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珠:推动教育信息化从边缘走向中心
信息来自: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 作者: · 日期:19-02-2016

 

  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尤其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全国电教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是推进和承 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今天,电教系统的工作重心已逐渐转向推动应用,转向利用已有的信息化条件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提高教育 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本刊从今天起开设“电教馆长一席谈”,将陆续刊登采访电教馆馆长的文章,展示电教馆为全国和地方教育信息化所做的贡献,以及他们在转 型发展中的新思考。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三通两平台”的两平台之一,其与地方平台、企业平台互联互通,构成 国家教育云;是教育部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  享而搭建的教育综合网络平台。自2012年年初开始建设到2012年年底正式开通上线试运行,再到2013年10月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启动,作为国家教育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的具体实施单位,近两年的时间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应用模式、运营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诸多从理论到实践,再从 实践到理论的探索。

  在采访中,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党委委员王珠珠说:“国家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及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努力改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新探索。同之前多 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样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去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教育工作的边缘走向中心。”

  国家教育云已在32个地区落地

  记者:10月24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云”)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请您首先介绍一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的建设情况。

    王珠珠:自2012年年初开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建设,2012年12月,平台正式开通上线试运行,随后在湖北省武汉市和浙江省东阳市重点进 行了试用,其他一些地区也自发地进行了试用。平台现有教师注册用户9万多人,学生注册用户58万人。小规模试用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思路和平台功能,教育资源建设也初见成效,开展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因此,在今年的10月24日,作为试点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我们召开了国家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32个地区的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

    记者:试点主要突出哪些方面的内容?

    王珠珠:试点内容是在试点地区的所有学校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重点推动空间应用、资源应用、教学改革、网络协作教研和机制 探索五个方面。以空间应用为例。我们要求所有试点地区的学校及师生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设空间,并利用空间开展教育教学应用。空间是平台所有应 用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重点试点四方面功能,一是日常教学空间化,利用空间网络化的社交功能,进行教育教学互动,把教育教学活动在空间上反应出来,空间 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二是资源推送。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资源推送到教师空间。三是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利用网络教研、网络社区等功能,把空间作为 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平台,鼓励和帮助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是教学管理功能。通过平台的机构空间,可以实现 区域、学校的管理,小到班级、师生的管理,还可以对使用过程汇总积累,对各种活动数据进行分析,为教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平台以学习空间为核心推送资源

    记者:说到资源推送,如果能够实现像淘宝推送商品一样推送教育资源,学习者的学习将会更加有效。具体来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如何以学习空间为核心来进行资源推送的?在您看来,推送资源的关键是什么?

    王珠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一个基本功能或者说是基本应用就是资源推送。为什么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教师的需求。通过对大量教师的调查我们发现, 虽然在过去十年里,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教师们普遍反映能用、好用的资源不足。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是的确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不 能满足所有教师和学生需要的情况,即使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这个问题也没得到根本解决。二是资源本身存在,但使用者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前者是建设问题, 后者是集成、整合与服务的问题。教师目前“需要”用教育资源时多数是用公共搜索引擎查找,如百度。往往是资源过多,找不到合意的,或者不知道采用什么更 好。这样的找法费时费力,不利于使用者常态化应用。我曾经听基层的同志反映,老师只有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才会花大力气去找资源。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 老师在自己的个人空间主页上就能够方便地找到与自己相关的资源。这就是我们的推送。平台已经设计了这样的功能,一开始会以注册的相关信息为依据进行资源推送,随着应用数据的积累,会逐步实现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分析来推送。

    这里我想说的是,教育资源平台推送资源与淘宝推送商品道理上是一样的,但推送的基础不同。淘宝推送的商品每一个都有商品代码,而教育资源元数据的标准化程 度还很低,资源信息的标准化目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譬如按照标准对资源进行编目,工作量比较大,资源提供者做起来的积极性还不高。所以我们要用机制,特别 是市场机制,让提供者有这个积极性。要造就一种机制,编目越好的资源,就越容易获得,越有人可能用。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必须在资源不断应用和丰富的过程 中才能解决,所以推送的功能是有了,准确推送甚至有引导性推送仍然是需要我们在机制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的课题。

    记者:教师和学生又是如何利用这些有针对性的推送的资源的呢?

    王珠珠:我们的目标是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譬如,教师课前使用备课工具和相关资源进行备课,先准备好本堂课的预习材料、课堂教学内 容、课后作业和复习资料。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先把预习内容及要求发到学生空间。学生按照预习材料及要求就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教师使用备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完 成课堂教学后,通过空间布置课后作业和复习材料,等等。我相信在实践中师生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应用方式。

    记者:除推送资源外,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还有哪些应用模式?

    王珠珠:我们所说的教育资源包含了资源内容、平台工具和服务。因此,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既包括多媒体素材、课件、网络课程等内容性资 源,又包括智能化的服务系统、软件以及基于网络的授课、辅导、咨询等服务。前者划入资源栏目,后两者划入应用栏目。由于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不是自己做资 源,而是为资源提供者与使用者搭建联系的“桥梁”。所以,理论上讲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资源和应用是可无限扩展的。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我们目前把平台的应用分为基本应用和扩展应用。除资源推送外,基本应用还提供即时通讯、社区交流、主页展示等,同时对资源提供者提供 了资源共享与服务聚合、资源评价等功能。在基本功能之上,我们已经汇聚了多种教师备课、电子图书、智能化学科学习系统等应用,推荐给用户根据需要选用。

    有效机制保障平台长效运营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机制问题。对于资源共建共享来说,一个有效的运营机制至关重要。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了一个怎样的运营机制来保障它的长效性?

    王珠珠:我们的平台以提供和推动惠及人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为已任,在基础设施、平台层与应用层采用广泛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鼓励 企业参与建设与推广应用。我们希望国家投入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被所有需要的人共享,各地政府投入建设的优质资源能够在共享中减少重复投入,教师能够积极地 分享自己的教学应用成果,企业投入建设的资源与教师直接成果差异化发展,形成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和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良好生态环境。

    谈到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让资源提供者持续投入和不断优化资源。我们设计了展示、征集、汇聚、共建、捐赠等五种机制。“展示”是指把资源提供 者(可能是机构或个人)的资源信息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宣传出去,让使用者看到,并到资源提供者的网上去使用。“征集”是指资源提供者同意(通过协议方式实 现)把自己的资源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免费提供给使用者使用,平台按开发费的一定比例支付资源提供者年度使用费。“汇聚”是指资源提供者自愿通过国家平台 为资源使用者提供定价服务。“共建”是指平台利用财政投入支持资源开发者开发那些以市场机制不能获得的公益性资源或示范性资源。“捐赠”是资源提供者自愿 的捐献并使使用者能够免费获得。

    还有一个大家都特别关心的问题,平台的学习空间采用什么机制。目前我们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试点地区使用。长期来讲,我们希 望通过与地方平台和企业平台的互联互通,通过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规模化合作,分担和降低基础设施成本,找到公益服务的平衡点。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本身还是要 通过必要的政府投入、增值服务的补偿和降低运营成本,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记者:平台正式开通上线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开通平台并不意味着平台已经完全建设好,资源和服务的完善还仅仅是个开始。”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王珠珠:在我看来,杜部长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由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定位决定的。教育部提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任务,其中“宽带网络校校通”是 基础,“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关键,“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方向,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恰恰是服务于“三通”的。其中,国家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在“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它会在三个层面发挥国家公共服务的作用,促进在网络 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资源的广泛共享,示范引领以“学习空间人人通”为载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促进资源提供者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要开发优质资源,并推 动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和深度应用。不难看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之中,无论是它的建设还是它的应用都必须适应变 化。因此,它必须要经历一个建设——应用——再升级——再应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应用中发现问题,找到进一步的需求并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 用。也就是说,用户需求变化的不断满足是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有些问题的显现和解决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我们认真梳理了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中会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资源与空间的关系、国家平台与地方 平台的关系、国家平台与企业平台的关系、公益性资源服务与个性化增值服务的关系,以及既有资源与生成性资源的关系等等。平台开通后,我们根据湖北武汉市和 浙江东阳市试用的情况,在充分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相关企业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思路。譬如在教育资源网服务的 基础上,建设以向个人学习空间推送资源的服务模式,实现以教师空间应用带动学生、学校常态化和规模化应用。现在的一些工作思路是我们之后升级平台、提升服 务水平的重要基础。它们由实践中来,还会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升级和完善。

    第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必须不断升级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子系统。中央电化教 育馆承担着发挥国家级专业团队、落实“三通”任务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团结全国电教系统共同去实现目标,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先走一步,让大家去看,去 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都能够上到以学习空间带动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基本工作要求上来,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常 态化和规模化的应用。为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探索在基本应用之后,怎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所需要的资源与教学应用模式是什么。所以,只要教育信息化的探 索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就需要不断完善,资源和服务就需要不断完善。

    以爱心、耐心和恒心推动教育信息化

    记者:中央电教馆还设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开展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资源汇聚整合与应用服务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珠珠:对,过去中央电教馆主要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 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落实这个教育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要求,教育部科技司推进办在总体规划中提出,建立国家数字教 育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任务。在2012和2013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中明确把这一任务落实到中央电化教育馆。我们深感这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 定,也是在教育部信息化工作总格局对我馆工作的定位,为我馆实现以网络为中心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服务大局的平台。去年,我们对从事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部门 进行了调整,从过去以资源建设的流程划分职能处室,变为以对口业务领域划分职能处室,建立了基础教育资源部、职业教育资源部、专题教育资源部等。每个处室 负责对应相关司局的业务,加强了与教育部各相关业务司局的联系与服务。特别是今年8月,在教育部科技司的推动下,建立了科技司牵头,各业务司局领导,我馆 负责专业支持的资源建设管理机制。目前这一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在正在进行的2013年教育资源征集、共建的工作中,各司局发挥了规划安排和抓落实的重 要作用。

    其中,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部职成司的指导下,提出了在制造、农林牧渔、电子信息(信息技术)三个专业大类率先突破的建设思路,正在部署。基础教育二司 和体卫司也分别就他们工作领域的资源建设向各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发函,上下通气,一起抓落实。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专题教育资源。这方面我们以前做了一些, 还很不系统,应用还远远没有开展起来。为什么要着力做这个?它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我们在调研的时候,一位专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要光搞学科、搞学英 语,你们还应该搞一些教孩子们怎么做人的资源,那是多大的需求呀!”所以,我们的专题教育资源建设不仅要做专题“节目”,更要用实践社区推进专题教育资源 应用和专题教育资源生成,这也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希望努力打造的一个特色。

    记者:您曾经用白开水和可乐的对比来形象地说明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的影响。如今,云计算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根据权限去完成不同的工作。多年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工作,您有哪些感悟?

   王珠珠:那是我转述的辽宁沈阳一位农村初中学生的比喻,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从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到多媒体班班通,到“三通两平台”,技术在不断深化,应用也 在不断发展。有一个是不变的,那就是:只要有对孩子们成长的爱心和责任心,就能使教育信息化走得更好更远。在教育部领导下推动“教学点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项目”的实践中,我对它的体会更加真切。全国只有7万个左右的教学点,大约400万学生在那里学习,三个直辖市没有教学点,而一些西部地区的省份教学点也 不多。教育上有那么多事要做,几个教学点在常规上是顾不上的。但是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教育部精心组织,不仅把设备送到位,还整合开发了1~3年级各学科 资源,使教师课课有课件,既可以帮助自己上课,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学。项目目前还在推进中,但可以肯定地说,技术不是问题。只要具有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 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的责任心,才能真正找到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真需求,才能真正想办法去满足这种真需求,才能真正通过满足真需求找到推动更大范 围、更复杂工作的动力与机制。

    所以,我想说的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之前的工作一样,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和恒心。这里“耐心”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恒心”是专注,深 入下去,不浮不燥,在教师和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快乐中,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教育工作的边缘走向中心。我相信,师生互动、家校互通、区域协作、交流创新的理念, 一定能够在教育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对我们国家培养适应信息化、国际化人才的贡献也将会在实践中逐步显现,并被 更广泛地接受。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3年第12期 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潘超 编辑【合肥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