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体系:从马克思、列宁到沃勒斯坦
信息来自:《理论界》2013年第1期 · 作者:梁健欣 · 日期:02-01-2014

 2013-07-29

     摘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体系理论,是建立于批判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至马克思的相关理论。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中形成了国家间的从属关系,列宁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帝国主义体系下国家间存在依附关系,强调金融资本在这一体系下的主导作用。这些观点对世界体系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世界体系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虽然马克思、列宁以及沃勒斯坦对于世界体系的研究具有不同的动机与结论,但三者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一、引言

  作为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由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创立的世界体系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所谓的“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将其界定为“一个带有单一劳动分工和多元文化体系的单位”,〔1〕包括世界经济、世界政治以及世界文明三个层次。世界体系的概念被认为是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思想。〔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梳理马克思关于世界体系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列宁的帝国主义体系,最后关注作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观。笔者认为,虽然马克思、列宁以及沃勒斯坦对于世界体系的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三者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发展至今仍具活力。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虽然没有论及“世界体系”这一概念,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关于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的阐述,却反映了其世界体系的思想,为世界体系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马克思看来,分工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内导致农村从属于城市,其在世界市场的扩张则带来了一些国家从属于另一些国家的结果。

  1.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

  世界历史的概念虽并非源自马克思,但何顺果认为,马克思却是在“用唯物史观改造社会进化论的基础上,比较正式地提出世界历史的概念并给予科学的解释”。〔3〕

  在其著作中,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的概念,但他批判那种抽象化的个人理念,而强调个人的社会性与实在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便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然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

  世界历史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有着更为明晰的论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5〕

  世界性的历史在分工与交往的扩大中逐渐形成,世界市场的出现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开篇就指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6〕

  世界市场对于原始资本的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市场的开拓却对资产阶级形成致命的打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7〕

  这种世界性的生产催生出世界性的无产阶级,“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5〕

  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马克思更为关注的是工人阶级运动的可能性。通过对世界市场的阐述,马克思由此认为工人阶级应当采取世界性的革命。

  2.分工的作用

  何顺果指出,交往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中的关键词,因为其“承载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此一要点或思路的社会学和行为学解释的核心”。〔3〕

  但交往的平台则是由不断深化的分工所构建起来,如同程平所指出的,“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之所以会引起交往的普遍发展,关键在于分工的扩大与发展”。〔8〕

  现代的世界市场由工业资本主义所创造,然而就在中世纪,大工业出现之前,地域性的局限已经被打破,这是分工带来的结果。但各个地域之间的交往程度及其联系方式则随着分工的细化而发生变化。马克思认为,分工的深化致使生产与交往相分离,形成了商人阶级。由商人所带来的通商的扩大,使得城市之间开始发生联系,地域的局限性开始消失。而城市之间的分工则直接导致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各国进入竞争的关系,展开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而在过去,各国只要彼此有了联系,就互相进行和平的交易。从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义。”〔5〕

  而到了17世纪大工业出现以后,竞争则更具普遍性了,由此世界历史才真正地形成。“因为它(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5〕

  在这一时期,虽然关税保护等措施仍被一些国家所采用,但自由贸易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由此可见,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是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此显示了分工对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马克思更为强调的是分工的后果。“个人力量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然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而且正是由于在分工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必然独立化,在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同他的屈从于一劳动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条件的生活之间出现了差别。”〔5〕

  在马克思看来,分工不仅使人们相隔离,而且还使劳动成为与个人自身相对立而存在的,使个人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

  3.从属的观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运输的便利,使得资产阶级可以在使用其他地区生产原料的同时,把自己的商品供给世界各国消费,由此把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卷入资产阶级的文明中。“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到底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不仅在国内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农村受到城市的统治与支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使未开化的国家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7〕

  由此观之,马克思已经形成了国家间存在从属关系的观念。

  诚然,从上述引文中,马克思的观点似乎更符合现代化理论之要义,但马克思的从属观念确实给予了依附理论以语汇上的依据。而从“从属”到“依附”的文字转换,则在列宁的文本中得以体现。具有资本主义文明的国家通过何种形式来达至对别国的支配,而这种依附关系对于从属的国家或民族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获得了重视与发展。

  三、列宁: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帝国主义

  马克思生活于以自由竞争为运作逻辑的资本主义时代中,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注意到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日益形成的主导地位,金融资本的统治标识着资本主义到达其最高阶段。“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9〕

  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帝国主义主要表现出五个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殊意义,形成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

  1.金融资本的统治

  国家依附的出现与金融资本的统治紧密相关。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区分为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与垄断的资本主义。他区分了新旧资本主义的差别:“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9〕

  旧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是自由竞争,它们通过自由贸易来进行原料的输入以及商品的输出。然而,当资本主义发展至“过度成熟”时,当富有利润的投资领域已经不够时,资本的输出就成为必要。而金融资本的逻辑是统治而非自由竞争,少数最富有的国家不再通过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的方式,而是采取与落后国家订立契约的手段,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以赚取资本带来的丰厚利润。由此这些同盟国家便在经济上和领土上瓜分世界,因而出现了以少数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中心的国家依附形式。但列宁认为,这些依附与联系并非一成不变的,同盟国家实力的变化将会改变瓜分世界的地图,因此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同盟国家之间的斗争,并且会形成和平斗争与非和平斗争交替出现的局面。

  2.帝国主义时期的依附关系

  金融资本的垄断地位以及资本输出的兴起,使得帝国主义时期国家依附的形式更为多元。“这个时代的典型的国家形式不仅有两大类国家,即殖民地占有国和殖民地,而且有各种形式的附属国,它们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依附关系的罗网缠绕着。”〔9〕

  除了完全由宗主国统治,在政治上丧失独立性的殖民地国家以外,还出现了政治上保留了一定独立性的“半殖民地”国家,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即使政治上独立,但事实上在金融和外交方面却依附于其他一些国家。对于此类依附形式,列宁列举了两种不同的典型:像阿根廷这样在金融上接受英国巨额投资的依附形式,以及像葡萄牙这样向英国提供各种经济便利来换取英国对其保护的小大国关系。

  但是在列宁看来,这些国家依附形式都是过渡的形式。这是因为,金融资本所带有的统治趋向致使“在一切政治制度下都发生全面的反动”。〔9〕

  资本的输出使附属国家越发贫穷,因而更有可能引起这些附属国家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以争取民族的自决,打破政治上的依附。由此列宁把全球性的阶级对抗转化为民族的阶级对抗,把阶级的革命转化为民族的革命。列宁对于金融资本的强调事实上揭示了20世纪以来国家间依附形式的实质。尽管列宁对于压迫民族的关注主要出于论证其革命理论的需要,但是列宁对世界人口进行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区分,对于依附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后多斯桑托斯所界定的三种依附形式,即殖民式依附、金融-工业式依附以及技术-工业式依附,均可在列宁的帝国主义体系的框架找到依据。

  四、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

  世界体系理论是建立于批判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之上。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学者的现代化理论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据此理论,发展被视为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现代化理论以非西方欠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具有普适性,欠发达国家能够通过学习发达国家而发展起来。在此线性发展的理念下,欠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被认为具有后发优势。然而二战以后,许多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并没有发挥出这种后发优势,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这致使不少西方学者对当时的主流学派现代化理论提出质疑。由此以弗兰克等人为代表的依附理论便应运而生,他们认为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使前者必然处于欠发达的状态,因此,欠发达国家必须割断与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获得发展。然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却对以上观点提出了现实的挑战,这便催生了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的解释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沃勒斯坦强调社会体系的整体性,所谓的社会体系,是指各部门或各地区依赖于其他部门或地区进行经济交换,以源源不断地、稳定地满足本地区的内部需要”。

  〔1〕沃勒斯坦认为社会体系包括局部体系与世界体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体系内的文化结构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但他认为,那种只拥有单一文化结构的局部体系并不存在于当今世界。至于具有多元文化体系的世界体系,沃勒斯坦认为,这包括两个变种:一是拥有共同政治体系的世界帝国,二是没有共同政治体系的世界经济体系。但沃勒斯坦所谓的世界帝国并不同于列宁意义上的帝国,“世界帝国在经济形势上基本上是重新分配型的。……(商人群体)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经济体系的发展命运。”

  这一般指的是前现代的文明古国,如罗马、埃及等。而列宁所言之帝国则属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范畴。沃勒斯坦把世界经济体系作为其分析的基本单位,他认为“从一开始,资本主义就是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事情,而非民族国家的事情”。

  他在弗兰克宗主中心-卫星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核心、半边缘与边缘三个结构。弗兰克的宗主中心-卫星结构具有国内与国际两个层次,他认为边陲地区的所有剩余价值是通过这两个层次上的结构从卫星输送至宗主中心,最终导致低度发展国家始终不能发展起来。〔10〕

  与弗兰克相比,沃勒斯坦强调在世界体系的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半边缘地区。在世界帝国中,半边缘指的是处于上等阶层与下等阶层之间的中等阶层。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层面上,沃勒斯坦指出,这个半边缘地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角色,但其存在的政治原因多于经济原因”。因为世界经济体系缺乏一个政治中心,具有不稳定性。而现代世界体系之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由于存在一个“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半边缘地区。半边缘地区作为核心与边缘地区的中间纽带,维系着现代世界体系的稳定。

  五、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思想。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及建于其上的世界历史的阐述,虽为一个多世纪前所作,但是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与国家间从属关系的内涵至今仍有意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则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中金融资本的统治性地位,以及由此揭示出依附关系的本质。沃勒斯坦所创立的世界体系理论则是在二战后去殖民化背景下,从世界体系的角度回应落后国家的发展状况。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认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终会因其内在的危机而走向灭亡。然而现实的情形是资本主义仍在一个世纪内继续运行。对此,沃勒斯坦也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矛盾不会消失,这一体系也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但他通过半边缘地区的构建来解释当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平稳发展的缘由,这是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在世界体系分析中的发展运用。马克思对分工的批判及其从属的观点,为世界体系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列宁对附属国家被压迫民族的关注,则对其形成更为直接的理论影响。
 
 

  参考文献:

  [1]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8、98、98、111、117.

  [2]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巴里•K•吉尔斯主编.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

  [3]何顺果.世界历史:马克思的概念及思想体系[J].世界历史,2011(4):5、6.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33、59、54、58、6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6.

  [8]程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4、626、648、682.

  [10]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不发达的发展[J].每月评论,1966(4).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