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08-04-2016

 

1.自然资源 

锡矿丰富,但近几年产量连续下降。石油储藏量30亿桶(1986年探明),天然气80.2万亿立方尺(1996年1月估计)。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2.经济简史 

直到50年代末, 该国几乎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和产锡国。60年代起, 政府根据本国经济 特点, 推行农业多元化政策, 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 积极鼓励油棕, 可可胡椒等 经济作物的生产, 到1966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棕油产销国。同时, 大量种植高产橡胶 树, 使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政府通过兴修水利, 增加水稻灌溉面积,改善以马来人为主的稻农生活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970年马来西亚开始施行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全面扶植马来人的经 济势力, 建立以马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1970-1990年这20 年中, (1)不分种族, 为穷人获得土地, 资金和其它社会福利提供更多的机会, 以增加 就业和提高收入, 规定这期间贫困户在全国总数中所占的比重由49.3%下降到16.7%; (2)利用行政手段, 对各种族的资本所有权进行重新组合, 马来西亚各种族的资本占有率重组成:马来人由2.4%提高到30%, 非马来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只能占40%, 外 国资本不能超过30%, 实现"种族经济平衡",  同时规定在就业人口比率方面要反映出 种族人口的比率(马来人占53%, 华人占35%, 印度人占10%), 以改变原来的"不平衡状 态"。总之,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依靠国家政权力量, 全力扶植马来人向工商业领域 发展, 壮大马来人的资本, 使马来人最终不仅在政治占统治地位, 而且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在施行新经济政策的同时, 推行"新兴工业法", 以3-4年内豁免所得税的优 惠吸引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发展"新兴工业", 整个70年代, 由于较好地利用了外资和 国内私人资本,工业发展很快, 经济以年均7.8%的高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1年的 52.8亿美元增至1980年的112.5亿美元, 经济结构已处在由农, 矿产品为主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进入80年代后, 经济增长开始减速, 到1985年, 经济全面陷入困境, 经济增长为 -1.0%, 导致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政府长期推行带有种族歧视的"新经济政策"。它所带来的弊病是在80年代后才趋于表面化, 但后果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在:新经济政策大大限制了非马来人私人资本的发展, 挫伤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国家花巨资兴建的一批国营企业对某些行业实行垄断, 限制了其它民族私人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而大企 业亏损严重, 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 本国的资本(主要是华人 资本)却流向国外, 甚至资金流出速度超过了流入。1981-1985年经济增长年平均5.8%, 低于70年代的平均水平, 私人投资平均增长率只有1.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5%, 低于70年代的12.9%, 当然, 8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对马来西亚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扭转经济困难的局面, 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采取了下列步骤:1.紧缩财政 开支, 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规定1986-199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为5%, 低于"新经济政策" 规定的指标或1981-1985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5.8%)。同期公共发展开支计划由 1981-1985年实际开支803.31亿马元减至740亿马元。2.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工业重点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初级产品加工业和重化工业, 减少对西方的依赖。3.政府计划将一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 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 为刺激投资, 政府还采取放宽股权限制, 放慢购股, 改组步伐, 允许外资购买农业用地等优惠措施。4.对外贸易向多边化发展, 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缓解西方经济剧烈波动的冲击。上述政策的实施, 使经 济得以恢复, 1986年经济增长为1.9%, 1987年因主要出口商品价格上涨, 出口增长幅度较大, 带动经济增长, 发展速度为4.7%, 1988年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私人消费的增长推动着经济发展, 这一年的增长速度达8.0%,国民经济走向全面复苏。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来看, 以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 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13.4%上升到1980年的20.5%和1987年的22.2%, 而农业在国内生产总 值中所占比重同期由30.8%下降到22.2%和21.1%, 表明马来西亚的经济已初步摆脱了过 份依赖农业的局面。 

3.经济概况 

1995年,马完成自1991年开始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这是马历史上执行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马经济年均增长8.7%,超过7.5%的预定目标,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对外贸易均有大幅度增加,贫困率、失业率大大下降。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结构性和深层次问题 也日益显露,主要是:劳动力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技术工人,国际收支逆差呈扩大之势。1996年5月,马哈蒂尔总理向国会提呈第七个五年计划。该计划针对 “六五”期间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底、低通膨增长的同时,适当放慢发展速度,将增长率降至8%,以便进行战略和结构调整,缓解“瓶颈问 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计划还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推行社会重组政策、改变各种族收入不平衡现象等作为“七五”的发展目标,计划至2000年实现国际 收支盈余,消灭赤贫。1996年,马经济继续保持低通膨下的高增长势头,增长率有所下降,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过快的压力,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1996年农、 牧、渔、林业总产值估计为164.89亿林吉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从业人口137.59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6.8%。渔业以近海捕鱼为 主,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1996年鱼产量估计为127万吨。 

(2).工业概况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器、汽车装配、钢铁、石油化工、纺织品等。1996年11月,马推出第二个工业发展蓝图(1996-2000 年),提出促进工业迅速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使工业十年内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38.4%。1996年制造业产值(按 1978年不变价格)估计为449.22亿林吉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5%。1996年制造业就业人数220.9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7%。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3).服务业概况 

范围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分提供的服务等。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7.1%,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估计):1301.87亿林吉特(约合522.84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估计):8.2% 

人均收入(1996年估计):11118林吉特(约合4465美元)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3.6675林吉特 

通货膨胀率(1996年估计):3.6% 

失业率(1996年估计):2.65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