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世界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态势研究
信息来自:http://www.duozhicpa.com.cn/News_View.asp?NewsID=388 · 作者: · 日期:15-03-2016

 

本文基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四个世界级国际大都市以及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两个地区级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研究,对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态势和新动向进行总结剖析,并试图为上海发展服务经济提供些许借鉴。

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国际大都市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

毋庸置疑,本研究中选取得国际大都市都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其服务经济形态的确立都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经历了产业结构的转型而形成的,其服务业都是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迅速超过工业,并进一步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

1、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增长引擎

在 所研究的城市中,香港作为世界服务经济比重最高的经济体,2004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90%巴;黎大区第三产业的附加值在经济总附加值中达到 84.6%(2003年数据);服务业产值在伦敦经济中的比重在88%左右,而东京都的第三产业在1997年就已经达到了82.6%的比重,即便是服务比 重相对最低的新加坡,服务业在GDP中2005年为63%,最高的2001年达到67%。,服务经济是国际大都市的共同经济形态。

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在GDP中的比重高居,更重要的是其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巨大。一般地,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快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 作用在香港的表现尤为明显,2004年和2005年,香港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8.6%和7.3%,而同期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三者的年增幅分别为 1.7%和0.8%,-9.8%和-4.4%,9.9%和8.1%,显而易见,服务业是拉动香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纽约则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20世 纪90年代后期,纽约股市经历了长达近10年的牛市阶段,华尔街投资银行和证券业的繁荣使纽约走出了1990年代早期的衰退困境。但是2001年的 “911”恐怖袭击事件,毁灭了世界贸易大厦,也对曼哈顿的金融业带来了惨重的破坏,纽约经济也一度陷入低迷。受"911事件"的影响,从"911"之后 到2004年,纽约市的GCP共损失了523-643亿美元(COMPTROLLER OF THE CITY OF NEW YORK)。其中2001年GCP比2000年下降了1.37%,下降绝大部分来自"911事件"之后的三个月,而2002年的GCP比2001年又下跌 了3.8%,一改1996年以来每年5-6%的GCP增长幅度。直到2004年,该市的GCP才呈现正增幅,911事件摧毁了世贸大厦,挫伤了纽约的金融 服务业,牵制了纽约经济的发展。纽约市经济增幅因此从领先美国整体水平到大幅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最大的原因就是恐怖袭击对当地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的 影响。

2、现代服务业是吸纳大城市就业人口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也是解决国际大都市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我国经济发展中 存在的“GDP增长与就业增长不相称”、“劳动力过剩 ”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然而,这一问题在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过程中依托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得到快速解决。

例如纽约,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的金融服务业以及其他基础服务业开始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引领城市 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但服务业由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限制,未能及时吸收来自制造业的失业人口,导致城市失业率节节攀升;同时,大量制造业总部的外迁、城市税 收下降、国有资产和服务私有化改革,使得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但随着纽约晋升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后,服务业成为城市的核心支柱产业,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带 来了更多高层次和更多数量的就业机会。2000年服务业为纽约解决了81.7%的就业人口。其他城市也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时至今日, 服务业已经是国际大都市居民的主要就业渠道,如2004年巴黎大区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82.8% ,与同期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相当;伦敦的服务业就业人数更是高占90.2%。

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行业对高知识人群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膳宿业、个人服务业、批发与零售贸易等行业更是吸纳缺乏高技能、高学历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如新加坡将零售业、伦敦将休闲经济相关的行业都作为解决城市低端就业的重要服务业门类。

3、优势服务行业的发展确立了城市的功能地位和国际角色

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中的核心优势行业,对于城市国际角色和国际地位的确立起着关键的作用,堪称国际大都市的“名片”。

在 所研究的几个城市中,伦敦、纽约、东京以金融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确立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纽约金融中心的外汇交易量约占全球的16%,衍生金融 工具的成交量约占全球的14%,外国债券发行量的市场份额约为34%。伦敦有486家外国银行,数量超过其他任何金融中心;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国际保险市 场、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与纽约并列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伦敦的外汇交易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2004年4月的日交易量占全球的31%, 超过纽约与东京之和。新加坡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航运和贸易业,确立了其世界重要的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作为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集装 箱枢纽港,新加坡港2005年吞吐量达到2319万标准箱;2005年对外贸易额与其GDP之比为 458%,人均外贸量排名居世界第一。香港则立足当地金融、贸易和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跻身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作为日本最大工 业中心的东京,在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上,以新产品的试制开发、研究为重点,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尖新”工业,使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延伸,形成了以产品 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生产服务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其工业研发、工业设计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此外,这些大都市还同时都因商业繁华、交通发达、信息便利、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而成为全球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及相关的膳宿业、休闲娱乐业每年都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出现了若干新动向

1、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了服务模式转变和产业升级

信 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服务业的信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带来的新的服务模式越来越高效、高智能。如新加坡的航运业,在过去5 年内新加坡港投资了1.6亿新元在信息技术运用上,2005年有超过350个信息应用系统在处理港埠管理、规划与作业上,其中PORTNET系统可完成数 据库查询服务、提供海运相关信息、通关自动化、与政府国贸及签审计关以及与世界其它港口、国外运商网网相连等服务。香港特区政府也推出“数码贸易运输网 络”的物流业数码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的物流业提供一个中立和可靠的数码平台,以进行有效和可靠的讯息交换。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 的服务国际化趋势,新加坡、伦敦等都在积极开发拓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与教育服务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甚至还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区域内迁移,如纽 约金融服务业在呈现了向周边地区分散的趋势,除了节约商务成本的预期之外,这一迁移在表面上可以解释为应对恐怖袭击,但是在技术原因上则是运用信息技术缩 减服务的地域依赖性和地域差距的必然结果。如今,在曼哈顿下城乃至纽约周边地区,形成了地理范围更广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

二是信息服 务基础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提升服务业能级的平台,信息化程度和水平被公认为衡量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 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专业服务、现代物流越来越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便捷程度,如果这些服务面向的是全球化,则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更深切。如纽约作为全球 金融中心的地位高度依赖于其通信网络的容量和可靠性,其信息交换所每天为全美乃至全球1600家金融企业处理2600万宗交易服务。很多城市更是将信息技 术的应用作为提升城市产业环境的引擎,例如巴黎大区政府提出“数字巴黎城”计划,旨在让信息技术及通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巴黎的发展;又如香港的数码港建 设,设想通过内置光纤网络将四座甲级智能型写字楼、零售及娱乐中心、五星级酒店及逾2900个单位的优质住宅项目紧密连系,融汇科技、商务和人才,成为未 来“联机社会”的未来社区模式。

2、知识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核心产业

纵观所研究的几个城市,以金融 服务与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知识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从全球产业链来看,国际大都市正占据服务业的高端环节,日益成为高端的知识服务 业的聚集地。在纽约,金融业是对经济贡献最大的产业部门,在纽约市总产出众的比重占 24%,而且该产业刺激了大量次要产业部门的就业与投资,同时巩固了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商务枢纽的地位;专业服务业也是纽约市经济的重要贡献因 素,2000年前后,该产业是纽约经济增长的引擎,其6%的就业增长率大大高于其它部门2%的平均增长率。在伦敦,金融服务与商务服务业2005年的就业 人口占32%。2005年,金融服务与商务服务在新加坡GDP中占37.3%之重,而当年全部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为62%。香港金融服务业2004年 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2.2%,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4.7%,二者同样是新加坡服务业中的最大的两个门类。而未来知识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中 还将加速发展,例如2004年出台的《伦敦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15年内伦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金融与商务服务业的强劲发展,这两大行业的新增 工作机会将占所有新增工作机会的一半。

知识服务业在国际大都市的集聚,推动了这些城市在服务业产业链高端的集结,使它们作为国际服务业 发展枢纽的地位日益牢固,并深刻影响着全球服务业的发展脉动。例如集聚了全球最顶尖的投资机构的纽约,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衍生交易市场和最大外汇交易 市场的伦敦,世界著名的工业研发设计中心东京,世界顶尖的艺术设计中心巴黎,这些城市内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只需要通过一张由信息通讯技术和空间旅行路线交织 而成的巨大活动网络,向全球相关的服务业各个系统环节发出指令,就影响了甚至掌控着这些行业的发展。

3、服务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同其他行业一样,服务业的长足发展也对创新高度依赖。例如世界老牌金融中心伦敦,其金融服务业近几年依赖不断的金融创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直以来,伦敦是全球集聚外国银行数量最多的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全球黄金交易结算中心,还是 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作为资深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主要是靠金融创新和保险技术创新,以及与金融相关产业的全球标准来维持金融中心的国际领先性。新的 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比如金融期货、金融买卖特权和金融交易不断出现,在金融服务工具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不 断得以加强。目前,伦敦是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衍生交易市场,2001年4月,伦敦交易量占了全球的36%。伦敦还是继芝加哥之后,全球第二大期货与期权交 易市场,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中心是欧洲货币市场衍生交易的世界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化交易所,以 5000亿英镑的日交易量超过全球任何一个交易所。除了伦敦,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型区域级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创新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新加坡衍生产品交 易有限公司正在成长为世界领先的衍生工具交易市场。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离岸金融等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方面积极创新,国际大都市金融服务业在服务工具和技术 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其发展内在动力不断得以加强。

而东京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的做法则领全球物流业之先,日本从2002年起在海运、铁路 等运输业,实施降低环境负荷的相关举措,东京更在首都圈建立废弃物海陆安全运输系统,以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日本物流业的这一做法与全球呼声日高的可持续发 展方式相契合,必将引领物流业的长足发展。

4、创意产业赋予传统服务业更多的技术与文化内涵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创意产业最近几年已然成为国内外诸多城市争相发展的产业新形态,但是从产业的实质内涵和所涉及的行业门类看,创意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文化产业化日 益加剧的情况下诞生的新概念,而其实质内容是对传统的文化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是技术、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城市经 济发展,更能将城市历史文化中的底蕴和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发掘释放为生产力,推动城市经济、科技、艺术、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由于创意产业的知识和智慧密 集型的特点,非常适合人才聚集、信息聚集、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的国际大都市发展,因此,继伦敦首推创意产业的概念之后,纽约、新加坡、香港都明确提出了创意 产业发展目标。如新加坡将创意产业定位21世纪的战略产业,提出开发一个活跃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意服务业集群;香港政府施政报告中提出政府将积极推动创意 产业,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元素;而纽约的创意产业也在力推下成为当地经济颇为依赖的增长领域之一:1998-2002年间,纽约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增长了 13.1%,而同期纽约全市所有职位增长幅度为6.5%。而在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是伦敦,如今,创意产业已成为其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1995~2000 年这5年间,创意产业产出年均增速达8.5%,超过了其他各个产业。总之,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提升经济的知识价值内涵的重点产业领域。

但是,从研究来看,由于创意产业对文化、艺术、特殊人才、人文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它在诸如伦敦、巴黎这样文化气息浓厚、倡导独创的历史渊源深远的城市中,更加能爆发出生机与活力。

政府的科学规划、调控与制度建设对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

1、城市的产业规划与功能定位与所在区域的整体规划相统筹

纵 贯几个国际大都市对城市发展、尤其是服务业集聚的规划,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相关规划立足城市、放眼城市所在的大区域,注重区域内相关组织要素的功能 差异性、分工协作和联动式发展。纽约、巴黎和东京。例如1994年,法国政府为了调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巴黎和远郊四省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颁布 了《法兰西岛地区区域发展指导纲要(1990-2015)》。这一规划确立巴黎市和上赛纳省的拉德芳斯区被定位为国际商务中心,而新城马恩-拉瓦莱则被定 位于综合性的服务业中心,该规划确立了巴黎大区后期的区域分工发展模式。另如日本先后五次出台的“首都圈基本计划 ”和“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对东京首都圈的区域化功能开发作了与不同发展时期相适应的规划,最新的第五次规划中,重点是推进以据点型都市(即次中心城市)为 中心的、具有较高自立性的地区建设,培育和发展作为合作交流据点的“业务核都市”,使“业务核都市”与次中心城市形成功能分担、相互提携交流的“分散型网 络结构”城市群。而纽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与周边的40个城市共同构成世界第一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这个城市群从波士顿到 华盛顿,以纽约为核心,各城市分工明确:纽约主导金融及商业服务业,首都华盛顿主导政治,波士顿提供精英教育,其他各城市也都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各具特 色的产业结构。

2、政府的科学规划和适时调控是服务业规范集聚的重要动因

在城市内部,服务业的发展都呈现了产业集聚的态势,而政府在规划、引导和调控产业集群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 伦敦城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了以公司总部和专业服务业为主的商务活动集中区不断侵蚀市民住宅区、破坏中心区历史风貌的问题,伦敦市政府以抑 制市场的策略阻止商务区的渗透,并推行“限制性分区”措施,将商务区限制在以伦敦城和西敏寺区等单纯的CBD内,而对居住社区进行严格保护。为了同时适应 商务区的日益增长发展需求,伦敦政府又推动形成了以泰晤土河码头区城市更新为代表的新城市化中心区,并逐渐成为伦敦第二个中央商务区。伦敦现代服务业集群 出现了中心城区、内城区、郊外新兴商务区多点发展的模式,正是政府科学规划、适时适度调控的结果。而在2004年出台的《伦敦规划》中,政府将伦敦作了五 大分区:伦敦西部、北部、中心部分、南部,以及包括了泰晤士通路区的伦敦东部,其中伦敦中心城区将继续发挥“中央活动区”作为国际商务与金融核心区域的功 能,并作为英国东南部甚至全英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而其他区域则分别在发展国际商务、零售业、房地产现代化、商业等方面有不同的发展侧重,伦敦未来数十 年的发展将主要因循这一规划。

日本政府则以分散、均衡、协调为目标设定中心区单一、外围区多点截留的城市功能有机布局战略。在历次规划 上,东京一直坚持在大都市范围分散城市职能的策略,提出的“多核多圈层”结构策略造就了包括市中心区、8个周边副中心区(含新宿、临海)、9个外围特色新 城(称业务核城市,含幕张、横滨)在内的城市体系,不同区域定位不同,其中市中心区被定位为全球金融和商务中心,而外围地区则配合以财政金融方面引导策 略,既保留了中心区强大的金融、商务吸引力和金融、商务功能,又确保了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模式和层次,因此东京的各个区都有各自的主导服务业,分别集中 于金融、批发、信息相关产业和专业服务产业,服务业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已经成为东京大都市区城市功能确立和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

3、政府长期致力于不断优化法规制度与政策措施构成的软环境

完善的外部环境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托,除了现代通讯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等硬件环境,以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机制体制为重点的软环境,更是国外大城市的政府优化产业环境的重要抓手。

如香港政府历来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多年来致力于人才、教育、市场制度和监管等营商环境的优化,降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诚信等带来的社会交易成 本,努力营造公开的商业环境和开明的经济政策,进行适度的监管,提供公正的法律制度,并从中介、码头、金融等领域退出,为民间资本提供发展空间。又如法国 政府为促进投资者对巴黎大区金融市场的信心,对金融市场采取了大量改革。2003年初法国国会通过了《金融安全法》,强调金融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大区金 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监管的现代化手段令监管更加透明、更具效率。而合并法国交易所运作委员会、法国金融市场委员会、以及金融管理监管委员会几家机构后成立 的金融市场监管局令监管职能更为深入,金融市场监管局拥有了空前的权利和地位,消费者在金融业内的保护也得到了增强。而新加坡港通过诱人的税收政策以及缜 密的法律体系赢得了不少航运客户的青睐。

从所研究城市来看,由于其服务业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服务,因此其制度软环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与全 球经济接轨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监管制度、法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健全的政策体系,使市场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务企业能在这样的 环境中获取更多收益,而服务消费机构和消费者的权益更能得到保护,这已经成为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