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
信息来自:百度百科 · 作者: · 日期:19-02-2016

 

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简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因此,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

随着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ERP、MES[1] 、DNC[2] 、MDC[3] 、PDM[3] 、Tracker[3] 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在制造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目录

1概述

2发展方向

3差距

4内容

1概述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现也是攻读机械类研究生科目里的一项学科。

2发展方向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在全球范围配置制造资源、形成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和区域产业集群、抢占世界市场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首选战略,世界制造业正朝着全球化、集群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4] 

制造业信息化是支撑制造业自主创新、实现国际化协作和资源配置、促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手段,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提出的跨世纪研究计划均将实现制造业信息化作为重要任务,其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集成化、协同化和服务化。[4] 

(1)集成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正在从重点支持产品设计制造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从进行企业内业务集成向跨地区、跨企业、跨国界的全球业务集成拓展。

(2)协同化。国际化的协作和资源配置需要实现制造业产业的协同和企业的协同,大型跨国公司广泛应用数字化综合能力平台,实现信息化集成应用、协同工作和资源的全球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3)服务化。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采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提供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服务,支持企业的业务过程、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集成。[4] 

3差距

我国信息化水平离支撑制造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1)信息化技术水平离支撑制造业国际化竞争的需求还有距离。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尚不能有效支撑制造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取得有利地位。

 (2)集成应用水平制约着企业业务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主要停留在单元技术的应用或集成技术的初级应用,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离设计制造全面集成和经营管理一体化还有较大的差距。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尚处在初创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服务平台还没能支撑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成功模式不多。需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和支持面向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4)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遇到巨大的挑战。我国软件产品受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挑战,发展道路艰难坎坷;产品开发水平仍停留在单项技术软件产品或工具集的开发上,产品稳定性差,尚不具备集成平台与综合系统的开发能力。

 (5)中介机构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中介服务机构仅能提供人员培训、软硬件推介、网站内容发布等初级服务,缺乏系统集成商。[4] 

4内容

MIE,Manufactur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主要包括设计制造数字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数字化综合集成,和面向企业的“两甩”。“十一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是制造业升级、跨越的关键阶段。面对制造业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挑战和我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对制造业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科技部将继续高举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大旗,针对我国制造业提升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协作以及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攻克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专业应用软件,实施面向集团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集成应用示范,建立支持中小企业业务协作和区域资源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