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长:我们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
信息来自:infzm.com · 作者: · 日期:24-08-2016

2014-03-07

据新华网消息,3月7日上午9时,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梅地亚多功能厅就“商务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我们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中国外贸情况的。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是有说法称我们现在还不是第一强国,请问您对此怎么看?另外我们采访的一些企业也透露,今年2月的外贸情况并不乐观,请问您如何判断2014年整体的外贸形势?

高虎城:如果按照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4.1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约占2013年全球贸易的12%,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国内而言,2万多亿美元的出口,为国内的就业和税收乃至于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就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7亿多就业人口当中大概4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间接地从事对外贸易的。

我们看到这个变化的同时,有一个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这主要在几方面,我们的出口产品当中,绝大部分附加值比较低,自有品牌比较少,在全球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也是比较滞后的。这是我们下一步由一个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当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

关于今年的外贸形势,从国际的需求来看,我们的分析是,应当说2014年国际经济保持了继续复苏的势头,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需求会缓慢增长,这对中国的出口来说是有帮助的。另外从新兴经济体来说,虽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了经济放缓的状况,但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还是良好的,是有能力克服目前遇到一些困难,逐渐使自己的经济在2004年有所回升和好转。

从国内的竞争条件来看,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是有利因素,一个是我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内生的调整和自己内生的发展动力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营销战略上看得出来。另一方面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这方面将会激发企业的制度红利,使企业的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综合分析2014年整个国际市场形势,我们对2014年中国外贸实现7.5%的增长是充满信心的。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上海自贸区试验田

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记者:我们这段时间常常听到一个词就是上海自贸区,社会对上海自贸区的关注度非常高,期望值也非常高。最近有一些声音质疑说我们目前的优惠政策不足,不知道高部长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同样,我们最近也常常听说到一些粤港自贸区PK上海自贸区诸如此类的话题。我想了解一下,目前我们国家是不是有计划在其他地区进行类似于上海自贸区这样的试验?

高虎城: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本目的是为了下一轮的扩大开放做一个试验,也是为下一轮的改革开放形成可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的试验田。

这个试验区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创新释放制度的红利和开放的红利。试验区的一个主要目的和中心也是围绕着转变政府职能,放开投资领域的审批,投资贸易便利化特别是服务贸易方面的准入和金融改革方面进行试点。其中关于外商投资领域的一个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提出来的。

通过这五个月的试验,我们初步看到,各方面的发展、各方面的工作进度是正常的,首先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在自贸区实行,而且按照政府的工作报告,我们3月份也将在全国推开。其次就是对外商投资的管理,负面清单已经如期公布。另外就是贸易便利化方面,无论是各个监管部门都大大采取了简便放行的方式,同时在加强执法和监管方面联合的执法和监管措施,进一步方便试验区企业的经营。在服务贸易领域方面,我们开放会计、金融、咨询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当中,对政府放开以负面清单形式转变了以过去审批的管理方式之后,如何实施政府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一点,试验区构建了协同和联合的监管机制、综合的执法制度、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的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安全审查和反垄断的协助审查制度、综合评估制度六个方面的政府联合监管体制。为什么我要讲这一点呢?我们传统上是习惯于前置性的审批,对审批之后,如何加强政府监管,对政府部门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也是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这也就是制度创新方面需要面对的一个探索。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谈到的各地纷纷提出,包括广东等一些地区提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请,商务部已经与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省市区有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下一步,我们将在评估和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继续完善和缩减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健全试验区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管体系方面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总结,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里面我特别要强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指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和机制。

中国光伏产业发生根本性变化

国际商报记者:众所周知,去年中欧之间发生了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我想听听您的看法,中国的政府和企业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另外还想听听您对今年中欧经贸关系的看法。

高虎城:去年中欧之间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是引起中欧之间乃至全球光伏产业关注的一个重大的贸易摩擦,因为它是有史以来涉及一个领域金额最高的一项贸易争端,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涉及中国40多万人的就业,所以无论从中国政府还是欧盟方面的业界和政府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从今年的形势可以看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光伏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和去年我们与欧盟磋商如何妥善解决这一起最大贸易争端案的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我们通过和欧盟的和解,稳定了大部分中国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为国内光伏产业在国务院出台的光伏新政后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今天,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中国的光伏企业就实现了一个重生,无论在市场的多元化方面还是科技进步方面,特别是在光伏产品的成本和附加值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欧之间的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解决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中国和欧盟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三年双边的贸易额超过了5000亿美元,去年达到5662亿美元。像这么大的一个贸易伙伴,如此规模的贸易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应当说是一个平常事件。但是这个光伏产品有它的特殊性,当遇到如此巨大的贸易摩擦时,在这样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双方,我们如何解决这样事关就业、产业发展和双边经贸关系的重大贸易摩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沟通、和解、合作和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妥善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付诸于贸易救济的措施,采取关税措施来简单地处理这样的问题。

我们双方通过这一起案子的妥善解决,一致意识到应当在今后的贸易摩擦当中加强中欧之间的沟通和磋商,通过业界的合作和通过产业的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使这些贸易摩擦得到有效的、妥善的解决。即使到了真正需要动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时候,也不排除企业随时在某一个磋商阶段达成和解。

其次,中欧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有一个特点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有些产品和行业不能发展得过快,尤其是不能盲目地发展,把大部分的产品的销售市场放在国外,这也是我为什么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一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

中欧经贸关系,刚才我已经点到了一点,应当说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中欧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之下,这一重要领域实际上融合度非常的深,可以说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所以我们通过这个案件认识到,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去管控中欧在经贸领域当中的分歧。秉承这样一个精神,我们去年在欧盟两位主席联袂访华期间,中欧双方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并且开启了中欧之间的投资协定谈判,最近将举行第二轮的谈判。我们相信,中欧经贸合作以中欧2020战略规划为契机,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作为抓手,会迎来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发展时期。

正在积极评估TPP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刚才您在答文当中介绍了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进展以及其他试点地区的进展情况和条件。我们注意到全球范围内有个更大的自贸区TPP,也就是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协定谈判也正在进行当中,一些主要的经济体都已经加入了。对中国来说,这样一个谈判对既有的WTO框架下的这种对外经贸格局,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近期有没有考虑要加入TPP?

高虎城:当前全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应该是在两个方面并行不悖地发展,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就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投资贸易的自由化,两个轮子一起转。这也是中国政府目前在国际经济秩序当中,特别是在投资贸易自由化当中所秉持的立场。我们一直认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是全球多边贸易的基石,中国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特别是以世贸组织为基础建立起的全球贸易规则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积极的贡献者。同时,我们也认为,区域的安排和双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安排,是对多边贸易体制有益的补充,甚至是一个有益的提升。我们认为,这两个发展的方向是并行不悖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全球的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使全球的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复苏,使全球的贸易和投资能够得到更为自由和便利的空间和环境。

就此,中国在刚刚结束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巴厘岛达成的多哈回合一揽子协议当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在多哈回合十几年谈判之后首次的一个早期收获,应当说在农业、贸易便利化和发展援助三个领域达成了10个文件,为多哈回合下一步的谈判增添了活力。现在世贸组织成员都在积极探讨早期收获的实施和结束多哈会合谈判的路径和选项。

与此同时,各个地区性自贸区的谈判也是方兴未艾,中国也参加了,同时也在推进着我们的自贸区网络的建设。就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当中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也要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目前中国在参加和推进的自贸区谈判当中,有大家了解的中韩、中澳、中日韩、区域伙伴经济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以及我们将要启动的海合会的谈判,还有在准备的其他国家前期自贸区谈判的预可研和可研协定。总之,中国也在积极参与。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和贡献者,中国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各个不同区域的多边或双边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谈判。

至于你谈到的TPP,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谈判,也是个高水平的贸易协定。中国历来对各个区域当中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安排持的是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我们也希望相关方面能够以包容、开放、透明的心态,去推进区域贸易的安排,从而为多边贸易体制增加新的活力。中方在高度关注TPP的谈判进程,也在评估这个谈判发展和进展情况,与此同时,我们也和主要的谈判方保持着信息的沟通,比如说中方和美国,美方建立各自所参与的区域性自贸协定谈判的进程有关信息安排,作为制度安排,已经作为中美经贸联委会当中的一个制度安排确定下来了,所以对这一点中国是高度关注的,也是包容开放的,我们正在积极地做出评估。

TPP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作为野心勃勃的“太平洋世纪”的贸易载体,TPP原本只是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4国2005年签署的无名自由贸易协议(FTA),后演变成美国(2009年加入)牵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秘鲁、越南4国加盟。在这之后,日本(2011年)、韩国(2013年)也相继加入谈判。但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目前还不是TPP成员。

作为“新一代、更高级别,超越WTO谈判”的TPP,对中国而言,有着一道非常高的入门门槛。协议要求的降低环保产品关税,中国现阶段难以达到;降低GDP能耗同样是中国的难题;“国有企业在买卖商品和服务时,必须以商业方式进行运作”,则直接打在中国改革的软肋上。

切实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记者:我们看到很多分析都认为,现在中国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增加了,而且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很多外资企业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质量是在下降的。您刚才讲到其实中国的对外投资在飞速增加,大家也都以为中国有钱了。请问中国目前是如何对待外资,您怎么看外资的这一担忧?另外中国还会不会继续出台一些政策安排和措施来扩大对外资的开放?

高虎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说对中国的投资在不断缩水,中国的成本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究竟怎么样?我想,这里面首先有一个认识的问题,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应当说在实行国民待遇方面,的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外商特殊的优惠政策得到调整。同时中国的产品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就由于成本的上升,有些产品不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会在外商投资领域当中反映出来。

同时,我们也看到,本土企业的迅速发展,这里面当然有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假如我们看一下世界五百强的排名中,如果我们看十年前、二十年前中国的企业数量和今天的数量,就能够看出这个变化。所以我认为,中国综合利用外资的优势并没有改变,只是在方向上,在结构上,在领域方面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我们在利用外资当中,我介绍的1176亿当中,有超过一半利用外资是在服务领域,这就和当初投资在制造业和生产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实际上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当中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指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改善投资环境、释放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红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也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改善投资环境。这是下一步我们应该做的主要工作之一。

首先是在服务领域的开放,针对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十个服务行业和一般的制造业。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放宽外资在股比比例和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另外我刚才也介绍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内容,实际上它是一个体制和机制的试验田,需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体制和机制,而不是可推广可复制的优惠政策。所以,我们要通过这个总结经验,指导上海有关方面修订的负面清单,缩小清单的范围,放宽限制的要求,从而在体制机制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筹安排之下,在其他地区有序地推开。

第三是加强对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分类指导,特别是想通过这一点来扩大西部和沿边的对外开放。同时也鼓励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方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比如说加工贸易向西部转移的问题,特别是要进一步简化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向西部转移当中的各项政策和手续。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完善投资环境,在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多下功夫,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是在制度和体制方面我们要下的功夫,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在对外开放方面提出的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