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10月28日发明轧棉机
信息来自:科普中国 · 作者:王志 · 日期:15-02-2017

2015-10-28

 

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1765年12月8日-1825年1月8日)

1765年12月8日,伊莱•惠特尼出生于马萨诸塞殖民地韦斯特伯拉夫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个大农场主。惠特尼从小心灵手巧,对数学和机械最感兴趣。

十八世纪下半叶,受北美殖民地革命浪潮的影响,惠特尼家经济陷入困窘,他半工半读,于1792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并被推荐到佐治亚州的纳萨尼尔•格林将军家做家庭教师。格林夫人常因自家的棉花种植园里奴隶手轧棉花效率低而烦恼。惠特尼决心发明一种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以提高效率。

1793年,伊莱-惠特尼设计制造出了轧棉机。这种轧棉机有两个滚筒,一个滚筒上布满了铁质尖齿,抓住棉花,将其与棉籽分开,另一滚筒上是短而硬的毛,将第一个滚筒上的棉花刷下来。使用这种机器,一个人一天可轧50磅棉花,工效提高了50倍。
 

 
虽然惠特尼取得了轧棉的专利,但时效只有三年。而且,南方许多州也不承认专利法。于是,各地很快出现了轧棉机的仿制品,因此,轧棉机并没有给惠特尼本人带来多少收益,但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难以估量。轧棉机发明一年后,美国的棉花产量就从550万磅增加到了800万磅;1800年3500万磅;1820年16000万磅。到惠特尼去世的1825年,棉花产量为22500万磅。美国南方棉花开始向新英格兰快速增长的纺织业供应,大大推动了美国的工业革命。
 
 

[责任编辑: 张莉明]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