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信息来自: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 作者:裴长洪 林江 · 日期:01-01-2014

 2009-1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结合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新特点,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适时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必将有利于我国经济在未来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贸易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直接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一国将本国贸易置于世界多边贸易体系框架之中,这必然有助于降低各类关税和费用,减少各种贸易壁垒和贸易障碍,直接促进贸易数量和总额的不断增长。1990—2005年间,世界GDP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平均增长率为2?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3?5%,而国际货物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7%,服务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速为6?8%,国际贸易在世界总产出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33%以上。据OECD统计,2005年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增速均超过10%,发展中大国的进出口贸易更是令人瞩目,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贸易额增速均超过20%;石油和非石油初级产品贸易的活跃,推动了产油国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出口。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间接影响。一是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一国通过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能够根据本国的优势所在,在世界市场上明确自己的定位,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带动资本、商品以及服务等要素充分流动,从而促进贸易增长和改善贸易结构。二是加速了要素流动。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各个国家拥有的自然禀赋不同,在封闭经济的情况下,就形成了本国自身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造成了各国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差异(比较优势)。一旦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减少贸易壁垒,在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各国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产品就会在国家间相互转移,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三是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目前,世界原料和燃料贸易的绝大部分,全球生产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研与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额的90%,都被跨国公司所控制。

二、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跨国公司自身管理模式、全球战略的调整,以及金融资本在国际贸易领域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际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金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仅为17?4%,目前已经占1/4左右。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

产业内贸易出现若干新形式,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越来越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不同技术系统的产品差异化的交换,或者是由垂直型分工形成的各协作企业间的交换。90年代以后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同一技术系统的水平型分工交换,或者是市场标准创新引起的产品差异化交换。由于分工的细化,不仅制成品各生产环节的中间产品可以分工,而且制造与其他活动也可以分离,从而使产业内贸易在业务开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跨国公司通过两种国际生产体系来安排这种新型的产业内贸易:一种是通过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形成公司内部价值链分工体系和公司内贸易;另一种是通过非股权安排,形成公司与其他独立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网络内部的贸易。在技术要素比重大的产业,后一种分工与贸易方式将日益重要。

国际贸易的利益实现愈来愈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跨国金融业务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风险领域。在过去的20多年里,金融全球化和跨国金融业务发展迅速,跨国银行贷款总额从1980年占经合组织GDP的7?4%,上升到1990年的29%,再上升到2004年的超过50%。间接资本(国际银行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持续超过国际直接投资。即使在国际直接投资最高峰的2000年,国际间接资本流量也比它多出至少1000亿美元以上。信息技术不仅培育了电子商务形式,而且促进了金融创新,金融产品交易空前增长。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互衔接、价格上相互联动的交易网络,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惊人程度:1992年,全球的流动金融资产大约为32兆美元,而到2004年,就超过100兆美元。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区域内贸易不断发展,加深了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其原因是区域性产业积聚的出现,促进了不同区域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及其相互依存度的加深,形成区域内跨国公司供应体系的内部交换。各国政府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政策,强化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区域内自由贸易安排的趋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结果,是促进了集中度的提高,导致了世界贸易发展得更加不平衡。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2003年世界货物进出口的50%以上为10个发达国家拥有,另有1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货物进出口已超过全球总额的1/5。

贸易自由化进程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0年的历史来看,贸易自由化进程面临着三个主要矛盾的挑战。一是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二是世界贸易组织自身面临的困难。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在推动成员间相互开放市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力不从心,面临重重阻力和困难。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多哈回合谈判一波三折,直到2004年8月1日才达成框架协议。这反映出世界贸易组织协调各成员国利益矛盾的权威性、有效性都存在明显不足。三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既互补又矛盾的现象。世界贸易组织在协调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困难和局限,与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高效率、低成本形成鲜明的对照,激发了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更大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心理预期的折扣,尽管在口头上都宣称区域经济合作与多边贸易体制是相互补充的,但真实的想法则心照不宣。

三、顺应国际贸易新发展的要求,适时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外贸增长带来了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产品、服务以及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跨国界流动。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将有利于从外部获得短缺要素,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持续高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外贸依存度2001年为44%,2003年为60%,2005年达到70%。2005年我国已有六大贸易伙伴,其双边贸易额都超过千亿美元。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跨国投资被称为“一揽子创造性投资”,这是因为随着资金的转移,观念、机制、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都会随之移向引资国。没有这些一揽子要素的引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速度会大大减缓。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9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吸引外资在促进其发展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2006年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十大投资目的地中,87%的跨国公司和85%的专家认为中国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国,至少高出排名第二的国家30个百分点。排名前五位的其他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四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备,在若干产业中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制造能力的扩大和成熟,有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外贸增长也面临着挑战。一是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亟须转变。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货物出口的55%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5%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长期满足于引进和模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二是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对国际资源的控制力很小,能源供应受国际因素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蒙受巨额损失。三是贸易摩擦持续增加。1979—2005年上半年,我国已遭遇了735起涉及“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护)的各类贸易摩擦,牵涉到4000多种商品。2005年1—10月底,除24种纺织品特别限制外,共有13个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50起。

我国要顺应国际贸易新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要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制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政策措施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争取主动。当务之急是要适时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第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出口贸易,已进入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导向向资本与技术相对密集的制成品出口导向转变的时期。我国在保持纺织品、家用电器、部分机电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仍需积极培育新的优势出口商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和高耗能产品出口。由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产业位置较低,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优势产业和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上的双重“夹击”,因此,在出口产品竞争中,要努力引导出口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来形成品牌竞争优势。

第二,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与跨国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更高、增值含量更大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完善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自创品牌方向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重点考虑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的带动、辐射作用,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大力支持内资企业的发展。

第三,规范出口秩序,提高服务设施水平。规范出口秩序需要政府和行业组织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要对出口秩序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维护国家整体贸易利益出发,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杜绝不规范的竞争。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同类外贸产品之间的竞争秩序,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价格战”。要提高服务设施水平,加强现代化港口、码头的建设,通过国际合作加快油气管道、港口、公路和铁路等国际性战略通道建设,形成我国与世界资源富裕地区的现代化运输网络,同时加快发展远洋运输船队,提高运力并降低运输成本。

第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还要求调整进口贸易,从只重视出口向进出口并重转变。今后可以考虑适当扩大进口规模。一是保持比较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形成国内经济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二是改革资源性产品经营体制,形成政府可控型的、开放但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三是加强对进口的监测和调控,对进口国外关键设备、先进技术以及国内短缺资源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资料》284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