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再平衡的主动权在美
信息来自:财经网 · 作者: · 日期:06-02-2016

2012-02-15

中美之间的失衡本来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再平衡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尤其是这种失衡对中国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全球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但中美关系的核心仍然是经贸问题,这也是启程访美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回答美国媒体采访时的主要部分,他建议不能让摩擦和分歧干扰整个中美经贸合作大局。

美国目前的困局在于无法短期内摆脱经济萧条,也找不到任何办法阻止惊人的赤字累积,这就像一个身患绝症的人,迫切寻找药方。美国认为中美经贸失衡是美国危机的根源之一,进而诘难人民币汇率剥夺了美国人的就业,并扩展到市场开放、公平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中美经贸摩擦长期存在,是美国大选之年屡被提及的竞选内容。但目前这种“话题标靶”发生了质变,美国国会两党联手将美国自身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汇率,白宫也做出了实质性的部署,那些曾为中国游说的跨国公司与机构也逐渐销声。这意味着中美经贸摩擦已不再是选战炒作,而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汇率议题是施压中国的大棒,而美国真正的目的是中美经济的“再平衡”,这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必须为美国的危机埋单,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尽力。美国自认为是全球化的失败者,尽管是美国以自由贸易精神主导了全球化进程。中国被认为“偷走了”美国的就业而获利。事实上,两国间的经贸失衡是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而非某个国家的计划。

在最大的债主面前,美国无疑是恐惧的,不仅在于自身存量的债务安全系于中国,在未来美国似乎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尤其是涉及到了“发展模式”的竞争。这种恐惧让美国政治家们将两国间的经济失衡政治化,通过民粹式渲染影响了民众,从而将中国置于美国的道德“审判席”上,一方面以公平贸易名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提高自由贸易的门槛排挤中国。

中美之间的经贸失衡不是一道道德题,而是数学题。中美各自的经济结构与竞争优势决定了目前的经贸现状,即中国向美国输入大量廉价制造业商品,如果美国想要平衡就必须向中国输送商品。美国的竞争优势在于农业与高科技产业,中国已经抛弃“粮食安全”的忧虑大量进口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但美国拒绝向中国出售高科技产品,难道国会的那些精英们希望中国减少向美国的出口才能拯救美国并实现再平衡吗?

美国的议员不应该继续开这样的玩笑,更不能自欺欺人的“批斗”中国没有诚意。中国需要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帮助本国产业升级,资金短缺的美国也需要中国的投资,比如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但美国不是将中国视为机遇而是威胁,拒绝来自中国的投资,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美国到底想拿什么来平衡两国的经贸呢?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美国从来都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主要受益者,中国的廉价商品为美国消费者省下了几千亿美元,中国的资金保持了美国国债的低利率水平。而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实际上是东(南)亚地区性输出,体现的是美国与东(南)亚的失衡。中美间的贸易关系是双赢的,甚至是“连体”的,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中美国” 形态。

奥巴马政府正在筹划成立的调查贸易伙伴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新部门,以及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来排挤中国的做法,实际上是很不明智的。世界最主要的增量需求在中国,美国复兴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金,这要求美国放开对中国的种种限制,而不是打击中国的出口和投资。美国试图通过大棒恐吓中国,但中国能为美国提供的帮助都被美国自身堵死,这显然是分裂的悖论。

我们以为,中美之间的失衡本来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再平衡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尤其是这种失衡对中国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中美之间本着互利双赢的精神,应该用积极和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分歧和摩擦,而不是一味的政治煽动,这会让美国丧失更多时间和机会,美国的这种短期游戏对长期的发展而言代价很大。再平衡的主动权在美国手里,而不是在虚幻的民粹故事当中。
 
 

【作者:21世纪】

(责任编辑:陈君)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