。

(2):香港go-vern-ment虽然在金融市场取得初步胜利,但世界金融市场复杂异常。国际炒家狡猾贪婪,各种资本背景甚至政治背景交错其 间,加上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金融状况整体趋于恶化,因此,在香港与国际炒家之间,战斗远远没有结束。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炒家还有一部分力量没有撤出去。 比如据传索罗斯将有一笔400亿港元的远期美电合约明年28日才到期,他与一些炒家将很多8月到期的合约已经转到9月,看来保持香港金融市场稳定还面临 相当艰巨的挑战。

对九月份香港的汇市、股市、期市的形势,完全有理由抱谨慎乐观态度。虽然,国际大炒家并不善罢甘休,还在想方设法、寻暇觅隙的对各个相关连市场进行袭击。但香港go-vern-ment具备稳定市场的有利条件;相反,索罗斯等炒家将日益处于不利地位。

1、索罗斯等炒家骑虎难下

8月份港府斥巨资托市赶走不少中、小型对冲基金后,两大炒家索罗斯及老虎基金仍死守香港战场。对冲基金最惹市场瞩目的炒卖货币及股市等策略性投资, 却绝少单头进行,对冲基金之由来便是一个市场抛售之际会买另一个市场。索罗斯的一篮子组合内用以对冲香港沽盘的好仓亏蚀,现时在港的投资已近乎单头(没有 对冲),为向基金投资者交待,必须在短时间内在港图利,可惜至今难以达到目的,有利对冲基金的三大条件赚息、短时间解决及流通量,目前都不存在。外汇交 易商指出,索罗斯目前持有约40亿美元的远期港元沽盘,占总沽盘约一半,另老虎基金占约30亿美元,这些投资目前均是蚀息。此外,港元久攻不破,令蚀息期 拉长。所以索罗斯在香港投机面临日益严峻形势。

2、香港go-vern-ment在市场中已处有利地位

行政会议成员唐英年在接受《明报》访问时非常乐观地认为,港府已立于不败之地,某种程度上已做了,可以承受市场慢慢回落。唐英年认为,公众着 眼于go-vern-ment花了1000多亿元入市,而没有同时考虑到,go-vern-ment虽则持有大批股票,但在上周五指数7800点时亦抛空 了不少期指,可谓立于不败之地,假设日后这些股票要蚀卖,但拉上补下一来一回还是不会亏本,绝非很多人的假想:千多亿纳税人的钱丢进大海里。
(3):3、特区go-vern-ment有决心、有能力抗击操控市场的炒家,完成规范市场的工作,使市场在稳定、公平的环境下运作。香港go-vern-ment已制定和正在制定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措施,已作好见招拆招的准备。

4、特区go-vern-ment有中央go-vern-ment作坚强后盾

中国go-vern-ment外交部发言人91日强调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go-vern-ment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自由,并且依法 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属於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中央人民go-vern-ment一贯支持香港特区go-vern-ment为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 和联系汇率制所做的努力。

5、香港有丰厚的外汇储备

近日,香港金管局公布,截至七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名列世界第三,达到九百六十五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香港丰厚的储备,将为go-vern-ment抗击操控市场炒家提供了坚实的支援力量。

可以相信:有中央go-vern-ment的一贯支持,有特区go-vern-ment的强大储备力量,有坚强的信心和运用得宜的各项策略,特区go-vern-ment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克服险阻,赢得在金融市场进行稳定秩序的最后胜利。

四、国际舆论反应强烈,众说纷纭尚未定论

香港go-vern-ment为击退国际炒家而进行的干预活动由汇市扩展到股市之后,已引起不少争论。赞成港府行动者固然不在少数,毁誉参半者亦有 之,持反对意见者也大有其人。支持港府的,主要是本地中小投资者和商界人士,他们认为港府早就应该干预。反对者的层面也相当广泛,包括许多跨国金融机构。 例如,美资的摩根史丹利就发表报告,抨击港府这次行动是孤注一掷,未必能够成功,反而可能把香港人的血汗钱送给炒家,长此下去更会危及联系汇率。反对 者中还有一两家素来标榜信奉自由市场原则的报章,以及一些教授学者;他们的论点无非是指香港go-vern-ment入市开了干预市场的恶例,后患无穷, 更将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吓跑投资者。美国《华尔街日报》也以香港犯大错为题指责港府干预自由市场原则。

1、赞成者认为:香港go-vern-ment的干预行动是稳定香港金融市场的重大举措

——港府干预市场获中央肯定

得悉香港特区go-vern-ment近期展开对股市、期货市场和汇市的干预行动后,中国银行(行情论坛)行长王雪冰826日在澳门表示:香港 金融市场的稳定对香港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香港特区go-vern-ment和金管局采取一定的措施,会对香港的金融稳定带来积极的影响。外交部发言人 91日在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强调,有关香港行政区的事务,中央go-vern-ment始终尊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他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go- vern-ment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自由并且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是属于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中央人民go-vern-ment一贯 支持香港特区go-vern-ment为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联系汇率制所做的努力。

——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表示,他本人完全支持特区go-vern-ment入市的做法,但不评论这做法对或不对。李嘉诚表示,特区go-vern- ment正尝试为香港做点事,很难说这是否很好或不好,但最低限度go-vern-ment非常努力地去尝试,我们别无选择。李嘉诚指出,他手头所持 的上市公司市值不低于1500亿港元,如果将股票借出可赚很多钱,但他不肯借出,在目前的环境下,也不会沽货,过去一个月也没有沽出一股,亦不计划沽货。

——香港前行政局成员陈坤耀表示,近年来炒家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声东击西,同时对外汇及股市兴风作浪,基本上扰乱了金融秩序。在这种情况下,go- vern-ment不能再以传统的不干预政策去面对问题,有必要采取特别手段进行干预。陈坤耀并认为,go-vern-ment的干预行动来得太迟。不 过,他指出,go-vern-ment干预不是击退炒家的长远办法,只能视为特别状况下的非常手段。

——亨达国际金融董事总经理邓予立认为这是必须的维持市场应有秩序的做法,因为香港是一个自由经济体系,却不是一个让炒家自由提款的地方。港府 要给炒家足够的警告,和表现出维护香港金融经济应有的利益的决心,坚强港人对经济的信心。邓予立强调,港府这次高调的在公开市场采取的行动,实际是对美资 炒家明目张胆地在港元期货、港股及恒指期货等多个市场狂妄狙击的回应,亦不是改变它原有的金融经济政策。反而港府在炒家狂妄的狙击炒卖活动中一点也没有表 示,就不符合一个go-vern-ment应有的要求。任何go-vern-ment都有需要对不正常的炒卖采取有效的干预行动才成。港府这次的做法是适 当和令人接受的。

——香港著名评论员曹景行著文《港府大战国际炒家胜败未定》支持go-vern-ment,他在文中指出:环顾今日之世界,纯粹以自由市场原则只 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和教科书上。任何go-vern-ment在国民经济基础和民众根本利益遭受威胁时,都有责任采取必要的、合理的干预行动,否则就 是失职。他指出:“go-vern-ment入市干预本来就是非常措施,难免会令外界一些人对香港的金融市场运作产生疑虑,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有所失色。但港府这么做也是两害取其轻’”。他还指出:尽管美国go-vern-ment口口声声赞扬人民币和港币坚守不败,但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兴风 作浪的国际炒家却有相当一部分是美资背景。谁知道关键时刻美国会支持香港一把,还是反过来推香港一把?【交易之路www.irich.info收集整理】

2、反对者认为:香港go-vern-ment的干预行动将动摇香港自由市场原则

——标准普尔831日降低香港外汇主权评级。由于香港go-vern-ment入市干预香港股市与期货市场,改变了香港的外汇储备结构,从而增加 了保卫港元汇率的风险,削弱了港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标准普尔宣布将本港的长期外汇及短期外汇评级分别由A+和A1+降至AA1。同时将港元长期评级由 AA-降至A+,将港元短期评级由A1+降至A1。长期评级展望则转为负面。标准普尔还表示,如果港元的联系汇率动摇,或者港府的行动进一步削减对港元的 财政支持的话,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再次调低香港的评级。

——《亚洲华尔街日报》报导,香港go-vern-ment是拿其名誉作赌注。这或许会使一些投机者知难而退,但国际投资家将会怀疑香港坚持自由市场原则的决心,这将对香港经济造成长远的伤害。报导指出,go-vern-ment的干预在长期是行不通,尤其在香港经济正在严重的衰退的当儿。港go- vern-ment一向以高利率捍卫港币与美元的汇率联系,干预可能打击投机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使高利率策略更难实行。报导也指出,刻意托高股价,阻碍了股市自由运作的能力。由于许多投资者把港币和人民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港币的疲弱也可能对人民币产生负作用。

——诺贝尔奖得主默顿米勒指港府入市干预股市期市是一大错误,完全违反人们以往引以为傲的自由经济原则,高官中应有人下台以向市场发出清楚讯息, 香港将回复以往的自由经济。米勒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港府入市干预股市期市,最终将伤害香港,而且一开始干预则不得不继续干预,全球这么多对冲基金,根本无 从应付。
(4):五、香港干预金融市场,自由市场理念推陈出新

香港go-vern-ment素来以当地以自由市场原则运作为傲,这次出资扶持股市极不寻常,香港特区go-vern-ment的行动引起人们的注 意,招致强烈的批评,但也获得不少的赞许。总之,由于在推行自由市场政策的go-vern-ment当中,这是一项前所未见的行动,人们褒贬不一,引发一 系列有关自由市场经济争论和反思在所难免,也可能因此导致一场对自由市场经济认识的革命。

1、自由市场经济与go-vern-ment干预

自由经济是个好东西,人人都应维护它。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自由经济也是一样。自由经济是在有关法规的监管下自由交易,并不等於go- vern-ment放任不管,任由某些人为所欲为。当国际大炒家散布人民币即将贬值等谣言,操控市场,把广大投资者和市民作为掠夺对象,港府如果听之任 之,那本身就损害了自由经济。港府这次入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反击国际大炒家,让他们知难而退,干预不仅没有违反自由经济的原则,反而是维护了真正的自由 经济。总起来说,港府这次反击国际大炒家有理、有效,值得支持。台湾已宣布严禁索罗斯旗下基金入境的消息。台湾此举肯定会引起不少非议,但这也是迫不得已 而为之。只有击退了国际大炒家,或者不让国际大炒家涉足,自由经济才是不受人为操控的真正自由经济。

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根本不存在,所有go-vern-ment都要保障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保障本地区市民的切身利益,这是go-vern-ment的基本职责。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24日支持go-vern-ment干预股票及期货市场,他引述前财政司夏鼎基对积极不干预政策的阐释,反映港府今次行动 并无偏离有关政策。他表示,积极不干预政策的设计师夏鼎基曾指出,即使在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大前提下,亦必须承认有时候干预是实事求是的做 法,才能保持香港经济的稳定。故这次经咨询外汇基金委员会后,财政司长决定在市场力量的自由运作下进行干预。

从香港go-vern-ment入市干预股市引发的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与go-vern-ment干预的争论中,人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世界上没有所 谓绝对自由放任的市场,在国家政策和利益的大前提下,在必要时go-vern-ment不得不进场干预。就以美国来说,在八、九十年代美元低落的时刻,联 邦储备局就经常在市场上扶持美元;这些年来,该局经常利用调整利率的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影响投资市场,这更是典型的干预例子。任志刚也指出港府兴建 机场、修路、提供公共房屋、医疗服务等的举措也都是干预的例子,只是与其他地区比较,go-vern-ment倾向减低参与程度。

虽然干预的行动得到肯定,go-vern-ment还是应尽量减低干预行动为宜,特别在交易市场上,如果干预行动失败,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在这类市场上,即使人们同意go-vern-ment的干预行动,可是,大家不免受到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意识所左右。万一和炒家搏击时无法将之击退,或 是因此亏蚀惨重,则可能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去年中,泰国中央银行拿出几百亿美元的储备和炒家拼搏,结果兵败如山倒;最近,俄罗斯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 部分援助资金拿去扶持卢布,结果有如泥牛入海,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已是破产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说明go-vern-ment动用公众的资源之后还吃 败仗,不只成为笑柄,还会遭致强烈的民意反弹。

2、市场自由化与开放市场

近年来频频在世界各地爆发的金融危机,已很清楚看出,这又是市场绝对自由化带来的祸害。与1929年之前的市场自由化不受规范导致经济大萧条的情况 同出一辙,不同的是1929年闯祸者是工业市场者毫无规范地豪夺市场,结果受到了受害者的还击,纷纷采用政治手段控制自己市场,于是两败俱伤,市场全面崩 溃。现在的金融危机,闯祸者是金融市场者,他们滥用金融市场的自由开放的权利,四出page~ant对那些毫无准备、毫无反抗能力(基于财力薄,或管理不完善,或因借贷太多,或是投资策略出错等等而出现抵抗能力贫乏)的地区,进行劫掠式买 卖。由于现代社会的金融市场把整体经济生活牢牢紧扣在其运作体制下,国际金融市场炒家通过金融市场的自由买卖制度,可以在转瞬间用他们巨大的资金,把对 方的财富轻易套取。不管是泰国、印尼或韩国之所谓美金债务太大,或是香港、台湾或新加坡之巨大储备,又或是马来西亚之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一律 都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的冲击,即使是日本那个财力雄厚的国家也不能免疫。中国则幸亏未曾全面开放其金融市场,否则股灾恐怕更重。金融崩溃后接着而来的社会与 政治动荡,导致印尼、泰国与日本的go-vern-ment领袖因此被逼下台,韩国的工业行动也告吃紧,马来西亚则频频叮嘱国人要团结对外,不要自己分 裂。香港的特区go-vern-ment也正为了货币被冲击而与国际炒家大动干戈,经济警讯全面响起,失业率出现4%以上,地产与股市一片低迷。我国则为 了不想因为人民币贬值而累及亚太其他国家,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就不得不迫使我们思考:其一,市场自由化没有绝对,自由化市场如何抵御市场自由化的冲击?如何随着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调整市场的自由度?其二,发展中国家到底开放市场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的开放,整体社会才能承受得了?各个国家的go-vern-ment应负起基本的责 任与寻求基本的知识,唯求能做到适当的持续对市场作出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对外开放的问题更是如此。

3、金融自由化与货币管制

自从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学说至今,这一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 大的影响。70代以来,拉美许多国家和东亚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的改革。金融国际化、全球化和自由化成为一段时期报章刊物上的高频率用语。

而至今日,几乎所有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都发生了金融危机。令人注意的是,许多经济学家在论证金融自由化时都把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泰国、马 来西亚的金融开放当成成功的范例来论证。而现在金融危机在这些国家也爆发了,当我们冷静下来深入思考时,有必要研究以下问题: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发展到底是 什麽关系?金融自由化一定会带来金融危机吗?具备什麽样的条件才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

货币特别是纸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它可小到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大到统治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货币问题牵涉到经济利益的 再分配,20世纪的国际金融实际上是美元金融。当今的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显然有利于美国,因为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在 这种国际金融市场背景上只能是服从美元为主体的经济。自由化的本质是逐步放弃各国go-vern-ment对民族经济和金融的各种控制手段,主要利用汇率 和利率两种手段调节经济。而开放经济中的汇率和利率,在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制度下受制于美元金融或发达国家的金融。

香港的经济有着在世界上最低程度的go-vern-ment干预、最强劲的经济基础和没有债务。然而,近期香港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无论自由化程度多高的金融市场,也难以避免国际上有组织的国际炒家的损害,而如果象香港这样具有最强劲经济基础、自由度最高的金融市场都可以被这些国 际炒家威胁,那么非工业化和新兴市场还有什么希望呢?

目前全球金融风暴愈来愈严重,只有中国的外汇管制政策,最能减少炒家的兴风作浪,成为全球唯一可保护国家金融稳定的灵药。目前全球国家领袖与经济学 家、金融家,均十分关注如何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在本国恶化。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于资本的流出,资本无节制流动带来的汇率高风险。金融危机带来国际范围内 的财富再分配,是一场赌注很大的零和博弈,但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则主要由被冲击国家承受。国际炒家的变本加厉,不但引起亚洲政界的警惕,甚至连主张 金融自由化的一些美国著名学者也开始主张要适当地作出金融市场的控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9月初 刚出版的《财富》杂志撰文主张适当的货币管制是有必要的。德拉克(PeterDrucker)也指出这些金融狙击手在破坏全球一体化。克鲁格曼在826 日举行的亚洲商业预测座谈会上再次发出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配套对亚洲委靡不振的经济已失去效用,亚洲国家必须改变政策,重视外汇的控制。他认 为,经济问题出现在货币方面,因此go-vern-ment应该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他表示,亚洲国家必须暂时采取中国式的货币管制策略,这样一来,go-vern-ment可以在避免影响汇率的情况下调低利率。他说:我自己很不喜欢我所提出的建议,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我的想法也变得非常激进。我想这是帮助亚洲国家渡过危机的最好方法了。
(6):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及意义

对此次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对它之所以评价是因为整个保卫战的目的就是要维 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同时又必须以最低的代价来维护它;第二个层是面对于香港这样一个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go-vern-ment这次大 举入市这一非同以往的行动的评价。至于香港保卫战的意义,更多的是对这次评价的一些总结和扩展。

(一)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以7.8港元兑换1美元的比例钉住美元制度

也可以说是固定汇率制度。对于这种汇率制度的评价者认为:由于无法保证香港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完全同步性,美元与港元的固定比率始终存在一个投机的空 间,在投机者长期攻击下,这种制度的消亡在所难免。证明便是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泰铢贬值等。此外, 与香港同处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本也采用联系汇率制度的国家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给香港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若香港再坚持下去,对香港经济的损害是直接的。另 一种对目前联系汇率制度进行批评的是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本身是好的,但是金融管理局将它用错了,这种观点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现钞发行制度。现在香港金融 管理局的做法是使外汇市场上同样要维持1美元:7.8港元的水平,而且只许港元汇率高于该下限,即只允许港元汇率单边浮动,这实际上是作茧自缚,使所有的 汇率风险都由金管局自身承担。

而赞成者认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始建于1983年,当时由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受阻,引发市场出现大量抛售港元、收购美元的现象,当时是出于保护 港元汇率,维护港人对香港未来的信心建立的。而且历史也证明,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香港有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条 件。第一,香港一贯奉行谨慎财政政策,在过去的十年中财政盈余平均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的2%。第二,香港有着庞大外汇储备,至19982967亿美元, 居世界第三,香港外汇储备是流通货币的8倍。第四,香港的经济体系十分灵活,80年代香港经济结构成功调整就是证明。第五,香港金融体制稳定,监管审慎。 第六,香港有中国内地蓬勃发展的经济的支持。

(二)对港府入市干预的评价

反对者的意见主要是:go-vern-ment干预可能令长线投资者远离香港,使香港市场成为go-vern-ment和炒家的角逐的场所;go- vern-ment得入市干预,增加了亚洲地区的不明朗因素,并打击长线投资者来港投资;港府此举有损自由经济形象,会破坏其金融中心地位;港府入市干预 等于向炒家表示港府已是最后一招。

主张入市干预者的意见主要有:港府向来信封自由经济,自由经济是香港的基石,但是遭人操控的经济不是自由经济,港府入市旨在打破这种操纵;港府入市 干预完全正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炒家抗衡,将金融秩序纳入正规;当货币和金融市场受投机者冲击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两个市场的稳定和公平,确保市场人 士可以在公平环境下进行活动,并确保市场有效运作是应该的。

(三)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意义

总的来说,香港go-vern-ment维护联系汇率制度入市干预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对香港而言联系汇率制度,已不仅仅是一个汇率制度的问 题,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它已成为香港go-vern-ment的一个政策目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联系汇率制度存在着缺陷,同时,我们应看到 联系汇率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逐步改变,因此,从长远看,完善金融架构已势在必行。从目前来看,香港go-vern- ment已经有所行动,如对国际上一些积极的建议进行可行性探讨,向立法会递交一些金融管制新举措。

对于香港go-vern-ment入市干预,其积极意义远远胜过其负面影响。一向以奉行自由经济著称的香港go-vern-ment积极入市,引发 了人们对于自由经济含义的再度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多数的经济理论认为"地球一体化(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理论的应用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积 极地向"国际"靠拢。但是,一系列的危机的爆发,让人们不得不再度考虑自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当一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受到威胁和破坏时,是不是还应继续奉行 自由化?自由化是个总的趋势,这点谁也不必否认。但是辨证地看待自由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化。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必然导致不自由。经济金融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游资问题相信在此次危机后,会引起更多经济学者和有关当局的重视。显而易见,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扫荡,已经严重 地威胁到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具体体现为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供给 得到新的保障。当自由市场的失败已威胁到一国的经济安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是go-vern-ment干预市场以消除市场失败。对冲基金等国际 游资对于部分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大规模袭击已经形成对该地市场的操控,这其实已经造成了市场的失败,go-vern-ment的干预也是必然的。

从香港金融保卫战可以看出,一国或地区的力量与庞大的国际游资集团相比是微弱的,为了更有效地对游资进行监管,类似于监管跨国银行的《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协议的出台被认为是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各国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
(7): 8月大战结束后,对冲基金的主力部队并没有撤离香港战场,一些美资银行和投资公司仍在购入一年期的港元远期合同,据说,索罗斯就有一笔400亿港元的远期 合同将于明年2月8日到期。另外,对冲基金等投机者手中还有近6万张9月恒指期货淡仓未平盘,建仓点位约在7200--7800点之间,而go-vern -ment手中亦有近4 万张9月淡仓,建仓点位应低于投机者。

8月一役后,港府宣布不再大规模托市,而采取游击战术,只在必要时干预市场。应该说,此时最终的胜负尚难预料。

但是,前面资料显示,老虎基金、量子基金今年上半年累计投资回报率相当不理想,此次投机者聚集大量资金进攻香港,显然是背水一战,希望凭此一役大赚 一笔,以扭转局面,获得喘息的机会。然而最后结果却是不赚反亏,这对于已经处于困境的对冲基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而且,周边环境对投机者也极为不利:俄 罗斯金融危机令索罗斯在俄罗斯债市、股市损失近20亿美元;马来西亚go-vern-ment宣布外汇管制打乱了国际投机者的部署,更令其投机活动难以开 展;台湾也宣布禁止购买索罗斯旗下基金,并宣称如有必要将动用party政基金等入市干预,亚洲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对对冲基金等国际投机者的围剿之势。同 时,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美元回软,令整个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压力大大减轻,国际投机者冲击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经济理由已不充分。

考虑到上述因素,投机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聚集力量再次大规模冲击香港市场,短期内应以离场休整为主。事实上,在9月初已出现大量远期美元沽盘,估计是投机者开始平仓离场。

最为敏感的还是索罗斯。915日,这位对冲基金的领军人物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文章,认为造成当前新兴市场金融 震荡的根源,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和缺乏适当监管存在着莫大的关系,他因此要求全球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索罗斯在此文中,还哀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面 临解体,自由贸易体系即将瓦解,字里行间全是肺腑之言,与他过去的言行大相径庭。索罗斯此言一出,令人大惑不解,使人不能不揣摩其个中三味。答案很快就出 来了。924日,美国对冲基金"长期资本"LTCM)出现40亿美元的亏损而频临倒闭,美国联储史无前例地匆匆出面,筹组挽救计划,15家大银行组成 的财团对之进行注资,接管其债权。这一消息流入市场后,不仅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恐慌,同时也触发了其它对冲基金纷纷在港平盘离场,个别基金更不计价格沽出远 期美元平盘,带动港元拆息回落。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索罗斯属下的量子基金因受到俄罗斯经济崩溃以及美国股市大幅回落调整的影响,今年至今表现不佳,量子基金旗下几种基金今年1月至910日的回报率下跌幅度有的超过了20%(见表6)

由于对冲基金大部分炒盘的离场,涉及的资金达数百亿,以冲击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为导火索和目的的投机活动在香港暂时告一段落。据《信报》报道,索罗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港府入市干预的确把投机者赶出了香港市场。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和意义

对港府干预行为的评价起源于去年10月对冲基金对港元的第一次冲击,并以联系汇率制度为直接对象。

一、联系汇率制的前途

其实,对固定汇率制的批评,在经济学界一直不绝于耳。在这次金融风波之后,一种意见就认为,在持续不断的投机攻势下,固定汇率制无法长期生存。这种 意见以 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去年的泰铢危机作为佐证。况且,在周边国家纷纷放弃钉住汇率制而改用浮动汇 率制,使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香港仍然坚持联系汇率不变,势必影响香港经济的竞争力。因此,港府应放弃联汇制,让汇率自由浮动。

但是,这种观点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讲,都不具有参考价值。从实践上看,泰国等国在改为浮动汇率制后,汇率不见止跌,只是加速下滑,股市随之暴 跌,不仅解决不了经济竞争力问题,而且不利于经济的稳定。从理论上看,在非发行局制度式的固定汇率制下,没有预设的外汇储备支持机制,也就没有任何自我调 节机制。央行可以在某段时间内买卖外汇来稳定汇率,但仍可以继续发行更多的货币或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在这种机制下,不管外汇储备多么庞大,也不可能抵 御持续的投机攻势。而香港的情形正好与此相反。

但对于联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在汇率受冲击时,套利机制会使汇率自动稳定。但在同业市场上,受金管 局干预行为的影响,金融机构只愿意从事隔夜拆借,较长期限的资金供应相对匮乏,使这类资金拆息较高。由于同业拆借资金在香港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中占了较大 比重,小银行会由于资金成本过高而无法从事地产贷款,使银行盈利大幅下降,进而危及银行的安全运作。去年1110日,港基银行发生的挤兑现象在一定程度 上验证了他的看法。

除了上述自我调节机制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对维护联系汇率制起重要作用。

一是财政纪律。实际上,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无一不饱受财政赤字之苦,go-vern-ment不得不通过发钞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引起高通胀。但 是在香港,财政赤字只是例外的现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香港的财政盈余从1986年末的234亿港元增加到19976月底的1822亿港元。

二是回归因素。我国在收回香港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把1700亿港元的土地基金交给了特区go-vern-ment,这使香港的财政储备达到约3500亿港元(约合450亿美元)

所以,仅就联系汇率制而言,它是香港目前行之有效的货币汇率制度,对香港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正面的作用,应该坚持下去。这也是国际投机者不断冲击港元都不断失败的原因所在。但是,联系汇率也应适应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和香港经济发展变化的现状,作出必要的改善。

(完)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