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四个生态维度三升一降
信息来自: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日期:18-07-2019

 2014年01月13日

 
最近,一份由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完成的上海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五年统计监测报告出炉。这份报告从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进步和生态效应四个方面监测有关指标目标值的完成情况。从2008年—2012年五年统计监测结果看,上海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报告同时发出警示:面临人口不断膨胀等因素,上海生态承载能力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面临的挑战不小。 
 
四个生态维度三升一降
 
报告显示,2012年本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目标实现程度为86.5%,比2008年提高7.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进步和生态效应四个维度指标呈现“三升一降”。各区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目标实现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特别是松江区、崇明县和青浦区的目标实现程度提高较快。 
 
生态环境指标主要反映森林和绿化、水、空气、农田等的现实状况和可利用程度。2012年生态环境目标实现程度为85.5%,比2008年提高5.1个百分点。通过农产品“三品”认证率、主要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骨干河道水质达标率目标实现程度提升较快。 
 
生态保护指标反映对工业排污、化肥施用等方面的治理和控制,以及积极采纳、推广有效措施所取得的实效。2012年,生态保护目标实现程度为86.4%,比2008年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目标实现程度比2008年提高32.6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化肥施用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生态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等指标的目标实现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生态效应指标反映了在保护自然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和谐程度。2012年,生态效应目标实现程度为86.1%,比2008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R&D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例、城乡居民保障水平差异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目标实现程度提升明显。 
 
下降的一个维度指标是生态进步指标,主要反映社会进步使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程度。2012年,生态进步目标实现程度为88.5%,比2008年下降4.7个百分点。 
 
人口给区域资源环境带来压力
 
统计监测显示,本市生态承载力正面临四大挑战。首先是本市环保投入与快速的城镇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是农业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快速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凸显,至2012年末,本市农业用地总量已不到400万亩,从2010年开始都呈下降态势。
 
同时,人口集聚对区域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举例来说,占排放总量超过7成的城镇生活污水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减排难度不断加大。 
 
另外,生态进步目标实现程度近年来出现下降。2012年,生态进步目标实现程度比2008年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主观指标“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和“居民生态文明指数”产生双下降。一方面由于世博会期间,较好的环境状况使得市民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但世博后的环境状况、治理成效与市民期望有较大落差。另一方面,部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污染物指标尚未纳入受控范围。如2012年前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仅包含三个评价因子。 
 
加快提升绿色产业集聚
 
上海该如何加快绿色变革?报告建议,应加快提升绿色产业集聚。以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为主线,一方面从源头上把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环保关口,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从税收上和资金上给予环保型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发展节能减排项目,从而推动现有产业尽快走入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新型发展道路。
 
同时,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推进像郊野公园之类的大型游憩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环境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从社会制度方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专家指出,目前环境监测标准虽符合现阶段发展实际,但标准仍然较低。如新空气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PM2.5浓度标准仍设定较低。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应逐步趋于严厉,纳入与民众切身相关的污染物指标和制定更高的环境监测标准,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本报记者 杨群)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