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的政策纲要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14-03-2016

 

促进就业与提高收入同时研究(走向高收入国家)

国民收入与外劳收入同时研究

外来投资的收入与国内企业与人民的收入同时研究

我国的高外汇储备相当部分是外资的盈利和投资继续保留在我国而形成的。

(试从外来投资的高科技产品进出口收支中检查其结果,在这些企业当中,还有许多是外劳的收入,这些也是外国公民在我国的存款,在经济不景时,这些存款会大量流出国外。要进一步研究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否可长期保住外资继续会在我国投资下去,我们的亲商环境如何?我们的地理位置有帮助吗?我国的税收制度有利于他们吗?我国公民在这些外来投资企业中有学习到较高的技术吗?

马来西亚的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7年1-6月马来西亚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增长均放缓:出口398.6亿美元,进口339.4亿美元,增长2.2%和 6.7%,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低7.4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尤其是机械类产品进出口增幅下滑较大,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出口75.9亿美元,下降3.0%,改变了上年同期增长22.4%的状况;进口13.9亿美元,下降1.2%,而上年同期增长2.6%。作为机电行业先行指标产品——半导体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对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表现相对较好,上半年出口额为20.8亿美元,增长率为11.9%。
2007年1-6月出口398.6亿美元,进口339.4亿美元,净收入59.2亿美元。
2006年我国的总出口是5889.49亿零吉,进口是4804.93亿令吉,净收入是1084.56亿令吉。(目前手头上只有2006年的进出口总值)机电产品的净收入约占了我国对外贸易净收入的20%
 
 
1、促进就业的一般政策

2、就业培训是扩大再就业

3、经济政策以就业为中心

4、提高就业补助金

5、缩短工作时间

6、政府预算中拿出资金助就业

7、鼓励企业自我消化过剩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8、设立完善的就业机制

9、失业影响政经的稳定

10、韩国以法制改善就业条件

11、通过实施公共投资项目和扩大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12、修改法律和劳工制度

13、吸引外商收购国内企业或直接投资

14、成立“再就业支援中心”

15、激活和加速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方向努力

16、提高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匹配

17、工资补贴增加就业

18、带薪休长假

19、以持续经济增长创造就业

20、改革福利制度

21、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为目标,改革就业制度

22、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23、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中国就业网络体系
 
 

l  1、促进就业的一般政策

。法国:法国采取了四项重大措施来降低失业率保证和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加强就业工作在经济工作中的地位。

二是强化培训。

三是缩短工作时间,将周工作时间从39小时减为35小时。

四是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就业帮助。

l  2、就业培训是扩大再就业

。美国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是由、州、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配合进行,联邦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就业培训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但是向由州政府负责的培训计划提供大部分 所需资金。

。最近几年里,美国政府用于就业培训计划的拨款每年都有增加。在最近几个财政年度,联邦政府用于就业培训的拨款均高达数十亿美元,可使约220 人免费参加就业培训。

。美国的就业培训计划有很多。其中,失业工人培训计划主要是为了帮助失业者实现再就业。

。美国在其他就业培训计划还包括针对所有成年就业人员的成人就业培训计划等。这些计划用于每个参加人员的开支一般在1800美元至2500美元之间。个别针对即将加入就业大军的低收入家庭高中毕业生的培训计划,平均每人耗资约3万美元,是美国最为昂贵的培训计划。

。近年来美国的就业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关材料表明,参加就业培训计划的失业人员中,约有70%的人在接受培训后找到了新的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进入小型企业工作。

。此外,美国政府还大力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美国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了自谋职业援助计划,帮助失业人员通过创建小型企业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日本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和高层次化运动,加强失业者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待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通过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适应性和流动性,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如日本劳动省近几年加大了对失业者的再就业援助力度。新制度规定, 失业者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可以完全自由选择职业培训点,自由选择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用可以从失业保险金中全部或部分报销。同时对接受培训者的失业保险金 可相应地延长,失业者从接受一项再训练开始到培训结束,一直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且再培训结束后3个月内,也可享受失业保险金。从实施效果来看,日本每年有100万失业者接受了再培训,80%以上的人再培训后找到了新工作,平均工资相当于以前收入的93%,使得日本尽管近几年经济持续衰退,但失业率最严重时不过在5%左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l  3、经济政策以就业为中心

1997年以来,法国失业人数超过300万,其中青年失业者占很大的比例。

l  4、高就业补助金

 。法国政府在199710月份出台了青年工作岗位”(Emplois Jeunes)的重大举措,为26岁以下的青年失业者在国有企事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为了鼓励各部门创造青年工作岗位,政府给每一个青年岗位每年补助 95000法郎(1999年数额,每年年中根据通货膨胀率有所调整),相当于工资总额的80%,另外20%由用人单位自筹解决。

l  5、缩短工作时间

。将周工作时间从39小时减为35小时。

。法国为在私人企业中创造就业机会,法政府采取了逼迫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采取立法措施强制减少工时,在不降低员工工资的前提条件下,工作时间从每周39小时改为每周35小时工作制。

l  6、政府预算中拿出资金助就业

。日本政府主要通过制定优惠税制,支援濒临破产企业的重建,以保护部分就业岗位。

。日本政府对以实施重建为目的收购濒临破产或已破产企业而设立的投资基金采取优惠税制,帮助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被收购或兼并企业重建成功并产生利润后,还可在一定的时间内享受税收的减免。

。另外,在日本如果无业或失业者决定自谋出路,只要提出申请,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将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事业助成金。

l  7、鼓励企业自我消化过剩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自我消化过剩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l  8、设立完善的就业机制

日本还具有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

一、网络信息准确。在求职方面,日本公司 招聘都会在网上公布,求职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寄去报名申请即可。

二、报纸刊登广告。这样既公布了招聘的信息,又为公司做宣传,一举两得。

三、用人单位举办各 种各样的说明会。

四、日本有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

五、日本政府提供预算支持。政府决定在以后年度补充预算中拿出资金安排高中和大学生就业,对有实绩的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给予奖励。

l  9、失业影响政经的稳定

。日本20065月达到5.4%。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将影响到日本经济的稳定。

。推进劳动力市场柔性化。包括建立允许企业解雇员工的新的雇佣制度。

。推行弹性工作制度。

。实行以业绩为基础的工资制度。这项改革措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单位劳动效率,也增加了就业机会。

l  10、韩国以法制改善就业条件

。韩国制定了《雇佣政策基本法》、《建设业雇佣改善相关法》、《高龄人口雇佣促进法》、《男女雇佣平等法》、《失业及工伤保险 相关法》、《职业安全法》、《残疾人雇佣促进法》和《减少青年失业人口特别法》等数十部有关雇佣和就业的法律。

l  11、通过实施公共投资项目和扩大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韩国实施公共投资和扩大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韩国实施劳工制度改革

l  12、修改法律和劳工制度

。韩国修改相关法律,简化手续,鼓励创办出口和合资公司。

。修改法律和简化手续,鼓励创办出口和合资公司,吸引外商收购韩国企业或直接来韩投资。

l  13、吸外商收购国内企业或直接投资

。韩国吸引外商收购国内企业或直接来韩投资 

l  14、成立再就业支援中心

。韩国2005年,由政府出资,工会和资方共同管理。再就业支援中心免费向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失业者个人情况开发了为期3 个月至6个月的培训计划。

15、激活和加速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方向努力

。德国:改革措施向激活和加速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方向努力。

1、消减政府福利支出和其他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同时使得财政支出能更多地用于研究与创新。

2、降低过高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减少企业和个人对各种社会保险费的负担,鼓励人们积极工作和自我负担,减少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3、改革工资制度,增加企业确定工资标准时的灵活性,加大部门间、地区间和技能间的工资差别,尤其是节制非熟练工人的工资。较高的失业率和90年代工会成员比例不断下降,也使得工资节制较易做到。

4、劳动力市场政策从过去强调各种利益集团的合作和积极的政府需求管理政策走向减少政府干预和强调竞争,从过去把工作重心放在保证失业者基本生活水平走 向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

16、提高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匹配

。最近几年,德国政府推出了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加强职业介绍和信息沟通,采取主要针对长期失业者的转岗培训,提高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匹配,利用就业创造项目和工资补贴增加就业等等。

17、工资补贴增加就业

。最近几年,德国政府推出了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加强职业介绍和信息沟通,采取主要针对长期失业者的转岗培训,提高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匹配,利用就业创造项目和工资补贴增加就业等等。

18、带薪休长假

。瑞典政府近日还实施了一项就业政策带薪休长假。瑞典政府之所以实施此项政策,目的在于利用自愿休假者出的工作岗位,安排长期失业人员上岗,为他们最终获得一份稳固的工作创造机会。

。瑞典: 一直以来瑞典政府都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创建就业服务的网络平台;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多种渠道的就业安排。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企业和个人以优惠政策,鼓励创造就业机会,广开就业门路。

。政府规定企业主雇用在职业介绍所登了记的长期失业者,给予50%的工资补贴。

。企业雇用徒工可以6个月不付工资,由政府给予相当于失业救济金数额的徒工补贴来解决。

。政府鼓励失业者自谋职业,对自主开业者给予一笔相当于失业救济的补贴,但自主开业计划必须具有财政上的可行性,并能创造长期的就业机会。职业介绍所还聘请专家,帮助失业人员制定开业计划,进行咨询、评估,帮助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这些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其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我们无疑具有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19、以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

   。发达国家普遍从优化产业结构人手,改造和重组煤炭、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环保、能源、 医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

   。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达到促进就业增长的目的。

20、改革福利制度

   。改革以前的福利制度。如法国1999年通过的《福利改革法案》把“帮助和鼓励人 们通过从事工作来摆脱贫困对福利的依赖,并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作为首要目标,推行了大规模“从福利到工作”计划。政府承诺承担起为公民改善就业机会的责任,同时亦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也要相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否则将失去失业救济。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条件、数量及期限上,也变得比以前苛刻。如此措施使 2000年法国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近百万,法国财政负担大为减轻,同时失业问题也有所缓解。

21、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为目标,改革就业制度

   。西方各国普遍进行劳动力市场实施结构改革,完善劳务市场机制,促进劳务市场和劳动组织现代化,使之能适应经济的变化,具体的措施如减少工时,设置部分劳动、临时劳动工作岗位,设立弹性工资制等。例如欧盟各国十分注意将劳动力市场的外在灵活性(如通过雇用临时工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内在的灵活性机制(如对长期雇员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表)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就业问题的调节作用,使劳动力市场经 常处于不饱和状态,存在吸纳就业的空间。

22、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劳动力供给方面而言主要是对劳动力的数量及质量进行控制。一方面控制劳动力的供给的数量,防止其恶性膨胀;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改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使之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劳动者的需求。就劳动力需求方面而言,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23、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中国就业网络体系

   。主要是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再就业培训制度,再就业服务制度建设,使失业人员有较为稳定的生活保障,并能提高其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其拥有再就业的机会。中国应通过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就业网络体系。我们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快促进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的发展,完善失业保障体系;另—方面,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训,把失业救济同积极的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如成立再就业支援服务公司,对失业者进行信息与咨询服务,减少因劳动力供求脱节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分设对劳动者和对企业的各种就业促进津贴等。
 
24、最低工资

   。1894年新西兰建立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

   。美国1938年至1981年最低工资共上调了16次。平均2.7年一次。

   。2009年美国的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 7.25美元。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宣言中指出,需要有“足够生活工资的条款”。

   。各国最低工资不可能一样。

25、科技进步、人文进步、改变管理模式

   (5)劳动就业困难,根源在人文进步与科技进步不协调,当前的要害是人文进步落后于科技进步。我们的对策是:改变思维定势,加快管理进步,加速促进人文进步的科技进步,使人文进步与科技进步协同发展,从而扩大就业;还是适度放慢科技进步的步伐,等人文进步跟上来——劳动就业就不成问题了?

   (6)如果没有管理创新, 劳动就业将长期困挠人类。特别是中国,眼下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国政府开始从追求经济增长率为主,转向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并重。管理若能跟得上,实行轮班轮休轮训:不同行业及工种按实际需要实行一班制、 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人在岗负责(适应全球一体化的任何时差),众多富余劳力都可安排就业、休息、培训,彼此为相互的工作、生活、学习、休息、娱乐提供周全服务——“供求索交,公道自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我们做得到吗?

   以上言论如: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关系必须跟上。完全改变人类或国家和生产关系,即工作制度,人类总要有大胆的改变才行,才能符合生产力的提高。

   若我们一直停留在旧和生产关系方面(人文制度),是肯定有问题的。

   或许是时候,要研究人的工作分配了,是时候应要研究缩短工时,让人人有工作。一个国家重要的是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有屋子住,人人生病有医生照顾,这些问题从目前的生产能力来看,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人类目前面对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社会制度,以全新的方法处理旧制度,改变旧制度。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可从一个省着手试验。向着省内经济平衡的目标下手,对外经济也保持平衡或出口多过进口,但力求省内经济平衡为主,甚至不靠出口,所谓的在地生产,在地消费,就地平衡。

1、促进就业的一般政策

2、就业培训是扩大再就业

3、经济政策以就业为中心

4、提高就业补助金

5、缩短工作时间

6、政府预算中拿出资金助就业

7、鼓励企业自我消化过剩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8、设立完善的就业机制

9、失业影响政经的稳定

10、韩国以法制改善就业条件

11、通过实施公共投资项目和扩大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12、修改法律和劳工制度

13、吸引外高收购国内企业或直接投资

14、成立“再就业支援中心”

15、激活和加速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方向努力

16、提高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匹配

17、工资补贴增加就业

18、带薪休长假

19、以持续经济增长创造就业

20、改革福利制度

21、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为目标,改革就业制度

22、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23、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中国就业网络体系

24、最低工资(各国最低工资不可能一样)、
 
 

另一篇文章

欧元区失业率首破10%。
 

关于日本国民的就业问题解析

1、必须更新就业观念。

2、要培养创造自我的理念。

3、不断充实、提高自我。(改变教育的方式,注重创新的教导方式,不要死读,只为考试。)
 

另一篇文章

大马公务员华人仅占6%
 

另一篇文章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不可否认对促进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在制定促进就业的简收政策时,一方面要考虑税收对就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政策运行所需要的成本和对于经济或社会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增加就业容量、提高就业弹性为目的,以期从长远和现实的角度来使我们的税收政策对促进就业起到中长期效用的作用。

实施差别税率,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鼓励全民创业。

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增加就业岗位途径

   。1、积极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

非正规就业是城市劳动者从事非正规的生产、经营、服务等经济活动取得收入的行为,是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而言的就业形式,阶段就业、自主就业、独立服务就业等。

   。2、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3、对于安排再就业人员的乡镇给予税收优惠;通过财政补贴实施乡镇企业的高级人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那些能够安排再就业人员的乡镇企业,给予减免所得税,允许增国安排就业成本扣除额等。

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产业结构。

   。1、利用税收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2、运用税收政策调整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减少结构性失业。

   。3、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备注:

经济增长高,未必就能解决失业问题

表1  中国“十五”计划期间的就业弹性系数
 
年份
就业人员(万)
GDP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弹性系数
2000
72085
 
 
 
2001
73025
8.3
1.30
0.16
2002
73740
9.1
0.98
0.11
2003
74432
10.0
0.94
0.09
2004
75200
10.1
1.03
0.10
2005
75825
9.9
0.83
0.08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积极参与到三次产业中提供了契机,进一步挖 掘了产业内部潜在的就业岗位,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扩 大了就业容量,但三次产业 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呈现较大的差异性,见表 2和表 3。

表2:“十五”期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从业人数/万
就业增长率%
从业人数/万
就业增长率%
从业人数/万
就业增长率%
2000
36043
 
16219
 
19823
 
2001
36513
1.30
16284
0.40
20228
2.04
2002
36870
0.98
15780
-3.10
21090
4.25
20003
36540
-0.88
16077
1.88
21809
3.41
2004
35269
-3.49
16920
5.24
23011
5.51
2005
33363
-5.40
17440
3.07
25022
8.74

表3:“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关系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2001
2.8
0.46
8.7
0.05
7.4
0.28
2002
2.9
0.34
9.9
-0.31
7.3
0.58
2003
2.5
-0.35
12.5
0.15
6.7
0.51
2004
6.3
-0.55
11.1
0.47
8.3
0.66
2005
5.2
-1.04
11.4
0.27
9.6
0.91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2001--2005年《国家统计鉴年》

(1)不同产业类型的发展差异。

   。从第一产业来看,虽然其保持了平均 3.9%的增长,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剩余人员增多,不能再吸纳就业人,出现“就业紧缩”。

   。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发 展速度最快,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系数较低,只有约 0.27,也就是说 GDP增长 1%,劳动力只增长O.27%。

   。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其发展最快,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从 2001年的8.7%增加到“十五”计划末的l1.1%。 第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虽不如第二产业,但其弹性系数从 2001年的 0.28达到 2005年的约0.9l,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2)就业成本的差异。

   。第二产业的 1亿元产值所需的劳动力是2 630人,第三产业 1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是 5 000多人,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亿元产值是第二产业的两倍多。

   。发展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建议(中国)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它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

   。(2)保持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加快城市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城镇和农村的有序转移也是扩大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

   。(4)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相对提高,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素质。

   。(5)加强城市化建设。从中国1978~1997年的历史纪录看,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4.04%,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2.55%。显而易见,城镇从业人员的增长比农业从业人员的增长快得多。

就业与福利: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文章名)

   。就业与福利的关系是经济政策与社会(包括教育与培训)政策共同关注的主要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意义与政策意义。

。劳动就业为社会福利制度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社会福利为经济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者互为前提,相得益彰。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地方社区层面为劣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社会排挤与社会分隔,实现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

   。19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重新“发现”和“回归”社区,使社区就业与福利的关系成了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一个核心议题。

   。就业与社区就业在工业化、都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特别是“工资就业”和“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就业问题始终处于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

   。就业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和晴雨表。就业状况还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影响社会秩序。

   。商贸发达和经济繁荣为就业者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都必然严重威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就业问题的性质由社会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议题。 

   。就业议题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

社区概念

   。社区就业既是个历史概念,又是个新的话题。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概念可以从三种角度理解:

   。1、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劳动就业活动,这是传统和古典的社区就业定义。(适用于1950年代以前的欧美国家)

   。2、那些在劳动市场结构中处于次要和边缘劳动市场的就业,这是劳动经济学中盛行的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和经济学取向的社区就业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社区”实质上等同于边缘或次要劳动市场,其基本特征是地方取向和低工资就业。这种定义主要盛行于1960年代欧美国家的反贫困之战;

   。3、政府、企业、社区和福利组织在社区层面为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支持服务。

弱势群体

   。劣势群体是指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社会处境的群体,例如失业者、前罪犯、青年人和老年就业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妇女、移民和少数民族等。这是目前欧美国家最流行的社区就业定义,真实反映了1970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现”和“回归”社区以后的社会状况与就业形势。

社区就业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前,并不存在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和全时间的工资就业形式,工作场所和家庭生活在地理空间上完全重叠在一起,自然也无所谓工资就业和失业问题。

   。社区就业起源于工业化和都市化时代,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议题。

   。工业革命和都市化运动彻底改变了传统劳动和生活方式。就业场所与家庭生活发生地理空间上的分离,无薪劳动者变为工资就业者。就业场所既是典型的功能性社区,又普遍位于城市地域社区范围之内,社区和就业由此联系在一起,现代社会的社区就业应运而生。

   。现代社会的就业问题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的,其核心是劳动市场结构及其运作状况。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能够正常参与劳动市场竞争的普通就业者群体。那些因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地区、国家、身份、身体健康和文化因素而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及其就业问题则被边缘化,极少有人从社区就业角度探讨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状况。这意味着传统就业主要关注普通社会劳动者的就业状况。

   。与此同时,针对自由市场失败和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欧美各国政府逐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便缓解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就业问题遂由单纯的市场问题转变为市场、社区与国家的互动关系问题。

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各具特征。

   。18世纪工业化革命开始,特别是由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这是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演变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市场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市场体系尚没有发生结构性分化,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之间的区分尚不清楚。普通社会劳动者与劣势群体之间的区分主要是道德标准,经济和市场标准处于次要地位。例如在18、19世纪,英国政府主要从道德角度,依据有无劳动能力将社会救济对象分为两大类:一是“值得帮助”的人,例如老年人、长期病患者、盲人和精神病人。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即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劳动市场来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需要,因此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社会救济;第二类是“不值得帮助”的人,例如身强力壮的流浪汉、乞讨者、窃贼和前罪犯。他们身强力壮,具有劳动能力。英国政府将他们强行安置到专门设立的就业习艺所和私营企业中就业,主要目的是通过工作救助和以工代赈方式解决他们的救济问题。市场就业和社区就业之间的区分无足轻重。

   。直到19世纪末期布斯的伦敦调查和郎特里的贫困报告出版以后,劣势群体的就业、贫困与生活状况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简言之,1950年代以前,由于劳动市场体系尚不成熟,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组织功能专门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就业与市场就业相互交织、混杂在一起,市场就业基本上等同于社区就业。普通劳动者与劣势群体的区分标准是道德性的,劣势群体主要是以贫困群体形式出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尚未承担相应的福利责任,这个时期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相对单纯的市场关系,社会福利关系无足轻重。

   。1960-70年代,欧美国家劳动市场理论与实践发生重大变化,劣势群体主要集中在次要劳动市场之中,穷人、劣势群体与社区就业议题成为反贫困的主要内容。60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现”贫困,与此同时,对反贫困、救济社会劣势群体和劳动市场理论的研究也有重大发展。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市场是整合和统一的体系。但是,当时出现的分隔和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则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劳动市场并不是单一和统一的体系;劳动市场由主要与次要、基础与边缘两部分组成;主要劳动市场工资收入较高,就业稳定性高,职业声望与地位较高,以技术和管理性就业岗位为主。与此相反,次要劳动市场为低工资就业,就业稳定性较低,职业声望和地位也较低,以体力和服务性就业岗位为主;贫困成因主要是缺乏就业机会和低工资就业,因此 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较好的就业岗位便成为缓解贫困的根本对策。

   。分隔和二元劳动市场理论获得欧美学者经验性研究的广泛支持。劳动市场确实好像是分散、分隔和多元的,穷人和劣势群体主要集中在次等和边缘性劳动市场之中。有鉴于此,欧美国家普遍实施全面的反贫困政策,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政治参与、收入保障、 医疗照顾、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社区服务等等。

   。概括而言,欧美国家反贫困战略的服务项目具有若干基本特征:一是城市社区是组织和实施反贫困项目的社会场域,反贫困服务基本是以社区发展和社区经济发展项目形式提供的,大大强化了社区在就业和福利之间的中介性地位;二是工作与福利关系是反贫困的主题,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业支持服务和收入保障是反贫困服务的主要内容;三是强调在社区层面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调社区对就业议题的积极回应。简言之,在 1960-70年代的反贫困之战中,欧美国家的社区与就业、工作与福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发展,社区就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开始在经济政策与 社会福利领域中体现出来。

   。80年代以来,社区与就业、工作与福利、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与政策框架下,社区就业真正成为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议程的一个中心主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和大都市衰败日趋加剧的背景下,欧美国家似乎重新“发现”了社区,回到社区和社区发展运动似乎将社区重新置于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在经济生活中,海湾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欧美国家失业率大幅攀升,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日趋严峻的失业问题,成为欧美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前主要在北欧福利国家中流行的“积极劳动市场理论”逐渐扩散到欧洲大陆,成为欧美国家主流的理论思潮之一。积极劳动市场政策是指那些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与功能,主张国家、工会和企业三方合作,消除就业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减少和预防失业,保障社会 劳动者高比例就业参与和较高程度社会平等的制度性安 排。这种理论的独特之处有三:

   。一是劳动市场的结构性不足可以通过政府、雇主和工会等多种社会力量而完善;

   。二是为社会劳动者和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远比给他们提供社会救济和失业津贴要好;

   。三是劳动市场不是单纯的经济性机制,而是社会性机制。

   。与此同时,70年代末期英美右派上台执政,其打碎福利国家和削减福利开 支,将市场机制引入福利供应,普遍推行“由福利到工作”的福利制度改革,再次将社区就业推到欧美国家核心政策议题的位置上来。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社区就业 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劳动市场与社区、工作与福利、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然紧密;

   。二是社区就业普遍成为欧美国家地方政府议事日程的优先领域,在社区 层面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核心议题; 

   。三是社区就业 成为欧美国家地方和社区经济发展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社区就 业、社会排挤和社会整合议题成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社区与就业、就业与福利的交会点。简言之,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福利政策改革使人们重新聚集古老的社区就业议题。而且,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政策与实践也取得了宝贵经验。

社区就业模式与基本经验

   。社区就业既是欧美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福利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的基本途径,还反映了市场、社区、国家、家庭和个人互动关系模式的最新发展趋势。19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低迷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处境下,欧美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出于不同动机,“不约而同”将关注点聚集于社区就业。其中,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泉,旨在通过在社区层面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来解决经济性的失业与消费问题。社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福利对象的福利依赖,增强福利对象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工作激励和社区就业使福利依赖者转变为“积极公民”,同时复兴衰败的城市邻里和地方社区,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尽量在社区层面满足穷人和劣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显而易见,社区就业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而且意味着市场、社区、国家、家庭和个人互动关系模式的变化,说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成为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简言之,社区就业理论、政策与服务的发展是欧美国家的福利文化转趋保守、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福利制度改革创新的产物。

   。社区就业政策和服务的社会政策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整合,创造就业机会和繁荣经济的经济政策目标处于次要和辅助性地位。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社会不平等程度显著提高,社会群体、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分隔和潜在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加强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提高社会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的优先政策议题。

   。形形色色和数量庞大的劣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需要满足尤为引人注目。欧美国家劣势社群的类型和构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社会中低下阶层、边缘群体和受压迫群体。美国的劣势社群主要是内城贫民区中的阶级下阶层(underclass)、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少数民族、女性、亚裔、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美国人、老年人和退休人员、同性恋者和妓女、短期和长期失业者、福利依赖者、单亲父母、未婚母亲、前罪犯和吸毒者。

   。劣势群体、少数族裔和女性群体有时是相互重叠的。依据美国劳动部的定义,劣势群体是指那些没有适当就业的穷人和那些(1)中途退学者,(2)小于22岁的 人,(3)45岁或以上的人,(4)残疾人,(5)就业遇到特别困难的人。英国支持性就业专家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认为,那些因个人特质影响他们就业能力和面临就业困难的人处于“就业劣势”的状况,就业劣势的基本类型包括肢残者、长期病患者,精神病人、盲人、酗酒者、罪犯、单亲家庭、劣势年青人、老年工作者、少数民族、无家单身者和长期失业者。劣势群体通常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市场,或是获得较好的就业岗位,普遍处于边缘性劳动市场和低工资就业状态。因此,如何创造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多适合劣势群体的就业岗位,以便缓解贫困,增强社会融合与社会团结,实现各阶层和睦相处,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与社会质量,便成为欧美国家社区就业政策的优先领域和核心政策目标。

   。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模式多种多样,反贫困战略、社区经济发展、社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四种主要模式。

   。反贫困战略模式主要盛行于6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缓解贫困,就业途径主要是福利项目,就业者主要是穷人,工资收入主要是辅助性的,就业性质以福利性为主,经济性为辅;

   。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流行于70年代,政策目标是通过社区经济发展实现社区综合发展,就业途径主要是社区兴办的社区型商业与服务企业,就业者主要是普通社 区成员和劣势群体,工资收入是就业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业性质主要是经济性的;

   。社区企业模式出现于8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社会整合,就业途径主要是拥有社会目的的私营企业,就业者主要是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工资收入和就业机会对就 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业性质以社会性为主,经济性为辅;

   。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兴旺发达于90年代,政策目标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解决失业及其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业途径主要是市场化运作的工商企业,就业者主体是 普通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是就业者的主要生活来源,就业性质主要是经济性的。

   。不言而喻,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模式都是高度概括的“理想类型”,实际生活中各种模式常常融合在一起,难以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虽然社区就业模式形式多样, 但是各种不同就业模式却反映出某些共同特征:

一是就业活动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具有浓厚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的社会问题;

二是社区就业的社会环境与制度背景是地方经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三是社区就业活动与政策的社会目标清楚明确,无论是缓解贫困、社区综合发展,还是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社区就业活动与政策设计都起源于社会关怀,旨在谋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绝大多数人福利的最大化,而且社区就业政策的社会化倾向愈来愈明显,人的发展处于核心地位。

   。长期以来,社区企业是欧美国家劣势群体社区就业的主要场所,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业和社区工业企业是三种主要类型。80年代以来,社会企业逐渐取代社区企业概念,而成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企业理念与政策模式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日趋流行。“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s)是个宽泛的概念,泛指那些按照企业方式组织与运作,主要社会目的是为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就业将劣势群 体重新整合进社会经济生活,并且从事商品与服务供应的私营企业。按照OECD专家的界定,社会企业泛指所有依据企业战略组织,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某些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并且还具有一种为社会排挤和失业问题带来创新性解决办法的社会经济组织。总体来说,欧洲国家的社会企业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例如比利时的社会目的企业,意大利的社会合作社,芬兰的社会公司(social  firm),法国的工作整合社会企业、协会或合作社,德国70年代称为另 类企业(alternative  enterprise),80年代晚期称为地方社区企业,英国的社会企业包括志愿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商业、信托行和 中介劳动市场,加拿大是社会经济企业,而美国则是协会、公司、信托行和社区经济发展公司等。这意味着社会企业并不是社区企业的简单替代者,而具有更加丰富 多彩的内涵、外延与鲜明的社会目的。概括而言,社会企业截然不同于传统社区企业和私营工商企业的基本特征有四:

   。一是社会企业跨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边界,开辟经济资源分配与管理的新模式,企业兼备 经济与社会双重特征,形成所谓“第三体系”;

   。二是社会企业主要目的是回应失业和社会排挤问题,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等社会目标处于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因此,在一些欧美国家社会企业又被称为社会目的企业(social-purpose  enterprise);

   。三是尽管社会企业以社会目标为主,但是仍然 按照企业战略组织、管理与运作,并且提供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

   。四是社会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主要在地方社区为劣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目标是通过就业为劣势群体增权(empowerment),将他们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因此,某些社会企业又被称为通过工作培训企业(training-through- work  enterprises)和工作整合社会企业(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欧美国家对社会企业普遍采取鼓励、支持和保护政策,其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立法保护,又有政策优惠,既为雇主聘用低技术工人提供薪俸税豁免,又为社会企业提供工资津贴,既为经营者和劣势群体提供专门培训,又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简言之,社会企业是穷人和劣势群体实现社区就业的主要组织载体。社会企业主要特征是非牟利和社会整合的社会目标,以及主要通过社区就业将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主流社会的社会功能。

   。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的政策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反贫困之战”和“福利制度改革”处境下的社区就业项目与服务,改变了福 利国家时代有关就业与福利的社会共识,更加强调公民社会权利基础与前提的工作义务。这意味着社区就业打破了以往将就业与福利、国家与市场、社区与就业完全 分开的习惯思维,试图确立这些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社区就业指明了欧美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并使工作与福利关系重新成为社会经济政策议程和 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在理论层面上,社区就业丰富和发展了就业与福利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本质、劳动市场结构与运作模式、贫困和劣势成因、福利依赖与工作动机等复杂现象的认识,不仅为反思福利国家的成败得失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动力源泉和刺激,而且引发了对福利理论与政策领域 一系列基础议题的激烈争论。在政策实践中,社区就业为穷人和劣势群体摆脱贫困、避免社会排挤提供了更多选 择机会,从社会与经济两个方面促进和推动了第三部门的发展,造就了大批跨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边 界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有助于社会经济(又称第三部门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欧美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与组织体系的多元化程度。社区就业 在相当程度上履行和发挥了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的功能,降低了社会排挤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将穷人和劣势群体重新整合进劳动市场与正常社会生活之中。

   。然而,社区就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政策模式也并非十全十美,从一开始就存在许多争论,面临诸多两难选择。

   。首先是有关社区就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基本假设 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是围绕贫困和社会劣势成因、福利依赖性质与程度、公民社会权利(福利权利)与工作义务等议题展开的。右倾的政客和学者认为,贫困与劣 势成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劳动市场结构与运作是有效的,劳动市场能够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就业岗位,穷人和劣势群体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工作动机,缺乏责任感, 依赖国家福利生活。而左翼和中间道路的政客与学者则持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见解;

   。其次,关于劳动市场结构与社区层次劳动市场功能及角色的争论。60年代以来,人们对社区层次劳动市场的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 劳动市场是统一的,另一些人认为劳动市场分为主要与次要、基础与边缘两部分,社区劳动市场基本等同于边缘和次要劳动市场;

   。第三,社区企业和社区经济发展能否创造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就业机会?欧美学者的经验研究发 现,社区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通常是有限 的。劳动市场为劣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存在大量就业机会,但是福利依赖者无工作动机的传统说法缺乏经验研究的支持;

   。第四,低工资就业与 贫困的关系问题。工资就业的关键是足够的收入和收入保障的标准问题,即就业者可以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用以购买生活所需和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劳动市场的现实状况是,劣势群体通常处于低工资就业状况。低工资就业的负面社会后果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是贫困。欧洲学者的经验研究 显示,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也处于低工资就业状况,低工资就业是贫困的基本成 因。和公民收入(citizen  income)的主张重新流行起来;

   。第五,有关工作福利的争论。70年代以来,为增强福利服务接受者的工作动机,减少国家开支,欧美各国政府普遍推行工作福利服务。工作福利(workfare)是指福利服务对象 以工作为前提或条件而获得福利服务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工作福利在许多方面是与社区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并涉及许多核心的理论争论。例如工作福利是违背公民的 社会权利,还是增强公民权利中的义务观念,以便使权利与义务之间达致平衡?工作福利目标是规管穷人,还是为穷人和劣势群体增权?工作福利功能有助于社会整 合与社会团结,还是使穷人和劣势群体标签化和更加低劣化?总之,社区就业政策与服务涉及众多关键性理论与政策议题,而且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结语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回顾的方式,从社区就业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社区就业与劣势群体的关系、社区就业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社区就业模式与基本经验的层面,从就业与福利、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的角度,简要介绍和讨论了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通过这番讨论,希望为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的“再就业工程”、“社区就业政策”和社区建设运动提供历史借鉴与国际比较视野。虽然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与中国社会迥然不同,但是社区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核心议题,具有普遍的理论内涵与政策意义。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可以为中国的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

   。首先,我们要树立社会政策的观点,改变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就业问题的传统思维,更多地从社会福利角度看待就业问题。因为在社会结构转型的中国社会,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头等重要的政治问题,还是个严峻 的社会问题。

   。其次,为劣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是最好的社会福利。

   。第三,地方政府和社区在为劣势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 的努力中,可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第四,社区就业是缓解贫困与消除社会排挤的主要途径,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办法。劣势群体的就业与福利问题需要政治制度、经济市场、社会环境、文化模式和个人努力的有机整合。

   。第五,中国企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应弘扬社会责任意识,非牟利目标和经济效益是可以有机结合的。

   。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狡去交加尔
 
 

城乡概念,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摘自以上标题之文章:

如何改变马来西亚的农村的参考资料

调整以下的要点以适应马来西亚的情况。

中国新农村建设在城乡一体化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农业生产现代化。(2)基础设施配套化。(3)交通通讯网络化。(4)市场经营商品化。(5)文教卫生标准化。(6)群众生活小康化。(7)服务体系社会化。(8)行政管理法规化。 

马来西亚应考虑:

(1)农业生产现代化。加强FELDA, RISDA等

(2)基础设施配套化。

(3)交通通讯网络化。

(4)  市场经营商品化。

(5)文教卫生标准化。

(6)  群众生活小康化。

(7)  服务体系社会化。

(8)  行政管理法规化。

制度化马来西亚的农村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