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惠民生、扩内需、稳增长的有力举措
信息来自:金融时报 · 作者:陈兰君子 · 日期:03-03-2016

2012-10-20 

  近日,住房建设部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720万套,完成投资达 9600亿元。而在10月初财政部也发布通知称,中央财政将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 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一时间,国家对于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善民生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热切关注。而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性安居 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稳增长、调结构的背景下,也被赋予了“扩内需、稳增长”的双重含义。

  2008年,中央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并将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 改造作为重要内容,加快了改造步伐。仅在短短4年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2006年至2011年年底,全国累计开 工改造各类棚户区超过1000万户。2012年,全国还将改造各类棚户区超过300万户。 

  “我在棚户区住了20多年,总算盼来了棚户区改造,不久的将来我也能住上单元房。”贵阳市花果园彭家湾75岁的王大爷一脸欣喜地向来访者描述,“原先 的彭家湾是贵阳最大的一处棚户区,环境差、治安乱,住的是杂乱无序的破败楼,走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烂路。” 

  据记者了解,彭家湾地处贵阳市城郊结合部,是贵阳最大的城中村、棚户区。不仅治安差、市政设施不完善,而且一到汛期,到处都是水淹区。令人欣喜的是, 随着贵州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昔日彭家湾的脏乱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5年后一个占地1400余亩、规划合理、配套设施完备,可容纳4万多户居民的大型 生态居住小区,不仅使王大爷这样的老贵阳人有了住新房的盼头,而且还改善了市容、净化了环境。 

  其实,彭家湾区的棚户区改造只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实施保障房安居工程,尤其是各地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在财政投入、建设用 地、税费和信贷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间,中央政府共安排补助资金730亿元。其中,超过90%的补助资金投向了中西部 财政困难地区。近期,中央再次加大对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据财政部10月8日数据显示,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 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期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 

  棚户区改善型住房在肩负着“住保障”的使命外,也被赋予了“扩内需、稳增长”的双重含义。因为,在当前维持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棚户区改造不再仅仅 是社会保障的工具,而是已然成为拉动内需,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机”。一方面,棚户区改造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能够有效增加投资;另一方面,能够 带动消费,有效消化钢铁、建材、家电等上下游产能和产品。据有关部门测算,垦区危房改造项目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约695亿元,累计采购钢材2350万 吨、水泥1420万吨、红砖158亿块,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建材消费。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一方面,棚户区改造提供了大量直接或间 接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兴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创业市场、农贸市场、再就业一条街等形式,增加了就业 机会。 

  破解难题、迎难而上是当前我国面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坚定态度。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来解决这一难题,让老百姓真正地实现“住有所居”。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