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15-06-2016

 

政府的任务:确保经济增长,分配均匀,政治稳定。在经济上理想的目标是:一高二低,经济增长高,通胀低,失业率低。

实现任务的手段: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基本上是通过财政预算案实施。财政预算案可采取赤字预算或让预算案出现盈余,用以调整或改善经济自然发展的缺陷。财政政策是调整经济的手段之一。现代经济另一调整手段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易受政治压力的影响;货币政策由独立委员会处理,如美国的联储局,不受政治压力的影响,行动较为客观与迅速。

当财政赤字出现,政府只有举债平衡。举债的方式是发行债券或发出其他承诺向国民举债。债务有内债与外债。内债是政府向国民举债,如公积金、银行、保险等机构。外债是国家向外国举债。财政赤字表示政府欠人民的钱。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管理国家的机构,政府举债是为了国家经济,为了人民。政府还债也是通过政府的收入,税收与非税收的收入(国民的钱),偿还赤字所体现的债务。财政赤字不会导致国家破产。外债不能偿还,可导致国家破产。外债可通过对外贸易的盈余偿还,如巴西与墨西哥等国不得不减少进口,拿出其出口的收入1/4到3/1偿还外债本息。

按国际标准,财政赤字不宜超过GDP的3%。外债不宜超过GDP的60%。

就业率高时,适当引入外来劳工,可稳定通货膨胀,但会带来部分工资向外汇,除非以对外贸易出超填补。这将较易达到《一高二低》的目标。

有人认为:充分就业时的高赤字和政府债务会带来严重后果,包括国民储蓄和投资降低。

货币政策

在美国,财政政策已不再是稳定经济的主要工具,实际上已被联邦储备局的货币政策代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把更多的货币直接投放到消费者与企业的手中;而货币政策只能间接起作用。但财政政策能做到的,货币政策也一样可办到。

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改变利率、信贷条件、汇率来影响支出。

根据美国的经验,若要将第二年的经济增长从4%降到3%,在今年减少4%的货币供应量即可达到目的。货币政策通常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凑效。

美国的货币政策不但对美国经济有影响,其实对世界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结合应用

如一个国家为其低储蓄率担忧,并希望扩大投资,以增加资本存量,提高产出的增加率。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国可以提高消费税,压缩转移支付,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可再减慢政府采购的增长幅度,并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以降低利率,扩大投资,降低汇率,刺激净出口。这一过程会通过增加公共储蓄鼓励私人投资。这是克林顿1993年的经济思维。(利率降低将导至美元币值暴跌。)

保守主义的货币政策----按稳定的比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的保守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按照一个稳定的比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他们试图通过增长规则,或产出目标规则来制约中央银行的权限。例如货币主义者不主张联邦储备局根据经济情况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即美联储局所采取的逆风向政策,而主张美联储按照一个稳定的比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另有一些人认为政府是经济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政策制定者容易判断判断错误或贪污受贿,他们主张应当约束财政和货币当局的权力。

对立法机构也要进行预算约束。美国国会在1985年通过了《格拉姆-拉德曼法案》,该法案要求每年削减一定数量的赤字,以期至1991年实现平衡。如果国会不能达到规定的目标,政府支出就会自动地全面削减。结果远未达到国会的规定。1990年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支出限制取代了上述目标。1993年和1997年预算案要求因机抉策项目的实际额在1993-1998年期间削减近1/4。1990年修正案中引入并被纳入1993-1997年预算案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所谓“量入为出预算原则”。该原则要求国会应为新设的支出项目寻求相应的收入来源,否则,支出就会被自动削减以冲销赤字的增长。

量入为出预算原则的规定对国会施加了一项预算约束,明确要求新设项目的成本必须通过高税收或其他方面的低支出等办法来弥补。

最近十年许多保守主义者不断发起运动,力图通过一项要求平衡预算的完法修正案。该措施已被纳入(美国有约)(CONTRACT WITH AMERICA),后者是共和党在1994年赢得国会多娄席的核心纲领。但到目前为至国会尚未通过任何相关的宪法修正案。

但目前美国还是由联储局《因机定策》。

但近十年一个新有动向是:许多国家都有设定通货膨胀目标的趋势。设定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ING)是指宣布通货膨胀变动范围的官方目标,并明确表示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近年来许多工业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采取了温和或强硬的通货膨胀目标,德国也以一种间接的方式采取了这一政策。

新的欧洲货币单位,欧元背后的基本条约规定,稳定价格是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许多经济学家都提议美国也实行这一措施。

目前许多国家并没有固定的货币供应量政策。但每年的货币供应量都会加以公布。他们都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一项调整手段。

汇率起到了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作用。

官方储备:资本帐户有个特殊之处,即有一行显示的是外汇储备变动。当所有的国家都实行纯粹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时,以下表的(C)栏的数字应该是零。当国家干预外汇市场时,它们通过买卖外汇而试图影响汇率,这在国际收支帐中就表现为官方储备的变动。

我们会看到,当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并试图维持官方汇率时,储备就会起很关键的作用。一国维持其官方汇率时,可以通过买卖外汇来达到目的,这就引起了官方储备的变动。相反,实行市场决定汇率(浮动汇率)的国家对外汇的干预就比较少,官方储备的变动也比较小。在今天日益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上,资本流动的主导力量已经让位于私人资产的交易。

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1996年(十亿美元)

 
A
B
C
D
部分
项目
贷方
借方
净值(+
 
 
+
-
净借(-
I
经常帐户
 
 
-148
 
a.商品交易余额
612
-803
-191
 
b.服务
237
-157
80
 
c.投资收益
206
-204
3
 
d.单方转移支付
 
 
-40
 
 
 
 
 
II
资本帐户
 
 
148
 
{贷出(-)或借入(+}
 
 
 
 
a.私人(含统计误差)
 
 
20
 
b.政府
 
 
 
 
 美国官方储备变动
 
 
7
 
 其他国家官方储备变动
 
 
121
 
 
 
 
 
 
c.经常帐户资本帐户总计
 
 
0
 
目前经济大国因全面合作,通过联合国和世界银行、IMF等机构策划人类经济前景。各经济强国应全面合作,从全球利出发,当然要先照顾各经济强国的利益,否则是根本行不通的。中美在经济上的全面合作有一定的强大作用。美国下次单边主义对世界也没有好处。美国应领导走向全球化,各经济强国或大国应在这方面相互让步,全球利益至上。

小国很难在这方面起作用。联合国以国家为单位,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也不实际。国家数目多,并不能代表人口多,人口多也并不能代表经济力强。还是从经济大国切入较实际。经济大强要求并与美国合作较为可行。

对抗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恐怖主义不行;单边主义也不行。

现有的制度不是一夜之间可更变为理想的。涉及全球经济的制度改变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只有在既有的制度下,逐步改善是为上策。中国的改制说明了这点。突变不如渐变。渐变较易寻求合作,突变带来重大的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