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不均 刺痛人心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 · 日期:17-11-2011

2011-11-15

“占领华尔街”运动虽然还不能说是一场代表美国主流民众的运动,但它反映出现人民对政府政策及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满,美国的高失业率、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富人享受税务优惠,点燃了占领者的怒火。

按照 99% 人群运动的说法,美国收入最高 1% 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为 113 万美元,而余下 99% 的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仅有 3 万 1 千 244 美元,也就说美国收入最高 1% 家庭的平均收入是美国 99% 家庭平均收入的 36 倍。

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 2009 年,美国 1% 最富有家庭的资产是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 225 倍,创历史最高。而依靠政府援助才渡过难关的华尔街却在大肆分红,享受政府量化宽松政策的好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金融与发展》杂志的报告则指出,在本轮经济衰退之前,美国最富有的 1% 人群享有整个社会财富的 23.5% (上世纪 70 年代时仅 10% ), 2008 年金融危机后,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但到 2009 年升至约 40% 。而 80% 社会中下阶层人群仅享有社会总财富的 7% 。

而依据美国人口普查局 2011 年公布的数据, 2010 年美国收入最高 20% 的家庭税前平均年收入 16 万 9 千 633 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 49.3% 。

收入最低 20% 家庭的年收入仅 1 万 1 千零 34 美元,占全部家庭收入的 3.3% 。收入最高 20% 的家庭占有的收入是最低 20% 家庭收入的 15 倍,以及是中间 20% 家庭收入的 3 倍多。

美国人口普查局指出,美国贫困人口数量 2010 年创下该数据自 52 年前开始统计以来的新高。共有 4 千 620 万美国人 2010 年位于贫困线以下。

2010 年美国贫困人数连续增长第三年,贫困率上升至 15.1% ,达到 1993 年以来的最高值。

与贫困人口相对应的是失业率持续处于高水平。今年 10 月,美国失业率为 9% ,非农业新增职位有 8 万份,少于市场预期的 9.5 万份。美国于风暴期间共蒸发了 880 万职位,至今创造的职位仅为流失的四分一左右,仍然多达 1 千 390 万人失业。

这边厢是中低阶级失去生活保障,艰苦渡日,那边厢,风暴始作俑者的金融公司主管坐拥高薪,这种强烈的贫富反差,显示了美国社会正在分化,也激起了人民向华尔街发出怒吼。

斯蒂格利茨的“ 1% : 99% ”论点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师约瑟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在 2011 年 5 月发表在美国知名杂志《名利场》( Vanity Fair )上的一篇文章《 1% 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文章,猛烈抨击金融垄断寡头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控制,认为美国具备社会动荡的客观因素。果然,在文章发表 4 个月后,美国人民的怒火终于被点燃,“阿拉伯之春”演变成“华尔街之秋”。

斯蒂格利茨在文中提出的论点,为“占领华尔街”运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美国上层 1% 的人现在每年拿走将近 1/4 的国民收入。以财富而不是收入来看,这塔尖的 1% 控制了 40% 的财富。他们人生的财运节节走高, 25 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是 12% 和 33% 。对这个现象有一种解释,认为是创新和积极性给这些人带来了好运,并声称所有人都从中受惠。这种解释是误导性的。塔尖 1% 者的收入在过去 10 年增长了 18% 之时,中产阶层的收入却在下降。高中文化程度者的收入下降尤其明显——在过去 25 年里,下降了 12% 。最近几十年来的所有经济增长及其他好处,都汇集到了塔尖人手中。

 就分配平等而言,美国落后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和美国地位相当的是俄罗斯,还有伊朗。当拉丁美洲许多不平等的老牌国家如巴西最近几年快速发展,成功改善穷人的困境、缩小收入差距时,美国却在放任不平等状况加剧。

 今日不平等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金融行业对金融系统的操纵,这一操纵由金融行业花钱改变规则得以实现――这是它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之一。当其他手段都失效时,政府会贷给金融机构几乎无息的贷款,以优惠条件提供慷慨的救市资金。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缺乏透明度和利益冲突则视而不见。

大马也面对贫富悬殊

UMTECH 大学研究院院长谢桂元教授说,我们也像美国一样, 99% 的人薪水追不上物价涨幅,别人可尽情挥霍享受最豪华生活,我们却入不敷出,而感到十分不公平。

大马的银行业也像美国般派发高花红,只是详情未公开出来,我们无从得知。

根据经济转型计划报告书指出,“贫富不均的问题是大马的真正挑战。”

土著贫富鸿沟缩小

华印贫富不均情况增加

报告书中表示,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从 1997 年的 0.459 改善至 2007 年的 0.441 ,但是在过去 10 年,特定族群贫富不均的情况却开始增加,例如华族从 0.416 升高至 0.432 ,印度族也从 0.409 升至 0.414 ,只有土著的贫富鸿沟有所缩减。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地区贫富不均的情况仍然偏高,在过去 10 年都没有改善。

大马在 1990 年代初期成功减少贫穷和成为中等收入国,绝对贫穷率从 1970 年的 40% 以上,急降至 2007 年的 3.6% 。

不过,自 2000 年之后,贫穷率减少的幅度放缓。各种族都增加了收入,成功减少贫穷,包括沙巴和砂拉越。在过去 30 年来,土著和非土著收入不平等的情况已大为收窄。

联昌研究首席经济学家李兴裕表示,由于美国长期经济不景气,毫无复苏迹象,就业市场低迷,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人们才会走上街头。

“回看大马,许多人找吃艰难,生活负担沉重,屋价太高,买不起房屋,而日常生活品的价格正不断飙升。”

李兴裕说,在大城市,大部份人的月薪都没有超过三千令吉,根本买不起房子,城市新贫问题严重。

大马政府推出了“一个马来西亚房屋计划”( PR1MA ),让许多人民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但最近有报导指出,很多人申请都不符资格。

经济学家白文春则说,在资本主义之下,任何一个经济模式都会存在著贫富之间的鸿沟。如果你敢于冒险和如果你勤奋工作,将可获得奖赏。反之亦然。政府将充作中间人,透过征所得税和重新分配财富以拉近贫富鸿沟。

“我相信大马也面对贫穷差距扩大的问题,但是还不是很严重。”

白文春指出,近年来贫富之间的差距加速扩大,部份原因是商品和原油价格高涨,令通货和资产价格膨胀。

由于先进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放松措施或印更多钞票来协助振兴经济,致使通货和资产价格膨胀更为严重。

(星洲日报/财经)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