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教育改革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19-02-2016

 

第一节信息化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第二节 信息化对教育的挑战

第三节 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第四节 信息化视野下的教育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人类开始了逐步利用信息资源的进程,同时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所有国家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必然对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第一节  信息化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谈论人类向后工业经济和信息社会过渡。信息化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如何发展的,这都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一、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最早是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斯提出的“后工业化社会”概念。1962年美国普林斯大学教授F•马克鲁普提出“知识产业”概念。讲“后工业化社会”就是讲“信息社会”;讲“知识产业”就是讲“信息产业”。

日本在1964年也有“信息社会”的提法,到1967年正式提出“信息化”概念后被传播到西方国家。这是参照工业化提出来的,认为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信息社会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的社会”。从世界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来看,信息化不能只理解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或者只理解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讲信息化要归结到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即经济的发展阶段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演进,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  

然而,目前中外学者对信息化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界定。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还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和社会的互动结合及其结果,或者信息化就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等等。要回答这个问题,自然涉及到对信息概念的了解,因为信息是信息化的核心,只有正确认识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信息化的含义。

所谓信息,“泛指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①即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事物的状态和特征不断变化,这就不断地产生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们的认识及思维过程中,是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相互租用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信息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变化的反映,是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掌握利用的;价值性——主要表现为知识性和技术性,一般来说,信息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和技术,当然还有需要了解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传递性——信息的价值只有通过传递才能实现,信息传递主要是激活信息,发挥信息的价值作用;依附性——信息的存在和传递必须要有相应的载体才能表现信息的存在,进行传递交流,发挥其价值作用;可塑性——主要是指信息可以加工,通过压缩、扩充和叠加,使信息变换形态,实现增值;时效性——信息存在的价值是有时间性的,只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信息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人类社会正迈向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地大量利用各种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那么,信息化则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进一步讲,完整的信息化含义应包括社会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方面的内涵。具体来讲,信息化的内涵应包括:信息网络体系(即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的总称)、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及信息服务)、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和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由此可见,信息化归根到底是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同时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完善的问题。换言之,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产业发展壮大、信息服务广泛开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是加速社会生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也是各国综合国力、各地经济实力和人才开发竞争的过程。实现信息化是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二、信息化的特征

信息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从根本上说,信息化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信息化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首先,信息化兴起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以信息经济为基础,同时伴随着政治、社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的社会。社会信息化是相对工业化而言的,是在工业化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工业化是以物质和能源为主要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社会的信息化,是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其次,信息化兴起是生产力发展历史的客观要求。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时期,它们有关各自不同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当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之际,人类从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中得到了新的启示:信息资源不仅储量无限,而且还会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增值。上世纪60年代以来,首先是在美国,其次是全球范围内,都在大力推行“信息资源化”政策。信息作为资本投入要素,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活动的所有方面。因此,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就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大产业,其产值在四大产业结构里的比重已突破50%WALL,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经济信息化”浪潮。

再次,信息化的兴起与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二战后,电子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第一个晶体管,并且由日本人首先把其应用于民用飞机上,使半导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从上世纪40年代的电子管计算机发展到晶体管计算机,一直到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伴随着相应软件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计算机应用的局面。同时期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迅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有大众传媒网如广播网、电视网、新闻网等;有综合信息网络,如宏观经济信息网、咨询服务网等;有专业信息网,如金融信息网、教育科技网等。由此可见,信息化的发展,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

信息化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信息知识普遍化。当今社会里绝大多数人从事的是信息知识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在国家国内生产各部门中,信息部门的比重大。工作生活上呈现多样化和个别化,不象工业社会表现一致化和集体化;(2)信息知识资本化。在这个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人们必须拥有知识信息,才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拥有信息知识愈渊博愈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3)信息知识多元化。在这个社会里不断大量地生产信息知识和更新知识,因此呈现知识爆炸现象;(4)信息知识网络化。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信息畅通,时间与空间概念发生变化,五大洲似如天涯若比邻;(5)信息知识经济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知识和信息的比重大,国家居民总收入中,信息活动收入的比重大,信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6)生产科学信息化。科学与现实生产过程的联系空前加强,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人的活动信息化。

三、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一场信息革命,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场信息革命,必将发展成为一次产业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扩展和延伸人类的脑力劳动,使人类受时空的局限性降低到最小限度。社会信息化逐渐在各国实现,其意义在于:

1、 信息化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

信息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一般是在工业化后出现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不仅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高附加值化,大大提高了劳工生产率,而且导致了信息产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开辟了信息经济新天地,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随着信息化的进展和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到新的知识性产业,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事信息等知识产业劳动人员的比重大大提高,社会发展空间日益拓展,社会发展效益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空前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扩大了信息的需求,又加速了信息化。信息化与现代化这种互动关系表明,信息化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

2、 信息化促进现代社会管理的高效性

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管理的高效手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通过信息化,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及时获取和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并借助信息技术分析情况和辅助决策,可大大提高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决策水平。其二,通过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管理过程从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到监控,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体系之上,可大大提高各个层次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三,通过信息化,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强化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使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其四,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机构改造”,建立“电子化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参与全球信息竞争。

3、信息化是优化国民素质的新动力

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它的历史任务就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人类知识和信息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在这个历史任务中,信息化作为最新的生产力,对国民素质的影响和作用是空前的、深刻的和巨大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趋势表明,它是革新国民教育,优化国民素质的新生动力。

第二节  信息化对教育的挑战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或社会上进行的这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成为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实现人的社会化。

然而,面对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传统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教育与信息社会发展呈现出尖锐的矛盾,信息社会的基础是新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要求教育在智力开发中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传统教育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

一、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

1.信息化要求教育观念更新

所谓教育观念,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对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看法。封闭的教育观念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教育。把教育看成是单纯消费性的事业,认为教育只能消极地追随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习惯于就教育论教育,不是根据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办教育,而是“以产定销”一味按固有的模式培养学生,造成“产销脱节”;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却只见分数,不见能力,忽视个性的全面发展,窒息了智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源泉;在办学上,使学校孤立于社会,孤立于世界,不能及时吸收国内外新鲜的学术思想,使教育的发展缺乏应有的压力和动力;在教育管理上,统得过死,不能因地制宜办教育,脱离了各地的实际需要,使各类教育的积极性难以发挥。上述这些封闭的旧观念,忽视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阻碍了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各类人才。

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以后,“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无论在观念、模式,还是在对象、主体上都发生了变化,信息化将给新世纪的教育带来全新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概念总是把学校联系在一起,一提起教学,就想到进入校园。教学成了学校的专利,教学成了“学校教学”的代名词。随着现代教育传播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教学的形式不再是“学校教学”一种形式,教学的资源与途径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现代教育传播技术使教育形式、教育资源、教育体制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而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2.信息化要求重新确立教育目标

信息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多样化、综合化、分散化、分权化、最佳化和时差化。这样的原则和要求,决定了信息社会对人才、对教育的要求,决定了信息社会的人才观与产业社会的人才观具有了很大的本质差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只注重能对知识进行存储、检索型的学力,更注重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注重思维、分析、判断、表现和创新的能力,注重面临问题时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一种创新型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信息社会对教育及其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变革,教育则是“开发”,即开发人的大脑,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作为新世纪的教育的重要目标,根据现代社会信息环境对新世纪公民的要求: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掌握从图书资料的检索到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和网络通讯工具软件的灵活使用);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的能力。能够从丰富的信息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传递给他人);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善于充分运用信息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善于将信息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利用信息的创新能力(通过对众多信息的归纳、综合、抽象、直觉、评价等思维活动,找出共同性、法则性、相关性、因果关系等得出创新的结论);利用信息培养跨文化理解的能力(人类正走向共同的“地球村”,将呈现多元文化的汇集,培养学生能够面向世界和未来,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信息海洋中形成正确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

3.信息化要求更新教育内容

在21世纪,由于社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信息爆炸”可谓是信息时代的首要特征,它无疑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信息爆炸又称“知识爆炸”,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描述。科学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是信息爆炸的的一个典型例子。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开始,由于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的迅速增长,科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综合,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出版印刷技术的飞速进步,科学研究成果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增长,最近20年来所出现的科学技术成果超过了在此之前人类已有科技成果的总和。科学成果的增长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数量增长快,特别是科学论文和发明成果的数量在迅猛增长;二是新陈代谢快,文献老化和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信息爆炸也表现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信息量的加速增长方面,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日趋发达,以及工业化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人们的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信息量的加速增长。

具体而言,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期大约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目前的情况,有的专家估计每2-3年就增加一倍。1880年,人类认识的化合物只有1200种,到1950年时增加到100万种,现在达到400万种。波兰学者列斯统计了近300年来的资料,发现科技文献呈指数增长。现在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1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信息的论文达1.3万—1.4万篇;登记的发明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有800至900件专利问世。德国未来学家哈根•拜因毫尔说:“今天的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只能阅读本专业的全部出版物的5%”。

另外,美国学者Price在1961年出版的《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中,他根据自己对大约30种科学文献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看起来没有理由怀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献是按指数增长的,大约10到15年增长一倍。”在他研究思路的启示下,学多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结果与Price的结论都比较接近,于是“知识爆炸”说从此开始流布全球。

因此,21世纪受教育者个性特点的充分发展和才能的全面培养,是对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社会知识量的剧增,教育制度的一体化以及教育过程的终身化,使得教育内容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新世纪的教育将把最新科学成果,通过最新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能够很快地加以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内容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

4.信息化要求改变教学方式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尤其是“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两大技术成为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项计算机技术。它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象、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会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展巨大变化,这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进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记忆,积极思考,通过反复操作,不断探讨,这将把传统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学习变成有选择性、积极主动、有反馈的主动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所以传统教学方式意味着远脱离教育、学生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从时间角度上看,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对现代教育时间的确定来间接确定传统教育的时限。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形成的上限的时间界定在19世纪末,这段时间之前的教育,称之为近代教育,它是现代教育的孕育时期。因此,大多数学者将19世纪末定为传统教育终结的时限。

与西方主要国家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完成相对应的,则称之为“传统教育”阶段,而与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以及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相对应的,则为现代教育阶段。这个观点将现代教育形成的时间上限,定在19世纪后期。其基本理由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是和以使用机器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

1.传统教育的特征

(1)教育研究形而上学化。其方法基础是一种落后于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陈旧的的形而上学方式。这里的形而上学方式包括两层含义,既指从最高层次的哲学理念演绎出教育学的体系和观点(即思辨的方式),也指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孤立、静止地看待和分析教育问题。如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带有典型的形而上学痕迹。在科学发展史上,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弊端早在18世纪就被人逐渐认识,到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人们已将它抛弃,教育研究摆脱了哲学垄断的局面,逐渐转入从多学科对教育进行研究。

(2)科学视野狭窄化。传统教育中科学视野太窄及知识包容量有限,人们只是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论述教育问题,看不到或较少看到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育与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等极其复杂的联系。然而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时候,传统教育学不可能逃避这一影响。于是人们就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前景上去认识教育问题。

(3)教育价值取向单一化。传统教育是缺乏旗帜鲜明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重视儿童的发展上,是单一的人本主义,而在发展的最终归宿上则脱离社会的需求,这种表面上包容一切实质流于肤浅形式的教育价值取向,显然不符合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正是这种内在脆弱甚至软弱,使得传统教育学终将其历史使命让位于其他教育学理论。这一点,从杜威对赫尔巴特的激烈批判,从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学问世,就可以看出来。

(4)“三中心化”。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两大教育流派相互争论,两大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性。杜威曾经用了“静听”与“活力”、“被动”与“主动”、“划一 ”与“多样”、“集体”与“个别”等等相对立的名词来表达它们的区别。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们用“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来概括“传统教育”的特征;用“活动中心”、“作业中心”和“儿童中心”等名词来概括“现代教育”的特征。具体而言:①课堂中心。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媒体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教学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这种局面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是不相称的,与当今科学知识以指数形式递增,甚而形成知识爆炸是不协调的。②书本中心。传统的知识教育本位的思想指导下,“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句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俗语代表了传统的知识教育本位的思想。教师只求能比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始终将书本或教材视为知识的载体,并以它们为知识传授的基点,对于所教的知识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能否服务于学生的将来,教师并不十分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吸收大量新的信息,充分发展其爱好、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不到充分发挥。③教师中心。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的作用有着各种各样的赞美,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有人甚至比喻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在人们心目中教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以“教”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授课方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传统模式;通常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的注入灌输,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并死记硬背;它注重于教师“教”的技艺,较少地顾及学生“学”的规律;它偏重于传授知识,却忽略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主要凭借个人经验,以口授方式去组织教学内容,写出讲授教案,教学基本上成为教师自我表演的天地,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因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不变的模式。

2.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教育的局限

(1)教学目标制定的局限

传统教育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下,按照统一标准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考试的基本要求。教师生硬地“填鸭式”的教学,仅是把大纲要求的知识原封不动转移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独立性、个性的独特性和行为的创造性。因此,传统教育限制了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学目标向能力培养方向的拓展。

(2)教学内容局限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须教授的知识,是进行具体教学设计操作的对象。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严格忠于指定的统一教材和配套的辅导材料,并以教材为中心设计教学,教学进度一致,是完全物化的教学。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致以分数为标准,教学内容安排发生不正常的倾斜,重视智育课程,轻视德育、体育等;重视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使学生的德、才、能、个性和身心得不到平衡发展。教育在内容上僵化,缺乏灵活性,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既违背素质教育的宗旨,又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教于学、于国家于社会无益。传统教育中封闭的、静态的教学内容完全排斥了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内容。

然而,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学和教的特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其难度、范围、进度都可以因人而异,更具人性化。

(3)教学手段的局限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考虑;教学方法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策略。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分析是教师教学设计的行为基础。

传统教育在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不得不放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实践、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把教放在第一位。策略上重视强记,方法上重视强化,学生变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要求学生记住现成的知识,忽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形成自己的思维推理能力。这种教育忽视学生自己动手,因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为了获得高分数,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反复讲授,配合高强度题海战术。而置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而不用,实际上许多学校投入的多媒体及网络设施仅仅充当教学信息化标志,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所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只是点缀而已。

由此可见,传统教育中有利于知识灌输的单一课堂教学,实际上放弃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多样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4)教学评价的局限

在教育评价的内容上,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的评价,将由以前的重建筑面积、仪器设备等硬件指标转到更多地侧重资源建设等柔性指标上,二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传统教育则从升学的目标出发,实行选拔性考试。对学生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优劣;对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标尺评价教学;对学校以升学率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这种着眼于考试结果,以一次定量的考试结果为标准的评价既不科学,又不合理,唯分数取人的教学评价观点,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学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方法均以考试为中心,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失去了存在的实质性意义。

(5)教学重心的局限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教”的内容和运用“教”的技巧,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教材和教法,学生只能被动全盘接受教学信息;教师只重“教”的艺术,较少去探讨学生“学”的规律。教育技术学主张系统研究和分析教学的全过程,特别强调“学”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进行系统设计。在实施、管理和评估过程中特别注意学习者的反馈信息,以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学生除通过教学媒体在课堂上接受教育信息进行学习外,还可以利用视听资料阅览室和广播电视教育节目及其它多种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在个别化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因而,现代教育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使教育教学的中心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学时空的局限

传统的学校概念,限于“围墙”的学校;学习场所局限于“课堂”;学习时间局限于“课时”;学习形式局限于“班级授课”。而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了这些局限,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更彻底改变了传统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可以进行远距离教学,只要能够接受到教育传播信息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课堂,通过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行全球教学。一个教师可以教成千上万个学生,受教育者可以不受山区、江湖河海的阻隔,不受时间的限制进行学习。随着大规模教育媒体中心和视听资料图书馆的建立,学习者只要有时间,随时都可以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学校的围墙,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大大地拓宽了教学的时空。

3.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21世纪社会的急速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的巨大变化。那么新世纪的教育将会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总的来看,人们普遍认同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是:

(1)教育目标多元化

总体来讲,新世纪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既有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具有创新能力、品德高尚、体魄健美、身心发展全面和谐的现代新人。由于新世纪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速度十分快,经济和产业结构持续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的选择性和劳动者自身的选择性明显增强,因此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多样化的要求。这样,教育目标不可能也决不应该是长久不变的,人们会根据社会知识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同时,新世纪教育将由单纯的传统性能转向开放性和创造性。未来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在创造性的培养方面,决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而这一点在教育目标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人们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和社会的状况而不断地对教育目标加以调整、扩充和完善。所以,新世纪教育的目标是不断发展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最终趋于完善。

(2)教育内容立体化

传统教育所指的教育内容,通常只涉及到某一学科范围内的知识领域。如果称这种教育结构为单一的平面化教育内容的话,那么,在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结构就该是多元的立体化教育内容。因为,单一的某一学科范围内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必须靠几个相关学科,特别是信息学科知识的支撑和辅佐。否则,谁都会在信息社会里步履维艰、寸步难行,教育内容立体化已经成为世纪教育发展的又一基本趋势。

(3)学习过程个性化

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对传统教育的最大冲击莫过于颠倒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地位。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板)+学生(一笔记、二死记、三考试)”模式,教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这一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新世纪教育,学生变成了主体,教师处于导向性的客体地位。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将取代传统教学过程的师徒化,将会给世纪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4)教学手段网络化

教育网络是世纪教育普遍采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无形的学校学习到任何学科的知识。教学手段网络化,不仅能极大地丰富学习者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博采众多的教学资源,既提高了学习者获取学科知识的素质能力,又提高了学习者处理和应用数字信息的创新能力。

(5)信息传输数字化

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要求一切以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为载体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和多媒体压缩后,统一以数字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和共享,具有占用传输信息道窄、信息传输质量好等特点。而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克服了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众多弊端。因此,信息传输数字化,将会成为世纪教育发展的又一基本趋势。要求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和整合都必须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上网运行的资源信息都是必须经过数字化处理和多媒体压缩的。这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之所以能够为用户共享的重要原因。

(6)教育体制弹性化

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将促使人们学习观念发生根本转变。教育,即便是高层次的某一学历教育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知识的迅速更新,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更新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知识,创造更多的知识。逐步建立并完善有利于个体和集体学习的世纪教育模式已是迫在眉睫。因此终身教育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7)教育体系终身化

在21世纪,教育制度将根据社会变化而不但完善,义务教育的年限将会由各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逐渐延长的趋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朝着综合化方面发展,成人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将更具衔接性、延续性和富于弹性,最终形成一个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贯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开放型的教育体系。

第三节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发达国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发展信息化教育,为21世纪培养一流人才。世界各国都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及应用,重新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抢占教育国际化新的制高点。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教育信息化政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1月所做的国情咨文中,又把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迎接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挑战的重要措施。

美国政府认为,教育部、高教司和学术管理部为信息教育提供一种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将传统的、依靠课本的教育改革为依赖资源的教育。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的方法,也就是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独立的、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对此提出了任务:将信息教育的精神和内容综合到课程要求和教学材料中;将信息教育综合到专业培训和在职培训中去,鼓励教师在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鼓励和支持学校与公共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并与课堂教学进行合作,提供基于资源的学习机会;在评估和测试中包含对信息素养能力的检验;建立公认的信息教育模本项目,为广大中小学、高校和专业技术学校建立参考;师范学校和教师资格标准需要进行修改,其中包括了对信息素养的要求。

2000年,美国教育部在该年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式报告《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面向技术素养的挑战》,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目标:全国所有的教师都要接受训练。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支持;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每一间教室都要被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将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作为每一门学校课程的内在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一目标,美国大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2) 教育信息化现状。美国从1996年提出了《教育技术规划》,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到2000年,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建议国会通过立法措施使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实现“人、机、路、网”成片连接;“鼓励、组织和支持使用新技术对学生进行革新教育的教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教师”网络服务。该教育技术规划将会极大地改变基础教育领域内教与学的方式、手段和过程。

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面,美国是地方分权的国家,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做法都不一样,大致有三种方式: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在数学、科学等课程中介绍信息技术知识;开设信息技术专题选修课。

此外,早在1996年美国国会就决定对中小学和图书馆使用因特网实行一系列优惠。克林顿总统提出到2000年因特网通向“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座图书馆和每一个儿童”,实现四项具体目标:一是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室内使用电脑;二是所有学校的教室都与因特网相联结;三是所有学校都用电脑软件和网络辅助教学;四是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对中小学联网情况的统计显示,全国公立学校与因特网的联结发展迅速,从1994年以来,与因特网联网的中小学数目增加了1倍多,联网教室数目增加了8倍,1994年全国有35%的学校上了因特网,到1997年则达到78%,有些地区超过了84%,而且目前尚未上网的学校也表示将于2000年前完成联网。2000年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美国与国际互联网联通的学校数(百分比):95%,教室数(百分比):72%,学生拥有计算机数:每5人1台。

二、英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 教育信息化政策。1995年初,英国政府推出题”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行动计划,将400家教育机构首批联网,并为23个试验课题拨款1200万欧元。1995年10月,首相布莱尔宣布了一个代号为“英国网络年”的五年计划。1998年被确定为英国的 “网上教育年”,同年,英国政府还公布了题为《我们的信息时代》的政策宣言。宣言指出,政府应改革教育,在教育中利用新技术,使人们能够获得信息时代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扩大信息受益面。这使英国成了世界上最早在所有小学都配备了计算机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将信息技术课列入国家课程的国家,以及世界上最早提出把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国家。

(2)教育信息化现状。英国非常重视学生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把学生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作为整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998年英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2000年执行新的国家课程以后,将原来的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通信技术课程(ICT)。

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正式为“全国上网学习计划”揭开序幕,为实施全国学校上网计划,英国政府将分3次投资:1998年是1.02亿英镑;1999年是1.05亿英镑;2000年到2002年间,政府将拨款4.5亿英镑的新款项以资助上网计划。

从1998年起到2002年,英国计划所有的学校都将拥有上网设备,并且训练教师使用因特网,使学校能方便地从网上获取资料和教材。用布莱尔首相的话说,“就等于在我们的教室内建立起全世界最好的图书馆”。英国1998年以立法形式规定,在全体中小学中将原来的选修课全部改为必修课,并拟定中学信息技术课评价的九项标准。在国拨教育经费中,法定的6%必须作为学校专款专用的微机购置费,以保证英国20%中小学校上INTERNET网,其中中学占85%,小学占5%。

英国政府除了重视中小学信息教育课程外,还注重教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把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培训作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国上网学习计划中的重点就是放在:“为全国教师提供机会,以更新他们的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同时,英国开始实施NOF资金计划,大力投资于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培训。英国政府还根据全国教师中只有20%接受过计算机培训的现状,把培训教师掌握网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此,政府额外投入2.3亿英镑专门用于教师培训,以确保在2000年以前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容施教。

三、法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 教育信息化政策。法国教育部长阿莱格尔1998年初宣布,法国制定三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方案,重点放在教育信息化大发展对相应信息教育师资的培训上,重点倾向于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操作水平的提高,旨在发挥现有信息设备的使用效率,使法国由当时的初中学生32人一台微机、高中12人一台微机的水平,提高到初中学生16人一台微机、高中6人一台微机的标准,这一标准2000年要在全法国实现。

(2)教育信息化现状。法国于1985年在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课”,规定从第四学年开始在“科学技术”学科中设必修课“计算机入门”作为计算机应用课程,高中一、二年级近年来也开设了管理与信息课程。1997年法国教育部长公布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多媒体教学发展计划:国家每年直接投入10亿法郎,加上地方政府的投入,法国在2000年实现初中学生16人一台微机,高中6人一台微机的标准。此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个学生都要加入多媒体学习活动:幼儿园学习计算机绘画和操作;小学低年级学习电子邮件通信,小学高年级学习使用网络服务器;初中学生学习在因特网上操作。

在教师信息能力培养方面,2000年6月法国教育部长对新闻界宣布,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信息教育文凭。原因是1985年法国实施的“人人学习计算机”的庞大计划,虽然耗资20亿法郎,为中小学配备了12晚台微机和万余套软件,但由于教师培训做得不够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设备闲置,其收效甚微。吸取这一教训,教育部拟将目前的教师培训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增设100个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1000名年轻博士从事多媒体教学,并将新教学技术作为教师继续培训的重要内容。

四、俄罗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教育信息化政策。苏联解体后的十年里,俄罗斯在发展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1992年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国家委员会正式通过一项跨大学的科学技术计划——高校高级信息技术,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在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领域刺激和支持开发新的应用研究并创造新的高级信息技术,实现俄罗斯高等教育信息体系一体化;1994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电信网络的决议,为俄罗斯建立一个科学教育网络;1995年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国家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发展俄罗斯远程教育体制的计划等,为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1996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标准》,在“课标”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信息能力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2010年前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构想》法案,法案在教育改革新举措里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一构想中,充分论证并阐述了教育在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教育应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法案的出台对于俄罗斯制订现在和未来的国家教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育信息化现状。俄罗斯教育部长菲利波夫在2001年8月全俄教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5年内俄罗斯大部分教学机构将在教学过程中普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他同时指出,俄罗斯政府已经通过了一项教育领域信息化的联邦计划,要求到2005年在俄境内建成统一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并将保障从乡村小学到都市院校都将得到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技术以及信息资源,以使俄罗斯青少年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21世纪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同龄人,从而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2001年,俄罗斯政府已为乡村学校配备电脑、软件等必备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2002年,编写多媒体教材,并用其进行实验性教学;2004年,政府投资560亿卢布为各类学校配备信息化教学设施,批量发行多媒体教材,建设公开的远程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已建成32个网络中心、100多个大型的大学联络站,统一的教育体系信息空间也初具规模;通过网络开发现代国家课程和教育方法;制作联邦级别和地区级别的俄罗斯教育资源分布地图册;改组RUNNET局域网的管理体系。

五、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① 教育信息化政策。日本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基础教育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存能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其中,具备正确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是“生存能力”的要素之一。

1985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发表了第一份有关教育改革的报告,在报告中,强调了教育的国际化、信息革命和个性化,并指出在学校教育中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性,这是社会高度发展和快速变化所必需的;文部省每年提供20亿日元(1600万美元)作为小学和初中购买新媒体的一半补助金,作为高中购买新媒体的三分之一补助金1988年与购买计算机有关的预算增加到29亿日元(2320万美元),并将持续到1989年;1986年,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发表了它的第二个报告,指出了计算机在学校中引入和使用的总的指导方针;1987年,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发表了它的第三个报告,提出教育要为信息社会做准备。报告中总结了三个重要的问题:在教育机构中培养信息文化,在所有教育机构中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减少信息技术的反面作用并加强信息技术的有利影响,同时,报告提出要发展自学动机以及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1987年12月,教育改革课程委员会发表了它的最后报告,提出要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其中,强调信息学和计算机的教育应用是修改教学大纲的基本准则。报告建议要建立信息学这个学科并要在每一门学科中使用计算机;1989年3月,按照课程委员会提交的最后报告的建议,文部省发表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

②教育信息化现状。日本文部省和通产省于1995年联合推进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项目,共有遍布全日本的111所中小学参加试验。该项目的目标是要在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框架之外,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创造理想的交互学习环境。

1998年7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题为“关于教育课程基本走向”咨询报告书,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教育课程的运做细则。首先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科都要使用微机进行教学。小学在“综合学习时间”课上要适当地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初中要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修课。

到1999年,公立小学达到两人1台计算机,初高中每人一台计算机。2001年,所有中学,2003年,所有小学,全部上因特网。小学电脑的设置率已经达到90.7%,初中为99.8%,高中已达100%,聋哑学校等特种教育机构内的电脑设置率也超过了90%;公立中小学会用电脑的教师达到了46.5%;到1997年5月,加入因特网的公立中小学占到总数的9.8%。

目前,日本的大学校园全部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大约有64%的学校为全体教职员提供了网络帐号,61%的学校为本科生提供了网络帐号,48%的学校为研究生提出了网络帐号。加上按用户的要求建立网络帐号的比例,总体来说,有91%的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网络帐号。

六、韩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教育信息化政策。1995年韩国制定并公布了《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1997年韩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关设施发展的三年规划(1997-1999),随后于1998年、1999年两次进行了修订,最终制定了教育发展五年规划(1999-2003)。强调只有把尖端信息通讯技术引进教育,才能使韩国进入未来知识、信息社会的前列,为此要求中小学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大学必须成为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的圣地。

(2) 教育信息化现状。在中小学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为了弥补由于个人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在信息交流技术(ICT)学习方面的差距,韩国政府从1997年就开发实施“教学环境升级计划”,该项计划准备给多达22万多间教师提供诸如多媒体电脑、投影机、屏幕监视器等先进设施。到2000年,韩国政府已经为此投入了6008亿韩元的资金,有22万多间教室已经安装了相应的设备。到2000年为止,共有10064所中小学建立了电脑机房(少于36个班级的学校建立1个电脑机房,多于36个班级的学校则建立2个电脑机房)。通过上述努力,韩国中小学生的电脑普及率由每23.8人拥有1台电脑(1999年)上升到每16.7人拥有1台点(2000年)。同时,向总数达34万余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分发了个人电脑。

另外,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韩国各级中小学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1997年,仅仅有346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而到了1999年,有4274所中小学(占中小学校总数的43%)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校园网络系统;根据韩国政府的规划,到2000年,韩国剩余的5762所中小学也将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韩国政府期望通过校园网络把学校的信息化设施联结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交流技术的能力,并且通过分享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师信息能力培养方面,韩国政府认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教育信息化最为关键的条件之一。政府通过设立种种优惠条件鼓励高校教师参加政府举办的有关培训班,并且提供相关设备,以供高校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从1988年开始,韩国中小学教师就已经开始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训。在1997-2000年,每年都有大约25%的教师、约8500人接受培训,培训所关注的主要是培养教师的信息社会意识。

第四节信息化视野下的教育改革

 一、 教育观念的更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针对未来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使命,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教育原则。把学习与生存联系起来,使我们终生都面临着知识与技术的充实与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会导致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革命,还将会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首先是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1、知识观的更新

教育资源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利用网络,可以使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扩大了学习资源,使“资源全球化”。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其“共享性”,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目的,同时也促使知识获取方式得到更新。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这些都成为人们取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2、教育价值观的更新

当今“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界日益得到认同,随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逐步树立,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教学个性化”要求成为发展趋向。要实现学生“教学个性化”要求,学校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课自由、选专业自由、选择学业进度的自由等等。因此,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开发教学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成为教育新的价值取向。

3、人才观的更新

传统的教育观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都环绕着传授知识这个中心展开。但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因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大学初学到的知识,毕业时则有可能已经过时。按这样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守着仅有知识不放,不能掌握和驾驭新的知识,是无法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现代社会的,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不知所措。相反,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会在现代社会游刃有余。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育的“人才观”上进行根本的变革,将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到“培养能力”这个轨道上来。

4、学习观的更新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必然。在网络教育中,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即是提高能力的过程。这里是“能力本位”锻炼的极好训练场所,学生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

5、师生关系观的更新

网络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之一,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在教与学上不再有严格的界限,只要你有真知灼见。在信息化教育中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教师不应再作为传授知识的权威,他从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伙伴,进而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信息化环境中寻找有用的知识、检索有用方法的方法,掌握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6、教学环境观的更新

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是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师、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在许多建设了校园网的学校,如果能够充分开发网络的虚拟教育功能,就可以做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这是未来信息化学校的发展方向,“环境虚拟化”的特点更新了原有教学环境观。

7、教育管理观的更新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不仅仅是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还要用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师培训,学生的考试、录取,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等许多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提供教育信息服务,使教育信息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真正能够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1、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信息时代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标志。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时髦的话题,整合在英语中的实际含义可主要解释为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在哲学意义上,整合通常是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组合而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和程序化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是此事物整合于彼事物的过程,又是彼事物整合于此事物的过程,其结果是引起这些相关事物的共同发展变化,以及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

(1)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确是课程改革的有利促进条件。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才使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反思性、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融合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换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课程信息化。在实践上它包括两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化和学科课程信息化。信息技术课程化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信息技术作为独立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评价;学科课程信息化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各个方面去,让学科课程内容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课程评价信息化。

(2)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目标:其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其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在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这两个目标常常互相交叉,紧密联系,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课程整合实施模式。

(3)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而应从课程的整体上考虑信息技术的作用。我们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2、教学过程的重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结果是新的教学过程观的构建。这种新型教学过程观体现了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特点。

(1)“体验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正如历来众多教育家反复强调,教育是经验的产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全世界兴起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做中学”等等,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隐性知识”比掌握“显性知识”对学生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正如杜威所指出“学校即生活”,因此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生活历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体验性”。

(2)“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在一起的交互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缺乏活力。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教学、人机学习系统、智能代理等等。但是,技术的应用并未改变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本质关系,只是借助于技术的外壳扩展了互动的时空、方式、符号而已。“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的互联”。只有当我们透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和机器看到了“人”的互动性的本质内核时,我们才有可能从“生命”的层次上来理解和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涉及到如何考虑和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性”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书”的状况,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转化和实现的过程。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和教师生命存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要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3)“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让学生强化记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的实践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软件、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三、教师发展的要求

1、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盲下了一个定义:现代文盲是指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的人。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就是“扫盲”,但他本身不应是“现代文盲”。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以及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的最基本能力。也就是说,信息素养已成为网络社会的基本生存本领,对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教育教学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送和接受的过程。为了优化信息传送过程,提高信息传送效率,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应具有以下较高的信息素养。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觉醒和感悟。具有敏感的信息意识的教师,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掌握所从事科学专业的研究成果、新的论点、新的发明创造,掌握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以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处于学科前沿阵地。这里的信息意识主要指:①对信息积极的内在需求的意识。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作、生活的必要手段之一。②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教师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和信息腐蚀。

(2) 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信息知识主要包括:①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网络基本知识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②了解信息技术原理和知识,深入掌握某一领域或方面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知识。③懂得知识产权、版权和合法使用带有版权的资料等知识。教师要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

(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师的信息能力大致可分为:①信息获取的能力。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上获得信息的能力。要求教师要能运用不同界面、搜索引擎、不同的命令语言、协议和搜索参数,完善在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检索系统中的搜索策略,从而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②信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面对搜寻、检索到的大量信息,接着是一个筛选、鉴别有用信息的鼓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批判性地和适当地评价信息。③信息加工、利用的能力。对新旧信息与知识进行整合。要求教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利用数据库技术或其他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分类收藏、存储,并且能够在需要时对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确认并利用在学科教学中。④信息创新的能力。能从不同资源和形式中组织和整合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准确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⑤信息交流能力。要求教师能懂得有效利用电子通讯论坛行信息交流。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来看,信息社会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角色形象,这种角色应是多元化的。

(1) 帮促型

信息化社会中,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使教师从传播知识的主体角色中退出,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对于网络上学习的学习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时,教师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组织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包括如何运用网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等;还有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资源的组织是采用超媒体方式,而超媒体容量大、内容丰富,学生使用超媒体学习时就像在信息海洋中遨游;另外,由于超媒体是由节点和链接组成的网状结构,结构关系复杂,大部分节点都连接到多个节点上,并且有些节点间的链接并没有真正表达出节点间的关系,或给出这些链接的一个适当的解释,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网上学习过程进行精心的监控,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避免其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迷航。

(2) 伙伴型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不仅依赖于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伙伴之间对问题的共同讨论与理解。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下,教师除了是教学活动组织者以及辅导者之外,也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取长补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伙伴型学习模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基于网络的工具都能支持师生之间的合作。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上软件可以支持师生之间的合作。

(3) 科研型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具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系统,课程设计开发都由固定的部门来完成,教师并不需要对此做过多的研究。而在采用了各种电子媒体的现代教学方式中,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中,教师具有了课程设计开发的主动性。课程设计是一种超前性的教育活动,包括课程的研究和编制、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媒体的优化组合等,而各种媒体课程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因此,作为课程开发者的教师在这种变化的动态需求中,始终应处于科学研究的前沿。

(4) 学习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变化,终身学习的理论日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教师是最先感受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的社会工作者之一。基于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解学校和周围世界的新现象,具备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变革创新的意识、崇高的职业品质以及多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

讨论与实践

1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有哪些主要的特征?

2 .信息化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具体的要求?

3 .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哪些主要的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