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钱措施宜从长计议
信息来自:星洲日报 · 作者:社论 · 日期:24-09-2011

2011-09-23

2012 年财政预算案即将于下个月初公布,在各界对预算案内容抱著殷切期待,并提出各种揣测之际,有关当局向本报表示,政府可能仿效香港特区与新加坡政府的措施,派钱给国内 960 万名每月收入在 3 千令吉以下的国民。派钱方式未定,可能以现款直接汇入银行户头、用来预扣所得税及发消费固本 3 种方式选其一。无论政府选用哪种方式,这项报导对月入 3 千以下的国民而言,肯定是个利好消息。

尽管这项措施还处于研拟阶段,可能派发的款额也是个未知数,不过,此措施一旦落实却将影响近千万国民,国库所要发放的款额预料将极为庞大,如果每人发 1 千令吉,就要近百亿令吉,对政府是极其沉重的负担。进一步说,政府提此派钱建议,固然是为了协助国民应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生活窘境,然而,有关措施可能引发的争议,仍值得我们再深入探讨。

首先,个人每月收入 3 千令吉(或调高至 3 千 250 至 3 千 750 令吉)的界线是以甚么标准为定?根据《新经济模式》报告,大马总就业人口有 1 千 200 万人,月入 3 千余令吉以下者近千万人,由此看来,月入 3 千的国民仍占就业人口的大多数,在乡镇地区,这一群体应属于中等收入阶层。若政府派钱的目的,是为了扶弱济贫,则国内另外 40% 平均月入在 1 千 222 令吉以下的群体,才应该被列为主要受惠对象。

新加坡政府由于去年经济增长强劲,因此决定拨出总额 15 亿新元(约 36 亿令吉)作为增长分红,与 250 万名成年国人分享经济硕果,每名新加坡成年人平均分得 100 至 900 新元(约 240 至 2 千 160 令吉)。此外,新加坡政府在 2011 财政预算案中还拨出 2 亿元( 4.7 亿令吉)作为额外水电费与组屋杂费回扣,让 80 万户人家受惠。狮城政府给国民派钱,是在分享经济红利,皆大欢喜而少有争议。

香港特区政府今年也史无前例的向全港 610 万名年满 18 岁的香港永久居民派发 6 千港元(约 2 千 300 令吉),名义上是要“藏富于民”,实际上是因为香港物价节节上涨,引发民怨。政府派钱,一方面是为纾解民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人民的不满。然而,港府此项措施也引发不少争议。有舆论认为,相对派钱来说,用退税或减税的方式还更能够藏富于民。

由此可见,新加坡或香港特区政府给国民派钱的目的与意义不尽相同,大马政府在仿效之前,须先确定派钱的目的,同时须做好应对可能出现混乱局面的准备。新加坡与香港的派钱措施是不分年龄贫富,表面上人人有份皆大欢喜,但实质上无法真正彰显社会主义。大马政府若是以 3 千令吉上下为受惠资格,恐会引起其他不符合资格、特别是那些收入 3 千至 4 千令吉的民众的怨怼与不满,以致弄巧成拙。

派钱措施固然能为部份国民解决燃眉之急,然而,更实际的纾解民困办法,还是通过扶贫政策,不分种族地协助低收入的人民增加入息,或让从事劳动行业、小贩及中小型工业者获得贷款便利、特别奖掖和津贴,协助他们发展生意。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以来,虽然不断致力消除乡区和城市的差距,以及贫富悬殊的比例,然而,大马仍有 40% 的低层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只有 1 千余令吉,而生活在贫穷线甚至赤贫、每月家庭收入不超过 615 令吉的国民仍然不少,这些弱势群体都亟需政府的特别关注与协助。(星洲日报/社论)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