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十二五”规划应弱化经济增长指标
信息来自:www.cnfol.com · 作者: · 日期:06-04-2016

2010-10-24 

   核心提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政府对省级以及省以下政府不再考核GDP,国家统计局对省以下不再统计GDP,将地方政府从GDP增长竞赛中解放出来,转向公共服务竞赛。

  未来五年,中国将往何处去? 答案即将揭晓。

  在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将集中讨论并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十二五”规划)文件稿。

  中国正面临经济社会转型大考,五中全会上“十二五”规划如何定调,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迎来下一个辉煌30年至关重要。

  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发展指标设计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胡鞍钢。

  胡鞍钢认为,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应更好体现以人为本,人类发展指数(HDI)应替代人均GDP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

  他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包容性增长”解读为“共享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将地方政府从GDP增长竞赛中解放出来,让其转向公共服务竞赛。

  “十二五”应弱化经济增长指标

  《21世纪》: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发展指标设计上将会有何特点,关注重点上应如何调整?

  胡鞍钢: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发展指标设计应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以公共服务指标为主、经济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大变化和转型。大大增加了非经济指标比重,如反映资源环境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的指标。

  二是以约束性指标为主,预期性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责任。“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占总指标数比重的36.4%,而“十二五”中约束性指标数应争取占到总指标的50%以上,超过预期性指标数。

  我们对“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发现,约束性指标安排发挥重要作用,从目前进展来看,8个约束性指标中,进展顺利的有6个,另有1个指标(森林覆盖 率)由于缺乏数据难以进行准确评估,进展滞后的指标有1个(单位GDP能源消耗),目前已经完成规划目标的50.4%,经过努力完全可能在2010年实现 规划目标。这表明约束性指标对于政府实施目标和行为有着明显的约束性,从而促使政府转型,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科学发展。

  在具体的约束性指标设计上,为落实监督,同时强化政府责任和约束力,我建议应做到便于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

  三是主动与国际接轨。规划指标不但是对国内人民的承诺,一定意义上也是国际承诺。“十二五”发展指标中建议采用人类发展指标,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重 要标志,同时将减少国际贫困线贫困人口、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等部分“千年发展目 标”纳入。

  总体而言。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应该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相应的“十二五”指标体系也应进一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转变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例如,以人类发展指数(HDI)替代人均GDP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

  8%-9%是适度增长区间

  《21世纪》:由于在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成为首要施政目标,“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如何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如何协调增长指标与绿色指标?

  胡鞍钢:我认为核心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

  首先,经济增长方针要转为“好字当头、好字优先”,追求适度增长,避免超高速增长。中国已经处在经济起飞的快速轨道上,“快”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问题,“好”才是核心问题,是我们始终需要追求的核心目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在8%-9%之间,也是中国经济适度增长区间,也是全社会净福利最大化的增长 区间。

  “九五”处于这一区间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的良性协调;而2001到2008年经济增长率提高不到2个百分点,但是却付出了巨大的资源能源消 耗、生态成本、环境代价。以能源消费增长率为例,1996年到2000年是1.1%,2001年到2008年激增到9.72%。

  其次,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激励不相容问题。“十一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指标落实起来之所以阻力重重,症结就在于此。“十 一五”规划将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但是在31个省、市、区的“十一五”规划中,仍有11个省、市、区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控制耕地、节能减排等约束指标地方的积极性也明显低于中央。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