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的复杂心态
信息来自:《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3期 · 作者:陈孔立 · 日期:12-09-2016

2013­-09­-30

摘要: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产生了一些矛盾而复杂的心态。本文认为主要的心态是:承认或不承认“崛起”的事实,既看到机遇又感受挑战,挫折感与自尊需求,参与与疑惧等,并对此加以概括性的描述。在提出矛盾与复杂心态的基础上,探讨它对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特别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指出“强化自我认同,维持两岸现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民意。因此,如何面对这种心态及其影响才能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应当是两岸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大陆崛起;复杂心态;身份认同;双边思维 
 

近年来,台湾媒体上经常出现有关“中国崛起”的报道,台湾民众及各界人士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中国大陆各个方面的发展已经引起台湾社会的重视,并且对台湾民众的心态发生一定的影响。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产生了哪些复杂的心态,它对两岸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复杂心态的主要表现

( 一) 承认或不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

总的来说,承认“中国崛起”的占多数。据有关调查,多数人看到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经济进步的事实,“有六成以上(63.3%)同意中国经济进步的程度会超过台湾”。[1]2012年9月《联合报》民调指出:有六成五民众认为“大陆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机会浓厚”。有的媒体指出如下事实: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工厂,也是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层面,也是全球政治、战略安全层面”;“无论是全球经济前景或全球政治和平之趋势,中国大陆不仅是动见观瞻,更是有实质主导力量的全球大国”。[2]

从政界人士来看,也有不少人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马英九指出,近30年来大陆改革开放,“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号召,走向现代化,拥抱全世界,崛起于东亚”。[3]“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大陆崛起的事实,并作出冷静回应。”[4]萧万长也指出,“不管大家喜欢或不喜欢,中国经济崛起的新情势是事实”。[5] 

一些民进党高层人士也承认这一点,蔡英文指出:“中国的崛起,对区域稳定带来影响,为了亚洲区域的稳定,与大陆持续对话,是台湾,也是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责任。”[6]谢长廷也说:“民进党的中国政策其实很分歧,一方面希望维持主权的独立,一方面也认为面对中国的崛起,以及目前国际情势的改变,跟中国的交流与对话已经不可避免。”[7]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黄昆辉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认为“台湾社会中弥漫的却是一个虚假的‘中国崛起’,制造一股西进中国才有发展的氛围。很不幸的,连很多咱绿营本土的政治人物也迷思在这款的气氛中,在中国政策上摇摆不定,不能站稳立场”。他提出,政治上要坚定不统一的意念,经济上要独立自主,文化上要强化台湾主体认同,以此来应对中国的崛起。[8]

应当指出,在承认“中国崛起”方面,对“崛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多数人认为是经济上、军事上的“崛起”,而不及于政治、社会等方面。萧新煌的研究表明:“在台湾人心目中,中国的‘崛起’是事实,但似乎只限于经济的开放和繁荣而已,至于政治的民主和人民、社会的质量和水平,依旧无法说服一般的台湾人”;[9]“台湾人民对经济崛起的中国,心存羡慕和期待,但对政治仍然专制的中国却依旧心怀恐惧和不信任。也就是说,台湾人民虽看好中国经济的进步,也不讳言其经济会有超越台湾的可能,甚至表露出对台湾经济政治发展的悲观心理。但是台湾人民对中国的民主改革却仍不寄予太多期望”。[10] 

(二)既看到机遇,又感受挑战

许多人看到“中国崛起”对台湾来说是一个机遇,台湾有可能借助中国大陆的发展获得发展的机会,个人也可能从中获得利益。有人看到由于ECFA的签订,台湾已经获得发展的机遇,“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调查,两岸签署ECFA,使台湾竞争力跨进全球前十强(第七名),大幅跃进且超过韩国,这便是ECFA的具体贡献。而台湾在2010年未签署ECFA之前的排名是第二十名”。[11]所以台湾政大经济系教授林祖嘉认为:“ECFA可以让世界走进台湾,也让台湾由此走向世界。”[12]《中华日报》社论指出:“从多重角度来看,对大陆贸易之于台湾经济发展利多于弊、得多于失,台湾对大陆经贸依存度日益提高,成为难以阻挡的趋势。未来台湾固然要致力于分散市场,缓解过度集中大陆的风险,但最重要的是要因势利导,利用‘大陆崛起’机遇,让台湾经济也水涨船高。”[13]一些台湾学生感受到“在两岸互动中能够参与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只要能够把握机遇,找准位置,发挥所学,就不会做一个中国崛起的旁观者”。[14]

一些政治人物也看到了这一点。马英九在2012年元旦讲话中提到“下一代提及亚洲崛起、中国大陆崛

起的惊叹,也必然感受台湾崛起、‘中华民国’崛起的光荣”,有的媒体解读说,这是“期许台湾会把握亚洲崛起、中国大陆崛起的机遇”。[15]萧万长指出:“两岸在签订ECFA后,两岸的经济互动会逐渐制度化与正常化,所以是台湾经济‘转大人’的起步,也是关键”。[16]龙应台则说,“中国大陆的崛起挑战现在的政策思维,大陆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17]民进党人吕秀莲也说:“中国过去受到不平等条约,但现在崛起了,希望中国崛起的发展对台湾是好的。”[18]苏焕智还具体地列出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上分工合作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提供台湾更大的市场,提升台湾企业的整体经济规模;由代工、制造到内需市场形成,提供台商建构通路及品牌的机会;透过交往,不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也使台湾自由、民主、法治、人权之思想及文化制度,能影响中国的民主化,并逐步改善双方的关系。[19]

但是也有很多人强调“威胁”的一面。他们指出,面对大陆的崛起,台湾未来会出现很大的挑战,而且必须注意大陆崛起背后的风险。“威胁”来自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许多方面,在2008年以前更感受到政治形势的紧张。在政治人物中,马英九比较强调军事威胁,他说:“中国大陆在军事方面崛起对这个区域已造成影响”,中国大陆扩张海军、空军,使周边国家感受到威胁。[20]蔡英文既强调经济上的威胁,也强调军事上、国际关系上的威胁,她说:“由于中国的崛起,台湾位处这个变动中的国际环境的最前线,则是最严峻的挑战。中国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其庞大的生产能力与国内市场,俨然成为全球性的力量,其军事力量的快速扩张,也强烈的冲击了世界地缘政治的战略格局,东亚情势更是深受影响。”[21]她还说:“中国的崛起,不仅严重冲击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更对全世界造成广泛的影响。”[22]苏焕智还具体地罗列出几种威胁:“军事、政治上并吞台湾;经济上造成台湾产业外移,产业空洞化,失业严重;产业上逐渐由互助性,转为竞争性、替代性;两岸更密切的经贸文教往来,造成台湾对中国的依赖性愈高、愈深,愈会被并吞;中国有计划渗透台湾各阶层,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利益收买台湾政、经、媒体各界介入台湾的政治系统及政府体系。”[23] 

至于如何面对挑战,也有不同的主张,一是参与大陆的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与大陆一起打拼,共享繁荣的机会,促使出现一个“融合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新时代;二是与大陆展开竞争,以台湾的民主、文化、软实力等与大陆较量,“打开台湾的国际地位”;三是采取抗拒的态度,“正面迎击‘亲中思维’”,加强“全民国防”,争取与美国军事合作,捍卫台湾“主权”,“不怕得罪中国(大陆)”。有人指出,在绿营“一遇到了中国因素的议题,就立刻将其转化为某种中国威胁的叙事,并蔓延出各种‘防卫’优先的思维”。[24]当然比较理性的看法是,大陆的发展对台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台湾应当考虑如何把握“平衡”机遇与挑战。有人指出:选择抗拒与自我封闭的做法,只能坐以待毙。由此可见,面对“中国崛起”,台湾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一大课题。 

(三)挫折感与自尊需求

近十年来,由于大陆的快速发展,而台湾经济却多年处在低迷的状态,经济恶化,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没有增加,幸福指数下降,许多人产生挫折感,有人甚至认为台湾已经成为一个“失败者”,对台湾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有的研究表明,“台湾人民对自己经济前景的信心则远逊于中国,不表乐观者高达四成至六成”,对台湾“经济和政治前景都蒙上悲观的色彩”。[25]有的调查表明,有82%的民众觉得台湾没进步,79%的人替下一代感到忧心。[26]这种挫折感存在于许多领域,在国际上,多次要求加入联合国都遭到失败,“导致台湾民众挫折感加深、两岸关系恶化、国际社会即使同情亦不完全认同台方做法”。[27]有些民进党人认为台湾是大陆崛起的“牺牲品”,台湾“在美国的声音越来越轻”。[28]台湾民众,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感受到无论经济、军事、科技等都无法与大陆相比,“心中充满了自卑”,在民进党当政时期,“挫折感、虚无感、无力感其实是在老少男女阶层都充斥着的”。[29] 

挫折感带来“不服气”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社会产生特别强烈的自尊需求,他们千方百计寻找比大陆优越的东西,用来维护台湾的尊严。在这个方面,主要是强调台湾的民主、人均GDP以及其他能够让台湾引以为傲的事物,同时还有意寻找大陆的“毛病”以显示台湾的优越。例如,大陆游客来台湾,不买东西就说他们“小气”,买了许多东西就说他们“嚣张”;又如,从“塑化剂事件”中反映出这样的心态:过去大陆出现“三鹿奶粉”之类的“黑心商品”,“台湾民意代表及媒体强烈批判大陆”,“台湾一些媒体也总是抱着见猎心喜的心态大肆报导”,而当台湾发生塑化剂事件时,“大陆官方及相关业者默默善后”,“未见政府及主流媒体对台湾做任何情绪性攻击”。《旺报》社论指出:“分析心态,有些是意识形态作祟,意图借‘中国不好’突显‘台湾好’。有些则是优越感,‘made in China’就是不如‘made in Taiwan’。更多是‘政治挂帅’,希望强化民间‘大陆代表落伍、污秽、无序、黑心’的负面印象。”[30]《联合报》社论也指出:“台湾朝野和全体人民必须放下嘲讽、不屑、唱衰、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才有可能真诚面对自己,扭转台湾经济实力倒退的事实。”[31]有人提出这样的劝告:“面对中国崛起,如果我们思想仍停留在过去,总是趾高气扬,处处展露优越感,而非用客观的心态观察大陆如何从‘富有’到‘好礼’。未来,当巨人站起来的那天,我们丧失的不只是机会,还有自尊。”[32] 

(四)参与与疑惧

对于是否参与中国大陆的发展,台湾民众也产生了矛盾、复杂的心态,有人认为台湾民众应当参与大陆的发展,共同打拼,共享双赢,对“中国崛起”抱着“与有荣焉”的态度;有人则心有疑惧,担心大陆的发展对台湾的前景会有负面的影响,因而加大了焦虑感与心理不平衡。

据调查,认为大陆的发展对台湾的前景有正面影响的占37.2%。有的台湾青年表示:“两岸同样身为华人,大陆能够成为金砖四国(加上南非变成五国),而且高经济增长率领先全球,我觉得与有荣焉。”[33]连战指出:“台湾同胞希望在中华民族崛起的时刻不要缺席,可以为了未来一起打拼”。[34]星云大师说,“两岸的关系就是靠来往,你来我往,我往你来,这里不分哪里人,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大陆的崛起,在世界上是很富强的国家,大家都以做中国人为荣。”[35] 

对大陆的发展心存疑惧者略占多数,达到44.8%。郭正亮指出:“当询及民众‘若中国大陆变成世界强国,对台湾未来经济和前途的影响’,结果认为是正面的只有37.2%,认为有不好影响的,反而高达44.8%,多数台湾民众对于中国大陆的崛起,不但不感到与有荣焉,反而心存疑惧”。[36]作者还指出:“最近随着两岸交流迅速热络,对中恐慌几乎包括各方面:例如对中资来台炒股炒房的恐慌、对中国专业人士和陆生来台抢工作的恐慌、对中国政府来台采购拉拢台商的恐慌、对陆客来台跳机的恐慌、甚至还扩及对中国富人来台施舍的恐慌。”[37]实际上,部分民众对两岸在军事、经贸、外交上的竞争都有不少疑虑和戒心。

这方面的矛盾心态,在观看大陆阅兵仪式时得到充分的表露。据媒体报道,台湾民众看完大陆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后,“人们感觉很不一样:有人以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欢欣、自豪;有人‘五味杂陈’,不知所从;有人忧心忡忡,如大难临头;有人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老共炫耀武力’,‘穷兵黩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38] 

综上所述,台湾民众的复杂心理主要表现在:在承认“崛起”与不承认“崛起”方面,前者占多数;有人认为是机遇,有人认为是威胁,理性的看法是二者并存;既产生挫折感,又强调自尊,处在焦虑状态;愿意参与和共享“崛起”或心存疑惧,后者仍占多数。以上是对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崛起”的矛盾、复杂心态做出的概括性描述,提供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的参考。 

二、复杂心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台湾民众对“中国崛起”所产生的矛盾和复杂的心态,体现了当前台湾多元的民意,表达了不同的利益、意愿、需求和情绪,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态已经产生社会引导作用,影响民众对大陆、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概括地说,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不能对抗,只能开放”。有人认为不要担心大陆的崛起,台湾应当透过交流,增进了解,强化沟通,提高善意,使两岸和平发展能够制度化。台湾的战略思维应当是“面对中国,强化两岸和谐发展,促进亚太地区安全,营造台湾经贸有利处境,是为上策”。有人认为可能出现一个“融合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新时代。[39]为此,有人提出应当扬弃“脱中入世”的狭隘思维转向“和中济世”。[40]台湾学者汤绍成也指出:“由于两岸长期对抗,相互攻讦,习以为常,如今两岸和解,差异缩小,台湾人自然应当正视大陆的发展,以及其国际的作为,否则错估形势,必将自食其果。”[41] 

第二种态度是把“中国崛起”看成是重大威胁,主张联合国际力量,因应大陆挑战。有人认为,面对大陆的崛起,台湾应当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亚洲正形成的“制衡中国的新兴联盟”的合作,承担“共同责任”,维护“共同利益”。第三种态度是发挥台湾的优势,政治上对抗、经济上合作。有人指出:“台湾面对崛起的中国大陆,在政治上固应步步为营以免被大吃小,但也不宜因噎废食,在经济上拒人千里之外,使自己先坐困愁城”。[42]还有人主张以台湾在民主、自由、创意以及文化上的优势,面对大陆,维持两岸关系平稳的发展。[43]以上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不同态度,只是矛盾、复杂心态在表面层次上的影响,更深层次的影响则体现在身份认同方面。 

以下是有关“中国崛起”与台湾民众“身份认同”的一些民调数据:

1.前几年的民调结果 

有63.3%的受访者认为大陆经济进步程度会超过台湾,66.9%认为大陆政治会越来越开放,有56.

5%认为大陆民主不可能超过台湾,有72.4%认为大陆百姓社会文化水平会越来越进步,62.1%认为进

步程度不会超过台湾,无法影响台湾人的本土认同。[44] 

2.“台湾指标民调公司”2012年8月的调查结果

当询及台湾民众的“自我身份认同”时,在随机顺序且不限复选情形下,依回答结果排序为:“台湾人”95.5%、“‘中华民国’一分子”83.2%、“中华民族一分子”75.1%、“亚洲人”70.9%、“华人”68.0%、“中国人”44.6%、“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分子”9.4%。在20~24岁民众中,超过1/5自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分子”,远高于其他年龄层民众。

当询及岛内民众“两岸最后可能变成或接近何种关系”,在提示选项后结果依序为:“生意伙伴”39.2%、“朋友”19.4%、“敌人”7.7%、“家人”7.3%、“亲戚”6.7%、“陌生人”3.3% 。当询及民众“有无因来台湾观光和消费改变对大陆社会或民众的印象”时,55.4%表示改变印象、23.7%表示印象变好、7.5%印象变差,再次印证两岸民众互动有助了解并改变对彼此既有印象,可激发并深化两岸社会之间的交流。[45]

3.《联合报》2012年9月的调查结果

民众对于台湾前途的看法虽然仍以主张“永远维持现状”为主流,但比率由去年五成二降为四成八;民众对于两岸经贸关系的看法逆转,感觉两岸经贸处于“竞争”局面的比率首次超越“互利”或“既竞争又互利”;民众认为两岸社会与政治互动现况相对较为紧密;民众对于两岸军事、经贸与外交竞争关系有较多疑虑。[46] 

对于以上数据,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例如:萧新煌认为在台湾人心目中,中国的“崛起”是事实,但似乎只限于经济,在政治民主方面则无法说服台湾人,“应该无法动摇台湾人对本土的信心和认同”。[47]苏起认为“两岸社会、民间交流稳定发展,这是稳定两岸关系的最主要力量”。“两岸经贸关系由互利转成竞争,其实经济合作本就有竞争与合作,所以民调反映这种情形,并不令人意外。不过这也反映出台湾经济的不安全感,毕竟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并不佳,民调结果只是投射台湾民众的心理因素”。赵春山认为“民众也肯定两岸和解,扩大了两岸社会的接触层面,得以展现台湾蓬勃的社会力量。因此,未来两岸执政当局在制定重大政策时,都不能忽略来自双方社会的不同声音”。“民众对台湾前途的看法显示,两岸和平发展关系,并没有对内部的统‘独’光谱,以及对于中共政权和大陆民众在台湾人民的认知图案,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台湾,‘永远维持现状’仍是主流,虽然比率略降,而主张‘急独’者略增,但这些数字上的增减,并无实质上的意义”。黄介正认为以上调查再度确认“台湾民众需要一个渐进的、务实的、稳定的两岸关系”。童振源则认为“大陆国力增强,两岸经济差距越来越小,且两岸交流稳定,但道德和社会习惯的落差还是很大,使得台湾民众对大陆距离越来越远,敌对性反而加强”。[48]张五岳指出:“台湾在政治民主的深化与自我认同的强化,但在国防、外交、经济对比大陆的相对的弱化,这种政治认同自主的强化与经济欠缺自主的弱化,此种政经背道而驰的困境究竟该如何因应?恐怕是台湾朝野亟需面对的课题。”[49] 

罗列以上各种不同的看法,是为了说明台湾民众面对大陆的崛起,在态度上有不同的反应,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反应。但总体上说,中国大陆崛起并没有使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发生重大的变化,强化自我认同,维持两岸现状仍然是主流民意。

三、提倡“双边思维” 

由于两岸社会制度不同,当前还处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初期,出现以上矛盾、复杂心态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双方应当如何正确面对。

社会心理学认为“既然态度是透过经验而形成的,那么新经验和新发现将可能修饰态度,或去掉某些旧有的态度,代之以新的态度”。[50]两岸之间如何建构“新经验”、探索“新发现”,去除不合时宜的“旧态度”,创造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态度”,这是需要两岸共同重视和正确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这里,只想从原则上提出一点看法。在两岸交往中,应当要有新的思维。现在两岸学术界已经在政治、经济以及其他领域提出许多创新思维,都应当受到广泛的重视。我想,在面对台湾民众上述复杂的心态时,主要是应当提倡“双边思维”。过去两岸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单边思维”,即一切从有利于己方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出发,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了。对于“双边思维”,两岸学者都有一些论述。台湾学者赵春山指出:要有两岸共同的想法、思维,不要传统的单边主义,必须从双边或是多边思维处理两岸关系,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须客观评估影响两岸发展的种种因素。[51]大陆学者乐黛云在谈论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时指出:“‘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说服’对方,同化别人,‘统一思想’,而是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出新的思想,这就是‘生成性对话’。”[52]朱卫东提出:“双方要牢固树立自信、尊重、包容和双赢的战略思维,从‘单独决定论’转变为‘共同决定论’。”[53]香港学者邱震海也提出:“大家要倡导一个创新思维,要抛弃一切政党自己的角度,真正站在国家和民族和历史的利益的一个所谓的高度来解决问题”。[54]这就是说,所谓“双边思维”是指两岸要以平等的态度,把两岸之间的问题看成是和平发展的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从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着想,由双方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而不是由一方来“纠正”、“说服”另一方,或是单方面地指责对方不了解自己,甚至要求对方完全接受自己的看法。 

在两岸交往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正确地面对差异、处理差异。可喜的是,现在这种创新思维或双边思维已经被不少人所接受。有人提出,台湾的政党对于“中国崛起”应当“积极面对,这才是负责任政党应有作为,政党应该告诉人民怎么办,而非挟着强大外力恐吓人民,同时也会将认可接受台湾现状的大陆民意推往另一个极端,这对台湾的主体性并无好处”。[55]台湾媒体对大陆提出这样的建议:“两岸之间固然已经走上和平之路,但还需要相当时间的磨合,在大陆越来越强大的过程中,如何增加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认同感、参与感及归属感?而减少其疏离感、焦虑感与敌对感?显然是今后大陆对台工作最重要的事,因为唯有台湾人民切身感受到和平红利,对大陆观感才会显著改善,主张‘台独’的人当然才会越来越少。”[56]有了这样积极的态度,才能在今后的两岸交往中增进互信,增进共识,共同建构“新经验”,探索“新发现”,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建立新的思想和新的态度。
 
 

注释:

[1][9][10][25][44][47]萧新煌:《20年来“台湾认同”与“中国印象”的辩证变化》,见游盈隆主编:《近2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变迁》,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第61页,第61页,第64页,第54页,第61页,第61页。 

[2]《台湾立报》言论广场,2010 年11月8日

[3]《马英九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温和渐进的改革开放》,参见http://www.chinanews.com/tw/tw-twyw/news/2009/10-26/1929716.shtml 

[4]《马英九:两岸经济依赖对大陆经贸开放可做更多》,参见http://www.chinanews.

com/tw/2011/03-08/2890972.shtml 

[5]《萧万长:中国崛起是事实台湾要融入区域经济》,http://www.zhgpl.com/crn-

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93&kindid=2910&docid=101120919 

[6]《蔡英文:台湾须和世界共同面对中国崛起》,http ://forum.home.news.

cn/detail/85207574/1.html 

[7]《谢长廷愿意代表民进党建立与中国对话的平台》,《美丽岛电子报》,2012年7月13日。 

[8]黄昆辉:《赴中交流勿沦统战样板》,台湾《自由时报》,2012年8月16日。

[11]《专家:深化ECFA台湾将脱胎换骨》,http ://www.huaxia.

com/tslj/jjsp/2012/06/2906669.html 

[12]《ECFA只是一个开始》,参见http://www.chinareports.org.

cn/zz/zgbd/la/news195985.htm#height=272 

[13]《利用大陆崛起机遇台湾经济水涨船高》,香港《中华日报》,2012年4月19日。

[14]《台湾学生逐梦大陆:不做中国崛起旁观者》,参见http://www.chinanews.

com/tw/2012/03-28/3777847.Shtml

[15]《马英九元旦演讲期许台会把握亚洲与中国大陆崛起机遇》,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年1

月2日。

[16]《萧万长:两岸签ECFA是台湾经济“转大人”的关键》,参见http://www.chinanews.

com/tw/2010/08-10/2457942.Shtml

[17]《龙应台:大陆非台湾的威胁而是巨大机会》,http://www.zhgpl.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148&kindid=7553&docid=102203355 

[18]《吕秀莲称谢长廷访问大陆代表两岸关系已不同》,http://news.sina.com.cn/c/2012

-10-01/134125291258.shtml 

[19][23]苏焕智:《如何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2011年5月1日,http://www.

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0150184587981252 

[20]《马英九:大陆崛起后须注意言行否则会令周边恐惧》,http://news.ifeng.

com/mil/taiwan/detail_2011_07/30/8060721_0.Shtml

[21]蔡英文:《台湾民主与东亚区域和平》,2011年9月15日,http ://www.

taiwannation.org.tw/dbsql/showm

[22]蔡英文国际自由联盟年会暨第57届大会演说,http://www.iing.tw/2011/06/li57.html 

[24]颜厥安:《中国因素不等于中国威胁》,台湾《苹果日报》,2012年8月27日。

[26]《旺旺中时最新民调 79%忧台湾未来失竞争力》,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年6月29日

[27]《台“外交部”:争取任国际民航组织观察员》,http://news.sina.com.cn/c/2009-09

-21/232016333834s.shtml 

[28]《德国商报:台湾看到自己越来越孤立》,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taiwan_forum/200707/t20070717_577532.html 

[29]江岷钦:《台湾地区的选举重要的是核心价值的重建与检验》,参见海峡之声网,http:/

/www.vos.com.cn/2008/03/22_111318.htm 

[30]台湾《旺报》社论:《台湾人应有的愧疚》,2011年6月3日。 

[31]台湾《联合报》社论:《关键两年促成台湾的正向改变》,2012年6月23日。 

[32]韩化宇:《勿以批判大陆彰显自我》,台湾《旺报》,2012年8月23日

[33]本报编辑部:《台湾青年如何看待两岸关系》,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6月号。

[34]《连战:中华民族的崛起台湾不希望缺席为了未来一起打拼》,http://www.chinanews.

com/tw/2011/09-20/3341660.shtml 

[35]《台湾佛教圣地创始人:中国崛起以做中国人为荣》,环球网,http://taiwan.huanqiu.

com/liangan/2011-02/1522463.html 

[36]郭正亮:《步步为营的台湾认同》,台湾《美丽岛电子报》,2012年8月29日。

[37]郭正亮:《正视中国崛起反省国安论述》,台湾《联合报》,2011年6月16日。 

[38]叶征:《台湾人观看大陆阅兵后的种种心态》,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

com/forum/pages1/forum_tw091005b.shtml 

[39]石齐平:《台湾问题与中国崛起》,http://news.sina.com.cn/c/2005-05-

18/11416677357.shtml 

[40]卢信昌:《面对中国崛起之台湾新战略》,台湾《旺报》,2010年4月27日。

[41]汤绍成:《特例与逆喻———正视大陆的发展》,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12月号。

[42]《大陆成富国台湾如何面对?》,《台湾新生报》,2011年1月28日。 

[43]参阅《理性面对中国崛起》,台湾《天下杂志》,2010年11月17日;《台湾看大陆须有正

面心态》,http://www.hua­xia.com/thpl/mtlj/2012/09/2990225.Html

[45]《台湾民心动态调查、两岸与统“独”民调新闻稿》,http://www.tisr.com.tw/wp-

content/uploads/2012/06/TISR_TMBS_201208_11.Pdf

[46]萧师言:《台民调:最焦虑两岸经贸竞争》,http://tw.people.com.

cn/n/2012/0924/c14657-19086068.html 

[48]以上均见《联合报》2012年9月23日。

[49]《“九二共识”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http://www.chinanews.

com/tp/2012/11-09/4316751.Shtml

[50]韦伯:《社会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第143页。

[51]赵春山:《马处理两岸关系具双边或多边的思维》,http ://www.zhgpl.

com/doc/1023/7/7/5/102377501.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2377501

[52]乐黛云:《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化的几点思考》,北大跨文化交流网,2012年6月11日。

[53]朱卫东:《十八大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五大政策建议》,香港《中国评论》,2012年12月

号。

[54]邱震海:《两岸政治关系要有创新思维》,凤凰网“时事开讲”,2009年1月1日。 

[55]王昆义:《认清趋势终止两岸对立思维》,台湾《旺报》,2011年12月1日。 

[56]本报社评:《两岸关系的隐忧与警讯》,《中央网络报》,2012年9月24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