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信息来自:论文大全网 · 作者:姜桂石 刘会清 · 日期:15-04-2016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在这种世界经济大潮下,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采取 什么对策,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问题,也是研究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上述问题略抒己见。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 及效应

    “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轮 廓。[1]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明确提出的,他用这个概念说明此前二十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 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也采用了这一概 念,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它意味着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以 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关系的加深。

    全球化概念被提出后,它很快被国际权威组织、知名学者、世界各国官方文件和报刊广泛使用。美国学者丹尼尔•耶金在《新闻周刊)发表论文指出:“大约不到10年前创造的全球化这个词,成为国际经济中难以回避的和被公认有用的格言。”[2]人们纷纷从不同 角度阐述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和效应,至今仍众说纷纭,还在探讨和争论中。

    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考察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当从推 动、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物质经济条件入手,揭示其内在的属性;研究它的时空性,即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和跨越疆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特点和表现。

    据此,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 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 势。

    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全球化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因为各种经济交往只有借助于市场的传送带才能 展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和完善,各种经济活动也才具有全球性。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它既不是古 已有之,也不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现象,它经历了自15世纪以来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既互相连接,又具有各 自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

    第四,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各国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生产要素 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组合,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融合不断深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越来越难以脱离世界和他国经济的影响而封闭、孤立地运 行,全球经济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活动的无国界性,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是它显著的特点。

    在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时,有一点需要澄清,即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有的学者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同起来使用,我们认为欠妥。 因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概念。经济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状态,主要属于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表述世界 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统一制度为基础的权威性国际组织机构,来统筹世界经济,它更多属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B•巴拉萨给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资 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人为障碍的完全消除;[3]C•金德尔伯格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障碍消除,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3]我国学者张幼文的 定义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3]从上述定义上看,他们都强调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应是人为的“经济障碍的消除”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 化”。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求各国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和条约,并建立相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统筹世界经济,将各 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下来,使各国共同遵守。目前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具备以下几 个条件:一是,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的国际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关系;二是,各国之间要做出更大的主权让度;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大大缩 小,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国际上建立一套各国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消除国际经济活动的人为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只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学者们也各持己见。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魔力的作用;有的认为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复杂的过 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上述论述都各有道理,但是,我们认为在众多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还是生产力。因为,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 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而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 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4]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这一论点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上看,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资本的产生与扩张,也是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才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而生,资本也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扩大积累,不断向外扩 张的。因此,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几次科技革命 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是资本的扩 张还是科技进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归根到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还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经济 全球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福还是祸?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对此,学者们也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 果,它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虽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它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没有真正的客观现实,它是一种神 话,[6]是人们编造出来的谎言;[7]甚至有人认为,全球化是有人故意制造的“陷阱”,发展中国家难逃全球化带来的厄运。

    我们认为经济 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的客观性,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它有利 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 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利少弊多。但决不像有人说的那样,似乎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也难逃全球化所带来的厄运。

    首 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和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走向了富强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 是,美、德等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甩掉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亚洲“四小龙”原来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跃踞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的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和市场经济,采取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历史事实说明,先进和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变化的,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 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利少弊多,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 一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始于战后。然而,它们是在殖民体系瓦解,各国纷纷独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 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启动现代化的;这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机遇。二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但它们的现代化起点较低,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漫长发展过程,如英国的现代化起步于蒸汽时代。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起点高,绝大多数国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时代。这样,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产生“后发效 应”,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如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就可以迎头赶上。三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 置、各国之间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深。所以,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家 可以利用各国之间经济“互补求荣”的要求,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自己的发展。四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晚,长期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 经济比较落后。但是,在它们独立之后,在战后科技、经济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它们要求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变成 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经济区域化的进程与趋势

    我们所讲的经济区域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区域经济集团或区域经 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交往总是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世界,即从局部扩向整体。英国工业革命首先 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再波及到世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性的组织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到20世纪90年 代中叶,全球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多达109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此外,还有次区域性的组织,如中美 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

    战后区域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出现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但到70年代末受 挫;第二次高潮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源于发达地区——西欧。欧洲经济一体化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想通过欧洲联合缓解矛盾、消除对立,共创欧洲繁荣;二是,当时欧洲各国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任,而 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需要联合;三是,在战后冷战格局形成的形势下,西欧国家为在美苏两大势力之间生存、发展,提高竞争力也需要互相合作。1958年《罗马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共同体(当时包括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和卢森堡六国)的形成。其后经过几次扩大发展为欧洲联盟。该区域组织在内部实 行了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等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堪称世界各区域组织的典范。[8]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引发了60年代第一 次区域化的浪潮,这次区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最早尝试组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首先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 组成东非共同体;1964年,一些讲法语的国家,包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和加蓬成立了关税同盟;1973年,西非经济联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区第一个区域化组织出现在1960年,当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 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共同组成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其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一些区域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和 加勒比自由贸易联盟,后发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场。

    亚洲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这一时段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不如前两个发展中地区。亚洲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1961年7月,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三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新加坡 和印尼又加入了这个联盟,改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

    发展中国家在第一次区域化的浪潮中组建区域组织的共同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欧洲共同 体建立的引发作用;二是,这些国家力图通过加入区域经济组织扩展市场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三是,希望通过区域组织带动原材料和粮食 等初级产品的出口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制成品的出口,以减少对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的依赖;四是,期望凭借区域集团提高其国际地位,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与发达国家 的谈判能力;五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时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战后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和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 入和经济发展,而组成区域经济组织,可以减少外部冲击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可见,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组建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有其求自身生存、发展 的“自保”性。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从实际运行的效果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成功的很少,绝大多数到70年末受挫。其主要原因 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组织都是由比较落后的成员组成,属于南—南合作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组成区域集团后,区域内市场容量仍然十分有限,而竞争对 手又是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当时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这一战略导致各国对国内市场加以保护,贸易壁垒较多,因此,在组建自由贸易区域关税 同盟时,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协调十分困难,难以实行真正的贸易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由于受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的影响和两次石油危机的冲 击,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和结构性的衰退,这种国际经济的大气候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之间当时在政治上的协调与凝聚 力不强,区域内政治上的严重分歧和争端大大影响了成员之间经济上的合作。

    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中,除了欧共体保持发展势头并逐步升级外,发 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0世纪70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区域化的发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信息技 术的广泛应用,欧共体得到新发展的典范作用,美国贸易政策的理念转变(由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转向强调公平贸易、互惠主义思想,进而推行多边主义、区域主义、双边主义 和单边主义相结合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区域化又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这次高潮,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合作的方式 上、发展的趋势上,都比第一次有较大进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将这次的区域化发展称为“新区域主义”。[9]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与第二次区域 化浪潮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早期的区域组织往往是内向型的,保护性关税是维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而 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区域组织大都是外向型的或开放性的。各区域组织不仅强调区域内的贸易发展,同时也比较关注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新区域主义更注重 全球的经济交往和竞争。

    其次,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时,区域组织的组建主要有两种平行的模式,一种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 中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另一种是北—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如欧共体。但是,到了第二次浪潮时期,新的区域化组织更倾向采取北— 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集团,如欧洲联盟逐步把东欧一些发展中国家吸纳为成员;亚太经合组织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参加,也有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

    再次,区域组织之间的重叠也是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 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亚太经合组织首创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是新区域主义的一个新特色。所 谓开放的地区主义,是指成员之间的所有优惠性的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这既有助于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合作,也有助于全球各国之间的平等经济交往。同 早期区域组织具有排他性相比较,新的区域组织更具有开放性。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相比较,旧区域组织和新区域组织之间的不 同点,可概括为下表:

    战后两次区域化的比较[9]
第一次区域化               第二次区域化
以政府或政策导向为主要动力        以市场导向为主动力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出口促进与贸易自由化
歧视区域集团               非歧视性或开放型的区域集团
注重区域内竞争              注重全球竞争
—南合作或北—北合作          北—南合作
区域集团成员不重叠            区域集团成员重叠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