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的方向发展东盟和东盟10+3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06-04-2016

 

人类的生产力不断提升

l  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到电动机的出现,再到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产力迅速提高(参考文件夹L项下的:重要发明与发现)。产业从分散逐渐走向集中,规模从小到大。

l  铁路、海运和航天技术的不断改进,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l  经济全球化,加上跨国公司和近期主权财富基金的纷纷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了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大框架,区域经济组织纷纷成立(L项下的:世界区域经济组织),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减少了国与国间的分割。

l  经济全球化已在迅速发展中,最终将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境界。

 联合国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对国际经济发展的总结,通过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篇章,说明了世界经济和个别国家的经济都朝着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的方向发展。

 l  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最近朝向集中在城市,从发达国家开始到发展中国家都向着这个方向进行。这就是所谓的提高密度:全球土地面积的1.5%,囊括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一样,生产活动都集中在城市。(请参考《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第一段。)

l  通过铁路、海运和航运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国际贸易总量不断提升。报告中也说明一国的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缩短距离(城镇化即大城市加上其周围的城市群将使经济的运作距离缩短,节省成本和加强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再向第三产业不断升级),最后甚至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70%左右(注3)。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集中在城市群里,通过市场的运作将会自动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改善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也是缩短距离的措施。

l  报告中也强调了减少分割,如国界所引起的关税、经济保护主义的措施、宗教、种族、行政和边界问题所引起的种种壁垒,都属于分割的范畴。分割将使国家经济难以发展,如报告中所说的非洲经济(参考书中报告掠影XVII页)。

l  区域经济组织如欧盟、东盟等的发展也符合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原则。

 个别国家的经济基本上也朝向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方向发展

l  一国的国内经济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以前希望工业到乡村发展,现在是鼓励工业与服务业在城市发展,鼓励农民进城,减少乡村人口。

l  这报告也说明了经济的发展本来就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城镇化开始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拉大贫富距离,但进一步的发展却走向趋同。报告也赞扬邓小平“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决策”,也指出苏联要平衡发展经济结果导致失败。

l  中国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下,在短短30年期间将一个人口大国迅速发展成中等收入国家,成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般预测不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打破了世界各国的记录。

 中国的崛起对东盟或东盟10+3都是非常有利的。

 东盟和东盟10+3各国,应努力解决边界纠纷,联合开发南中国海的资源。

 中国崛起的事实(这段应按已收集的资料重整并与下段合一)

l  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将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

l  中国高增长30年 创世界纪录

l  中国是全球最大出口国

l  2008年中国在世界500强中占了43强。入榜企业连年增加,并刷新排名。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次超美国500强。

l  中国股市市值全球第三,占GDP95.4%

l  中国在全球部署主要天然资源的投资。

l  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目前已达2万多亿美元。

l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再次突破8000亿美元

l  中国救市见效令世界侧目 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l  制度成功带动了中国奇迹。中国“计划市场经济”模式挑战西方。

l  2010年中国高铁年处理旅客超70亿人次。

l  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

l  2009年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第四大国际旅游消费国。全球旅游业忙着争取中国游客——他们敢花钱。国际旅游人数与收支

 

l  中国即将主导世界科技的五大理由。

中国崛起的事实(应和以上一段整合)

1、中超日:战后三大经济奇迹简单比较

2、登上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宝座后的挑战

3、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定局 专家称:赶美不现实

4、日本官方证实中国今年二季度GDP已超越日本

5、2009年1月世界各国GDP排名

6、中国高增长30年 创世界纪录

7、中国上半年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8、部分国家出口总值 排名按2006年数据

9、2009年世界500强中国上榜公司名单

10、中国股市市值全球第三 占GDP95.4%

11、中国企业今年在海外主要的资源交易一览

12、中国世纪与全球布局

13、中国外汇储备60年增近1.4万倍

14、中国太阳能工业后来居上

15、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走向全球

16、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再次突破8000亿美元

17、金融危机一周年:中国救市见效令世界侧目

18、制度成功创造中国奇迹

19、外媒:中国“计划市场经济”模式挑战西方

20、中国披露全国高铁大蓝图

21、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22、新闻背景:世界超级计算机及排名

23、2009年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第四大国际旅游消费国

24、外媒:全球旅游业忙着争取中国客源——他们敢花钱

25、国际旅游与收入

26、中国即将主导世界科技的五大理由

27、全世界都想吸引中国

28、经济逐渐一体化 东南亚极度依赖中国

29、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空间多大?

30、联合国报告称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1、林毅夫:与中国的合作是世行在全球最成功合作案例

32、经合组织:中国首次成为最大外国直接投资受国

33、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何时超越美国

34、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35、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l  中国正在积极朝向建立小康社会。马来西亚正在朝向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迈进。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两国都着重提高内需,为双方提供了新的贸易机会,总之,两国经济合作将有助于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

l  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马来西亚是个小经济体。两国都非常注重对外贸易。近来两国的贸易量突飞猛进,马来西亚已超越新加坡在东盟之中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国。马来西亚首相纳吉企望未来与中国的贸易能加倍。(注)

 

中国的崛起,马来西亚应抓紧机会

l  中国正在全球部署未来经济的发展计划,包括能源、天然资源、出口市场占有额、进口来源、全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关系,马来西亚应抓紧机会,别应国内政治的纠缠而失去先机。

 

国企或官联公司合作进入国际市场

l  马来西亚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可根据东盟的框架进行,也可直接透过国与国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间直接进行。

 

石油与天然气的合作

l  马来西亚最大的国家企业是国油,我们欣慰的是国油与中国在国际石油与天然气方面有很好的合作,并希望扩大这方面的合作,互惠互利。(注)

 

机电产品的合作

棕油业的合作

l  近期森那美等企业也到中国进行投资,希望两国的国企或官联公司能相互投资,带动各自的中小企业往外发展。(注)森那美也是我国最大的棕油企业,除了在本国有大片的油棕园,在印尼也投资种值了大片的油棕园。(注)中国是我国棕油最大进口国,希望在棕油业及其未来发展方面,我国与中国能有进一步的合作关系,包括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金融业的合作

l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推动下,各国金融业得开放给其他国家,马方已在中国参与金融业的发展,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已在马开设分行。

l  两国金融业的发展将会带动两国的投资,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

 

旅游休闲、医疗保健、退休养老业的合作

 

教育领域的合作

l  中国有许多学生来马留学,马来西亚也有许多学生到中国留学。

l  教育已成为服务业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受教育的时间将延长,普遍受教育的人数也将增加,在职教育与培训将会受到更大的关注。马中教育的互补性强。

l  在东盟设立之前或在东盟的组织架构还没完善之前,个别国家的贸易都是由企业直接进行,与跨国公司直接来往。前期各国的外来投资很多都是早期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直接来投资和从事商业活动。

l  最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才逐渐发展起来,最近发展中国家的官联机构或国企也在逐渐成长和壮大。

 

如何发展马中的经济合作

l  基本的大方向还是按照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的方式处理。

l  马中之间的经济来往目前可分为几个层次在进行。

政府与政府间的行为。

官联公司或国企间的行为。

私营企业间的行为。

随着国际贸易量的逐渐扩大,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主导越来越重要。中国情况是这样,新加坡的情况是这样,马来西亚的情况基本上也是一样。官联公司的力量比私人企业更加活跃于世界贸易或跨国贸易与投资。

l  目前许多马来西亚的私营企业到中国进行投资,但对中国来说,一般上都认为这些公司之中有许多都太小,虽有一定的贡献,但难于较全面带动两国经济的大发展。

l  马来西亚早期设立了多媒体超级走廊,加上槟城州早期吸引外资的努力,好些机电企业都来投资。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了出口总值的大部分。这些投资都是来自跨国企业。目前我国和中国在这方面的产品和半产品贸易量占了两国贸易的大部分。希望两国能在这方面继续发展,甚至提高其产品的科技水平,加强合作以取的互惠互利的成果。

l  此外,我国的原产品如石油与天然气、棕油、橡胶、木材等也占一定的数量,我们也希望这些贸易也能继续进一步加强,甚至利用这些资源,制成消费品,提高其增加值,直接向世界各国销售。

l  除了农业产品、工业产品之外,服务业将是未来各国主要的产业。目前发展服务业,增加消费,解决就业已是国际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政府办公人员、国防、保安、教育、研究、培训、金融保险、旅游、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餐饮、批发零售、环保或美化环境、文化娱乐等都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奢侈浪费而是必需要的服务。早期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名种各样的行动加强内需,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必须研究如何加强内需,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在科技进步,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提高之后,人类的基本需求通过第一产来(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只需就业总人口25%左右即可解决,要全面解决国家的就业,平衡国内经济,只好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国家经济才能顺畅的运转。

l  马中在国际服务业方面可加强合作,从国际角度甚至通过政府间的策划,国企或官联公司的带动,结合中小企业的运行,共同打造国际市场,如在旅游业、教育、医疗、交通运输、文化娱乐、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以达到提高服务业比重的目标。

l  两国结合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共同研究如何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以提高两国的人均收入。

l  建议两国的相关机构加强研究可行的方案并加以推行之。

 

两国的情况比较:

人口比较

马方是一个小的经济体,人口只有2千8百万。

中国上海市人口有1千6百多万,北京市人口有1千4百多万,两个城市人口加起来已超过马来西亚的总人口。中国有20个省的人口超过3千万人。

中国13亿多人口,是马来西亚人口的48倍。

 

GDP的比较

l  马来西亚2009GDP只有6797亿令吉美元。约合0.2万亿美元。

l  2009年中国GDP335353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4.92万亿美元。

l  中国GDP总量约是马来西亚的24倍多。

 

出口总值

l  2009年马来西亚出口总值是2814亿美元。

l  2009年德国年出口总额为8032亿欧元,相当于112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18.4%,少于中国的12016亿美元。中国的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

l  中国的出口总值约为马来西亚的4.27倍。

 

马来西亚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去向

兹提出以下较具体的建议

l  马中两国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除了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也得要对外进行投资。必要时,可利用双方的外汇储备防患和抵抗对冲基金的无理冲击和炒作行为,稳定国家的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