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仍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信息来自:环球视野 · 作者: · 日期:08-07-2019

     当前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 济危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但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用以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创新和暂时促进需求的货币政策,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我们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向我国转嫁危机,更要从过分迷信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中解放出来,要 认真解决好我国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扩大内需的问题,并防止虚拟经济超越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

 
    一、当前危机的新特点
 
    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与相距近80年、历时达数年之久的大萧条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 先,上次大萧条首先爆发于实体经济领域,由于生产过剩导致实体经济领域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工厂倒闭,然后蔓延至虚拟经济领域。而这一次危机是首先从以金 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在这之前,亚洲金融危机,拉美危机,俄罗斯危机,都属于虚拟经济危机,这一次更加明显。
 
    其次,二者产生 的路径和表现不同:上次大萧条源自于生产相对过剩,表现为消费不足;而当前金融危机则源于消费过度,表现为负债消费,导致信用链断裂,国民经济形成了严重 的“消费泡沫”。但其根本原因是同一的,那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消费过度和负债消费,使一些没有消费能力的 人也进入消费领域,银行给他提供贷款,即银行家们为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剩余价值而无限放贷,最终引发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负债消费的实质,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不足。而贷款消费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无限增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
 
    再次,二者的发展过程不同。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特点,即经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进入危机有一个发展过程。而此次的金融危机是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和发展过程的情况下,突发的一次危机。
 
    此外,此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大于以往,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不但使美国、日本、欧盟纷纷减速,还迅速蔓延至全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陷入了危机或受到危机的重大影响。
 
    由于当前危机在诸多方面表现与以往不同,一些人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已过时了,事实上,这次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
 
    二、当前危机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曾指出: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链条中,隐藏着危机的可能性;金融投机活动猖獗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扩大信贷而带来的营业活动过度扩大,是造成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的分析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首 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货币危机理论的核心,是支付链条的断裂、信用的破坏和商品的贬值。 危机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另一种是银行信用的危机。当前的危机表面上看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银行信用危机或货币危机,但事 实上却与生产过剩的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从中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了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使之 成为解决过剩的途径,结果造成了本来手中货币不足、支付能力欠缺的老百姓,在金融衍生品的诱导下超前消费,拉长了信用资金链条,而信用资金链条过长,为货 币危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 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其次,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成份较高,即高度依 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出系统论述。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使用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经 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会催生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的产生,本意是要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但虚拟经济一旦背离 了实体经济,就会从生产和消费领域里面掏空资金,反而成为伤害实体经济的元凶。而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反过来加剧虚拟经济的波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前的 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
 
    再次,虚拟经济危机产生的最终根源,也是实体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虚 拟经济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的关系做过全面的论述,不但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源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剩和生产过剩危机,而且揭示了金融危机作为工商业危机的一个 阶段,是工商业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因而金融危机的实质也就是生产过剩危机。
 
    三、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特有的金融业外汇管制及市场分隔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这场虚拟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侵害。但我国的实体经济由于外贸依存度过高,受到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构建金融危机向中国实体经济蔓延的“防火墙”。
 
    第 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与欧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面临的危机不是来源于金融,而是来源于制造业,中国更需要防止制造业 发生危机,进而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就有可能演变为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美国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 最终破灭,就是一个教训。
 
    第二,减少中国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一般在20%—30%之间,即使像日本这 样典型的出口大国,也不过是20%左右,全世界平均的外贸依存度 2003年是 45%,而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逼近于 80%。这样,中国的经济就呈现出 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上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呈直线发展。从2000年以来,中国外贸平均增速26.7%,比GDP增长高 出16个百分点。据测算,美国经济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下降1.3个百分点。
 
    第三,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有效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的创 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前我 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环球视野》刊摘)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