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补贴低效——日本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
信息来自:墙外楼 · 作者:Charles Hugh-Smith · 日期:09-08-2017

2012-12-15

当贸易盈余萎缩,不断借钱成为维持现状的唯一方法。可悲的是,这个方法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失去偿付能力。

考虑高效率部门补贴低效率部门的后果。只要由高效率部门不断产生贸易盈余,而且比支持低效率部门的成本要高,那么系统将可以持续。

但一旦补贴低效率部门成本超过由高效率部门产生的贸易盈余,系统最终都会沦落到失去偿付能力的状态。

当然,只有一个办法填补这个缺口:借钱。无论在类似的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这都是追求维持现状的基本策略。

区别判定高效率和低效率部门并不是直截了当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尽力证明自己是高效的。因为国家和得到政府关照的私营垄断联盟,垄断性地控制了大部分经济,市场几乎不存在竞争的压力。

在中高级教育或医疗产业的垄断联盟中,究竟存在多少竞争呢?答案是极少的。

对于不拥有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国家,衡量其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国际贸易。一个国家高效率部门趋向于出口更多的产品,而低效率的部门则倾向于进口。(拥有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国家,情况是特殊的,因为这些国家享有着某种“特权”。)

当然,国际贸易还存在其它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说货币汇率、贸易协议等。但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假定,高效率部门倾向于产生出口,同时出口的收入和利润将帮助支持国内经济的低效率部门。

日本的例子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在过去20年里,日本规模巨大的出口部门制造了大量的贸易盈余,这些盈余流入了国内经济,支持了国内缺乏效率被垄断联盟控制的政府部门和银行部门,还有与国际竞争隔离的经济部门,比如说零售业。

就算出口盈余不足以支持低效率的部门,日本政府还是会为了保持现状,借大量的资金填补这个无底洞。

然而,现在日本的贸易盈余已经消失。如下图:
 

 

 
那些了解情况的人都清楚,日本积极地对公私合伙联盟部门进行补贴和保护,这是作为收入和就业分配的一种途径:比如,高效率的出口制造业部门补贴人员臃肿的零售业部门。美国的百货商场每个柜台可能只会有一名售货员,而在日本,相同的柜台可能会有三到四名售货员。

日本人员臃肿的部门已经削减了一些人手,但与美国的零售业和路况保养部门相比,日本的人员仍明显臃肿。换句话说,高效率部门对低效率部门的补贴,是再分配政策的一部分。

不幸的是,经历泡沫经济之后,上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的信用、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规模下滑,毁灭了数以万亿的资产和抵押品,同时,为了保持现状,银行业必须免受大面积破产的冲击,这样又在“和谐”的补贴和再分配政策上割下了一块肉。

在失去偿付能力金融业的重负下,加上“计划经济”致力于亲资本的麻木投资,造成了对整体经济的拖累,这就吸收了大部分出口部门带来的贸易盈余。

当日本失去了核电,明显加剧了贸易状况的恶化,因为现在必须以数以十亿美元算的资金,进口化石燃料,弥补核能发电的缺口。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在某些领域,日本这台出口机器开始丢失了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魔咒。比如说,早在2005年,日本人已经开始使用具有出色照相功能和亮丽屏幕的日本牌子移动电话。但现在日本人都开始转用iPhone了。可悲的是,iPhone的很多零部件都是日本制造的,但主要的利润已经送给了加州,而不是留在东京。

如果一直支持着日本低效率部门的高效率部门出现不稳会怎么样?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当然是借更多的钱。但这只是制造了另一种财政的脆弱性。

借钱只能掩盖生产关系脆弱性一段时间,同时在看起来繁荣的表象上增加一层易碎的玻璃。

我们可以在很多国家分辨出这种趋势。就连似乎不受欧债危机影响的德国,也开始经历过分依赖高效率部门带来的恶果。当出口下滑,贸易盈余和支持低效率部门的收入和盈利也会跟着下滑。

地区性的贸易盈余和补贴引起了欧洲的分裂,而在借钱补贴的时候整个过程看起来并不显眼。一旦借钱被禁止,制造盈余的高效率部门和接受补贴的低效率部门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就会显现。

当贸易盈余萎缩,不断借钱成为维持现状的唯一方法。可悲的是,这个方法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失去偿付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