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下的国际经济趋势要点 (2014)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02-07-2019

 

 

l  重要词句

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

启动QE、结束QE、热钱、

股市或证券市场、房市、大宗商品市场、

汇率、利率、基准利率、利率高的国家、利率低或零利率的国家、

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

投资、消费、投资者、消费者、

美联储、存款户、退休人士、

虚拟经济、金融寡头或机构、实体经济、

刺激经济措施、基础设施、

货币贬值和升值、

央行资产负债表、国债、财政赤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者或富有者、贫穷人士、

市场稳定性和波动性、

实施资本账户管制、刺激国内消费、鼓励到外投资、出外投资的国家,吸引投资的国家、

外汇储备、主权债务、财政赤字、

美国、日本、欧盟或欧洲国家、金砖五国、上合组织、东盟、东亚国家、跨协、欧盟、贫穷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G20G8

QQE

 

l  QE3结束后的全球经济格局与趋势

1 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的长期低迷和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持续高增长,更成为不可移转的长期趋势。新兴经济体将发挥引领全球发展,改变全球发展的旧模式。

2 新兴经济体能在经济总量上赶超发达经济体,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

3 G20的出现提高了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量化宽松政策解决不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困境,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决定权被逐渐弱化,全球经济有赖于新兴经济体的积极贡献,全球经济新格局开始酝酿。

4 世界经济将以新格局实现再平衡。

 

l  全球经济失衡的起因和基本解决方案

1 布雷顿森林金融体系建立以来,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始终居于失衡的逆差一方:在失衡顺差一方,不断变化的角色包括德国、日本。70年代后,先有亚洲四小龙,后有亚洲四小虎,然后是中国和石油输出国,渐次加入了该行列。失衡最重要的根源在美国那里。

2 美国的货币政策可以无约束地仅仅立足于国内目标,全不顾其他国家洪水滔天。也正因存在这种基本矛盾,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才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所在。

3 要清楚的是各国存在差额是一种常态,包括贸易顺差与逆差的失衡,进一步则是经常账户的失衡,再到国际收支的失衡,最后是全球储蓄与投资的失衡,即主要发达国家储蓄不足,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储蓄过剩,我们关注的是这种存在差额的状态是否能够持续。

4 如果危机是一般性的脱离常轨,经历一段时期通常都会回归原轨;若危机在深层次上触及体制机制,并且有了新的强大因素介入,则恢复的过程将走上新途。此次危机显然属于后者。其一,8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的增量贡献一直高于发达经济体,更成为不可转移的趋势。完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旧的全球化模式将被改变。其二,历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大都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债务危机为特征,危机恢复意味着全球性债务重组,而每一次重组,均使发达国家经济体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次完全不同了。深陷债务危机而难于自拔的是那些掌握着国际储备货币发行权和国际规则制定权的发达经济体。他们自己呼唤出来的恶魔缠身,非有新兴经济体的援手不能解脱,于是就有了G20之类的新的国际协调机制产生。全球新经济格局开始酝酿。

5 全球经济失衡表示世界各国的国内经济也一定是失衡的。因此克服危机以使全球济走向平衡,世界各国有必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力求减少对外部需求和国内投资的过度依赖,这是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切实步骤。

6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和产业转型期,同时世界经济处于“治理机制变革期,全球治理概念浮现,全球金融改革成为必须,G20和联合国及其属下机构正所扮演着重要的协调角色。

7 危机前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岗位创造乏力等仍没有答案。

8 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体制正面临着新型的合作关系,只有合作才能有效进行改革,战争解决不了这次的结构性矛盾和引发出来的经济失衡和危机。

 

l  美国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印了3.938亿美元钞票,或4万亿美元。

1 第一次200811

2 第二次20108

3 第三次20129

三轮QE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到创纪录的4.48万亿美元。

 

l  量化宽松的结果

1 第一次量化宽松结束后美国股市下跌17%,这导致了QE2的出现。

2 第二次量化宽松结束后美国股市下跌20%,美联储再让QE3出现。

3 直到20141月,美国开始在每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将购买规模消减100亿美元,直2014年至10月彻底结束QE3.

三轮QE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到创纪录的4.48万亿美元。

 

l  量化宽松的利与弊

1 QE降低了长期利率,这便提振了房屋市场和股票的价格。

2 这反过来又支持消费者支出、住房和商业投资。

3 首次提出时,储户们被迫进入股市,它将经济和市场从彻底崩溃中解救了出来。此外,QE还通过上述方式稳定了证券市场,并且是在过去5年这波涨势的大功臣。它同样刺激了经济增长,因为自那时候起,美国连续19个季度积极增长。

4 就业不断好转。

5 通胀率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

6 QE也存在负面影响,最明显的是伤害了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利息的老人。

7 美联计前主席格林斯潘称,QE示能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它对实体经济贡献不大。

 

 

l  美国QE完成四大目标

1 GDP增长从2008年的-8.9%恢复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4.6%

2 失业率从2008年的9.6%降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5.9%

3 美国股市迈过危机前的高点,最高涨幅翻番。

4 注入流动性并未引起大通涨,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反对者的观点:

1 银行系统获得资金,并未大量注入实体经济以推动经济发展。

2 依然在历史低位的联邦基准利率,让美联储缺乏回旋余地。

3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仍显蹒跚,是否能应对经济复苏还有待观察。

 

l  量化宽松退出的影响

1 2013年中旬,以及201412 份,美联储两次声称退出QE凡品经引起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大出逃,货币贬值,股价大跌。

2 每次美联储一宣布退出量化宽松之后,热钱就从发展中国家流回美国,这些国家的货币或股市就会大跌。

3 所以说美国量化宽松的最在受害者是没有实施资本胀户管制,外汇储备不够多的新兴经济体国家。

4 对美国的影响主要是美元走强,这可以刺激国内消费,但也会增加主外贸逆差。所以美国骑虎难下。

5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对美国自己的实体经济忙没帮到多少,却帮了中国的忙。因为美国对外转嫁金融危机,把那些美国想要拉拢过来制衡中国的潜在盟友,例如俄国、印度、南非、巴西全赶到中国身边来了,所以中国能够成立金砖银行,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连越南、菲律宾都参加了。这都要感激美国人搞量化宽松,冲击新兴市场的稳定性。

 

l  量化宽松的实质

1 美国的优势在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所以QE等于美联储印钞票发国债,然后用这些钱换有毒资产的股票。这样一来,美联储救了制造金融危机的金融寡头,暂时维持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长远却动摇了美元的信用。

2 QE的结果是金融寡头保住了,但实体经济没有起色。

 

l  过度的金融杠杆使美国无法拯受金融机构的跨台,也无法采取经济刺激措施

1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许多金融机构面对跨台,若美国政府允许这些象银一样机构破产,政府将无法面对大部分的存款人,这就是所谓的大到不能倒

2 美国政府也因为两党制的关系,无法采取真正的刺激经济措施,如中国当时温家宝总理就拨出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修高铁等。

3 只好采取QE,印钞票来降低利率,刺激消费,试图拉动经济。

 

l  美国金融家喜欢制造好新闻

1 美国制造好新闻的目的是刺激股市,吸引外资。

2 讲美国形势好,中国形势差,美国经济增长从2%3%就是好;中国GDP放缓到8%以下就说中国形势堪忧。但是,美国经济势头还是无法与中国和东亚相比。

3 美国搞量化宽松印钞票,打击的是欧元和日元。

4 金融危机后,最先印钞票的是美国,美国经济最先稍稍缓解,然后欧元跟进,也没缓过来。他们都靠印钞票导致货币贬值,以此刺激出口,可是跟谁竞争呢?是美、欧、日三家同质竞争,并不是同中国竞争,因为出口的产品不同。

5 坏消息是美国骑虎难下,美国联储想停止QE,名义是防止通胀,但是目前通胀没有起来,美国联储也没有加息。

6 经济好时,有通胀,利息高,但经济增长率也高,失业率低,股市好。

7 美国现在停止QE是为了减少政府利息的负担,同时给金融市场打气,告诉大家现在形势好了。这不是说给老百姓听,而是说给有钱人听,因为美国印了那么多钞票拿在有钱人手中,他们却不投资,其实,他们不投资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不是因为利率低就有意愿投资,经济有真正的潜力他们才会投资。

8 现在美国人投资多是到中国去,因为中国经济有增长。美国基础设施落后,劳工成本没有竞争力,投资周期比中国长得多。

9 美国联储讲结束量化宽松,是讲给美国投资者听的,希望美国投资者在美国投资,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别把钱都投到中国,投到亚洲去。投资者是否听,你要观察的不是股价,而是美国固定投资的增长率。

 

l  QE退出的烟雾弹

1 好多诺奖级的经济学家都认为金融危机的复苏是十年到二十年。绝对不会比日本19801990年代的那个萧条短。而且日本那时是日本一家的危机,现在是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都 出了问题。形势严重得多。

2 所以美国华尔街的一些人说经济恢复了,全是烟幕弹。

3 美国经济只是打了吗啡针,结构没有调整过来,没有办法投资基础设施,加州和德州的创新,不足于拉动全美的就业,只是靠印钞票拉动消费,这套老方法已经走到尽头了。

4 美国传统的货币政策的思路只有两条:如果失业率高,就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如果通胀率高,就提高利率(降低投资和消费)。实际上美国现在必须考虑第三条,就是美元的地位。量化宽松将动摇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5 现在真正上升期的金融大国、工业大国,是中国和新兴国家,不是美国、欧洲和日本。

6 由于制度不同,中国实施财政政策,以投资来创造就业,就业带动消费,以此来克服贫富差距的效果远远高于西方国家靠借债和印钞票透支,这些是打吗啡吃毒药。

7 美国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如IBMINTEL都往中国跑,说明中国有投资前景。现在通用汽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赚的钱比在美国的还多,美国要跟中国打仗,要搞什么重返亚洲很难。相信美国领导人早晚要跟中国人握手,越来越难在香港、台湾、新疆、西藏给中国制造麻烦。因为对美国人没有好处。美国连伊拉克、阿富汗都 搞不定,还能搞定中国?

 

l  中国现在该做三件事

第一,要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外交。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非常好。这比以前只会买美国国债保住中国的汇率要高明多了。中国现在建金融银行亚洲基础投资银行,实际上是在改变中国的金融战略。

第二,继续投资实体经济,但要改变投资方向,不再投资沿海的房地产,不要继续推高泡沫,而是投资基础设施,开发大西北,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水源问题,建设生态工程,新能源工程。前苏联、东欧、美国、日本的消费拉动都是失败的,都是透支了未来。真正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是高科技,投资到有前景的高科技新产业里面,就会创造稳定就业。这样才能真正改善消费,缩小贫富差距。

第三,强调中国式的体制改革,这个体制改革不是华盛顿共识里提的自由化,而是把现在做得对的东西合理化就行了。地方政府要投资在当地有优势的产业中,比如旅游、矿产、农业等,就会增加就业,增加政府税收,就有能力继续增长,这比西方热钱短进短出的投机行为强多了。要吸收美国金融投机挤出实体经济的教训。

 

l  G20G8

1 包括多个新兴经济体成员的二十国集团(G29)在金融危机后迅速崛起,美国长期讯的G8操控世界经济事务的铪断遭到挑战。

2 从当前情况观察,新兴经济体仍将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接近。一方面随着经浊实力对比的平衡,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提升是长期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l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所在

1 美国没有了要为全球再平衡和全球经济承担责任的约束和压力,这种权利和责任完全脱离,正构成当今国际货币讶然基本矛盾,使得美国的货币政策可以无约束地仅仅立足于其国内目标,全不顾其他国家洪水滔天。正因为存在这种基本矛盾,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才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所在。

2 危机的恢复,一方面将提升新兴体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使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向着多元化奥拓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发达经济体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决定权被逐渐弱化。在上述意义上,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开始酝酿。

 

l  创造就业岗位仍是全球重大挑战

 

 

 

l  日本QE的前景

1 为何日元贬值如此严重,出口却没有得到提振?此次QQE的推出会中提振出口?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跨国产业链越来越紧密,因此出口还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日本将上游生产的机器、原材料转移到下游(如中国、印度)组装,而中国人民币的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日元贬值对日本出口的提振作用。

2 日本企业的产业转移也是打击出口的因素之一。自20209月日元开始贬值后,为了削减成本和工资,日本制造业纷纷将工厂转移至海外,因此削弱了日元贬值对出口的推动作用。而以技术含量为支撑的本土企业又鲜有新产品推出,产业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在尖端科技上无法与美国相比,原有优势产业又受到来自韩国、中国、台湾的冲击。

3 自安倍上台后,日元对美元已累计贬值近30%。对出口企业的好处当前尚未看到,而对那些主要业务在国内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增加的输入成本又极难被传导到消费者,因此日本政府高官一直在批评汇率,经济和财务大臣的批评最为猛烈。

4 2014年日本再次扩大QE规模,不仅示能提振市场信心,反而进一步透露出安倍经济学面临严峻挑战,加大了投资者忧虑情绪。IMF的全球经是展望将日本经济增长从年初的1.7%下调至0.9%,并预测2015年增速同比还将下降到0.1个百分点。日本经济的未来不容乐观。

5 日本已是全球最重的国家,而日本央行的计划迄今未能使其出口达到过去的高峰,也没有达到通胀2%的目标。相反地,消费者物价指数如果扣除消费税由5%增加到8%的效果,只有增加接近1%。而且消费税调涨后,经济陷入5年来最严重的萎缩。安倍政府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即在201510月第二阶段调涨消费税,由现行的8%增加到10%。日本央行官员曾警告,如果不能事前移除加税的冲击,日本财务可持续性的信心将受损。

6 日本QQE结果,使日本央行资产占GDP比重在两年后达到80%左右,相较于美国、欧元区及英国央行20%水准,实相当惊人。日本央行将此量化宽松政策名称修正为量化与质化宽松政策(QUANTITAIVE AND QUALITATIVE EASING, QQE

7 日本央行正在走钢索,而且打算越走越远!

8 日本突然向市场丢下震憾弹,一宣布即使周五日本股市狂涨4.8%,日元大贬3.1%,十年期公债利率变应声下降。但是此次已经是安倍政府第三次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之前两次已使日元大贬。从一美元兑98日元,贬至110日元。

9 再者,日本面临20余年不景气,企业投资意愿低,使得部分电子业受到南韩与其他国家的夹攻,造成竞争力与市占率的下降。而日本预算赤字高、政府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27%,财政困难可说是世界之最,迫使政府提高消费税,再度打击消费信心。恶性循环的效果,驱使日本企业囤积现金而不投资;根据经济学人报导,日本企业现金水平占GDP44%,而美国主为11%

 

 

 

l  中印合作可从根本上改变世界

1美国一方面与中国来往,另一方面与印度来往,企图制衡中国。

2 印度也同样利用这机会以期获得最大的利益。

3 中国也似乎走同样的道路。

4 问题是谁能为对方提供更好的利益。

5 中印两国都是东方文明大国,都已经是新兴工业国或发展中国家的领关羊,举足轻重的世界发展中大国。两国人口合起来约有30亿,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市场、经济等规模超常,潜力巨大。

6 中国与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唯一可双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军事大国。但由于俄国缺乏足够的大国人口基数和一流经是规模,中俄合作仍然不可能根本改变世界大国的力量对比。

7 中印对抗与冲突在根本上违背中印两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8 欧洲出在缺乏资金,日本只有那一点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增长作用有限,基建法与中国抗衡,基建成本更是中国的几倍;美国不仅资金相对不足,基建成本比日本还高。

9 现在印度新总理莫迪,立志要做印度的邓小平,引领印度起飞和崛起,提出了一个建设100座新的智能城市、8500公里国道、16座新港口、1620公里内陆航道、兴建天然气管道和5个邦的大型太阳能项目,还要在79%的印度农村建厕所等等。离开与中国合作这一切目标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10 中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经,中国在世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技术和资本优势。中印合作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中国硬件扎实,印度软件发达,中国国企强大,印度民企活跃,中国制造业领先,工程建设世界第一,印度药业服务业发达,两国合作更能1+1大于2,产生极大的合作红利,加速提升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印合作可从根本上改变世界

11 中印合作最终也将形成中印俄轴心,改变世界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对比,走向东方超越西方的新时代。

12 中国外交仍然必须着眼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审时度势,敢于以英雄造时势的大手笔,敢于以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重大让步,大气魄地主动实施一整套中国对印度外交的大突破,才能真正推动亚洲一体化中印轴心以及欧亚大陆“丝绸之路”,中俄印轴心的早日成形,为中国、亚洲、为世界真正大国格局做出重大贡献。

 

13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学习和输入印度佛教,使佛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三大精神基因之一;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中印两国又一次联手,创造了万隆会议及其亚非合作的历史辉煌,使中印缅主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当今世界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明确提出过向新加坡学习,向日本学习,向欧美学习的口号与主张,从不同角度受益匪浅。中国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吸取各国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的过程。

15 最有效治愈印度因1962年战败而产生的自卑忌华,疑惧反华的战败心结是“以中尊印”的政策,主动向印让权让利。如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中国已经出资1000亿美元并且主动邀请印度参加,即使在印度出资较少的情况下,中国也要给予印度基本相同的投票决策权,另也主动欢迎印度进入上合组织平台。努力解决中印边界纠纷,以中印各二分之一为政策基础。

16 中印合作推动亚洲一体化,亚洲一体化当然就会成为真正的时代潮流。

 

 

 

 

l   

l   

l   

l   

l   

l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