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间经济学有对美元的另一种看法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15-06-2016

(2005年亚马逊读者最最喜爱的10本书之一:美元的坠落) 

美元脱离金本位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l  1971-8-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终结了美国货币对黄金本位之间的姻缘,从此以后美国货币与黄金(或其他任何商品)之间不再有任何瓜葛,它的唯一支柱就是国家信用。

l  1971年之前的一百多年,纸币一直与黄金挂钩,以黄金代表纸币内在的价值。在这种制度下,政府无法根据自己主观的愿望不加节制地发行纸币。

l  美国官方对此作出的解释是:放弃金本位是为了说服美国的贸易伙伴国采取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尼克松已意识到,以黄金作为贸易工具已束缚了美元经济的扩张能力。美元与欧洲及日本货币之间的兑换,正在侵蚀着美国的贸易利益。这也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困境——美元正在不断贬值。

l  让美元价值摆脱金本位的约束,实际上也是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元。

l  如果尼克松取消每盎士黄金35美元的限制,让美元在公开市场上自由调节其内在价值,国际货币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然而,俄国、德国和日本币值走低,同样也是侵害美国贸易利益的“罪魁祸首”。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对黄金价值的限制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原因有二:

首先,如果这样做的话,全世界都有会认为,美国正在迫使他们(那些币值较低的国家)抬高对美国的出口价格。从经济意义上说,对于当时那些还依赖美元救助的国家来说,这么做根本就行不通。比如说,如果取消黄金的某一种人为价值,可能会要求德国在1971年提高其出口价格的2.4倍,但于此同时,美国商品也只能按以前价格的41%在德国市场上销售。

其次,币值的变化必然会严重影响国际资源市场,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石油。币值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石油价格翻番。由此可见,前景自然不容乐观。事实是最好的证据,仅仅几年之后,我们就不得不为摆脱金本位之后的片刻欣喜而付出代价: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加油站前长长的队伍,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

l  美元贬值无疑是尼克松面临的当务之急,而这个决定是他唯一的选择,也是美元唯一的出路,因为在货币市场上,美元通胀已经成为铁打的事实。

l  1971年,十大工业国首脑齐聚华盛顿,把每盎士黄金价格从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正式对币值进行了调整。由此,美元贬值7.89%,而德国马克和日本无则分别升值13.57%16.9%。但这也许仅仅是冰山一角,与通货膨胀带来的调整相比,放弃金本位带来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l  原因何在呢?作为真实货币的“代理人”,美元的发行取决于商品储备(白银或黄金)的数额。让尼克松最感到头痛的是,金本位制约了美国与其他低币值国相互竞争的能力。同时,他又不情愿让美元的威严败坏在自己的手里。按照金本位的要求,美国所发行的纸币一直超过其商品储备,这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国人是在投机。

l  问题直正的根源还是在于当时的外国货币及其不断下跌的币值。

l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货币不过是与交易商品和服务相对应的一种负债形式,问题便迎刃而解了。1971年,主要外国货币的价值均对美元和黄金进行了贬值。今天,美元依然在贬值,它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存在于美国的生产率问题。长久以来,在于其他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竞争中,美国一直处于劣势,这也是美国国际信用(即美元)不断受损的根本原因。

l  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尼克松总统取消金本位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借此稳定美国的经济。而他因此而采取的一系列价格和工资控制政策却给美国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1971年,通货膨胀越演越烈,美国人开始担心通货膨胀势头会殃及他们的净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尼克松总统的当务之急。于是,尼克松实施了一系列的工资和价格控制政策。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瑟。作恩斯的一席话让尼克松深信不疑:紧缩银根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政府对于工资和价格的控制。

l  当时他们担心的是市场上很可能出现要求用黄金赎回美元的需求。

l  在尼克松作出决策的前几天,英国大使就请求把英国政府持有的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

l  对取消金本位,伯恩斯指出:“《真理报》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语句:这是资本主义走向崩溃的标志”

l  今天,美元的价值对外国货币的价值在不断萎缩。那么,谁将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领导者呢?毫无疑问,他就是中国,一个在1971年正处在共产主义最低潮的社会主义国家。

l  通过工资和价格控制手段降低通货膨胀,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此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但是,取消金本位——而不是抑制货币发行量、重估美元价值——则让原有的问题雪上加霜。

l  于是,存在于美国法定货币体系中的根本问题昭然若揭。尽管人们用了三十多年才彻底发现问题的根源,但是,真正把问题变成危机的还是尼克松在1971年作出的决策。

l  尽管尼克松于1972年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但失业问题却依然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也并没有远离美国社会(事实上,就业和通货膨胀都在进一步恶化)。而尼克松政府对此作出的反应却依然是工资和价格控制,尽管他本人也看不到丝毫希望。19744月,也就是在尼克松总统辞职之前的4个月,这些政策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此时,通货膨胀、失业、和美元的贬值,便开始肆无忌惮地蔓延于美国社会。

l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认识金本位的内在含义,以及它何以在国际经济政策中发挥如此重要的角色。在金本位制度中,相关国家同意按其所持有的黄金储备数额,为本国货币确定期一个与黄金兑换的固定比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家为保证战时需求而放弃了金本位制度,他们发行了大量的纸币,并由此而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大幅度贬值,并进而演化为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历史应该让我们引以为戒。放弃金本位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l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货币标准。这个货币体系的名称来源于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国际会议——1944-7-22,在美国新罕布什维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与金融会议。

l  这次会议出台了极为重要的协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的宗旨在于加强国际货币与贸易政策的管制。作为一个实施国际政策的管理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际上只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世界性层面上的翻版。同时,考虑到战后重建的需要,本次会议还通过了创建国际复兴与发展银行IBRD,也称为世界银行的决议,通过该银行为那些在二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提供资金与支持。这两个组织的活动还涉及货币控制、投资、信贷活动以及其他国际事务。

l  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具历史意义的,因为它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对全球性的货币问题达成一致——至少我们可以说,它蕴含国际性货币政策的萌芽。此后的发了一定的作用,它为工业化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实现合作与管制创建了一个新的标准——当然,这些作用只能体现在美国政府在1971年取消金本位制之前。

l  美国政府取消金本位的决策,实际上是抛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破坏了这一体系下国际政策的有序性。

l  取消金本位是灾难性的。尽管它在当时没有让资本主义在一瞬间土崩瓦解,但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却把我们带到了悬崖边缘。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作为世界主宰者的地位正在不断衰落。

l  对于那个伟大的美元本位时代来说,盛世早已远去,黄昏就在前方。

l  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他们的退休储备正在一天天地缩水,;大定收入已经开始让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而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更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但是在不可避免的美元贬值面前,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束手就擒,他们总会找到办法摆脱宿命的纠缠。

解决方法:为什么不勒紧裤腰带

l  要避免美元走向衰落的厄运变成事实,就必须从无法控制的债务和国家政策入手。

l  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过于泛滥的信贷,缺乏储蓄和投资意识的美国消费者当然也难逃其责。

l  过去,紧缩银根和信贷规模是造成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消费者将很难获得贷款(尤其是针对不动产所有者和小企业)。而现在却很少听到这样的话。原因何在呢?因为今天的资金不再紧缺;只是货币的内在价值越来越低。以往的经济衰退及其相伴而来的资金短缺迫使消费者和企业不得不削减多余的债务和支出,勒紧腰带。这种体现在行为上的调整,最终必然会促使经济和金融体系恢复平衡。在经济出现衰退时削减信贷行为,如同一种“经济节食”。手头吃紧的时候,只有节食才能过日子;只有让自己苗条下来,才能穿上去年夏天那套衣服,熬过今年的难关。大多数人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但是在美国,很多事情已经发生变化。我们的经济已经染上了肥胖症,我们已经放弃了减肥的念头。美国已经无法自拔地陷入泡沫当中。

l  格林斯潘就职美联储局期间,他接受甚至鼓励借款和高消费,这已经成为美国的公开经济政策。荒唐的是,人们竟然堂皇地称之为“财富驱动”下的支出。

l  美国铸造货币并对其价值加以管制的权利已授予美联储——而美联储在本质上不过是一个银行业联合会,并不是议会的组成部分。当美联储掌握了这项大权之后,货币政策也就不会再反映我们的呼声了,也无法让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丧失了坚挺的货币(一种以有形资产为依托、而不是依赖政府意志的货币)是让美元走向颓势的真正根源。

l  当永无止境的信贷和负债最终需要我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呢?

l  为更清楚了解衰退和复苏趋势是如何变化的,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数字——这是真实的数字,而不是政治家或是经济学家灌输给我们的数字(见下表)通过以往经济衰退期内,从谷底到高峰的变动情况,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已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增减体重,过去的健康早已经成为昔日的回忆;很多事情已经变得物是人非,就如同佛罗里达州的污水池一样,我们正在越陷越深,直至无法自拔。

衰退和复苏期内关键经济总量的变动比率

 
6个衰退期的平均变动率
1990年二季度至1991年一季度
2000年三季度至2001年三季度
真实GDP
-2.0
-2.0
0.2
个人消费支出
0.7
-1.1
1.8
企业设备支出
-10.8
-4.3
-8.2
非住宅建筑
-4.2
-7.4
-2.12
住宅投资
-10.7
-18.7
2.4
工业生产
8.2
-2.8
-4.1
个人就业
-2.7
-1.1
10.1
真实的可支配收入
0.1
1.0
2.8
真实的工资收入
-2.0
-2.5
1.9

复苏期内前8个季度关键经济总量的变动率 

 
5个复苏期的平均变动率
1990年二季度至1991年一季度
2000年三季度至2001年三季度
真实GDP
10.2
4.2
2.8
个人消费支出
9.9
4.4
6.1
企业设备支出
21.4
18.6
7.9
非住宅建筑
4.8
-13.7
-3.6
住宅投资
36.7
23.7
15.9
工业生产
17.9
6.2
1.6
个人就业
6.6
0.5
-1.3
真实的可支配收入
9.0
4.4
6.1
真实的工资收入
9.0
1.9
4.3
    (资料来源:Richebacher letter,2003年12月。)
 

从这两表得出的一些情况:

在复苏期高峰真实GDP的增长已大不如前。

在复苏期高峰个人消费支出增加

在复苏期高峰企业设备投资在减少(企业设备支出也在减少)

在复苏期高峰非住宅建筑还是负增长(非住宅大幅度减少说明工商业下降)

在复苏期高峰住宅投资虽下降,但其增长却大大高于所有其他领域达15.9。

在复苏期高峰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工业生产大幅度减少也是大问题)

在复苏期高峰个人就业率最近为负增长(个人就业大幅度减少是大个问题)

在复苏期高峰真实可支配收入增加

在复苏期高峰真实的工资收入增加

总的来说:消费在大幅度增加,生产性和商业性的投资相对减少。
 

有关本书的要点总结

美元脱离金本位,黄金的保值作用
 

l  1971年美元脱离金本位制。原因是发行太多货币而无法以黄金兑现。英国当时要求美国以黄金兑现30亿美元。美国退出35美元一盎士黄金的金本位制后,发行货币已没节制。美国当时也要求其他国家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当时俄国、德国和日本币值走低,同样也是侵害美国贸易利益的“罪魁祸首”。(这种情况与美国现在所面对的有相同的一面,美国也同样要求人民币升值。)

l  美元是美联邦政府的IOU(我欠你的)。

l  1974年福特总统又取消了一项延续四十多年的限令,美国人终于有机拥有自己的黄金了。

l  黄金由最初规定的每盎士35美元开始一路飙升,到19811月升到800美元一盎士,此后下跌,1999年为253美元一盎士。目前(2005)黄金价格再次超过400美元一盎士。

l  目前,我们视黄金为保值强有力的投资。主流观点如下:

1、  贸易逆差

2、  预算赤字5000亿美元。

3、  黄金有限的全球供给。黄金升值是不可避免的。

l  2005年汇率降至新低。

l  为何英镑可保持如此高的币值?

美元大幅度贬值的诱因

l  亚洲国家放弃美元作为储备。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为避免本币升值而开始囤积美元,相对延迟了美元的贬值。一旦对美元信心破裂,放弃美元作为储备,将引起世界经济的大危机。

l  石油价格大幅度涨价。

l  外贸赤字、政府预算赤字、低储蓄、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低利率下进一步的负债驱动型增长、美元泡沫、生产性投资下降、消费性投资增长、史无前例的高消费支出。

l  美国人是借钱、花钱,亚洲人是储蓄、投资、生产和创造。

美国政府预算与贸易赤字在增加(经常账户支出)

l  美国政府预算赤字仍在增加,贸易赤字仍在上升。

l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决策者认为,贸易赤字有利于美国经济及其金融市场。他们认为廉价进口商品将在遏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发挥限制高利率的作用。事实上,如果当时采取提高利率的策略,就很可能会达到降低消费支出的效果。

l  外国投资者最终将不再心甘情愿地为赤字提供资金,继而转向其他货币或是要求更高的美元利率。问题是美国要刺激消费仍保持低利率政策。

国际储备

l  截至20世纪60年代末,全球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总和还不到1000亿美元。而到2003年底已超过了3万亿美元,其中的2/3的储备为美元。2002年到2003年的储备增幅最大,达到9079亿美元。亚洲国家中央银行实际上是唯一的买入者,其中又尤以中国和日本为主。

l  中国一直采取以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采取这一外汇策略。这种做法同样为美国制造了一个信用泡沫。

l  贸易赤字、联邦预算赤字、个人债务、空前低水平的国民储蓄、资产价格泡沫、史无前例的高消费支出,若这种情况在一个其他国家的身上,恐怕早已经分崩离折了。但是美元却逃过这一命运,其原因在于,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为避免本币升值而开始囤积美元,以美元作为储备。

l  流通中的美元是一大堆债务凭证而已。 

 世界的国际储备与黄金储备 

国家和地区
国际储备(不包括黄金)
亿美元
黄金储备(万盎士)
 
1990
2000
2002
1990
2000
2002
世界
9306.8
20167.3
25145.0
93923.8
95209.3
93055.7
发达国家
5880.1
8454.2
9826.6
7958.1
79650.9
76984.9
发展中国家
3426.7
11713.0
15318.5
14342.4
15558.4
16070.8
马来西亚
97.4
294.6
342.3
235.0
117.0
117.0
中国
110.9
1655.7
2864.1
1267.0
1270.0
1929.0
中国香港
245.2
1073.0
1119.4
22.8
6.7
6.7
新加坡
277.0
799.5
820.5
 
 
 
美国
721.2
564.7
679.9
26191.0
26161.1
26200.0
德国
677.8
567.6
511.9
9518.2
11151.9
11078.6
法国
367.1
369.9
283.8
8185.3
9724.5
9724.7
英国
357.9
437.9
393.7
1894.1
1567.4
1009.1
日本
783.5
3541.1
4613.5
2422.8
2454.7
2460.2
泰国
132.8
319.4
380.6
247.6
236.7
250.0
菲律宾
9.2
130.2
131.4
288.8
722.8
872.9
 

各国2002年货币储备与黄金储备的百分比

国家与地区
国际储备(不包括黄金) 亿美元
黄金储备      (万盎士)
 
2002
%
2002
%
世界
25145.0
100.00
93055.7
100.00
发达国家
9826.6
39.08
76984.9
83
发展中国家
15318.5
60.92
16070.8
17
马来西亚
342.3
1.36
117.0
0.13
中国
2864.1
11.39
1929.0
2.07
中国香港
1119.4
4.45
6.7
0
新加坡
820.5
3.26
 
0
美国
679.9
2.70
26200.0
28.16
德国
511.9
2.04
11078.6
11.91
法国
283.8
1.13
9724.7
10.45
英国
393.7
1.57
1009.1
1.08
日本
4613.5
18.35
2460.2
2.64
泰国
380.6
1.51
250.0
0.27
菲律宾
131.4
0.52
872.9
0.93

进入美国的国际投资开始减少

l  美国希望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增加,但目前有减少的迹象,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国。

l  对美国资产的国外私人投资已经开始跌落。

l  一旦美元贬值引起外国投资者的恐慌,他们就会大量抛售美元资产。

l  截至2002年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市场价值已达到了90780亿美元。(世界的外汇储备2002年只有25000亿美元,2003年超过30000亿美元)这个数字包括了由美国政府直接持有的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一旦失去信心,问题就严重了。华盛顿把希望放在美元贬值,因美元贬值就会减少贸易赤字。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积蓄已久的美国贸易赤字,来源于高消费、低储蓄和低投资,要解决,必须对这三方面的失衡加以纠正。

就业

l  美国高收入的制造业岗位已大幅度减少,就业虽有增加,但都是低收入的服务业。

l  美国人的收入相对下降,就业收入高的制造业已转移到中国与印度,更多的美国人只好在收入较低的服务行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价廉物美的消费品是美国大众所欢迎的。)

制造业

l  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造业的众多工厂和工作岗位逐步向海外迁移,过去几年里更为严重。

l  从衡量经济复苏强度的角度乍,工业产出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信号。在典型的复苏阶段中,工业生产高涨的速度在前两年往往可以达到15%左右。而在最近的经济复苏中,以商品生产为主、被视为传统经济驱动力的工业生产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l  高收入的生产制造业岗位正在消失,以低收入为主的消费行业却蒸蒸日上。

l  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越高,雇用的人数就越来越少。

l  今天一方面是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却是一落千丈的就业率。美国经济学家总会给我们作出一个完美的答复:高生产增长和没有工作的经济增长总是相伴而行的。

l  2001年开始,问题开始恶化。消费贷款每年都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着。截至2004年底,消费者债务已经累计高达2.1万亿美元,与4年前相比增长了23%.

l  消费者的支出和借款仍然继续以每年4803亿美元的速度疯狂增长着。格林斯潘却依然认为,目前的消费趋势是健康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种趋势真正诱因是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和住房价格。然而负债还在扶摇直上,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l  受美联储的鼓励,并有房产、股价上升、消费卡带来贷款的方便。(含泡沫成分)这一切意味着负债的增加,对美元汇率产生负面的影响。

l  格林斯潘鼓励个人以不断升值的房产价格,包括美国价值上升的股票作为抵押进行贷款,也鼓励个人贷款下的消费。 美国称之为“财富驱动”下的经济增长。

l  美国近期收入驱动型支出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则是负债驱动型支出的急剧上升,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泡沫推动下的利润增长。至于源于工资和薪水的收入驱动型支出,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实际上也是商业性支出。因此,企业收入增加的源泉实际上是通过信贷提供的融资。

l  2003年,中国对外采购量一举上升41%超越日本,并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进口国。而美国的进口数量同期增长100亿美元,增长率仅为4%

l  消费者在承受着巨额损失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支出,然后再通过巨额借款为其创造支出的源泉。这一弊病在美国的贸易赤字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l  美国人正越来越多地用负债去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

l  消费者债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信用卡、抵押贷款、信贷额度)

l  当永无止境的信贷和负债最终需要我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呢?美元贬值!

l  美国是一个消费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生产的国家。

l  如果资本流只能带来超过生产能力的消费,那么,这个经济就已经走上毁灭的道路。如果它能带来超过个人储蓄的投资,最终的结果则取决于投资的性质。

l  为了偿还已经花掉的钱,美国人一直在变卖自己的工厂和资产。

l  从外国来的资金几乎全部成为个人消费的融资来源。

l  借来的钱就是挣到的钱。

l  对于通过真实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所创造的财富,和市场上依赖信贷政策鼓吹起来的资产泡沫所创造的“财富”,美国产决策者与经济学家们居然从来不加以区分。

l  美国联邦政府是不疲的吹泡人,先是在股票市场吹起泡沫,然后是债券泡沫,接下去是房地产泡沫,抵押贷款泡沫。结果,消费者的支出远远超过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l  只要我们支出增长速度快过投资和生产增长的速度,美元价值就会一直走低。

美元缩水,购买力降低,生活素质受影响

l  消费者债务和政府债务越高,美元就会疲软。这意味着你的储蓄账户、养老账户和社会保险账户会不断缩水,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美元缩水,国民的生活水准降低,生活受影响。)挣美元,花欧元的巴黎撰稿人投诉说,2001年至今他们的生活负担增加了一半。

l  对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更让我们担心的是源于储蓄账户、投资、养老金计划以及社会保险的退休收入。这些退休金在退休时可能分文不值。

l  对美国人来说,如果你告诉他们,美元正在贬值,他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以和缺乏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在一起。华盛顿把希望寄托在美元的贬值上,因为贬值的美元自然会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的。积蓄已久的美国贸易赤字,来源于高消费、低储蓄的低投资。要真正解决贸易赤字的问题,需要对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严重失衡进行彻底的纠正,简单地依赖美元贬值,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

泡沫

l  对美国来说任何一场经济衰退都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美元泡沫之外的其他两个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股票泡沫。

l  最近美联储又玩弄起新的资产泡沫把戏,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再加上长期低利率政策的承诺,催生了住房贷款和抵押代款的派生繁荣景象,带来了消费借款和消费支出的又一轮狂潮。

IT产业的

l  美国不仅在放弃以技术为基础的商品制造业,或者说,它已经无法在一个以追求市场份额为基础的市场上找到立足之地了。尽管我们可以把作为朝阳产业的IT业短期趋势人为地放大为长期趋势,然后称之为某种经济指标,体现美国经济的光辉前景,但IT业本身也只是一个泡沫而已。和制造业一样,美国的企业早已经风光不在,随着信用卡的增加,他们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优势拱手让给中国与印度。“买美国货”的消费观也同样一去不返。现在你唯一选择就是做一个只会“花美国钱的美国人”。

l  “信息时代”并没有为我们创造出真正的美国经济奇迹。整个信息业所垢效益,不过是九牛一毛,它在GDP所占据的份额,如此之小,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将其视为主要经济趋势。实际上,它最多也就是一种与主要经济变化趋势——促进消费——相背离的短期指标。例如,从1997-2001年,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支出总额,在GDP中的份额从未超过2%

美国的国际债务

l  2004年,财政部长约翰。斯诺(JOHN SNOW)曾经访世界各地,试图“把美元的价格谈下来”。目的何在?一句话:债务。美国的国家债务已经超过了7万亿美元,仅在2003年支付的利息就达到了3180亿美元。

l  美联储和财政部一直在盘算着以越来越疲软的美元偿还债务和策略。不过到现在为止,效果还不错。自200212月以来,美元对欧元已经贬值了25%,与2000年的最高点相比已经下降了50%

l  抛售美元的机会有四种: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使用短期期权、长期期权。这些策略不仅可以让你置身于熊市美元之外,而且还可以为你带来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

创造性强与科技革命

l  美国人虽有创造性,但未必能减少其负债,美元看来肯定会大幅度贬值。

l  电脑的应用对美国经济贡献不小,延迟了美元的危机。除非美国不断有创新,并从创新的产品中赚取大量的外汇,或者美国的对外投资有大量的利润流回美国。若有大量的利润其经常账户必定有所改善。

l  美国虽有对外投资,但美国吸收的国际投资也很大,应查看。

l  高科技行业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为地夸大了,而且这种趋势似乎还将会继续下去。

GDP的增长

l  GDP是个大熔炉,具有欺骗性。

l  2003年第三度的GDP激增8.2%,但是这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经济高涨,只是在税收优惠和不动产再融资泡沫作用带来的暂时性消费支出增长。

l  当我们认识到GDP增长的唯一诱因不过是彻头彻尾的泡沫之时,经济复苏的观点便不攻自破了。事实上,GDP根本没有增长,甚至是进一步恶化了。

抵押贷款与再融资

l  以上行业的增长以抵押再贷款相关,其中两个行业的增长则直接源于再融资,而不是生产活动。

l  制造业是任何一个国家偿还外债的收入来源。

l  格林斯潘说:“住宅价格在过去几年的快速上涨,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资本收益。。。这些资本收益在很大的程度上来源的于住宅抵押贷款的增加,但它并不会增加可用于进行资本投资的国民储蓄。但是从个别家庭的角度看,资本性收益带来的现金和其他现金来源有着相同的购买力。”格林斯潘实际上已经承认了美国的消费文化:借来的钱就是挣来的钱。(美国的房地产会增值是因为美国吸引了不少国外投资)

l  过去二十年里,美国企业却经历了一场利润萎缩而招致的并购大潮,潮水退去之后,盈利状况却依然如故。通过合并和内部削减成本来解决盈利能力问题的想法,并没有改变衰退的现实。

投资与储蓄

l  美国的的投资性增长下降,而消费性的行业却在增加。一方面是生产的日趋下滑;而另一方面却是支出的不断扩张。

l  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均维持着长期的贸易盈余,而盈余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高储蓄率。而这才是影响贸易赤字贸易盈余的最关键的变量。

l  美国在这几年里,以牺牲储蓄为代价的个人消费使得真实GDP有所增加,但商业性投资的增幅却相当有限。

虚拟货币的凄惨历史与黄金的价值

l  解体之前的苏联卢布、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马克、卡斯特罗政府之前的古巴比索,在突然而至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彻底摧毁了货币的价值。

l  1933年美元贬值,引发“抽逃”,从不动产到银行存款,从银行存款到货币,最后从货币到黄金。

l  目前(2006)联邦赤字每月增加400亿美元。指希望这样的经济有所作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些不明智的反恐政策以及战争背后,黄金则是真正的收益者。

l  黄金价格从1995年至今的变动:

1995370美元一盎士

1996420

1997340

1998280

1999250

2000320

2001250

2002300

2003360

2004380

2005450

l  20世纪70年代,疲软的美元,宽松的货币,还有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这时黄金价格每盎士35美元上涨到超过800美元。

l  现在全球黄金平均开采量为8000万吨,但每年的需求量却已经达到了1.1亿吨。因此,如果中央银行想保持稳定的黄金储备量,每年就必须有至少3000万吨黄金进入市场。当美元贬值的时候,中央银行就会增持黄金,而不是出售黄金。这是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

其他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l  按美联储主席的观点:钱是用来花的,花钱肯定不是一件坏事,尽管美国的储蓄率已经跌到了1%的历史最低点。

l  我们亚洲贸易伙伴之一日本,在10年前就曾经经历过相同境遇,消费并不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出路,而恰恰是毁灭经济的最佳手段。

美元对欧元的汇率(2001-2005

l  2001年底:1美元兑1.05-1.18欧元

l  2002  1美元兑1.1欧元

l  2003  1美元兑0.93美元

l  2004  1美元兑0.76美元

l  2005  1美元兑0.0.73美元

美国最近的经济情况

l  2005年美元的汇率已降至新低。美国政府也催促中国人民币升值,也就自认美元应贬值了。

l  美国的贸易赤字已超过5000亿美元。接近GDP6%。要保持市面上的美元数量,外国人每天都需要从袋里掏出15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元的泛滥。即使在2003年有计划的贬值期间,贸易失衡也依然在加重。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预测,经常性账户赤字还将继续发展下去,最终有可能会达到7100亿美元,占GDP6.5%。这里就有文章了。日本银行在2003年抛售了相当于1879亿美元的日元,而后,又在20041月抛售了相当于670亿美元的日元,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降低坚挺的日元价值,避免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复苏因此受到阻碍。日本银行一直保持着每天抛售10亿美元等价日元的速度,谋略以此来避免出现日元对美元的升值。

l  最近亚洲国家为了不让本币升值,还在出售本币。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愿让美元贬值,本币升值。

l  2003年秋季的4个月星期之内,外国中央银行购买的美国有价证券合计达到400亿美元,每天的支出额超过2亿美元。这些中央银行所支付的巨额美元,无非是为了阻止美元贬值,他们的努力换回了同期只有2%的美元贬值率。你能想象到,如果没有这些中央银行倾销国际储备中的美元的话,会是什么情形呢?一位前货币投资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400亿美元不能带来一点点经济的复苏,一度强大无比的美元还有何脸面?”

l  如果以现金偿还债务的话,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履行其债务人的义务。

l  目前美国对国外负债仅提取了870亿美元的准备。如果债权国家开始抛售美元而不打算支持美元的话,这点储备也许用不上三分钟就告罄了。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本书所介绍的三种投资策略才能得以发挥作用。

l  一场金融灾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等待着我们,料际上美元的衰落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趋势,唯一值得怀疑的,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l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股票市场的暴跌,储蓄账户一文不值,债券市场一落千丈。

l  2004年日本银行持有的美国国库券已经达到了6680亿美元,而美联储持有的国库券也不过只有6750亿美元。

l  截至2004年底,亚洲13个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美元储备总额已达到了2万亿美元。为什么说这是个问题呢?毕竟有许多亚洲国家采用了钉住美元的外汇政策,保持美元的强劲,难道不是他们的众望所归的吗?的确如此,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亚洲国家中央银行最终会对美元贬值采取纵容的态度,以此来达到缓解其本国通货膨胀的目的。这些中央银行所持有的美国债务越多,他们就越有能力控制美元的价值,并最终控制美国人的生活标准。

l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支付的工资水平高于任何其他工业化国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公司,必然要寻找最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也就是说,我们的高收入就业机会正在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之快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美国工厂工人的每小时工资为16美元,而在中国,相同职位的每小时平均工资只有61美分,还不到美国工资的4%。二个星期就可以挣到中国工人一年的工资。在中国,几百万失业大军形成了劳动力的蓄水池,因此,就算是再低的工资也可以找到合适的劳动力。

l  在不到十年之前,美国几乎独霸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而时至今日,全球一半以上笔记本电脑的产地在亚洲。

l  随着工资的停滞和价格的攀升,总是有人要付出代价的。危机马上就要来到。汽油价格正在飞涨,大多数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正在锐减。越来越多的再贷款抵押和第一次贷款抵押采用了廉价的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工资要降下来,贷款却要还更多的利息。将出现把债务通过信用卡转来转去。

巧妙的货币投资战略

l  要对以下四个主要市场给于充分的重视:抵押贷款组合市场、石油市场、外国投资市场、黄金市场。

l  抵押贷款组合市场:

l  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不止一次冲破50美元一桶,石油价格继续上升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限制原油产量、美国第五大石油供应国尼日利亚陷入内战、2004年四场飓风导致墨西哥湾的原油生产量减少1130万能桶、中国大量进口石油供国内不断增加的需求量等因素都会导致石油价格进一步提升。可投资于石油开采、勘探以及钻井设备供应类公司的股票。

l  外国投资市场:为什么要海外投资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库券,并不是中国想拥有美国的国库券,而是因为持有美国的债务,可以让中国从多个方面保持着对美国的经济优势。首先它可以继续维持有利于中国但不利于美国的贸易差额。其次,持有这些债务,可以让中国对美国的消费模式、利率以及经济政策加以控制。再次,只要中国的货币钉住美国美元,那么一旦美元贬值,人民币也会随之贬值。我们所购买的中国产品越多,中国所获得的美国债务就越多。这将有助于中国的生产性经济,但却不利于美国的消费性经济。以下三种方法可以抵消中美贸易逆差所带来的不利结果。1、通过直接购买股票或借助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投资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具体可以投资于生产金属或经济型资源的国家,如澳大利亚。2、通过购买企业股票、指数基金或资源商品型的专业共同基金,达到购买商品的目的。3、通过期权、而不是直接购买股票,来控制数额庞大的股票。

l  购买黄金。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