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体的“中产停滞”
信息来自:英国《金融时报》 ·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克里斯•贾尔斯 · 日期:25-02-2016

2011-07-05 

从经济危机爆发至今已将近3年,一片新的阴影正笼罩在世界各个最发达经济体的上方:它们的大部分国民将面临数年的工资停滞。

战后,发达经济体曾经流行着一种观点:就物质而言,每一代人都能过上比父辈好得多的生活。然而,眼下收入增长的前景可谓再糟糕不过。

对一些中等收入群体来说,收入停滞或下滑的想法并不新鲜。2010年,英国叉车司机的收入大概有19068英镑,经通胀调整后,比1978年的水平下跌了5%左右。美国男性实际收入中值从1975年以来就没有增长过。在日本,家庭税后平均实际收入在1996-2005年的十年间出现了下滑。而德国的这个数值在最近十年里一直在下跌。

中等收入家庭受到的这种压力,被信贷繁荣掩盖了几分——至少是暂时地,因为信贷繁荣使家庭能够寅吃卯粮。如今,鉴于廉价资金时代已在3年前划上了句号——加上发达国家正疲于推动经济复苏,世界各地的中产阶层开始感受到了窘迫。

这种情况可不是政治家们所乐见的。迫于形势,他们正在考虑增税和削减公共开支,以修补公共财政。而且,这种财政整顿必须在各国开始一个更艰难的调整过程之前完成:适应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家庭工资和收入的上述发展趋势引发了两个问题:发达经济体的居民收入究竟怎么了?原因何在?

直到最近,答案才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从1975年起,按实际值计算,美国男性薪酬中值始终停滞不前,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却一直快速增长。起初,这股趋势没有出现在其他国家,以致美国国内产生了一种担忧:美国的文化和劳动力市场患上了一种本国特有的病症。

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必定有个去处。在美国,那些钱几乎全部流向了极富阶层。根据纳税申报数据编制的世界顶尖收入数据库显示,1974年,税前收入水平处于前1%之列的个人的收入之和,占了总体税前收入的8%;到2008年,这个比例猛增到了18%。在这些收入水平处于前1%的人之中,排在最最顶尖1%的人的收入占比增长得更加迅速。

然而,近些年来,收入差距扩大已经远非美国独有的现象。经合组织(OECD)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头十年末期,在该组织拥有充足数据的22个发达经济体中,有17个出现了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有迹象表明,(不平等的)程度可能趋同于一个更高的平均值,”OECD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丹麦、德国和瑞典等不平等程度历来较低的国家,再也不能幸免于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几乎所有国家的收入差距扩大都受到了就业市场趋势的驱动。尽管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政府都试图通过提高就业福利、下调低收入者工资税等措施解决工资差距扩大的问题,但是,工资差距的扩大,甚于采取更激进税收和福利制度的意愿。

要求具备中等技能的工作需求收紧,更是加剧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伦敦经济学院(LSE)经济绩效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的教授艾伦•曼宁(Alan Manning)表示,各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分化为“美妙的工作和糟糕的工作”。1993年至2006年期间,中等工资水平的工作所占的比例下降,而高薪和低薪工作的占比都上升了。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不论各自有着怎样的经济特征和政治文化,全都出现了上述趋势。

相似的趋势,表明某些比国内政治或劳动力市场特征更强大的力量正在起作用。

关于收入差距和劳动力需求的这些趋势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一直存在相互争鸣的各种理论,但有一些趋势正浮出水面。

在收入分配的顶端,得益于通讯技术的革命,许多才能出众者得以将销售渠道和收入来源从本地扩大到了全球。还有一些人则拿别人的钱去赌博,从而发财致富,这在金融业尤为常见。

对许多大学毕业生来说,电脑和互联网使他们具备了更多弹性技能,赋予了他们更多机会。出版商可以在全球发行内容,会计师或建筑师可服务于远在办公室以外的客户,教授可以通过每日发表的博客,向全球受众表达观点,而不再只是在校内讲课。一多代人的时间以来,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超过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

在收入分配的底部,技术仍然没有干系,在清洁和护理老人之类的工作中都用不上。但它已经严重削弱了常规性、但需要技能的工作的需求——从工厂工人到银行职员,再到叉车司机——而这些曾经是发达经济体就业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仓库自动化配给的时代,当一名叉车司机毫无乐趣可言。这一点在中等技术工作和中等工资中得到了体现。而鉴于中产阶层左右着选举,这种情况也将让政治家们伤脑筋。
 
 

译者/何黎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