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
信息来自:互动百科 · 作者: · 日期:28-01-2016

亚洲金融危机 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 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 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目录

1 产生原因

2 发展历程

3 对中国影响

4 对香港影响

5 对韩国影响

6 对日本影响

7 对东南亚各国影响

8 波及俄罗斯、巴西

9 反应对策

10 警示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

又称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继1994年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爆发的又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通过各种渠道对亚洲各国的股市、汇市进行疯狂投机。以泰国为首的一些亚洲经济新兴国家,为了避免国际游资冲击,主动下调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而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72日,泰国首先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 条。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 - 产生原因

爆发的原因

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

一、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 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 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 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 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 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 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 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 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 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 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 是卑劣的。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1、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2、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 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 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 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 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 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3、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 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 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亚洲金融危机 - 发展历程

亚洲金融危机首先起始于泰国,19972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投机家在23月份从泰国银行买入高达150亿美元的远期泰铢合约,并于25月间数次大量抛售泰铢,压低泰铢现货市场的汇率,引起泰国金融市场的动摇。5月份起,国际投机者不断冲击泰铢,泰国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抵御无效、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后,被迫于72日宣布放弃主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铢随之大幅贬值。与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像流感一样迅速传染到东南亚,紧接着迅速北上,矛头直指韩国和日本。10月后,金融危机蔓延到韩国和日本,导致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和大公司纷纷破产。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全年分别下跌43.5%57.5%53.8%48.3%;股市分别下跌56.0%52.4%37.0%42.2%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引发全球汇市和股市大波动和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

个亚洲金融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6月至12月,19981月至19987月,1998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6月至12

19977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1月至19987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8月初至1998年年底

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亚洲金融危机 - 对中国影响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由于中国实行比较谨慎的金融政策和前几年采取了的一系列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在危机中未受到直接冲击,金融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

一、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有关国家的援助。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排的框架内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泰国等国提供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国提供了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

二、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承受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很大代价。此举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中国与有关各方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和国际金融合作。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以制止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为克服金融危机的自主选择三项主张。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199812月举行的第二次东盟—— 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和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中,进一步强调东亚国家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与调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短期流动资本的调 控和监管,主张东亚国家就金融改革等宏观问题进行交流,建议开展副财长和央行副行长级对话,并根据需要适时成立专家小组,深入研究对短期流动资本进行调控 的具体途径等。中方的建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

亚洲金融危机 - 对香港影响

1997 年,泰国经济疲弱,由美国知名炒家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泰铢与美元脱钩贬值,之后多个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也随之贬值,香港的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此时量子基金开始炒港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港元联系汇率制。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代价,从 16800 多点跌至 9000 点左右。

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强调,香港股市的震荡只是暂时性调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表示,香港股市以往也出现过这种波动,不足为怪,港股波动是特区政府要自行处理的事物,中央政府将依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不会直接干预香港的股市和港元汇价。北京方面对香港整体经济仍充满信心。特区临时立法会财政事务局局长在回答议员的提问时说,社会对于稳定联合汇 率制度十分关心,关于市场的运作,特区政府的一贯政策是 " 自由 " ,行政干预应减到最少。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则劝市民保持冷静,反应不要过敏,入市时要审慎并要量力而为。

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实行的有效措施有:一、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 纳港元。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打破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的所谓常规,动用1100多亿港元的外汇基金,入市收购部分本地股票,捍卫香港股 市,捍卫联系汇率制度。二、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 家蓝筹、红筹股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此外中国电讯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中国内地减 息亦成大市上扬的外因,这些因素令恒生指数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终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 增长,走上了复苏之路。

亚洲金融危机 - 对韩国影响

韩国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速,到1996年,人均国民收入已突破1万美元。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韩国也存在着大财团垄断市场及高额负债、银行不良贷款越来越多、金融监管不力等致命弱点。因而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韩国经济变得弱不禁风,韩宝三美、真露、起亚等大公司纷纷陷入经营危机或宣告破产。10月以后,股票综合指数跌破600点大关。1119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下跌到13001;第二天,又跌到11391。韩国政府只好在1121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200亿美元的援助。由于受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1998年,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倒退为6300美元,比1996年锐减近4000美元。

亚洲金融危机 - 对日本影响

 亚洲金融风暴刮到日本国内,其原有的负面效应和经济结构的深层矛盾被激化。199711月以后,中小金融机构一个接一个地倒闭,很快涉及金融业的核心。113日,负债累累的三洋证券公司宣布破产。日本大藏省立即指示几家大银行筹措补偿资金,并特别允许三洋证券公司在4日以后继续进行偿还资金和有价证券的业务。

 接着,日本第十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第四大证券公司山一证券公司等,如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地倒台破产。到1997年年底,日经指数比上一年下跌了25%。到1998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全国共有2万多家企业倒闭,负债总额超过13万亿日元。  

亚洲金融危机 - 对东南亚各国影响

 短期资金大量进出

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19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

汇率股市大幅下跌

1997711日后,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到年底,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都下跌40%以上,新加坡元跌幅超过10%。与此同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股市分别下跌了75.9%73.7%69.1%61.7%43.1%

                   亚洲金融危机

 1997725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大骂乔治·索罗斯是东南亚货币受投机者狙击从而大幅贬值的幕后“黑手”。

19983月到9月,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130亿美元。印尼总统苏哈托的子女们也被迫出售他们的公司,以免颗粒无收局面的出现。

通货膨胀

1998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韩国1998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

直到1999年年底,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的东南亚国家才走出低谷,经济开始复苏。

亚洲金融危机 - 波及俄罗斯、巴西

1998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罗斯股市、汇市猛跌。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 - 反应对策

1997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尔曼发出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2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199785日,泰国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811日,为拯救资金短缺的泰国,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持,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行长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承诺分担为泰国提供总共160亿美元(后增至167亿美元)的融资款计划,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都各自承诺向泰国借出10亿美元的贷款。82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宣布给泰国总值33亿美元的临时贷款,以协助其渡过难关。

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会由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国际投机商咄咄逼人的气焰已使得国际社会对集体应付货币危机的认识正在加深。725日,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特区、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11个 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层代表在上海开会,会议结束后发出的声明表示,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亚太各国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研 究,对有关国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协助成员国在必要时进行经济调整,这个消息对东南亚各国来说,至少让他们觉得在自己与国际货币炒家进行殊死搏斗时不再显得 那么孤单。

亚洲金融危机 - 警示作用

金融的开放和全球化,并不必然带来十年前那样的深重危机,导致金融灭顶之灾的恰恰是缺乏开放的制度设计,并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道路上裹足不前。

金融危机衍发效应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金融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市场风险:

其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人民资产大为缩水。199732日索罗斯攻击泰国外汇市场,引起泰国挤兑风 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由泰国引起的金融动荡一直蔓延到亚洲的北部乃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日本、香 港、韩国均受重创,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亚洲人民多年来创造的财富纷纷贬值,欧美国家利用亚洲货币贬值、股市狂泻的时机,纷纷兼并亚洲企 业,购买不动产,以其1%的代价轻易获取了百分之几百的财产。

其二,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由于银行倒闭,金融业崩溃,导致经济瘫痪。经济衰退,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社会动荡,人心涣散,秩序混乱。

其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家政权不再稳定。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导致人们对政府信任 度下降。在野党、反对党纷纷指责执政党,于是,泰国的政府被推翻了,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政府被推翻了,日本桥本龙太郎下台了,俄罗斯一年之内换了六届总 理。政治不稳定,破坏了亚洲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此前,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破坏了这种稳定,引发社会波 动,差点危及到各国的国家安全。

亚洲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补救导致金融危机的缺陷以及危机所造成的破坏。银行冲销了坏账,重组了资本结构, 强化了审慎控制。企业对资产负债状况进行了重新整理,金融危机前的过度投资被逐一清理。更为审慎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占据了主导地位,外汇储备日益上升,取代 了以往严重依赖海外短期资金流入的局面。

但危机给亚洲带来的创伤不可谓不深刻,它警示我们:国家安全并非简单地表现为国防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安全,而经济安全的关键在于金融安全。
但是,我们不能把金融开放视之为洪水猛兽,不能据此而锁国;恰恰相反,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因为开放而衰退,只有因为封闭而落后的例子,这已为人类的历史所证明。
么,为何开放体系的整体风险低于封闭的体系呢?因为,开放体系中有一整套健全的市场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主体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宏观和微观主体具有 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亚洲四小龙成功的经验表明,对外开放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亚洲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并不在东南亚经济开放上,而是这些国 家和地区的国内资本市场不合理、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为国际金融危机商业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机。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人们看到:一方面许多东亚国家的信贷市场畸形发展,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国内信贷额与GDP 比均高达115%-200%;另一方面,其资本市场又不成熟或发育不全,致使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而银行又过于依恃政府的主导与担保,导 致银行信贷过度扩张,银行不良债权或坏账过大。如韩国、泰国的银行不良资产占到其GDP34%-40%。与此同时,东亚银行制度的不成熟性还表现在金融 监管不力、法规不健全上。许多东盟国家的中央银行并没有随着不良债权增大而增加贷款损失准备金,菲律宾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三年间银行贷款增大了38%,而贷 款损失准备金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却从 3.5%减到1.5%,比重最高的马来西亚也只有2%。这么孱弱的金融体系,一旦风吹草动,如国际收支锐减,便造成人心浮动,国内资金外送和外资迅速撤 离,金融风暴随之即来。

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它们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债权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到衍生品市场,大 约经历了200年的历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是200年前由24名商人在曼哈顿南段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一份定期交换各州政府发行的债券协议开始的,过了 25年才成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理事会,1863年成立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又发展起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期货市场,战后又发展了衍生品市场,因此,每种 市场、每种机制和制度工具,都是千万人在经济实践中根据活动的需要而协议采取的,并通过千万人的实践才逐步形成共同的制度、机制和工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运行、监管的制度与规则。但东亚发展中国家在短短20-30年间,不可能完成发达国家两百多年所完成的事,也不可能通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让各类市场形式、机 制、制度工具依序发育、成熟,而是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同时出台。当经济货币化的进程尚未完成时就已开始证券化, 证券制度还未发育成熟甚至有关运行规则还未确定时又出台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这一切导致各种市场、机制、制度工具不能不带有不同程度的夹生性。正是由于这些制度性弱点,构成了赶超型经济所固有的先天性不足。同时,后天又过度利 用境外短期资金,而不是先贸易、后投资;先实业后金融;先关税,后非关税;先经常项目,后资本项目。过度、过滥、妄用金融手段,势必招致风险。如:泰国在 本地银行累积巨额不良债权,经常项目连年逆差的情况下,过早放开资本项目,结果给国际短期游资大开方便之门,因此,自身的脆弱风险最大。

由此看来,金融危机不在开放本身上,正如防范危机的根本措施,不再货币之内而在货币之外一样。新加坡是小型开 放型经济国家,极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亚洲金融风暴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极有可能对其经济产生灾难性的打击。然而,在整个东亚经济一片萧条时,新 加坡相对而言未受太大的影响,虽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遭受了冲击,但整个经济发展状况良好。1998年,经济增长率为正值,但不高;到1999年就上 升到了5.4%。那么,为何新加坡能经受住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呢?这是因为新加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特别是一个良好的银行系统和监管体系。新加坡银行的资 本状况达到了国际水平。尽管多年来提取了大量的准备金,但它们的资金充足率仍从1996年的16%上升到1998年的18.3%1998年新加坡银行甚 至获得了14.5亿新加坡元 利润,尽管这比1997年的水平下降了40%。因为银行在当地的资产仅占其全球资产的不到20%,因此新加坡没有发生银行系统危机的可能。银行的贷款大部 分面向国内,国内的贷款企业由于具有良好的资产负债情况,因此能很好地抵御金融风暴造成的资产价格和国内需求的负面冲击。

 

  1.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