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谈全球平衡背后的经济结构:流量改善 存量恶化
信息来自:财经网 · 作者: · 日期:12-08-2017

2015-12-12

“全球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贸易项下的和经常项目下的平衡,指标后面是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它可以带出来平衡有流量和存量之分。流量得以改善,存量继续恶化”,12月12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招商银行原董事长秦晓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如此表示。

秦晓表示,流量改善在相当程度上是需求萎缩的结果,特别是逆差国家需求萎缩,而真正的结构调整,增长模式的改变并不显著,所以还不能过分乐观,存量依然恶化。

“真正的平衡之道,还要回归到结构调整,增长模式改变”,他表示,高顺差国家要去过剩产能,高逆差国家要降低消费者和财政债务,增加储蓄率。

另外,他还提出两大新问题,一是区域化和全球化平衡,区域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典型的是TPP,一方面另辟蹊径,另一方面改变贸易流向和相关加工业配置,产生贸易流失,在带来新发展机会同时,也产生分化。二是需求端和供给端问题。需求端就是短期刺激有效需求。供给端是个长期增长理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叠加,需要在两端之间均衡。
 

以下为发言实录

秦晓:各位早上好,我在有限的时间里点一下题。讲全球平衡之道,首先要从再平衡说起,因为已经有失衡发生了,所以,我们才讨论平衡的问题。失衡,再平衡,最后走向平衡,首先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贸易项下的和经常项目下的平衡。这个指标的后面是经济结构,是发展模式,它可以带出来。

今天的平衡有流量和存量之分,流量是当年的盈余或者赤字,存量是累积的东西,第一个用现金流量表,第二个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看。流量得以改善,存量继续恶化。

IMF曾经对平衡,特别是贸易项下的平衡做过一个定义,定量化的指标,如果顺差占GDP的6%以内,算平衡,逆差4%以内也算平衡。这两个指标在金融危机之前很多国家都突破了,中国首当其冲。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已经快速降到3%,完全是符合的。日本顺差几乎变成0。大宗商品国家还是有顺差的,但因为商品价格的降低,这两个指标也降低了很多。现在大概只有德国超过6%,美国还保持比较高的逆差,但它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3,总体来讲,我们有理由乐观一下,看到不平衡在改善。

再看看存量,因为流量的改善,存量没有逆转,存量还有惯性,还在恶化。比如美国的对外净负债一直保持GDP比例的高位,美元将来加息之后,它的存量、流量的问题还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的出口会受到影响。简单说一个结论,流量的改善是看得见的,但是在相当程度上,是需求萎缩的结果,特别是逆差国家需求萎缩,而真正的结构调整,增长模式的改变并不显著,所以还不能过分乐观。存量依然恶化。

真正的平衡之道,还要回归到结构调整,增长模式改变,高顺差的国家要去过剩产能,如果去研究一下过剩产能问题,我们进展很缓慢。由于顺差减少引起的不良资产恶化,企业债务问题变成新的问题。高逆差的国家要降低消费者和财政的债务,要增加储蓄率,这都是非一日之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些新的问题:第一,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尽管全球化放缓了,但最近搞得比较热闹的是区域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最典型的是TPP。总体来说,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会另辟蹊径,中国和双边、多边都在做,但也有一个反面作用,它会改变贸易的流向和相关加工业的配置,会产生贸易流失,会使得进入这个区域组织和没进入区域组织的分化加大,在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会产生分化,这是我们比较担忧的。我想,全球的贸易平衡最终要回到全球的多边合作协议,区域协议只是中间的一个过程。如果区域协议越走越远,这并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第二,需求端和供给端的问题。需求端是凯恩斯的理论,是短期的,它对长期结构调整、对增长模式的改变有什么作用,凯恩斯没有说过。需求端就是短期刺激有效需求。供给端是个长期增长理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叠加,短期的问题有,长期的问题也有。既然是叠加,因此需要在两端之间有一个均衡,一方面要应对经济连续衰退,四年多了,要争取让经济企稳。另一方面,通过结构改革开创新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均衡,不要倒过来倒过去。
 
 

三亚•财经国际论坛由中国友谊促进会主办,《财经》杂志承办,于12月11日-1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主题为“新经济 新动能”。

(编辑:wenjing)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